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分类解读之为人篇

《论语》分类解读之为人篇

【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孔子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暴,庄严而安详。
【现代诠释】这是记载孔子学问修养表现在外的神态容貌,符合儒家的“中庸”,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讲的善于掌握分寸。不仅是神态容貌,为人、做事、礼节,甚至是整个中国文化最讲究的,这种分寸感,完全来源于经验的历史积累。它貌似玄虚,只是难于掌握和达到罢了。

【原文】叶公①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②奚③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注释】①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楚国知名贵族,在楚国政治生活中很有影响力,封地在叶(旧念shè)城(今河南省叶县南)。叶公是叶城的邑宰,由于楚君称王,所以相应称公。②女:通“汝”,你。③奚(xī):为什么。
【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讲:他的为人,用功得连吃饭都会忘记,快乐起来会忘记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现代诠释】当我们激情奋发、不知疲倦地探索人类未知时,常常完全忘记了吃饭,一当学有所得时,常常完全忘记了忧愁,甚至完全忘记自己的实际年龄,而丝毫没有意识到衰老已在渐渐地降临在自己的头上。寥寥几句话,刻划了孔子一生为学,活到老,学到老的情趣。

【原文】子钓而不纲①,弋③不射宿③。
【注释】①纲:鱼网上的总绳叫纲,此处作动词用。②弋(yì):用带丝线的箭来射鸟。③宿:过夜,这里指归巢过夜的鸟。
【译文】孔子钓鱼,不拉大网捕鱼;用带绳的箭射鸟,不射归宿的鸟。
【现代诠释】从孔子钓鱼不竭泽而渔,射鸟不射归巢之鸟,多少看出了孔子对自然界的生物也有一些同情之心,虽然谈不上是为了生态平衡,但可以说孔子对自然界生物亦具有爱心。推而广之,对于一切人,也是一种仁爱之心。

【原文】子曰:“赐①也,女②以予为多学而识③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注释】①赐,即孔子学生子贡。②女,读为“汝”,你。③识(zhì):记忆
【译文】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多学多记的人吗?”子贡答道:”对呀。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观念来贯穿始终的。”
【现代诠释】以统一的逻辑把每一种认识、每一个思想、每一个概念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系统的认识、系统的思想和系统的概念,这事实上也就是寻找发现作为每一种认识、每一个思想、每一个概念的客观对象的因果关系,从而获得对每一客观对象的本质的认识。这就是“一以贯之”。在学习上,善于总结规律,把厚书读薄,能知一推十,那么,在相同条件下,会比别人学得更好,学得更多。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①有道②而正③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①就:走向,接近。②有道:指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③正:匡正、端正。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做事勤劳敏捷,说话慎重小心,亲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现代诠释】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并不是为了吃饭;生活低标准,事业高要求,要求自己能敏锐地思考所要做的每一件事情,并在检讨自己所要说的每一句话的过程中,把自己造就成为一个具有完美的道德品质的人。

【原文】太宰①问于子贡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子贡曰:“固③天纵④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 不多也。”
【注释】①太宰:老资格的辅佐君王的相。②子贡:孔子的学生。③固:本来。④天纵:天从人愿;纵,使,让。
【译文】太宰问子贡说:”孔老先生是位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本来就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又多才多艺的。”孔子听到后说:”太宰了解我吗? 我年轻时地位低贱,所以才会许多卑贱的技艺。真正的君子会掌握这么多技艺吗?不会的。”
【现代诠释】孔子三岁时丧父,十七岁时丧母,年青时,只做过管仓库、管牛羊的小官,受尽了白眼。但正是这“少也贱”的身世,练就了何等非凡的勇气和胆识,成就了一代圣人。因此,当人生中有出身微寒、家庭贫困、遭遇不幸、含冤受屈等现象时,千万不能自卑,更不能一蹶不振,相信吧,只要经过自身的努力,快乐的日子、成功的时候就会来临。
    最后一句也可译成:“这些技艺对君子是太多了吧?不多啊。”强调的是才能由后天习得,并非“天纵之将圣”。

【原文】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①,以②思,无益,不如学也。”
【注释】①寝:睡觉。②以:连词,用来。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还不如去学习。”
【现代诠释】这句话可与“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结合起来理解。孔子在这里把“思”和“学”分别提出来加以比较,并非否定思的重要性,而是指出单独的学与单独的思同样无益。孔子主张其实是学思结合,只有这样,人类的知识才能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牢①曰:“子云:‘吾不试②,故艺③。’”
【注释】①牢:子牢,孔子的学生。②不试:不被任用。③艺:学了很多技艺,此处作动词用。
【译文】牢说:”老师说过,‘我没有被任用,所以学会许多技艺’。”
【现代诠释】读书时,埋怨老师不重视自己;工作时,埋怨上级不重用自己。可是孔子却说,正是因为不被重用,才学会了很多技能。的确,“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如果隐忍以行,十年磨一剑,即使不被人理解、赏识,也定能担当大任。

【原文子曰:“十室之邑①,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注释】①邑:泛指一般的小城镇。
【译文】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像我一样忠实诚信的人,只是不如我好学罢了。”
【现代诠释】在这里我们读到的孔子形象不再是谦谦君子,相反,洋溢着自慰和自豪之情,这并非是倨傲。孔子一向认为忠信美德是人与生俱来的资质,但许多人后天不好学深求,“玉不琢,不成器”,走向了美德的反面。在这方面,孔子是我们的榜样。

