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书五经合集(白话注释版)(8)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14),春风既成,冠者五六人(15),童子六七人,浴 乎沂(17),风乎舞雩(18),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9)!”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日:“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有其志也已矣。”

  曰:“夫于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唯(20)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注释】

  ①曾皙:名点,曾参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②毋吾以也:毋,不 要。这句话是说,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发言.③居;平④比  及:等到。⑤方:方向。知方,明白道理、礼义。(6)方六七十: 每边长六七十里的地方.(7)如:或者。(8)端章甫:端,古代礼服的 名称;章甫,古代礼帽的名称。这里均用为动词 (9)相:赞礼人。 即祭祀、会盟时当司仪的人。小相,这里是自谦的意思。(10)鼓瑟希:鼓, 弹。希,同“稀”,指弹瑟的节奏逐渐稀疏.(11)铿尔:象声词,指弹瑟结 束的最后的声音。(12)舍瑟而作;舍,放下。作,站起来。(13)撰:述。 (14)莫:同“暮”。(15)春服既成:春天的服装穿上(16)冠者:成年 人.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17)沂:水名。在今山 东曲阜县南。此水有温泉流入,所以暮春即可沐浴。(18)舞雩: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南,原是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那里有祭坛和树木,凉快宜人。(19)与:赞许,同意。(20)唯:语首词没有意义。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坐在孔子身旁。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不要因此而拘束。你们平常总是 说;'没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将怎样 做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答道:“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 间,外面受到军事威胁,里面发生灾害饥荒。让我来治理它,等 到三年,可以使老百姓勇敢而懂得礼义。”孔子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我来治理它; 等到三年,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至于礼乐教化,则有待君子来推 行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愿意学习罢了。宗庙祭 礼的事,或者外交会见的事,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 的司仪。”

  “曾点,你怎么样?”

  弹瑟的声音渐渐稀落,铿的一声,曾皙放下瑟站起来回答道: “我的想法不同于他们三位讲的。”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志向罢了。”

  曾皙于是说;“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服装,约上五六个成年 人、六七个小孩子,沂水里洗洗温泉,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 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感叹说;“我赞成曾点的想法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志向罢了。”

  曾皙说:“那老师为什么要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靠的是礼让,可是他却出言不逊,所以笑 他。”

  曾皙说:“难道冉求就不是讲的治理国家吗?”

  孔子说:“谁说方圆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呢?”

  曾皙说:“难道公西赤就不是讲的治理国家吗?”

  孔子说;“宗庙祭祀和外交会见,不是国家的事又是什么呢? 公西赤做一个国家的小司仪,谁还能做一个国家的大司仪呢?”

  【读解】   

  这是一段很好的文学作品,或者说是一幕生动的话剧。

  剧中人物个个形象鲜明,性格突出。子路的“率尔”,轻率急 躁,冉求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尤其是曾点的高雅宁静,都 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至于孔子,既像是老师,又像是导 演。春风化雨,循循善诱,更是体现得出神入化,异常生动。

  从他们发言的内容来看,也是各有特色,很好地体现了人物 性格.子路开口就是治理“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在当时算是大型的诸侯国了。而且,这个国家,照子路的设想,当 时正在危难之中。所以,他是希望受命于危难之际,通过自己三 年的努力而达到大治。一副力挽狂澜的架势,不仅有他一贯豪侠 的英雄气概.而且还有大政治家的气魄。冉有则是一个谦谦君子, 自认只能治理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小国家,而且还只能 三年达到使老百姓物质生活小康,至于礼乐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 自己则无能为力。如果说冉有是谦谦君子,那公西华就更是委婉 曲致很可以了,他压根儿就不提治理国家的事,甚致说自己根本 就不能做什么事业,而只是可以学习学习,添入宗庙或外交场合 做一个小小的司仪罢了。其实,这个司仪并不小.是相当于今天 秘书长或总务官之类的角色。所以孔于最后说“赤也为之小,孰 能为之大?”认为他实际上还是在说治理国家。实际情况也的确如 此.子路的豪侠气魄也罢,冉有的谦逊也罢,公西华的委婉也罢, 都是说的治理国家的志向,只有曾皙来了一通完全不同的说法,一 句话也没有谈到国家大事,而只是描绘了一派优哉游哉的春游境 界,一幅老少同乐的“清明上河图”。

  妙就妙在孔子的态度,他不仅没有赞许豪气干云的子路.反 而会心地笑了他一笑,略略带有讥讽的味道。对谦逊的冉求和委 婉的公西华也不置可否,却偏偏对那个不说国家大事而说春游的 曾皙由衷赞叹,脱口而出:“吾与点也!”

  为什么会这样呢?孔子难道真是这样贪玩好耍吗?那怎么还 会成为圣人?

  问题当然不是如此简单。

  我们在《公冶长》篇里已见到过子路、颜渊和孔子一起谈论 志向。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安抚老 年人,信任朋友,关怀年轻人,让老有所乐,中有所为,幼有所 养,老中青三代都有着落,社会安定,天下大平,人人过着美好 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也就是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和境界。而曾 皙所描绘的那一幅优哉游哉、老少同乐的“清明上河图”,不正是 这样一种境界的生动形象写照吗?

