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校2014工作报告-计划
 
2.勤思  善言  笃行——在清华大学2014年第一次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3.美国著名教育家、哈佛大学教育改革负责人托尼·瓦格纳在大量调研后提出,未来世界需要创新型人才必需具备7个关键力:    .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力;    .灵活性与适应力;    .主动进取与开创精神;    .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    .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    .好奇心与想象力。    面向未来的教育必须将7个关键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4.观点摘录美国杜克大学校长谈大学教育价值和未来通识教育     布罗海德教授表示,自己从事教育多年,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通识教育的目标不应该重在使学生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而应注重培养学生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很多分立的知识融合到一起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等精神。这就需要深入反思,大学要怎样培养学生的这种综合能力,途径又是什么。在美国,由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已经引发了高等教育界对于通识教育新的兴趣。  布罗海德教授指出,通识教育并不只是简单的课程设计、课程讲授,更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包括他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在多文化背景下工作等多项能力。他表示,自己非常喜欢中国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容闳写的《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容闳能够胜任不同领域的多项工作,是因为掌握了多种技能,是素质教育的成功典范。苹果品牌的创始者乔布斯也曾表示,科技本身对于企业发展远远不够,要与艺术、人文相结合。将各种知识融合在一起才能引发创新。  布罗海德教授表示,大学应多反问如何更好地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并主动探索可以实现的途径。杜克大学今年将推出新的课程项目,将多个传统学科课程融合,并结合当今世界热点问题。学生将在学习中会接触健康、能源、信息、人脑研究等全球热点问题,每个研究问题都涉及自然科学、经济、心理学、法律、政策、文化研究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开设这些课程项目的初衷并非想取代传统课程和教学,而是重在培养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指出,通识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的目标不止是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层面得到拓展提高,关键是让学生在价值、理念层面得以塑造提升。笔者认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既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也是内涵式发展的目标。从总体上、长远上看,我们应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即全员参与、全面评价、全过程管理、全方位优化和全要素提升的质量观。但就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来看,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首先应树立核心质量观,也就是以人才质量和学术质量为核心加快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质量观,这应当是当前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策略选择。学科是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共同纽带和载体,在高校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为此,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科调整、优化和建设。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就必须把学科调整、优化和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以建设一流学科或高水平学科引领发展方向、夯实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结构、整合发展资源、激发发展动力。   遵循教育、知识和人的发展规律。以教育活动为载体实现知识传承创新和人才培养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知识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原则。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就要把握教育方向,从教育的本质出发,突出教育的基本功能,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以内涵发展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遵循知识发展的规律,就要认真研究人类知识发展的历史和趋势,面向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科学技术革命以及新兴产业,不断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加快知识创新步伐;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人类,着力人才,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进内涵建设就是要以规律性把握大学的战略目标、发展定位、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实现科学发展。   着力学术发展和制度创新。学术性是高校的本质属性,学术活动是高校的基本活动,学术水平是高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志,学术发展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任务。内涵式发展需要依靠制度设计、制度创新和制度完善去保障,要落实并体现在体制机制及其规定性上。因此,学术发展和制度创新是当前高等学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以我校为例,“十二五”期间,我们确立了学术立校战略,以高水平学科群、高层次人才队伍、高起点创新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准国际交流合作“五位一体”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学术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内涵式发展;在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探索实践中,妥善处理了党委政治权、校长行政权、教师学术权、师生民主管理和监督权、学生受教育权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构建起与学校实际相适应的统一领导、多元协调、和谐善治、科学发展的内部治理结构,使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更加科学,体制机制更具活力,大学章程日臻完善,文化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形成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吉大特点的高水平大学发展之路。此外,我校还实施了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推进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修订完善大学章程学术委员会章程等工作,更为学校推进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内涵式发展必须要全面强化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四大功能。