【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①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②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①抑:只是。②尔:这样。
【译文】孔子说:”如果(讲到)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是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总不厌倦,那我可以说得上是这样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现代诠释】圣人和仁人绝对完美的人格是人们根本无法达到的理想,孔子也在努力接近,所以“则吾岂敢”。但是,另一方面,“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这并不矛盾,孔子强调“圣”“仁”重在行为、实践,强调自觉、坚持,“不厌”“不倦”,是以也难也易。同时,“不厌”“不倦”也是中华民族韧性精神的体现,虽百折不回,岁寒不凋,才有所成就。

【原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①。”
【注释】①艺: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是礼节、礼仪;乐是音乐、舞蹈、美;书是写作和刻画;数(shǔ)是计算和营造;射是射箭;御是驾驶车辆的技术。
【译文】孔子说:”立志道,凭借德,依靠仁,熟练掌握六种技艺。”
【现代诠释】这大概是孔子的教学总纲。一个人,首先要立志于行道,然后,用道德作依据,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不会违离“仁”德。最后,熟练掌握了“六艺”,如鱼在水,十分自由,获得一种成功的愉悦。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②,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①十有五:十五岁,同“又”。耳顺:听顺了,听熟了。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就可以分辨真假,判明是非;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现代诠释】这是千古名言,沿用至今。告诉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也会有不同的变化。三十而立,既可指掌握各种熟练的技能,也可指人格的成熟。四十岁的时候对外界的变化已能穷通其理了,不会被迷惑。五十岁的时候,对自己的一生有了个来龙去脉的理解和认同,不再有少年时不自量力的空洞的抱负了。六十岁的时候,由知天命悟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对人生种种际遇感到可以宽恕,听起来耳顺。七十岁的时候,思想上已达到了自由王国的精神境界,学问和道德臻于化境。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①,不亦君子乎!”
【注释】①愠(yùn):埋怨,恼怒。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又时常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令人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这样的人不也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吗?”
【现代诠释】南怀瑾先生认为,此处的“习”并非只是温习课本,否则,按现在学生的体验,时时温习功课毫无乐趣可言。其实每一次温习,如果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启示,也是一种成功的情绪体验呢。学习是一种体验,一种经历,一种交往,如果有远方的朋友来聚会,研讨学问,切磋修养,不也愉快?尤其远道而来,一定很久没有见面了,这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更不容易。始终如一的坚持学习,坚持对知识的追求,并从中获得快乐,哪怕别人不了解我,又有什么关系?在追求知识中获得幸福,不正是任何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的追求吗?

【原文】子曰:“邦有道,危①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②。”
【注释】①危:正直。②孙:“逊”,谦逊,谨慎小心。
【译文】孔子说:”政治清明,言语正直,行为正直;政治黑暗,行为正直,言语谦逊。”
【现代诠释】孔子经常鼓励学生应该行为正直,秉公无私,为人方方正正,但并非任何时地都蛮干,赤膊上阵。在一个正义的国家之中,国民们可以直率大胆地言谈和直率大胆地行事;在一个没有正义的国家之中,在乱世之中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即使可以大胆直率地行事,但在言谈方面却只有谨慎为妙了,这并不是软弱、懦弱,而是一种韧性的斗争。

【原文】子曰:“参①乎!吾道②一以贯③之。”曾子曰:“唯④。”子出,门人⑤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释】①参:指孔子的学生曾参。②道:学说。③贯:贯穿,贯彻。④唯:应答词,相当于“是”。⑤门人:守门人,这起初也许是学生与学徒对自己身份的谦称,后来通指学生。
【译文】孔子说:”参啊,我的思想学说是贯通一致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其他学生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学说,不过忠恕罢了。”
【现代诠释】孔子的道就是人道,就是人际交往原则。忠恕是仁的两种表现。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仁表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两种基本关系(即对上的关系和对下的关系)时两条原则就是忠与恕。对上要忠诚,对下要宽恕,如己之心,将心比心,遵循自己的本心——天生的良知良心——行事,并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事实上也就是博爱之心,仁爱之心。

【原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①,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②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①见:通“现”。②且:又。
【译文】孔子说:”坚定地相信道,努力学习它,誓死保全它。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事;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现代诠释】这章是孔子劝人好学守道,善于隐现。对事业的追求,只有坚信自己的信念是真理,才能有好学精神;有好学精神,就一定会对自己的信念加深钻研,理解得更加透彻,从而更加热爱、更加信仰。如此反复不已,做到“守死善道”。孔子好道、学道、信道、用道的终极目的是要与时偕行,要见机而作,该出就出、该隐就隐、该富就富、该贵就贵;反之,不该出而出、不该隐而隐、不该富而富、不该贵而贵、不该贫而贫、不该贱而贱,就是耻辱。这就是孔子的荣辱观。