  所以,表面上看来,曾皙并没有谈论什么治国平天下的大事。 而只是谈谈风月,说说游玩。但实际上,他所描绘的,是远较子 落等人的志向高远的境界。如果说,于路等人的胸怀至多还在小 康国家,那么,曾皙所瞻望的,则已经是大同的世界了。这就叫 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

  难怪得孔子要脱口而出,由衷地发出赞叹来了。

  ------------------

  颜渊第十二

  本篇内容较为丰富,尤其是论仁、论政的内容较为集中。其上“克己复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政者,政也”、“仁者,爱人”等都是名句。全篇原文共24章,本书选22章。

  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①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口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①一日:一旦。

  【译文】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 这就是仁.一旦约束自己而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天下也就归依 于仁了。修养仁德全靠自己,难道会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具体细节。”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 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迟钝,请让我实行您的话吧。”

  【读解】   

  “克己复礼”在20世纪70年代的“批孔”运动中曾被用来做 为孔子“拉历史倒车”的罪证,并由此而称孔圣人为“复辟狂”。 这是历史的旧话,也是“文化大革命”的笑话,暂且按下提。

  要提的是,克己复礼也罢,为仁由己也罢,都是儒学修身 基本要求。也就是颜渊说孔子对他“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 罕》)的“约我以礼”方面。一句话,是对我们进德修业的德育要 求。

  这种要求是从思想认识方面来的,或者说是较为抽象而形而 上的,而下面颜回“请问其目”所得到的回答,则是偏于实践方 面的,或者说是较为具体而形而下的,这就是视、听、言、动,均 须合礼。

  那岂不是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约束得死死的了吗?

  当然不是这样。关键是看你对“礼”作何理解。

  汉代大儒董仲舒说:“夫礼,体情而防乱者也。……非夺之情,  所以安其情也。”(《春秋繁露·天道施篇》)

  可见,“札”本身是情理兼顾的,只不过要求用理性调节情感 欲望,使其不像脱缰野马一样失去约束罢了。

  英国人波林布勒克说得好:“欲望与感情是人性的发条,理性 是统驭、调节它们的制动机。”

  调节的目的就是“安其情”,使情感欲望得到安适。

  可惜后世儒生多半没有能够正确理解“礼”的“安其情”作用,而一味“夺之情”,结果成为《牡丹亭》中那言必称“子曰” 的陈最良(陈腐最良?)式的人物--冬烘先生一个!   这当然不是圣人的初衷了!

  ------------------

  仁的外用

  【原文】

  仲弓同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日: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要像接待贵宾一样,役使老 百姓要像承担大家典礼一样。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 别人.在国家做官没有怨恨,在家族做事也没有怨恨。”   仲弓说:“我虽然迟钝,请让我实行您的话吧。”

  【读解】   

  接待贵宾要恭敬,承担大祭典礼要慎重。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是“恕”道。(见《卫灵公》)在国家做官没有 怨恨,在家族做事也没有怨恨是不怨天尤人。

  归结起来,一是敬慎,二是恕道,三是无怨。这三条都是 “仁”的外用,仁道的实践,重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前面 颜渊问仁孔子主要回答“克己复礼’,强调内在的自我完善有所不同 .

  这是因为颜面渊是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楷模,而仲弓(即冉 雍)则是孔子认为有帝王之相,“可使南面”(《雍也》)的人,所以对颜渊强调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一面,而对仲弓强调做政治 领导人的一面。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再次见出孔子因材施教 的一贯作风。

  ------------------

  说话谨慎就是仁?

  【原文】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②。”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 讱乎?”

  【注释】

  司马牛:孔子的学生,姓司马,名耕,字子牛。②讱(ren):难 不流畅,引申为谨慎。

  【译文】

  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说话谨慎。”

  司马牛说:“说话谨慎,这就可以做仁了吗?”孔子说:“凡 事做起来困难,说起来能不谨慎吗?”

  【读解】   

  当颜渊、仲弓问什么是仁时,孔子作了正面回答,尽管是一 内修一外用有所不同,可是当司马牛问什么是仁时,孔子却并没 有正面回答,而是有些顾左右而言他地说:“仁者说话谨慎。”

  这一微妙的区别,司马牛自己不会感觉不到,所以他又问 (实际上有点软中带刺):“怎么,这就可以说是仁了吗?”言下之 意是说:老师,您也把它说得太容易了吧,您整日价给我们唠唠 叨叨的“仁”难道就这么简单吗?想不到孔子依然一本正经地告 诉他:“凡事做起来难,说起来能不谨慎吗?”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司马牛“多言而躁”,夸夸 其谈。难怪得孔子要对症下药,借他问仁的机会对他进行教育了。

  其实,不仅司马牛要疑惑而有些不服气,就是我们也是会有 同样的疑惑的。虽然孔子曾一再强调“敏于事而慎于言”,要求多 做少说,但那作为儒学核心内容的“仁”,毕竟不会是把嘴一闭就 可以实现这样简单罢。

  因此,也许的确可以说:“仁者说话谨慎。”但却不能倒过来 说:“说话设谨慎是仁。”

  ------------------

您下载的文件由w w w.2 7 t x t.c o m 免费提供!更多小说哦!

  君子不忧不惧

  【原文】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 出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

  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 说:“内心反省不感到愧疚,那又忧愁什么恐惧什么呢?”

  【读解】   

  根据叔本华的生命哲学思想,人生都是在忧愁和烦恼中度过 的,所谓“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怎能没有忧愁, 没有恐惧呢?

