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苓桂剂类方

苓桂剂类方

    《伤寒论》苓桂剂类方包括:苓桂术甘汤,苓桂棗甘汤,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五苓散。

    苓桂剂的适应范围,基本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导致的病变。

    关于水液代谢:

    《伤寒论》中水病涉及到以下脏腑:

    1,肾阳虚衰,或者膀胱气化失司。

    2,脾阳(气)不足,土不制水,水邪上逆。

    3,心阳不足,水邪上凌心胸。

    (一)类方:

    一、苓桂术甘汤 (苓桂剂的代表方):

    “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條)

    伤寒误治,(正治---汗法)。误吐---伤胃、或者误下---伤脾。心脾阳气损伤,土不制水,下焦水邪因此上逆(不同于上冲之奔豚)。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下胸部胀满,胸闷,心悸)---水邪阻遏胸中阳气。

    头眩-水邪阻滞中焦而清阳失去上升的通路。

    脉沉紧---病不属表寒,而是里有水饮。故脉不浮紧。

    发汗(犯虚虚之戒)-伤经脉之气,经脉之气不利。

    “身为振振摇者”不是苓桂术甘汤的适应症,而是苓桂术甘汤证误用汗法以后的变证,(病机同82条),同属阳虚水停,可用真武汤治疗。

    《金匮》提出的痰饮治疗原则是“温药和之”,苓桂术甘汤是其代表方。

    咳喘(痰饮)轻者---咳痰似水清稀或者痰沫,病之重心在脾,治以苓桂术甘汤温运;

    痰饮重者,病之重心在肾,用真武汤温化。

    水寒射肺---外寒内饮(咳喘,吐大量泡沫清稀痰)。小青龙汤-散外寒,化内(肺)饮。

    小青龙汤-辛温燥烈药过多,不可久用。三,四付以内观察,水饮未化尽,苓桂术甘汤善后。

    本方衍化方:苓桂味甘汤,苓桂苡甘汤,苓桂杏甘汤。

    临床用苓桂术甘汤:

    1,心脏病,心肺功能差,胸闷,喘,心悸;

    2,老年性咳喘,小青龙汤的善后方。“小青龙汤治其急,苓桂术甘善其后”。

    3,眩晕-心脾阳虚,水邪上逆(如美尼尔等);无原因的眩晕,不一定四症均有,为心脾阳虚,水邪上逆者即可应用。

    二、苓桂枣甘汤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65條)

    成因:发汗后,心阳被伤。

    病机:汗为心之液。发汗后,心阳被伤,不能下温脾肾,其人脐下悸,下焦水气有上冲的趋势。

    发汗后根据人的体质不同,弱者先伤之:

    平素心阳不足,先伤心;  脾阳不足,先伤脾…下焦水邪,乘虚上冲。

    奔豚症: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

    “脐下悸”水邪与正气相争,见腹部肌肉不自主,无规律地跳动;也可见病者对腹主动脉搏动的敏感性增高,可能由于组织间隙水液增多所致。多种表现不尽相同。“脐下悸”为奔豚发作的前兆症。

    苓桂枣甘汤培土,泄水,安肾。心阳得复,肾水得平,脐下悸自止,奔豚自然就不会发作了。

    苓桂枣甘汤在《伤寒论》中用于

    ①心阳虚下焦水邪欲冲,欲作奔豚。

    ②心阳虚下焦水邪上冲,发作奔豚。

    三、苓桂姜甘汤(即《伤寒论》之茯苓甘草汤)

    中焦蓄水症-----和五苓散证的下焦蓄水证有本质的区别。

    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生姜。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356条)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条)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127)

    通過上面的條文分析,茯苓甘草汤之主症有:

    1。胃脘胀满,心下悸动---胃阳和水邪相博。

    2。厥:水邪阻滞中阳,中阳不达四末,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鉴别:

    1、口渴----水蓄下焦,津不上承----(膀胱主司全身气化机能)故口渴----五苓散。

    水停中焦胃脘,没有影响到气化机能,故口不渴---茯苓甘草汤。

    2、小便-----膀胱气化不利,故可见小便不利---五苓散;

    水停中焦胃脘,没有影响到气化机能,故小便利----茯苓甘草汤。

    治疗:

    温化水饮相同,但:

    茯苓甘草汤重在温胃阳以化水饮;

    五苓散重在温膀胱以助气化而利小便。

    四、五苓散:

    组成:白术,泽泻,猪苓,茯苓,桂枝。 (本方注意药量----泽泻用量最多,桂枝最少)。

    原因:

    1、太阳表证,表邪不解,循经入腑,膀胱气化不利。

    2、太阳表证,抗邪于表,正气不足(膀胱气化机能低下者),饮水过多,水停下焦。

    膀胱气化不利见:

    1、津液不能输布上承:口渴,消渴(渴而多饮饮不解渴),渴欲饮水。

    2、排出废水功能下降见:小便不利(小便少,非涩痛不利)。

    3、少腹苦里急。

    4、心下痞:下窍不利,水邪上逆,阻滞中焦气机(兼证)

    5、渴欲饮水,水入则吐之水逆证:水邪上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
    第26 讲 水气病
    【每日学伤寒】桂枝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一味药剂,千年传承,祛痰饮和湿气的神奇力量!
    寒湿下焦——入里伤肾
    经验之谈可敬可佩,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