【原文】在陈绝粮,从者病①,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②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③矣。”
【注释】①病:指为饥饿所困。②穷:指不得志,不显贵,因窘,与“达”相对。③滥:这里指无所不为,胡作非为。
【译文】孔子在陈国断了粮食,跟随的人饿病了,没有人能振作、高兴。子路含怒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窘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困窘还是坚持道义;小人一到困境便胡作非为了。”
【现代诠释】孔子在陈国时,陈国正成为吴楚争霸的战场,由于战争,孔子不得不离开随时都有可能变成战争中心的陈国的都城,而他们随身携带的那些可供充饥的食物最终也成了一路上一队饥肠辘辘的士兵的口中猎物。在这种时候反映了孔子的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也反映了孔子对待贫穷的态度,是乐天知命的现实体现。不过这种安贫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完善。贫则思变,才有利于发展和前进。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种坚持操守对待贫穷的态度可以培养人们艰苦奋斗、廉洁自律、乐于吃苦的精神,有利于磨砺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品德。

【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①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释】①其:表猜测的语气词,此处可解释为“大概”。
【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现代诠释】恕是宽容、体谅、将心比心,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通过自己的心灵的想像力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存在和生活的实际情景之中,去亲自体验他人的存在、他人的生活、他人的情感、他人的理性和意志,体验他人对善和正义的特殊要求与理解,从而与他人达成思想上的共识与行动上的协调,以免把自己的思想、主张、意志在不知他人是否愿意接受的情况之下强加在他人身上。反过来说,也是如此。这种同情与宽容是社会和谐与社会合作所必需的,它也是构成一个理想社会的必要条件。

【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现代诠释】松柏是树木中耐寒冷的树木,孔子用它来比喻意志坚强和品德高尚的优秀人物,他们在严酷的环境中显示出坚忍不拔的崇高意志。以自然景物比喻人事品德,是充满情感特征的诗意语言。这一比喻既是孔子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激励人们像松柏那样傲视霜雪,挺然屹立,历代许多诗人、文学家、艺术大师们常以此讴歌那些历经贫贱而始终不与世俗同流的人们,许多志士仁人更以此砥砺终身!人们向往和景仰的也正是这松柏长青、傲然挺拔的精神!

【原文】子曰:“三军①可夺帅②也,匹夫③不可夺志④也。”
【注释】①三军:春秋时代,诸侯大国多设三军,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分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三军,以中军之将为三军之统帅。这里“三军”泛指军队。②夺帅:使丧失主帅。③匹夫:一个人,指平常老百姓、普通人。④夺志:强迫改变其意志。
【译文】孔子说:“三军的主帅可以被人夺去,但对一个普通人,却不能迫使他改变志向。”
【现代诠释】这一章孔子告诫人们守志不移,一个有骨气的人,立定了志向,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夺不走的。它所体现出的坚强意志、高尚节操和豪迈气概,是鼓舞人们立志图强,勇敢有为,激励人们蔑视权势、淫威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思想基础。

【原文】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译文】乡人饮酒的礼仪结束后,孔子一定要等老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

【现代诠释】这是讲孔子遵守乡饮酒的礼规,也体现了他与乡人同乐的精神风貌。同本乡人一起喝酒,喝完之后一定要让老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这是当时的行为规范,并非刻板,而是体现了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推而广之,在其他场合,也应该这样做,比如听音乐、乘车、购物等等。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人际关系必然和谐融洽了。

【原文】颜渊、季路侍①。子曰:“盍②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③,敝④之而无憾⑤。”颜渊曰:“愿无伐善⑥,无施劳⑦。”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⑧,朋友信之⑨,少者怀之⑩。”
【注释】①侍:侍立在孔子身边。②盍(hé):何不。③共:共同使用。④敝:破旧。⑤憾:抱怨、悔恨。⑥伐善:夸耀自己的优点和能干,伐,夸耀。⑦施劳:张扬自己的功劳和业绩。⑧安之:使之安,使老者安逸。⑨信之:使之信,使他信任我。⑩怀之:使之怀,使他得到关怀。
【译文】颜渊、子路陪侍孔子,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自己的车马、衣服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希望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对孔子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老年人安养,让朋友们互相信任,让年轻人得到关怀。”
【现代诠释】孔子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子路的理想是心甘情愿地让朋友享受自己的幸福,是重义轻财之志;颜渊的理想是不夸耀自己不表白自己,是仁人之志;孔子的理想是让社会上所有老年人,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都有妥善的安顿,能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不但让朋友信任我,更要让社会上所有朋友之间都能互相信任,没有猜疑,没有仇恨,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爱护关怀少年,引导、教育他们,使他们都能幸福、健康地成长,有美好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能够有这样宏愿的人,不只是仁者,简直是圣人的胸怀和境界了。

【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也行呀。”
【现代诠释】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真正追求到真理,即便死去了也没有关系。说明了孔子对真理的执著、追求的恒心、毅力和为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虽历经艰难险阻而始终无忧无惧。也有人认为孔子的这段话是悲叹世人无道,假使早上听到世有道,那么傍晚死了也无恨,也通。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②’,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③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④往而知来者。”
【注释】①谄:谄媚、奉承、巴结别人。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于《诗经·卫风·淇奥》,意思是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比喻君子在自身修养上的精益求精。③赐:子贡的名字,老师对学生一般都直呼其名。④诸:同“之于”。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裕却不骄横,怎么样?”孔子说:”这样可以了,但是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德修养,纵有钱却谦虚好礼哩。”子贡说:”那《诗经》上讲的:‘要像对待骨、角一样,先开光,再磨制;像对待玉石一样,先雕刻,后细磨。’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你已经能从我讲过的话中领会出我还未说到的意思了。”
【现代诠释】社会难免有贫与富的差别,但是怎样看待贫富的呢?一种境界是处贫穷而不卑躬屈膝,居富贵而不骄奢,这是一种好的精神境界,处贫穷而卑躬屈膝,得富贵而骄奢淫逸,则是一种坏的精神境界。比好的精神境界更高的精神境界是处贫穷而快乐,居富贵而好礼。所以子贡悟出一个道理:人的精神境界是可以无止境地追求磨炼达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的。面对学生的“顿悟”,孔子也及时地进行了表扬。