  大概孔子也是深有体会罢,所以他才提出“君子不忧不惧”的 说法。能修材怀忧不惧的程度,那就可以算得上是君子了。而 不到君子程度的人都是有忧有惧,在烦恼与恐惧中度过一生的。

  可司马牛一听,感觉却和我们不太一样,他觉得仅仅是不忧 愁不恐惧,这不是太简单了吗?你看那饭店酒馆里猜拳行令,吃 五喝六的人,不都是不忧愁不恐惧吗?难道他们都是君子吗? 孔子知道司马牛没有弄清楚,所以进一步告诉他说:“不忧愁 不恐惧是指自己问心无愧,心地光明安详,这可是不大容易做到 的啊!”

  原来如此。

  所谓“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君子的不忧不惧是 因为内心光明磊落,而不是单纯地忧柴米油盐,怕抢匪上门。这也 就是孔子在另一个地方所说的“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宪问》) 吧!

  仁者勇者风范,当然是君子了。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原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①。”子夏回:“商闻之矣;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②,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注释】

  ①亡:无②敬而无失:在《公冶长》一篇里,孔子曾经赞扬晏子 “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这里的敬而无失就是久而敬之的意思。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没有。”子夏说: “我听说过:生死有命运主宰,富贵全在于天意。君子敬慎而没有 过失,待人谦恭有礼,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愁没有 兄弟呢?”

  【读解】   

  现在的独生子女们倒是都可以听听子夏的这一番话了。因为 很可能他们当中有人会产生这种“司马牛之忧”。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这句话一下子就使人想到水浒梁山泊,想到三桃园,令人顿 生家侠之气

  这种兄弟不是血缘纽带,而是义结关系。不是“相煎何太 急的曹丕曹植,而是“不能同日生,但愿同日死”的刘关张。

  据《说苑一杂言》记载,孔子也曾说过,行为合于仁义礼节, 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否则,就是两对门坐也不相往来。

  曾子说,君子立志行仁,先做后说,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否 则,此是你的亲兄弟也不亲啊!(《大戴札记·曾子制言》)

  列宁说,无论你是什么肤色,无论你远在异国他乡,举目无 亲,语言不通,但只要凭着《国际歌》--全世界无产者的歌,你 就能找到自己的同志和兄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你又何愁没有兄弟呢?

  ------------------

  什么叫“明”

  【原文】

  子张问明①。子曰:“浸润之谮②,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 明也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无已矣。”

  【注释】

  ①明:指明察,看得明白,下文的“远”指看得远,亦即远见卓识。 ②谮(zen):诬陷,谗言。

  【译文】

  子张问什么叫看得明白。孔子说:“像水那样慢慢浸润的谗言, 使你有切身感受的诬告,在你这里都行不通,可以称得上是看得 明白了。像水那样慢慢浸润的谗言,使你有切身感受的诬告,在 你这里都行不通,可以称得上是看得很远了。”

  【读解】   

  “明”在汉语里是应用非常广泛而频繁的一个词,有聪明、明 智、明白、明察、洞明等多重近义的意思。概括起来,实际上就 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两句话所包含的内容。

  孔子回答子张关于“明”的问题,是从怎样识别对待谗言和 诬告这一角度来说的。

  古往今来,谗言和诬告就像毒蛇一样缠绕着人们的灵魂,它 既是人人厌恶的最丑恶卑鄙的行为,却又是人人都摆脱不了,甚 至是与每个人的一生相始终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之所以有如此绵 延的生命力,只因为它有独特非凡的害人功效,不仅远远胜过世 界上最为厉害的杀手,而且可以胜过全副武装的百万大军。这方 面的例证不胜枚举,最著名的,前者如莎士比亚笔下战无不胜的 奥赛罗团听信依阿古的谗言而杀死自己心爱的妻子苦丝狄娜, 结果又因痛心悔恨而自杀。后者如燕惠王因听信谗言而罢了率领 大军连夺齐国七十余城的乐毅的官,结果被齐国的田单大败,七 十余城全部被收复。

  正因为谗言和诬告有如此厉害的杀伤力,所以人们一方谴 责它是罪恶之中最可恨者,另一方面却又不断有人在不同的程度 上运用着它。正如俗谚所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有的人运用它 还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程度。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浸润之谮,肤受之经”就是达到了炉火 纯青、出神入化程度的谗言和诬告。“浸润之谮”不是一时一地对 你所说的谗言,而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 物细无声。”像雨水浸润万物那样,一点一滴,不动声色,不露痕 迹。这次给你说某人的一句话,下次给你再说一句,有时甚至是 说一甸听来毫不相干的话,这样逐渐浸润,潜移默化地使你对某 人产生某种印象.那被攻击中伤的人,可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如果说“浸润之谮”是“慢工出细活”,那么,“肤受之诉”则是 “快刀斩乱麻”,一举奏效,使你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错误行动,结 果铸成大错,悔之晚矣。为什么“肤受之诉”会有这么急切灵验 的效果呢?因为它所诬告的内容,都是与你亲身相关,使你会有 真切感受,甚至有切肤之病的事情,所以,往往会使你确信不疑, 贴而起,作出了借误的决定还自以为是当机立断,很有魄力哩。

  既然“浸润之谮”和“肤受之诉”有如此出神入化的迷惑性 而在你这里都行不通,那你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明”人-- 看得明白看得远,具有明察秋毫、远见卓识本事的人了。

  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做不做“明”人问题还不很大,因为 我们毕竟没有什么生杀予夺的权力,但对于一个领导人,尤其是 高级领导人来说,做不做“明”人,那问题可就大得很了,因为 生杀予夺权力在手,弄不好就会贻害无穷啊!

