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凯撒大帝逆袭成长之路

罗马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王国、共和国、帝国。

在共和体制下,罗马虽然是南征北战,打遍了地中海,但是随着罗马领土的扩张,这个体制的弊病也越来越明显,主要的问题是土地兼并。罗马共和国,建立在公民的基础上,公民享有很大的权利,同时就得履行义务,包括参军打仗。而随着罗马的战争越来越频繁,战争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很多罗马公民从军之后,战死了,或是长时间不能回家,土地被抛荒了,这些地就被贵族兼并了,这就造成了两极分化不断加剧。

而原本贵族、平民基本能达成的平衡被打破,贵族集团的权力越来越大,跟着就是各种私相授受、腐败堕落,这些都不难想象。而同时,越来越多的财富,通过战争和贸易,流入罗马,主要进了贵族的腰包,但整个社会的物价、生活成本,都水涨船高;奴隶大量进入罗马,也抢了底层公民的饭碗,这样穷人越来越穷,越来越过不下去。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看得再深入一层:这不光是民生问题,也影响了罗马的政治结构。罗马共和国制度设置的一个亮点,就是贵族和平民都各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政府和法律上的决策都要尽可能兼顾各方利益,这样才能通过。

罗马共和国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政治平衡的基础上,而贵族的膨胀,使公民阶层从财产到权利都不断被挤压,这就打破了这种平衡,所以设置良好的共和制越来越名存实亡,变成以元老院为代表的贵族阶级谋利的工具,这样,共和制也就变得不合时宜了。罗马人尝试过改革,但只要改革一触动贵族们的既得利益,就会夭折,各种弊病,只能是不断地积重难返。

这样的大背景,是我们了解后面故事的前提,这就是罗马社会真正到了需要通过变更制度,来突破瓶颈期的历史关头了。所以,恺撒率兵度过卢比孔河进军罗马,才是西方历史上如此重要的一笔。

那这样一个社会,我们可以想象,那肯定是在繁华之下,危机四伏的。共和制虽然很先进,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解决不了上述的问题。所以这个制度,到了该变革的时候了。

恺撒是如何出现在罗马政治舞台上的

公元前102年,恺撒出生在罗马,全名叫做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

我们要解释一下这个名字,盖乌斯是他的名,尤利乌斯是他的姓氏,恺撒则是他的家族名。拉丁语里,恺撒这个词是“大象”的意思。当年罗马跟最大的敌人迦太基,打过三次大仗。迦太基这个地方在非洲,今天的突尼斯这一带,他们打仗爱使用大象,传说有一次罗马跟迦太基打仗,有位罗马士兵特别猛,凭一己之力,把迦太基人的一头大象给打死了,轰动一时。为了纪念这个不世之功,这个人干脆,就此把自己的家族名改成了“大象”。这就是恺撒家族的由来。

不过,虽然有这么猛的祖宗,但恺撒家族在当时的罗马,还只是一个小家族,在贵族序列当中位置很边缘,兵头将尾。恺撒的父亲当过罗马的司法官,这个官职也不高。所以说,恺撒后来的发迹,并没借助多少家族的政治资源,而更主要靠他自己的经营和努力。

我们前面说了,到了罗马共和国后期,共和制度越来越失灵,政府越来越罩不住,那一个社会出现这种状况,必然的后果就是,社会会变成谁有实力谁说了算,所以罗马共和国晚期政坛上至关重要的人物,都是一些军阀。这一干军阀当中,最早冒头的一位名叫马略,他是罗马的一代名将,镇压过北非的叛乱,又打败过入侵的日耳曼人,一生七次担任罗马执政官。

这个马略,是恺撒的姑父。

马略跟恺撒的背景差不多,虽然是贵族子弟,但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中落,小时候日子过得很苦。所以掌权以后,他的政治主张是反对大贵族把持的罗马元老院的垄断,这就让他在罗马政坛树敌很多。这种状况下,虽然马略很强势,但也需要培植自己的班子,所以,他就把侄子恺撒提拔为罗马的祭司。

但这对恺撒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当时他才13岁,完全是挂名。而这位姑父,也没来得及培养他,3年之后就死了。罗马政坛重新洗牌,马略一生的死敌苏拉上台了,追查所谓“马略党羽”。