【原文】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①也。”
【注释】①次:次一等,差一级。

【译文】孔子说:”大概有自己不懂却凭空创造的人,我没有这种行为。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接受它;多多地看,牢牢记在心里。这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智慧。”
【现代诠释】本章主要是论“知”的,体现了孔子的谦虚精神。孔子提倡多听、多看;听要有选择,看要有思考比较。这都是提高知识能力的方式和途径,今天仍然有一些用处。但是今天的科学飞速发展,仅有观察思辨的方法还不够,还要有科学实验的手段和方法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①,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①厌:满足
【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而不满足,教诲别人不知疲倦,这些事情对于我有什么(困难)呢?”
【现代诠释】孔子告诉学生他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教育态度。他的学习方法是:默默地记诵古圣遗文。学习态度是:不厌学,把学习作为一种快乐享受。教书育才的态度是:不知疲倦,全心全意、尽心尽力,以教育人为快乐。无论是孔子的学习态度还是教育态度都需要有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才能达到。“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是至智境界的流露。“诲人不倦”的教育态度是成人成物的至仁境界的表现。“默而识之”的学习方法是心领神会融会贯通专心之至的至诚境界的反映,这里充分反映了孔子高尚的精神境界。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出他们的缺点便改正。”
【现代诠释】三人并非真的不多不少只有三个人,是一种虚指,即使两人也行。本章节突出地反映了孔子虚心好学的谦虚精神和学无常师的善于学习品德,不仅向比自己好的人学习,也善于从比自己差的人身上吸取教训。这样,不仅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即使三人游,三人弈……只要有人群处,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学到有益的东西。

【原文】子曰:“文①,莫②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注释】①文:书本上的学问。②莫:大约,大概。
【译文】孔子说:”文献知识,大概我和别人差不多,身体力行,成为一个君子,那我还做得不够。”
【现代诠释】这章,突出地表现了孔子的谦虚精神,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发愤程度,是百倍千倍于常人,哪会差不多呢!这种自谦的美德,永远值得人们学习。但这里更强调一种知易行难的思想。书本上的知识重要,但实践能力更重要。学习书本知识是为了实践中能够运用,可以想见孔子是多么希望将所学得的尧舜之道付诸实践,以实现他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①其道②得之,不处③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④也。君子去⑤仁,恶乎⑥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⑦违⑧仁,造次⑨必于是,颠沛⑩必于是。”
【注释】①以:用。②道:途径,方法。③处:接受。④去:摆脱。⑤去:离开。⑥恶(wū)乎:怎样,如何。⑦终食之间:一顿茶饭工夫,形容时间短暂。⑧违:离开。⑨造次:匆忙,仓促。⑩颠沛:穷困,颠沛流离。
【译文】孔子说:”发财和做官,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不接受;贫穷和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摆脱抛弃它,君子就不回避。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是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是如此,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
【现代诠释】这是孔子儒家仁的修养。每个人都希望有富贵功名,有前途,做事得意,有好的职位,但是这需要正规手段得来,不应该因为要脱离贫贱,就去走歪路。仁是一个人的中心思想,没有它,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如文学高的,不过是一个才子风流而已,知识渊博的不过是一个才人而已。所以君子没有“仁”这个境界,就不可能成名,哪怕是一顿饭的功夫也离不开这个中心。这与现代的“又红又专”的道理是一样的。

【原文】子曰:“述①而不作②,信而好古③,窃④比于我老彭⑤。”
【注释】①述:阐述。②作:创作。③古:指古代文化。④窃:私下、私自,古代的一种谦让表述方法。⑤老彭:人名,其说不一,一般认为老彭即彭祖,是一个有名的贤大夫,自少爱恬静养生,观览古书,好述古事,传说活到八百岁,这应当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可能是指他的后裔“世袭”史官八百年之久。
【译文】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好古代文化,我私下和我心仪的老彭相比。”
【现代诠释】孔子的思维方法是:信古、好古、述古,但不创新,这种思维方式是建立在他对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向往的基础上形成的。孔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不创新的思维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民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阻碍了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影响了我国经济、文化的飞跃,具有很大的滞后性,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应该批判性的学习,我们需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探测未来;更需要大胆的创新!