  ------------------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子贡曰:“必 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 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注释】

  ①兵:在《论语》、《孟子》和“五经”中,“兵”多指兵器,只有极少数 时候是“兵土”的意思。所以,这里的“兵”指军备。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备足粮食,充实军备,老百 姓对政府就信任了。”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 三项之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 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之中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 回答说:“去掉粮食。因为,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 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读解】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就 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 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

  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逐步进入小康社会。军 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使社会稳定,人民安 居乐业。取信于民就可以唤起人民大干快上的精神,为两个文明 建设贡献力量,使社会进步而繁荣。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割裂的。一方面, 如孔子所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取信于民是最重要的。 但另一方面,也如孔子所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没有 “足食.足兵”,也就不能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所以,一味高喊 “穷棒子精神”,要求人民“勒紧肚子闹革命”,的确是不能取信于 民的。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说到底,还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的问题。

  儒学的观点是两个方面都不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文明方面, 所谓“重义而轻利”。所以,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 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 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 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一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 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

  文与质的辩论

  【原文】

  棘子成①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 子②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③”。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 犬羊之鞟④。”

  【注释】

  ① 棘子成:卫国大夫。②夫子:这里指棘子成。古代大夫可以被尊 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③驷不及舌:驷,四匹马。古代用 回匹马驾一辆车,所以,驷不及舌的意思是说:舌头动作很快,一旦说话出 口.即便是四匹马拉的车也追赶不上。这就是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 语源。④ 鞟(kuo):去掉毛的皮,即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去掉 毛色花纹,那虎豹的皮与大羊的皮不就是一样的了吗?言下之意是强调毛色 花纹(文)也具有重要性。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质朴就可以了,何必要什么文饰呢?”子贡 说:“可惜啊!先生您竟这样来解说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文饰与质朴的本质一样重要,质朴的本质与文饰一样重要。如果 去掉毛色花纹,虎豹的革和犬羊的革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读解】   

  是否正因为“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乃至于猪、牛之鞟甚至 合成之革,才有假冒伪劣皮衣使消费者真假难辨呢?仅从这一生 活事例来看,毛色花纹(文)也的确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这是闲话。

  回到正题上来,这里关于文与质的辨论,实际上是针对《雍 也》篇里孔子关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论述而来的。棘子 成针对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君子只要“质”,就 可以了,何必要什么“文”呢。子贡捍卫老师的观点,于是与棘子 成展开了辩论,强调,“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实际意思依然是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只不过进一步举例作了发挥而已。

  这一段辩论虽然很短,却可以见出子贡雄辩的口才:先声夺 人,首先以不容辩驳的感叹口吻指出对方已经大错特错。尤其 是中间插入“驷不及舌”一语,意思是说,你不仅说错了话,而 且错得来追悔莫及,就是想收回去都不可能了!在把对方压得来 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反驳之力后,才正面亮出自己的观点,并举例 加以论证,有理有据,勿庸置疑。    子贡为捍卫老师的观点而如此雄辩,也不枉自老师把他列为 “言语”方面的高材生(《先进》)了罢。

  ------------------

  税收问题

  【原文】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 彻乎① ?”曰:“二②,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①盍彻乎:盍,何不。彻:十分抽一的田税制度。 盍彻乎:盍,何不。彻:十分抽一的田税制度。 二:指十分抽 二的田税。二:指十分抽 二的田税。

  【译文】

  哀公向有若问道:“年成不好,国家财政开支不够怎么办呢?,, 有若回答说:'实行十分抽一的田税制怎么样?”哀公说:“十分抽 二,我还感到不够,怎么能够减到十分抽一呢?”有若回答说: “如果老百姓开支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老百姓开支不够,您 又怎么会够呢?”

  【读解】   

  这里涉及到税收政策问题。

  鲁国年成不好,财政开支不足,鲁哀公本想提高税收来增加 财政收入,向有若征求意见。想不到有若不仅不赞成他提高税收, 反而建议他减少税收。这真使鲁哀公感到不可思议。

  不仅鲁哀公感到不可思议,就是我们乍一想来也觉得难以理 解:是啊,本来就不够用了,再一减少,岂不就更不够用了吗?

  可是,有若讲的是大道理,思考得更为深远。按照他的意思, 因家采用减税的政策,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激发了老百姓的生 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必然会使生产水平提高。老百姓的生 产水平提高了,生活宫足了,国家税收虽然只是十分抽一,也会 相应水涨船高地富足起来。这就是“富民兴国”或“民富国富”的 思路。相反,加重税收,会使老百姓雪上加霜,负担越来越重,越 来越穷,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伤和挫折,社会经济也只有越 来越萧条,人民离心离德,莫说你十分抽二,就是抽得再多一些, 也照样会入不敷出。一言以蔽之,要想“民穷国富”是不可能的。   这样看来,有若还很有一点辩证的思想,他关于税收问题的 思考是不无道理的,对我们恐怕也有所启发。

  ------------------

  爱恨生死的糊涂帐

  【原文】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日:“主忠信,徙义①,崇德也。爱之 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 亦抵以异。’②”

  【注释】

  ①徙义:徙,迁移。徙义即向义迁移,意即按义去做。②诚不以富, 亦(ZhT)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的最末两句。这首诗是写 一个远嫁而被遗弃的女子对她丈夫喜新厌旧行为的谴责,最后这两句的意思 是说:“并非她家比我富,是你异心相辜负。”历来的学者都认为这两句诗引 在这里不可理解,甚至认为是《论语》的编辑者放错了地方。其实,这首 诗所写的正是“既欲其生,又欲其死”的状况,那弃妇的丈夫不是爱她欲其 生,恶她欲其死吗?