恺撒是马略一手提拔的,又是亲戚,那还跑得了?好在,恺撒的母亲在罗马很有人脉,一通积极运作,恺撒总算是逃脱了死罪。当时恺撒已经结婚了,娶的是马略的政治盟友秦纳的女儿。苏拉要求恺撒离婚,划清界限,但是恺撒面对威胁,坚决不从,后来不得不流亡。

当时罗马正在跟本都王国打仗,这个地方在小亚细亚半岛,就是今天土耳其一带,恺撒跑到前线参了军,在战场上站稳了脚跟。他稳健能干、很有战斗才能,获得了许多赞誉。公元前78年,苏拉死了,已经24岁的恺撒终于有机会回到了罗马。可是这时的恺撒,在罗马一没职位,二没人脉,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恺撒的父亲当过司法官,所以法律方面,可以算是他的家学了。重返罗马之后,他从这起家,当了律师。

恺撒非常善于通过诉讼案件来炒作自己的名声,他选择了一位苏拉的旧部,控告他滥用职权。虽然这个案子最终恺撒败诉了,但他成功地塑造了他的个人形象:年轻有锐气、正直敢言不畏权贵。

我们前面说了当时的罗马社会两极分化很严重,罗马公民普遍对有权势的人很反感,所以恺撒这样的形象在罗马很得人心。凭借这样的声望,恺撒很快转行,进入政坛,先后担任过保民官、市政官、营造官等一些职务,在这些岗位上,恺撒最明智的行为就是,不但没有贪钱,反而不惜代价地花钱为罗马公民办节庆、修娱乐场所,有时候钱不够甚至自己贴钱垫上。

这样一来,恺撒慷慨、热心公益的形象就更确立起来了。同时除了争取民众支持,恺撒也大洒金钱,混进罗马上层社会,生活和交友方面的开销非常巨大。在当时的罗马人看来,奢侈不但不是坏处,甚至是美德,因为奢侈的人才会对别人慷慨热情。所以恺撒逐渐在罗马平民和贵族两个阶层都大受欢迎。

而这个时候,恺撒遇到了对他政治生涯非常重要的一位大金主,克拉苏。克拉苏家几代都是罗马首富,家里有银矿,产业遍及罗马,可以说是富可敌国。克拉苏本人也非常善于经营,但是在政治方面,才能要差一点,所以他一直希望接近罗马最高权力中枢,之前他还资助过苏拉。现在眼看恺撒是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克拉苏就找上恺撒,提出由他出钱,资助恺撒在政界发展,当执政官,然后作为他在政界的利益代言人。说难听点,这就是钱权交易。

恺撒虽然跟苏拉有仇,又跟克拉苏的老婆传过绯闻,但他还是接受了克拉苏的建议。两人联手,克拉苏有钱,恺撒有名望、资源和个人魅力,优势互补,越做越大。

就这样,恺撒实现了逆袭,从一个被通缉的逃犯,变成了罗马政坛的新星。

恺撒是如何成长为罗马政治巨头的

有了克拉苏这么个金主,恺撒算是如鱼得水。他用克拉苏的钱天天为贵族们办宴会、为穷人们送温暖,顺便再给自己的情人们送一些阔绰的礼品。仅仅三年,他就让几乎整个共和国都知道他恺撒和克拉苏是出手阔绰的慈善家和政治家。这弄得当时罗马最具权势的人——庞培都有点坐不住了。

这个庞培,也是同时期罗马军政界的枭雄,很长时间里风头都压过恺撒。后来罗马政坛就形成了庞培、克拉苏、恺撒三人共同掌控的局面,被称为“前三头同盟”。关于这个过程,以及恺撒和庞培两人的纠葛。大约在克拉苏找到恺撒的同时,庞培也找到了恺撒。不过,他是想让恺撒也做自己的代言人。

代言人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在公元前62年,作为执政官的庞培在东方打了胜仗,想把新获得的土地和包税权分给同僚以及士兵们。但元老院不干,认为庞培这是在收买军队,想架空元老院对军队的领导,所以不同意,并威胁庞培说,再不听话就提前解除他的执政官职务。

