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配方国外公开 云南白药是否涉嫌泄密

  几年来,围绕白药配方是否应该公开,一直争议不断。持公开意见的一方最强有力的论据是:云南白药配方在美国早已公开,国内消费者当然应该享有同等的知情权。

  ——案例延伸——

  云南白药首次在国内公开一个成分

  云南白药这次修改说明书,有多年来的舆论压力的因素,但是更加直接的“诱因”是去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一项通知。

  2013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规定,产品中含有毒性药材的中药饮片企业,必须在说明书中写明毒性成分并添加警示语。按该通知要求,包括砒霜、水银、生川乌、生草乌、雄黄在内的28种毒性中药品种需要特别注明。云南白药成为被质疑最多的公司。

  2013年2月5日,香港特区卫生署发现云南白药在香港出售的中成药样本中,共有五款含有未标示的乌头类生物碱,包括“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散剂”、“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气雾剂”及“云南白药酊”,香港特区卫生署、澳门特区卫生局因此发出停用回收通知。

  随后,国家食药监局约谈了云南白药,要求其及时修改说明书,并增加药品安全风险提示。

  事实上,国务院早在1988年颁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便规定,包括砒霜、水银、生川乌、生草乌、雄黄在内的28种毒性中药品种需要特别注明。

  “其实国家2013年的新通知里特别强调,涉及国家秘密技术的中成药品种也不能例外,这基本就是专门对云南白药说的。”媒体报道援引有关专家的观点称:“之前因为保密配方的身份在,一般也不太会碰它,但是这两年关于它的毒性和安全性的质疑多了,舆论压力也开始增大。”

  $pager$

  ——关键事实——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数据库显示,云南白药有10种产品被列入‘中药保护品种’,其中,云南白药与云南白药胶囊的保护级别为一级,保护年限均为1995年至2015年,其余8种药品均为二级保护品种,保护期限为7年。”专家说。

  专家提到的第二个事实是,目前云南白药集团在美国销售的5种产品均未以药品身份在市场上销售,而是以“膳食补充剂”的面目出现。

  专家还表示,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网站上,发现有云南白药酊的成分表。这是一份2002年的文件,是FDA拒绝一家膳食及草药补充剂的经销商HERBMAX请求的回复。从内容看,当时HERBMAX按照美国的法规向FDA提交了一封通知信,想把云南白药酊 (YunnanBaiyaoDing)作为“膳食补充剂”(dietarysupplement).这份文件列出了“云南白药酊”的全部成分,并注明了英文名和中文名。

  ——案例解读——

  是否泄密看三大因素

  “对中药品的保密,我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西药品、医疗器械科学技术保密细则》《卫生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专家说。

  “在这些法律法规中,《中药品种保护条例》是重点法条。其中第十三条规定,中药一级保护品种的处方组成、工艺制法,在保护期限内由获得《中药保护品种证书》的生产企业和有关的药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和个人负责保密,不得公开。”常瑞锋说,这一条还明确规定“负有保密责任的有关部门、企业和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必要的保密制度”。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向国外转让中药一级保护品种的处方组成、工艺制法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办理。在第二十一条,《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也要求“中药保护品种在保护期内向国外申请注册的,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很多人就是据此指责云南白药方面,国家法规有明确规定,但是云南白药配方在美公开,本身就涉嫌泄露了国家机密。

  “首先我们应该关注地域管辖问题:上述法律法规都属于中国法律,原则上不具有域外适用效力。上述可能泄密的情形均发生在美国,从地域管辖角度而言,不属于上述法律法规管辖的范围。”专家说。

  专家还认为,“主体问题”也是判断是否泄密的一个重要因素。

  “云南白药集团作为中国企业,受到中国法律管辖。但是,尚不能确定直接向美国FDA申报并公开相关药物成分的主体就是云南白药集团,还是境外经销商,亦或是其他壳公司。比如,申报云南白药酊成分的就是一家膳食及草药补充剂的经销商HERBMAX.”专家说。

  同时,专家还认为,从药品本身而言,云南白药有10种产品被列入“中药保护品种”, 但是云南白药集团在美国销售的5种产品均未以药品身份在市场上销售,而是以“膳食补充剂”的面目出现。因此,如何认定两者的关系,尚需从医学专业角度进一步分析。

  $pager$

  ——专家观点——

  评价云南白药需要充分的证据和法律依据

  正是因为其境内外有别的配方公开程度,云南白药屡遭质疑,甚至被告上法庭。

  “中国企业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既要遵守海外法律,还需要规避中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因此,中国企业可能从各方面作出灵活变通的安排。从主体上讲,可能需要在海外设立一层或多层控股公司,从产品上讲,可能在海外采用有别于国内的形式,从法律关系上讲,可能采用权利转让、使用许可、特许经营等多种安排。”常瑞锋说。

  “如果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不宜给企业扣上违法或者泄密的大帽子,中国企业应当通过商业和法律上的复杂而灵活的安排,实现‘走出去’的战略。”专家说。

  在云南白药配方风波一片“乱战”中,“阴谋论”也随之出场。

  多篇文章在网络流传,“力挺”云南白药。《阴谋——百年民族品牌缘何被黑?》一文作者不详。此文在讲述了“万应百宝丹”的传奇故事及云南白药1993年上市后高速增长、市值超400亿元的奇迹后,笔锋一转将云南白药“有毒”配方事件的始作俑者归结为“险恶用心”的利益集团及“无良的媒体人”。

  但云南白药方面的一个尴尬之处在于,传奇的白药配方既然是国家秘密,为何海外比国内公布的信息更多?这显然有违保密的初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保密配方:以国家之名行骗
云南白药配方“断肠草”含毒引争议
云南白药回应泄密质疑:是入境问俗不存在泄密
多款中成药产品说明面临修改 须标明毒性药材名称
云南白药为何对国人保密
中国中药四大一级保密配方:龟龄集、云南白药、片仔癀、六神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