  【译文】

  子张问怎样才能提高品德,辨别迷惑。孔子说:“坚持忠诚和 信用,唯义是从,这就可以提高品德。爱上一个人便想要他活得 很好,一旦厌恶起来便又想要他马上死去。既想要他活得很好,又 想要他马上死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经》所说:'并非她家比 我富,是你异心相辜负。”’

  【读解】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不仅是惑,简直就是不可思议,是人性中爱恨生死的一笔糊 涂帐。

  所谓“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自在。”爱上一个人,连他 (她)的打他(她)的骂都成了“亲”成了“爱”了,感到非常舒 服,缺了还不行。还有人说:“爱一个人就连他(她)的缺点都要 爱,这样的爱才完整才投入。”更有“爱屋及乌”的成语,说是 “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爱上一个人,连他房顶上停着的乌鸦 也要一并爱。所有这些,都是“爱之欲其生”,难道不正是啊 “糊涂的爱”吗?反过来,同样是那一个人,一旦失去了爱,无论 是喜新厌旧也罢,互不理解也罢,所谓“爱有多深,恨就有多 深”,其厌恶的程度,恨不得他(她)明天就死掉才好。更有甚者, 你不死,我让你死!于是就演成了许多谋害亲夫亲妇的人间悲剧。 那武大郎不就这样被潘金莲害死的吗?在旁观者看来,既然如此, 又何必当初呢?而陷身于其中的人却就是这样失去了理智,失去 了人性。

  这不是一笔爱恨生死的糊涂帐又是什么呢?谁又能够算得清 楚?

  不仅男女之爱恨是这样,就是领导人对属下也容易这样。喜 欢一个人的时候,言听计从,使他步步高升,恩宠有加。一旦有 一天厌恶了他(她),往日的优点似乎都成了缺点,恨不得立刻叫 他(她)滚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 这就是人性中不可思议的心理矛盾在作怪。谁能够克服这种 心理矛盾,谁就是能够辨别迷惑,算清爱恨生死新旧帐目的大智 慧者。

  可真正能够算清的人又有几个呢?

  ------------------

  君臣父子,各就各位

  【原文】

  齐景公①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②,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 吾得而食诸?”

  【注释】

  ①齐景公:名杵臼,继齐庄公后继位,公元前547年至公元前490年在 位。②君君:前一个“君”字为名词,后一个“君”字为动词,以下 “臣臣,父父,子子”用法相同。了地方。其实,这首 诗所写的正是“既欲其生,又欲其死”的状况,那弃妇的丈夫不是爱她欲其 生,恶她欲其死吗?

  【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问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说:“君王要像个君王, 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齐景公说: “说得好啊!如果君王不像个君王,臣下不像个臣下,父亲不像个 父亲,儿子不像个儿子。虽然有粮食,我吃得到吗?”

  【读解】   

  一句话概括,就是君臣父子,各就各位。也就是《大学》里 面所说的“知其所止”,《中庸》里面所说的“君子素其位而行”。 所以,这段话其实还是借用蔡志忠先生的那几句话来翻译最为生 动而传神:

  “自己是什么就做什么;是西瓜就做西瓜,是冬瓜就做冬瓜 是苹果就做苹果;冬瓜不必羡慕西瓜,西瓜也不必嫉妒苹果。” (《禅学季刊》)第七期)

  蔡先生是漫画家,所以说得幽默。其实,这段话不过是说,只 要人人安分守己,本色当行,做自己应做的事,尽自己应尽的一 份职责、义务,社会也就相安无事,正常发展了。

  不然的话,上司不像个上司,下级不像个下级,父亲不像个 父亲,儿子不像个儿子。教师去卖布,文盲来教书,屠夫来治病, 医生去杀猪;或者,“党政工青妇,一起来出书”,工农商学兵,都 去做生意。那岂不会乱套了吗?

  曾几何时,我们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非 常陈腐,尤其是在70年代的“批孔”运动中,简直觉得是一套维 护封建等级制度的反动理论,应该批倒批臭再踏上一只脚,叫它 永世不得翻身。现在看来其实不然,它里面所包含的社会学、政 治学内容实在是很深刻、很有道理的。所谓“甘做革命螺丝钉”的 精神,不也就是做什么就要像什么的精神吗?

  ------------------

  片言折狱的是与非

  【原文】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①者,其由也与?” 子路无宿诺②

  【注释】

  ①片言折狱:片言,片面之辞,也叫“单辞”,即打官司时原告与被告两 方面中的一面之辞。折狱,断案,片言折狱即只凭一面之辞断案。②宿 诺,名远未实现的诺言。

  【译文】

  孔子说:“凭一面之辞就可以断案的人,大概就只有仲由吧?” 子路没有拖延未实现的诺言。

  【读解】   

  今天我们的法官要是有谁片言折狱,那不被人们打出法庭才 怪,最起码也要被“人大”免职罢官了。

  那么,孔子对子路的片言折狱到底是赞赏还是批评呢?