但是庞培军权在手,怎么可能听元老院的,索性就开始和元老院对着干起来。这时候,他发现恺撒是罗马的政坛新星,有人脉,而且通过克拉苏的资助,在贵族和平民那都有很好的声望,所以庞培就想拉拢他们两个一起对抗元老院,他想让恺撒走到前台去当执政官,而他自己在背后操纵,让恺撒用职权来满足他的各种要求。不过,庞培开出一个条件,就是恺撒只能当选一任执政官,之后,就得卸任。

而当时的恺撒,衡量自己这三个人的牌面:克拉苏有钱、庞培有权,而自己可以说什么硬货都没有,当然就接受了庞培的条件,同意成为庞培的代言人。

以上就是恺撒和庞培关系的补充说明,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更清楚后来的发展。然后,公元前60年,执政官选举结束,庞培和克拉苏推荐的恺撒,和另一位罗马政坛元老加图推荐的比布罗斯,成为下一年的新执政官(罗马每一届的执政官有两位)。同年,庞培拉着克拉苏和恺撒一起,结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前三头同盟。

再说恺撒,在元老院,他每天的议题只有一个,要求大家通过庞培和克拉苏的所有要求。在元老院里,除了加图及加图的盟友外,几乎所有人都受过恺撒的恩惠,所以他们几乎都表示了默许,只有加图一直在上蹿下跳,可惜没任何人理会他,没多久庞培和克拉苏的所有要求几乎全部获得了满足。就这样,恺撒依靠强大的人脉和利益诱惑,完成了庞培和克拉苏的使命,收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一年后,恺撒卸任,去高卢当总督。高卢就是今天的法国,别看今天法国是欧洲的大国,但在当时可是蛮荒之地。恺撒去那边当总督,分明就是克拉苏和庞培卸磨杀驴,把恺撒当可有可无的棋子打发了。然而这恰恰成全了恺撒,让他得到了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在高卢,恺撒整整打了8年仗。恺撒原本并不是一个会领兵打仗的人,可是历经了8年的战争洗礼,不会也会了。再加上高卢人没有统一的首领,恺撒打仗完全就是升级打怪练经验值去了。结果,他征服了整个高卢,甚至踏上了不列颠。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恺撒的母亲从小培养他接受第一流的教育,所以他有知识,比起马略、苏拉那些武夫,他能将自己军旅生涯所见所闻绘声绘色地讲出来,这几年的经历,他写了一本《高卢战记》,竟然还成了全罗马的最畅销书籍。后来他又写了本《内战记》,销量比《高卢战记》还好,今天人还拿它当做拉丁语文学的教科书,当然这个是后话。

我们再来说罗马,罗马城的贵族和平民们看了恺撒的书,都赞叹得不得了,觉得恺撒绝对是共和国不可多得的人才,将来回来,一定得给他一个高级官员做做。正是应了那句俗话:墙里开花墙外香。

恺撒去高卢,在别人看起来是遭到了冷遇,但他能在这个没什么管束、猜忌、打压的自由环境下,提升自我,攒下了地盘和财富、获得了军队的效忠,甚至还通过写书,让自己在罗马本土人气暴涨,所以,这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而恺撒在高卢这些年里,原来三巨头的另外两头:克拉苏在东方跟帕提亚人作战时候战死了,帕提亚在今天伊朗,中国史书上称为“安息国”;而庞培,在罗马大权独揽,不过眼看着恺撒一点点羽翼丰满,变成了军事强人,等他在高卢总督的位置上任满回来,大有取代自己的势头。于是庞培也坐不住了,开始想方设法打压恺撒。但可能是庞培这个人强势惯了,对于处理和恺撒的关系,他一上来就掀了底牌,以元老院的名义命令恺撒,放弃军权,提前卸任,回到罗马来当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恺撒——被自负毁灭的人
恺撒的死亡对罗马共和国的影响
世界历史知识大全——古代卷之三
《古罗马千年史》罗马共和国之恺撒独裁2
古罗马(四):共和时代前三巨头
【名人简介】西塞罗——古罗马思想家、雄辩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