对此,除了业已形成的一些共识以外,我们还应深入思考四个相关问题:一是如何构建一个适应世界未来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如何形成一个既有利于解决人类发展重要问题、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又保护自主创新、自由探索的学术生态环境;三是如何建立和完善大学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新体制、新机制;四是如何发挥大学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协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人才培养为例,近年来,我们在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提出并开展了在“学科综合环境下、创新环境下、开放环境下”培养“学术型创新人才、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社会管理型创新人才、国际化创新人才、创业型创新人才”的改革实践,承担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培养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正确处理质量、规模、结构、特色、效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质量、规模、结构、特色、效益之间的关系,重点在于优化结构,关键在于综合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指导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思路、新动力。我校根据《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的精神,制定了《吉林大学推进综合改革实施意见(2013-2015年)》,提出把学术发展和制度创新作为综合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力争到2015年完成综合改革各项任务并取得重要成效。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从优化结构入手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正确处理好质量、规模、结构、特色、效益之间的关系,保证内涵式发展诸要素之间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   优化宏观管理,为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不是对立的,内涵式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支撑。高等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息息相关,优化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是深入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现阶段高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绩效不高、投入不足、政策束缚较大、自身特色不突出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源自于宏观管理体制的制约。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关系,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全面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特别是在学科专业调整和招生自主权、国际交流合作审批权、科技成果转化评估和报批制度等方面加快步伐;加强分类指导,分类放权,分层建设,分层管理,引导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高校自主创新,实现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加强与具有明显行业属性的重点高校和相关部委的合作,探索完善部部共建、省部共建高校的体制机制;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完善教育经费拨款机制,扩大高等学校经费自主使用权限。 (作者系吉林大学校长)致清华全体师生和校友的一封信(在第24次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定期召开全校教育工作讨论会是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从1953年首次召开教学研究会,至今已整整60年。历次讨论会对于我校乃至中国高等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作为清华新百年的第一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即将举行的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世界著名高校都在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刻反思,着重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扩展全球视野,提升伦理道德素质,增强探究与理解、分析与推理、创造与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我国内陆和港台的知名大学也纷纷修订培养标准,不断探究新的教育模式,包括学院制改革、小班教学、教学讨论课等等。在清华,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近年来,学校实施了优势转化战略,努力把各方面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新优势,推出了一系列改革项目和举措,启动了大规模在线教育,广大师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成长路径。  然而,我校人才培养工作依然存在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面临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挑战。比如,我们的培养目标面临功利化的侵蚀,学生在理想追求、价值观念、胸怀视野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系中,我们的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对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宽容不足,学生自由发展、个性成长的空间不够,创新创业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课程深度、学业挑战度有待提高,学科交叉融合有待深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我们需要在更深的层次,用更宽的视野,对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深入讨论。  为了筹备本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学校自上学期以来先后组织了12次面向广大学生和一线教师的调研活动。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初步确定以“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学术志趣,提高培养质量”为主题,特别是把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作为改革的着眼点和切入点。希望以此为导向,引发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和批判精神,使学生不仅在知识、能力层面不断提高,更要在思想、精神、素质层面得到提升,并以此探索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大学学习模式。  这次讨论会涉及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关系到清华新百年的战略发展,需要凝聚所有清华人的智慧和心力,需要国内外各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在今后一年中,学校将举行大规模的毕业生情况调查,开展一系列专题研讨、座谈、访谈,开设网络论坛和媒体专栏,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充分吸收各方的真知灼见,深刻反思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深入认识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以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为国家为社会更好地培养优秀人才。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清华大学担负着特殊的重要使命。清华的今天凝结了我们所有人的心血和汗水,清华的未来需要我们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热切期待每一位教职工、每一位同学、每一位校友,积极投身这次教育工作讨论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推动人才培养改革和学校事业发展,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清华大学校长  陈吉宁     2013年9月26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流专业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有什么区别联系?
宁波大学党委书记朱达:教育仍停留在“学校错把教学当教育”的误区
别敦荣: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校名牛了,高校就牛起来了吗
高校内涵发展的三个维度
尊道敬学与大学的活力释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