  我们知道,在孔子的学生中,子路是以性情急躁和轻率著称 的。所以,孔子在这里说子路凭一面之辞断案,实际上是批评子 路,同样,孔子对“片言折狱”本身更是持否定态度的。

  所以,我们切不可以认为子路真有什么超过后世包青天的断 案本领,只凭一面之辞就可以准确而公平地断案。真是有哪位具 有特异功能的法官能这样,那律师们不都要失业了吗?岂不是天 大的笑话?

  所以,片言折狱的是与非是很明显的。

  至于说到“子路无宿诺”的问题,一方面是对子路侠义精神 的赞扬,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子路的急性特征。

  正是在“急性”这一点上,《论语》的编辑者才把“片言折 狱”与“子路无宿诺”两段放在一起,以突出子路的性格特征,这 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当然,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我们今天的时代,像子路这 样“无宿诺”的人真是太少了,而说话不算数的人却是太多了。从 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倒是真该多提倡一点“急性”的子路精神:重 然诺,守信用。

  ------------------

  政府公务员守则

  【原文】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

  子张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在位尽职不要倦怠,执行政 令忠心耿耿。”

  【读解】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这八个字正好可以写进政府公务员守则。

  居之无倦,首先就得有敬业精神,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只 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进去,不偷懒,不耍滑, 兢兢业业地工作,尽职尽责。

  行之以忠,就是要忠诚老实地履行公务,不以权谋私,利用 职务之便为自己捞好处,收受贿赂。在执行政令上,忠心耿耿,不 打折扣,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所以,这八个字表面看起来容易,但要真正实行起来却非常 不容易。对于一般政府公务员来说,政事无它,恪尽职守而已。因 此,做到了这八个字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公务员了。当然,如果是 仅高级领导人,那情况又有所不同,因而要求也有所不同了。

  ------------------

  君子成人之美

  【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 与此相反。”

  【读解】   

  成人之美的确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它需要有宽广的心胸,助 人为乐的精神。对于患得患失,一切都要算计自己能得到多少好 处的人来说,是很难做到成人之美的。

  这里还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一种情况是,自己好也成全别人好,自己富也成全别人富,自 己能做什么也成全别人能做什么,有钱大家赚,有快乐大家分享。 这种成人之美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一般人要做到虽然也不容易,但还不算太难。只要心 胸宽广一点的人就能做到。

  另一种情况是,自己活得并不好,自己一贫如洗,两袖清风, 还能够成全别人好,成全别人发财,就像有一首歌儿所唱的那样: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这就太不容易了,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 的。

  尤其是在商品经济时代,商场犹如没有硝烟的战场,竞销激 烈。成人之美就更是一种难得的品质了。对于许多人来说,不成 人之恶,设下陷价让人往里跳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敢苛求什么成 人之二美的高尚风格呢?

  ------------------

  君子成人之美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 敢不正?”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说:“政的意思就是 端正。您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

  【读解】   

  对于这个问题,孔子曾三番五次地论说:

  “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 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子路》)

  “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从政治国有什么困难呢?如果自身行为 不端正,又怎么能够去端正别人呢?”(《子路》)

  孟子也说:

  “自己不正直是不可能使别人正直的。”(《孟子·滕文公下》)

  一句话归总,就是——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垮下来。

  儒学的政治学强调领导人的表率作用,这与我们今天所推行 的廉政建设思想是一致的。

  ------------------

  贪欲起盗心

  【原文】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 窃。”

  【译文】

  季康子苦于盗贼太多,向孔子询问对策。孔子回答说:“如果您不贪图财物,即使奖励他们盗窃,他们也不会干。”

  【读解】   

  孔子的意思还是“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因为,在孔子看来,国家的领导人如果清廉而不贪图财物,老 百姓也就会效法。不贪图财物,这样一来,也就没有什么盗贼了。 相反,如果作为国家领导人都贪图财物,那下面的各级官吏乃至 于普通老百姓就都会贪图财物,这样一来,当然会盗贼蜂起了。

  这就是贪欲起盗心的道理。

  所以,领导人一定要勤政廉洁。

  孔子不是福尔摩斯,不是包文正公,甚至也不是那“片言可 以折狱”的子路,没有能够为季康子贡献出什么抓盗贼破案子的好办法,但却提出了釜底抽薪、根治盗贼的一劳永逸之法,这就是思想方法。

  当然,作为国家高级领导人的季康子是否听得入耳,是否能 够采纳,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风吹草动的统治术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①,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②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③,必偃④。”

  【注释】

  ①无道:无德的坏人。下文“有道”与此相应,指有德的好人。② 君子:这里的“君子”指在上位者,下文的“小人”与此相对,指老百姓。 ③上:加。④偃:倒伏。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问政事说:“如果杀掉无德的坏人,从而亲近有 德的好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治理国政,怎么用杀戮呢? 只要您一心向善,老百姓也就会跟着向善。领导者的德行好比是 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草受风吹,必然随风倒。”