【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饭疏食:吃粗饭;饭,吃饭;疏食,粗饭。曲肱(gōng):弯曲胳膊。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乐在其中。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那富贵好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现代诠释】天际浮云,与我无关。快乐是什么?当一个人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之后,快乐与财富无关,它高于任何物质生活和境遇本身,超乎富贵贫贱之上。孔子乐道而贱不义,追求精神上的快乐,反对用不道义的手段弄来的富贵。

【原文】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孔子说:”贫穷却没有怨恨,很难;富贵却不骄傲,倒容易做到。”
【现代诠释】贫而无怨,富而无骄,是两种处世的态度、境界。孔子将这两种境界进行比较,认为贫而无怨不容易达到,富而无骄则容易达到。这当然有客观的实际原因,比如没吃没喝没得住,再加上声色财利的诱惑等等;然而富而无骄易,是与贫而无怨难是相比较而言的,因为富虽然没有贫时可以随时诱发怨的各种客观条件,但如果不注意自我修养,在世俗的阿谀奉承和赞扬声中,同样也会飘飘然昏昏然,容易滋生“唯我独尊”“老子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思想,从而恃富而骄,盛气凌人。因而,富而无骄,实也不易,需要不断地修养自己。

【原文】子绝①四:毋②意③,毋必④,毋固⑤,毋我⑥。
【注释】①绝:杜绝。②毋:同“无”。③意:同“臆”,主观猜测。④必:绝对肯定。⑤固:固执已见。⑥我:惟我独是
【译文】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不凭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现代诠释】臆测、武断、固执、自以为是是以“我”为核心表现出来的一种自我膨胀的极端心态,需要在道德的自我修养上狠下功夫,才能达到。孔子认为,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与交流之中,为了确保这种交往与交流的和谐和有效,人们做到如下四点是绝对必要的:放弃一切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想,放弃一切自以为是的主观武断,放弃一切固步自封的主观成见,放弃一切惟我独尊的主观态度。这正是孔子的学问修养真正到了家的感人和伟大处。

【原文】子曰:“富而①可求也,虽执鞭之士②,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释】①而:连词,表假设语气,如果,假使。②执鞭之士:指天子、诸侯出巡或菩萨出游时,扬着竹鞭、喝令群众让道的差事,意指地位低下的职事。士,通“事”,差事。
【译文】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的话,就是做市场的守门卒我也干;如果不能求,还是顺从自己的爱好生活。”
【现代诠释】这段话反映了孔子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可求与不可求,就是值不值得追求。值得追求的富贵,是有价值的富贵,有价值的富贵,孔子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它;不值得追求的富贵,孔子是不愿意去追求的。当然,发财有极大的偶然性,并非只要努力就能得到。不像读书、做人,只要努力,总可以有所成就。

【原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的风范有三种我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子贡说:”先生说的正是自己呢。”
【现代诠释】这是孔子自责,旨在勉励别人上进啊。成德以仁为本,进学以智为阶,成事以勇为帅,这三样铸就了理想人格。孔子以“我无能焉”来自谦,正是由于自谦,才不自满,从不认为自己了不起,因而也就能日日进德,达到了崇高的道德境界。

【原文】子华①使于齐,冉子②为其母③请粟。子曰:“与之釜④。”请益。曰:“与之庾⑤。”冉子与之粟五秉⑥。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⑦急⑧不继⑨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注释】①子华:即公西赤。②冉子:即冉有。③其母:此指子华母。④釜(fǔ)古代量词,六斗四升为一釜,相当于今天的一斗二升八合。⑤庾(yǔ):古代量词,二斗四升为一庾,约合今日的四升八合。⑥秉(bǐng)古代量词,十六斛(hú)为一秉,十斗为一斛。五秉则是八十斛,也即八十石,相当于今天的十六石。⑦周:周济、救济。⑧急:指急需救济的穷人。⑨继:接济。
【译文】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小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坐着肥马拉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周济人的急难,而不增添人的富足。” 原思担任孔子家总管,孔子给他粟米九百石,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就把它送给邻居乡亲中的穷人吧。”
【现代诠释】孔子派子华到齐国去办事情。冉求替子华的母亲请求补助粮食。孔子和冉求的意见恰恰相反,孔子要少给,冉求要多给。师生发生冲突,冲突之后,孔子阐明了一条重要的社会分配原则:周急不继富,周急就是雪里送炭,不继富就是不锦上添花。所以反对子华,多给原思。一个“毋”字,虽然是命令式口吻,可是这是对原思推辞心理的理解和赞赏,更是对他贫寒境遇的关怀和慰勉!孔子对弟子的之深,体谅之挚,设想之详,以及对乡亲穷人的关切、同情之诚,都在“毋”中展现无遗了!

【原文】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出外就事奉公卿,进家就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办,不被酒困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现代诠释】这是孔子自我叙述、自我评价、自我认识的重要资料。孔子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时时尊重君王、尊重他人、尊重父兄、尊重鬼神、不好贪杯而已。归结起来就是一个“敬”字,一个“勤”字,再加上“慎”和“诚”。这四件事,看看容易,做做难,所以“何有于我哉”既是孔子的自谦,更是自负和自信;而且,最自谦的,恰恰也是孔子最自负和自信的。这就是孔子的为人,也是他的最高品德。

