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笔记:《消失的微生物》

本文属断章取义,请自购原版。

2016新书。

赵立平序:“血脉”与“菌脉”


人体内(特别是肠道)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它们的细胞数量可以有我们自身细胞的10倍之多,而它们编码的基因数量,可以是我们自身基因数量的10~100倍。

这些细菌大部分是友好的,和我们一起协同生活在这个丰富而“凶险”的世界,这是亿万年来的演化结果。所以,195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德伯格把人体称为“超级生物体”。

超级生物体的构建并非一日之功。子宫是无菌的。为了让友好细菌抢占新生儿这块“唐僧肉”,妈妈已经在产道和初乳里做足了准备。“菌脉”与“血脉”一起传承。

“剖腹产”、“奶瓶”、“抗生素”,这三把利剑正在砍断我们的“菌脉”。

第一章 现代疾病


一系列颇为费解的“现代疾病”正困扰着我们:肥胖、儿童糖尿病、哮喘、花粉症、食物过敏、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癌、乳糜泄、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自闭症、湿疹,等等。


这些疾病在几十年来骤然出现,并由发达国家向全世界蔓延。

第二章 我们的微生物地球


在我们的地球上,真正的主宰者是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在近30亿年的时间里,细菌是地球上唯一的生命形式。它们占据了陆地、天空、水体的每一个角落,推动着化学反应,创造了生物圈,为多细胞生命的演化创造了条件。


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经过不断地试错,最终创造出复杂而稳定的反馈系统,并造就了今天的生命形式。


不可见的微生物组成了地球上生物量的主体,其数目与总质量都远远超过肉眼可见的所有生命形式的总和。


没有微生物,我们将无法消化,无法呼吸;没有我们,绝大多数微生物将安然无恙。


在地球生命演化的家谱树上,微生物占据着绝大部分位置。大肠埃希菌与梭状芽孢杆菌这两种常见细菌之间的距离,比我们与玉米之间的距离还要远。


在浩瀚的微生物世界面前,人类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斑点。我们需要习惯这种想法。

第三章 人类微生物群系


每一种生物与它体内携带的微生物都在协同演化。每一种乃至每一个动物个体,都有独特的微生物群系,与其互利共生,支持其存活并保持健康。

失去整个微生物群系就等于失去了一个重要器官,比如肝脏或肾脏,除非是在极为特殊的护理环境下,否则不可存活。

群系的多样性也至关重要,否则会危害整个系统,甚至导致崩溃。

人体内的细胞只有十分之一是人类细胞,其余都是微生物,包含上万个物种,基因总数是人类基因的上百倍。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体的一些重要功能“外包”给了微生物们,形成了复杂而微妙的竞争与合作的平衡。

第四章 病原体的崛起


大多数我们认为的病原体本质上并不是邪恶的。就像狼群的存在,维护着草原生态的平衡,伤害人类往往只是意外。

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产生耐药性的速度快如闪电。滥用抗生素加速了细菌的演化。

工业文明带来的人口拥挤及交通便利,为传染病提供了温床。

第五章 灵丹妙药


抗生素与原子弹在同一个时代登上历史舞台,人类进入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军备竞赛。

第六章 抗生素的滥用


不用多说了。

第七章 现代牧场


大型的密集养殖,消耗了人类生产的大多数抗生素,是培养细菌耐药性的更大战场。

残留的抗生素进入环境和人体,并累积。

第八章 母与子


微生物在人类女性怀孕的每个阶段都发挥着隐秘的作用。肠道微生物参与改变孕妇的代谢过程,保证胎儿成长。

孕妇阴道的微生物种群也做好了准备,随着分娩转移给婴儿,并随着初乳进入体内。

微生物帮助婴儿分解乳糖,并为后来的微生物种群形成奠定基础。

母乳中含有一些特定的成分,婴儿自己不能消化,却可以帮助益生菌类。益生菌的大量繁殖也让有害菌无处兴风作浪。

婴儿皮脂含有数百种有用成分,初生的婴儿不应该被匆忙洗干净。

微生物是“指导”婴儿免疫系统发育的第一任“老师”。

三岁时,每个孩子都已形成自己独特的微生物群系。

第九章 被遗忘的世界


人与微生物是“双面共生”的微妙互动关系,就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工作关系、婚姻关系,大部分时间互利,偶尔闹些矛盾。

某些微生物,数十万年来伴随着人类一起演化,形成了人类专属的、只生存于特定微环境的物种,与我们互动、合作,甚至分工。

这些微生物在人类中的传递与传承,依赖于人类之间的亲密关系(母子、兄弟、家族、社区),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

过于清洁的现代生活环境,过于单一的家庭结构,社区的消失,再加上抗生素的滥用,正在让我们失去长期的舞伴,古老的平衡被打破了,新问题开始出现。

幽门螺旋杆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第十章 胃灼热


胃酸可以消灭绝大部分细菌,幽门螺旋杆菌却专门生存在这个没有竞争者的“危险之地”,并在长期的演化中形成与人类“双面共生”的微妙模式,包括调节胃酸的供应。

在现代生活和医学的打击下,幽门螺旋杆菌在大量的人口中“失传”,胃酸反流引起的疾病也越来越多。

第十一章 呼吸困难


免疫系统是有智能和记忆力的军队,共生细菌参与训练这支军队,使之识别敌我,不至草木皆兵。

菌脉传承的断绝让新一代的免疫系统缺少了某些“教练”,无知的军队往往采取“宁可错杀”的策略,所以近年来各种过敏症增加。

哮喘与幽门螺旋杆菌就是典型的例子。

第十二章 更高
第十三章 而且更胖


随着婴儿成长,即使在在睡眠中,他们体内的微生物群系也在塑造着他们后期发育的基础。生命早期使用抗生素,会强烈干扰微生物群系,进而影响终身发育。

这与高热量饮食一起,使新的一代更高、更胖。

在现代养殖场里,早就在悄悄地这么做了。

第十四章 再论现代疾病


更多的现代疾病:
儿童(1型)糖尿病是免疫系统紊乱导致,患者年纪越来越小;
花粉症、湿疹、哮喘、食物(花生蛋白或谷蛋白)过敏、乳糜泄等等,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些都是免疫系统“草木皆兵”导致的过敏。
炎症性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直接与肠道微生物有关。

肠道细菌参与我们的“肠脑”,参与我们的神经系统的发育与调节(儿童自闭症)。

微生物参与我们的激素的代谢(不育症)。

虽然每个问题的成因都是多维的,但生命早期的微生态发展,有着关键作用。

第十五章 抗生素的冬天


微生物多样性正在丧失,我们正在失去保护,不算凶险的病原体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在抗生素的淬炼之下,无药可治的病原体在产生,并走出医院。

第十六章 对策


难!

(来学酵素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造成孩子免疫力下降的,到底是病原体还是抗生素?
为中国人的菌群健康启蒙呐喊——重视人类微生物群系
《消失的微生物》读后感
研究人类的微生物群系可能引起一场人体健康革命吗?
当人体内微生物遇上抗生素,人类的未来会是怎样?
人体离不了的肠道微生物,该如何保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