  【读解】   

  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百姓不怕死,你用 死来威胁他们有什么用呢? 在这一点上,孔子和老子的观点是一致的。所以,他对季康 子说,不要用杀戮来进行统治,而要用德行来引导、感化。因为 领导者的德行好比是风,普通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草受风吹, 必然随风倒。

  孔子的这种理论,我们姑且把它称作“风吹草动”的统治术。它的核心内容是主张德治,在全国上下形成一种道德风尚,移风易俗,改造思想,而不是靠刑罚手段来强制实施统治。正是在这 一点上,见出儒家政治与法家政治的根本区别。   当然,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无论是单用刑罚还是仅凭道 德风尚都不能治理好一个社会,而是要德法并用,法治建设与道 德文明建设共举。或许,这也可以叫做一手软,一手硬,或者说 是“软硬兼施”吧。“软”的是道德之风吹拂;“硬”的是法治手 段打击。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

  闻人与达人

  【原文】

  子张问:“土何如斯可谓之达①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 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③必闻。”子曰:“是闻也,非 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④。在邦必 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 在家必闻。”

  【注释】

  ①达:通达,指见识高超,不同流俗。②闻:指有名声。③家: 旧注指卿大夫的封地。“在家”指在卿大夫家做官,与“在邦”(在诸侯的国 家做官)相对。其实,也不必作此拘泥的理解,可以泛指家居或在家族中。 ④下人:甘居人下,指对人谦虚,“下”作动词用。

  【译文】

  子张问:“读书人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是通达呢?”孔子说:“你 所说的通达是指什么呢?”子张回答说:“就是在朝廷做官一定有 名声,居家也一定有名声。”孔子说:“那是名声,不是通达。通 达是指品质正直而见义勇为,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论和观察别人的 脸色,时常想到对人谦让。这样的人在朝廷做官一定通达,居家 也一定通达。至于那种只有名声的人,表面上做出爱好仁德的样 子,实际行为却违背仁德,还自以为是地以仁德的人自居。这就 是你所说的在朝廷做官一定有名声,居家也一定有名声。”

  【读解】   

  从闻与达说到闻人与达人。

  我们今天也偶尔听人说谁是什么什么领域的闻人,这里的闻 人是指有名气的人,也就是名人。可是,在孔子与子张的对话里 所说的闻人,却有特定的含义,指的是那种徒有虚名,沽名钓誉, 甚至不惜“色取仁而行违”,欺世盗名的名人。这一点特别需要引 起我们的注意。而且,我们也建议现在爱这一点语言的时髦,有 时复一点古的人有要滥用“闻人”这个词语,对于通常意义上的名人 ,还是说“名人”的好,不要说成了“闻人”。不然的话,万一有谁用圣人 关于“闻人”的论述一套,岂不把那千人崇拜万人捧的名人说成伪君子 一样的欺世盗名之徒了吗?

  至于说到达人,则是通情达理,通权达变,通泰练达的人。具体 说,达人有三个条件:第一,品质正直而见义勇为;这是慷慨好义。 第二,察言而观色;这是通情达理。第三,虑以下人;这是谦虚待人。 凡是达到这三个条件的的,就是达人。

  达人当然也可能出名,成为名人,但却是名实其符的名人,与名不符实的 闻人有着根本的区别。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我们要做名实相符的名人,而不要做 “色取仁而违”,欺世盗名,名不符实的闻人。或者,根本就不要做什么闻人名人,而只要做一个能达的人。当然,因为通达而不经意地出了名,那也是无可 奈何的事,就只有顺其自然了罢。?

  ------------------

  先事后得及其它

  【原文】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①,辨惑。”子曰: “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②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 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注释】

  ①修慝(te):修,整治而加以消除。慝,邪恶,错误。②其:这里 代指自己。

  【译文】

  樊迟陪孔子在舞零台下游览,说:“请问怎样才能提高品德, 消除错误,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做事后收获,这不 是提高品德了吗?多检查自己的过错,少怪罪别人,不就能够消 除错误了吗?由于一时的愤怒而忘掉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甚至连 累到父母,这不是迷惑吗?”

  【读解】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子张也曾经向孔子请教过“崇德,辨 惑”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是:“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 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可这里樊迟问 同样的问题时,孔子的回答却是另外一番话了。这又一次使我们看到,孔子在任何问题上都是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进 行不同教育的。

  在《雍也》篇里,当樊迟问仁时,孔子已经回答过:“仁者先 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这里樊迟问怎样提高品德时,孔子又回答:“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先事后得也就是先难后获,都是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的意思。看起来,樊迟多少有一点坐享其成的懒汉思想罢,所以孔子在他提出的两个问题上回答同一个意思,一再叮咛告诫。

  关于樊迟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孔子的回答也是很有意思的。

  一个是改正缺点错误的问题。孔子开的是老处方,也就是开 展自我批评,要求“过则勿惮改”。(《学而》)或者如《卫灵公》 篇所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总之是多检查自己,少怪罪别人。 如我们。头语所说:“会怪的怪自己,不会怪的怪别人。”

  还有一个是辨别迷惑、糊涂的问题。当子张提出同一问题时 孔子举出的是一本爱恨生死的糊涂帐。这一次回答樊迟,孔子举 出的却是亡命徒的问题。为了一点小事,一时愤怒到极点,完全 不考虑后果,动辄拼命,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结果不仅使自己性 命难保,还连累到父母、妻子和儿女。这样的人不是最迷惑、最 糊涂的了吗?