【原文】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①者,恶居下流而讪②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③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④以为知者,恶不孙⑤以为勇者,恶讦⑥以为直者。”
【注释】①恶(è):坏事,其余的皆念wù,憎恨之意。②讪(shàn):诽谤。③窒(zhì):阻塞,这里指不通事理,顽固执拗。④徼(jiāo):抄袭。⑤孙:同“逊”。⑥讦(jié):揭发或攻击别人的隐私。
【译文】子贡问:”君子也有憎恶的事吗?”孔子说:”有憎恶的事:憎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憎恶在下位而毁谤上级的人,憎恶勇敢却不懂礼节的人,憎恶办事果断却顽固执拗的人。”孔子又问子贡:”赐,你也有憎恶的事吗?”子贡答道:”我憎恶抄袭别人却冒称聪明的人,憎恶毫不谦逊却自以为勇敢的人,憎恶揭发别人隐私却自以为直率的人。”
【现代诠释】生活中常见有各种让人们讨厌的人,如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无中生有诽谤他人,野蛮无礼,刚腹自用,任性固执等等,这些坏作风令人憎恶,孔子抒发自己的厌恶,旨在要求人们疾恶如仇,防微杜渐,从善如流,才能到达圣贤的境地,这一章中我们也看到孔子并非好好先生或博爱大家,他有爱有恶,并非“爱一切人”,这更像一个“活人”,而非假装出来的圣贤。师生亲切问答,交换思想。而子贡说自己的厌恶,旨在以此修身养性,约束自我。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毛病)。”
【注释】谁都有错的时候,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问题是,错了之后怎么办?孔子总是在无休止地“进德修业”,“三省吾身”,勤勤恳恳,战战兢兢,不断追求完善,这是一位大家的自我修养。一个人应该迁善改过,看到别人做好事,自己就应该学习做好事;看到别人做坏事,想一想自己做过同样的坏事了没有?做了就要改正,没做就要警惕。这是两种自我修养的有效方式,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直到今天,这句话仍然可以借鉴。

【原文】子路使子羔为费宰①。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②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③佞④者。”
【注释】①费宰:费的地方长官,费是季氏的封邑,所以费宰就是季氏的家臣。
季氏想通过子路向孔子提出让弟子子羔去费地作邑宰,借孔氏弟子的声望来缓和他与费地人民的剑拨弩张的紧张关系,而子路让较愚笨的子羔去,这无异于在坑害比较愚笨的子羔。②社稷:土地和庄稼。③夫(fú):代词,那。④佞(nìng):花言巧语,强嘴利舌的人。
【译文】子路让子羔去作费县长官。孔子说:”这是害人子弟。”子路说:”那个地方有老百姓,有土地和庄稼,(治理百姓和祭祀神灵都是学习),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叫做学问呢?”孔子说:”所以我讨厌那种花言巧语狡辩的人。”
【现代诠释】孔子强调学然后从政,子路认为应该向人民学习,向社会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就像现在有一部分人或迫于生计,或追逐一点绳头小利,让子女弃学从商、从工、从农,甚至去做童工,不仅害了子女,对社会也是不利,可是,却有一些人振振有词:“工作,走上社会,就都是学习”,这与子路的话简直如出一辙。孔子认为子路太善于口辩,因此很讨厌这种貌似有理的思维方式,因而斥之为“花言巧语狡辩的人”。

【原文】孔子曰:“见善如不及①,见不善如探汤②。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注释】①如不及:指惟恐赶不上似的努力追求。②探汤:以手探入滚水之中。
【译文】孔子说:”看见善良便努力追求,好像赶不上似的;遇见邪恶便赶快避开,好像手伸到沸水里一样。我见过这样的人,也听过这样的话。避世隐居以求坚持他的志向,施行正义来贯彻他的主张。我听过这样的话,却没见过这样的人。”
【现代诠释】对于一切正直善良的人们来说,要在一个失去了道德与正义的世界上生活只有一种现实的选择,即扬善避恶;而想要完全躲开这个失去道德与正义的世界去追求纯粹个人的幸福自由的做法,是不可能的,因此,那种“隐居以求其志”的主张,只是一种想法而已。“未见其人也”,在这里,孔子的褒贬十分明确,当然,也隐藏了孔子对当时天下无道所表示的深切忧虑和愤懑不平。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最具有伟大影响力的学生,传孔子之学,被称为宋明道(新儒学)的始祖。②省(xǐng):自我检查,反省。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知识是否温习了呢?”
【现代诠释】人和人相处,相互之间必有所求、有所往、有所学。自己在和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动机好坏、心态正邪、行为优劣需要靠自己经常反省检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良心不至于丧失。因此,人要对自己的思想、言语、行为负责就必须“吾日三省吾身”,说到底,就是要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建立一种道德自审法庭,有利于人的自我修养。

【原文】子曰:“德之不修①,学之不讲②,闻义不能徙③,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①德之不修:不修美德,不修养优秀品德。②学之不讲:不讲学问。③徙(xǐ):迁移,改变。
【译文】孔子说:”不培养品德,不探求学问,听到义不能去实行,有缺点不能去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现代诠释】这里的“德修、学讲、义徙、不善改”四样,都应是人人自勉,更应该是努力去做的,这样方能成为有道德修养之人,日新其德。同时,本章也强烈地反映了孔子的忧患意识,孔子害怕自己落入“道德不修养,学问不讲习,听到好事不能赶紧去做,有缺点不能改正”的境地,也害怕别人落入这种境地,孔子的这种忧患意识既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这种忧患意识促进孔子时时修德、讲学、迁善、改过,也促进孔子的弟子每日三省自身,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

【原文】原壤①夷俟②。子曰:“幼而不孙③弟,长而无述④焉,老而不死,是为贼⑤。”以杖叩⑥其胫。
【注释】①原壤:孔子的老朋友。②夷俟(sì):双腿叉开而坐着等待,这是一种不礼貌的坐姿;夷,踞;俟,等待。③孙:通“逊”。④无述:没有任何值得他人一谈的一技之长。⑤贼:巨大祸害。⑥叩:轻敲。
【译文】原壤两腿张开坐在地上,等着孔子。孔子说:”你小时候不懂礼节,长大了毫无贡献,老了还白吃粮食,真是个害人精。”说完,用拐杖敲了敲他的小腿。
【现代诠释】原壤据说是孔子的老朋友,可能是游手好闲、玩世不恭的人,对孔子不很礼貌,孔子对他也不客气,但因熟悉,所以开玩笑比较随意。但是孔子对原壤违背礼的行为深恶痛绝,甚而至于举杖击打他。另外,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孔子借原壤这一典型材料教育自己学生。

【原文】季氏富于周公①,而求也为之聚敛②而附③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注释】①周公:并非特指周公旦,泛指西周时任何一位获得了公爵爵位的人。②聚敛:积聚和收集钱财。③附:附加,增加。
【译文】季氏比周公还要富有,可是冉求还帮他聚敛来增添他的财富。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你们可以鸣锣击鼓去攻击他。”
【现代诠释】季氏要用田赋制度,增加赋税,使冉求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则反对强征暴敛,主张藏富于民,结果冉求仍旧听从季氏,实行田赋制度。这项制度对贵族有利、对百姓有害,所以孔子才大发脾气,叫弟子攻击冉求,甚至想赶他走。孔子重视社会的均贫富,均贫富的思想由此在中国的几千年生活中根深蒂固,历代农民起义,口号之一必有均贫富思想。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均贫富不可能单独实行,它必须配合人的文化素养与技能的普遍提高,以及竞争机会的广泛公允,均贫富才有可能。尽管孔子批评冉求如此严厉,但对他的评价却丝毫不受影响:孔子屡屡赞赏、器重,并充分肯定他的政治才能,列为“政治”科的优秀生,位在子路之上。而冉求,也始终崇敬、爱戴老师。

【原文】宰予昼寝①。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②也;于予与何诛③?”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注释】①昼寝:白天睡大觉。②杇(wū):抹墙,粉刷。③诛:责备。
【译文】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似的墙壁不能粉刷。对于宰予,责备什么呢?”又说:”起初我对人,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从宰予这事以后,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现代诠释】孔子是个勤学好思的人,希望他的学生也是这样的。可是宰予却白天睡大觉,意志消沉,平时自由散漫、不拘小节、好高骛远,因此孔子用粪土、朽木来形容这种懒惰的人,比喻他们不可造就。这件事,孔子也改变了自己对人的态度,由从前的“听其言而信其行”变成“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是待人处世的两种态度和方法。当然,通过听、信、观三者结合考察才能确定一个人是否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①者也。”

【注释】①自讼:自我批评,自我责备。
【译文】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看见过能够一看到自己的错误就责备自己的人。”
【现代诠释】颜渊死后,孔子感慨像他那样“不迁怒,不二过”的人,实在难有再见的啦,因而,孔子认为能够在自我心灵深处进行自我批评自己责备自己的人是很难得的。曾子说“吾日三省自身”,孔子说“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儒家十分强调内心反省自责,这一点并未随时间的消失而消失。知耻近乎勇,才能勇于面对现实,正视错误,改正错误。

【原文】子曰:“二三子①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①二三子:诸位弟子,你们。
【译文】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吗?我对你们没有任何隐瞒,我的行为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现代诠释】孔子表明作为老师,自己的言行、思想都可以公开,自己的知识、学问、道德、文章,都可以向学生传授,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可能,在当时作为老师似乎总有某种神方秘诀,使人好奇,于是孔门子弟有这类问题,即使在今日,也常见学生们向老师求“秘方”“秘诀”。另外,我们也看到了孔子师生关系融洽,随问随答;同时,融洽中也有隔阂,但孔子消除隔阂的方法——解释、说明、沟通——值得我们学习。

【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①焉:过也,人皆见之;更②也,人皆仰之。”
【注释】①日月之食:指日蚀月蚀。②更:改也。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好比日蚀月蚀。犯了错误,每个人都看得见;改正了错误,每个人都仰望着他。”
【现代诠释】一个高尚品德的人,也难免有犯错误的时候,但他不怕有过错,更不会文过饰非,加以掩盖。应该毫不含糊、坦率地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够勇敢地公开改正自己的过错。这样做,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更加提高自己的威信,更加受人尊敬,“人皆仰之”,君子的风度应该是这样的。

【原文】陈司败①问:“昭公②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③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④,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释】①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相当于现代最高法官或司法部长。②昭公:鲁国国君。③巫马期:孔子的学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④党:偏袒。
【译文】陈司败向孔子问鲁昭公懂不懂礼,孔子说:”懂礼。”孔子退出后,陈司败便向巫马期做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不会偏袒,难道君子也偏袒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位夫人,吴和鲁是同姓国,(不便叫她吴姬),于是叫他‘吴孟子’,鲁君若是懂得礼,谁不懂得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如果有错,人们一定会知道。”
【现代诠释】古同姓不通婚,昭公大失礼,这点,孔子自然知道。但当他听巫马期说陈司败批评自己偏袒鲁昭公,把鲁昭公这样不懂礼的人说成是懂礼的人时,孔子不但不生气,反而更高兴,他说“我孔丘真是幸运,假如有了过失,人家一定会知道的呀,会批评的呀!”孔子对待自己的错误是严肃的,对待别人的批评是诚恳的,这种严肃、诚恳的态度对于要求进步的人来说很重要。

【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①躬②之不逮③也。”
【注释】①耻:意动用法,以……为耻。②躬:自身。③不逮:赶不上。
【译文】孔子说:”古人不轻易说话,就是怕自己的行动赶不上。”
【现代诠释】本章是强调慎言的重要性。如果担心自己的行为追不上说出的话,而感到可耻,那么,就要“讷于言而敏于行”,不要说空话,不要轻率表态,不要随便许诺。孔子认为,古人言必信,行必果,说了话就要做到,绝不食言。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也是一种诚信,言行一致的诚信。

【原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有错误却不改正,那真叫错误了。”
【现代诠释】孔子认为,犯错误并不要紧,要紧的是犯了错误还不能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样的人是不能超越自我的。孔子在“学而”章里又说“过则勿惮改”,不要害怕改正错误,有错不改会酿成大错。改了就没有错误了,这也显示了儒学的宽容精神,不然,算老帐,结冤仇,冤冤相报,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大到政治,小到平时的生活,都是这样的。

【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先按你想说的去做,做了之后再说。”
【现代诠释】孔子对君子的言行的要求是,先行而后言。他认为,一个人对于自己要说的话,先去实行,然后再说出来,这样的人就可以算得上君子了。孔子严于律已,自己正是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一丝不苟的“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实践家。

【原文】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
【现代诠释】吃饭时不讲话,食物不会流到气道中去,符合饮食卫生的要求;睡觉时不讲话,不致于太兴奋,有益于入睡。这些都是一些好的习惯,作为中学生,应该加以注意。

【原文】席不正,不坐。
【译文】坐席摆得不合礼制,就不坐。
【现代诠释】孔子恪守坐席的礼节。孔子对宴会的坐席摆设的位置、方向、方式也很讲究,非常严肃认真,坐席端正才肯落坐,坐席不符合礼的规范则不坐,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坐有坐相,站有站姿,这既是礼仪的要求,也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然而这是否与现代人的休闲观念相违背呢?不!孔子又说“居不客”,它是指平时闲居家族中,不必过于装得像做客人那么一副严肃、端庄的神态,这样可以生活得轻松、自如、愉快、无拘无束,既富有人情味,又有益于身心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原文】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译文】季康子赠送药品给孔子,孔子拜谢之后接受了,却说:”我对这药性不是很了解,不敢试。”
【现代诠释】从本章我们清晰地看到孔子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凡是受到别人馈赠的礼物必先尝而谢之,孔子不太清楚药性,所以不敢先尝,这里有孔子朴实可爱的一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季)康子一直想获得孔子对他们的道义上和政治上的支持,以便使他们在鲁国人们的心目中增添一点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但孔子却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站在人们的一边,并尽其所能地给予季康子以道义上的谴责。

【原文】厩焚①。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注释】①厩(jiù)焚:马棚起火了。
【译文】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回来,问:”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
【现代诠释】孔子关心的是人的生命安全,重视的是人的存在。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这一段问人不问马的对话,是儒学仁道精神的最生动的表现,儒学的根本是一种人道主义,是一种将人的生命、自由、尊严、安全、平等等放在第一位来考虑的学问,儒学的终极关怀也是人文关怀,这与现代人文精神合拍。

【原文】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译文】孔子的朋友死了,没有人替他办丧事,孔子说:“由我来办丧事吧。”
【现代诠释】孔子为人心地善良,以诚、以情、以真待人,对生前的朋友尽朋友之道,对死去的朋友依然尽朋友之道。这里的记录说明孔子重视朋友之恩,仁至义尽。

【原文】升车,必正立,执绥①。车中,不内顾②,不疾言,不亲指。
【注释】①绥(suí):车上的绳子。②内顾:往后回头看。
【译文】孔子上车时,一定先端正地站好,然后拉着扶手上车。在车上,不回头看,不急速地说话,不用手指指点点。
【现代诠释】这里记录孔子乘车时的情景,孔子上车时特别注意安全,乘车过程也很有讲究,安全意识很强。历史的车轮虽然辗过了二千五百多年,但是现在也是行之有效的:比如有人上车时不安分,两只眼睛直溜溜地老是东张西望,或者盯着别人的某个部位,既难看,又引起别人的怀疑;有人上车后大喊大叫,或者言行粗鲁,或者随意吐痰,或者随意丢弃垃圾等等。这一些,都应值得注意。

【原文】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①之,而后和之。
【注释】①反:重复。
【译文】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觉得那人唱得好,就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与他唱和。
【现代诠释】孔子十分重视音乐,年轻时曾学过歌吟,也曾向师襄子学琴,领略了《文王操》的精髓,具有很高超的音乐修养,所以他要求学生都要达到对音乐美的旋律的欣赏境界,追求美的境界,享受人生的快乐。音乐是美的情感的塑造者,要唱几遍才能巩固,成为一种情感结构。从古到今,音乐的节奏、旋律等总有多次反复,这不只是为了充分抒发情感,更在于建造一种美的情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白话文(下)
子路篇第十三
四书五经合集(白话注释版)(8)
“当仁,不让于师”
《中庸》导读(三)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