  遗憾的是,这种最迷惑、最糊涂的人在我们今天的时代也还 不少。他们不仅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而且还有火药枪甚至最新式 最先进的手枪在握,动辄弄出人命来,危害社会治安。文明进化 到令天,而迷惑、糊涂者依然如故,这怎不令人遗憾呢?

  其实,不仅是这一个问题,就是自我批评的问题,先事后得 的问题,也都是我们一般人很不容易处理得好的。所以,孔子对 樊迟说的几点道理,也很值得我们深思而记取。

  ------------------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①。子曰:“知人。”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错诸枉②,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于夏曰:“乡③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 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日:“富哉言乎!舜有天下, 选于众,举皋陶④,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⑤,不 仁肴远矣。”

  【注释】

  ①知:同“智”,读去声。后面“知人”的'知”’读阴平,“知道”的意 愿.②错:同“措”,放置。③乡(xiang):同“向”,刚才。④ 皋陶(yao):传说中的东夷族首领,舜时做掌管刑法的官,后被禹选为继承 人,因早死,未继位。⑤伊尹:曾助汤灭夏建立商朝。皋陶、伊尹均被 儒家视为贤臣。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 “知人。”樊迟没有明白是什么意思。孔子解释说:“把正直的人提 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能够使不正直的人也正直起来。” 樊迟从老师那里出来以后,又去见子夏说“刚才我去请教老 师什么叫智,老师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能够 使不正直的人也正直起来。’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这是含 义非常深刻的话呀!比如说,舜帝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提拔了 皋陶,那些不正直的人就靠边站了;商汤王有了天下,在众人之 中提拔了伊尹,那些不正直的人也就靠边站了。”

  【读解】   

  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智者是知人善任,尤 其善于识别人的人。

  由于樊迟对智者识别人的道理不太理解,又引发了孔子关于 选拔人才的一番论述。其实,在《为政》篇里,当鲁哀公问怎样 做才能够使老百姓服从时,孔子已经回答这类似的话:“举直错诸 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所以,如何选拔人才,一 直是孔子思考的问题,也是他向当政者所提供的活国方略之一。

  只不过在本篇里,孔子原本不是说的从政治国问题,而是一 般性地向樊迟解释什么叫智。在孔子看来,能够知人,识别人就 是“智”的体现,能够知人识别人的人当然也就是智者了。

  那么,孔子关于智者的要求是高还是低呢?表面看来是低,实 际上却是非常之高。俗话说得好:“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 知心。”要知人的面,要求很低:要知人的心,要求就非常之高了。

  尤其是在所谓“现代”社会,人人行色匆匆.个个疲于奔命, 相互之间似乎总有一层无形的隔膜。“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 无二三。”以致不断有人高呼“理解万岁”,结果还是难于被人理 解。在这种情形下真正能够做到“知人”的又有多少呢?

  可见,智者原来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

  交朋友不要自取其辱

  【原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①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注释】

  ①道同”导”,开导、劝。

  【译文】

  子贡问怎样交朋友。孔子说:“忠言相告,好话对导,他不听 就算了,不要自找羞辱。”

  【读解】   

  这一段话的意思其实在《里仁》篇里已由子游说过了。

  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焉;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服 事君主太殷勤繁琐,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过从太密,反 而会有一天疏远。一句话:无论是对待领导还是朋友,都要保持 一定的距离。

  孔子在《公治长》里赞扬晏子“善于人交,久而敬之。”其实 也有这样的意思在内。至于在《先进》篇里说:“以道事君,不可 则止。”那意思就更明显了,都是说:对待领导也罢,对待朋友也 罢,都不要“剃头担子一头热”,太过于自作多情,结果是一厢情 愿,反而使人厌烦,招来羞辱。

  这里面的道理,我们在《里仁》篇里已经说得很细。总之是 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就会朋友成冤家,那又何必呢?   这不是在人际关系上耍滑头,也不是对朋友不忠,而是交友 的艺术,圣人的经验之谈。

  ------------------

  君子以文会友

  【原文】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修养仁德。”

  【读解】   

  以文会友,而不是以酒会友。

  这大概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吧。

  《庄子。山木》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这交甘若醴。君子淡亲,小人甘以绝。“

  “醴”就是酒,而“文”自然是如水一样清淡的了。

  “文”虽然是如水一样清淡,但以文章学问相会,以志同道 相连,“淡中知其味、常里识英奇”,反而能够“淡以亲”。所谓 “人亲喝口水也甜”,友情春常在。

  “醴”虽然醇浓香美,但以酒肉相聚,以利相交.以利为条件, 不过是酒肉朋友而已。“浓肥辛甘非真味”,结果是“金满箱,银 满箱,转眼饰以乞丐皆谤”,不仅“甘以绝”,而且反目成仇人,无友谊可言。

  所以,正人君子交朋友要以志同道合为基础,而不要维系 酒肉关系之上。

  这就是”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意思,也就是“君子之 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苦醴”的原因所在。   不过,物换星移、时代变迁,我们今天水与酒的界限也在模 糊起来,酒水酒水:酒有女士香槟,清洗得很;水有各式饮料,浓 香甜美.水不清淡。酒不醇浓。“感情深、一口吞;感情淡.舔一 舔、感情薄,慢慢磨。“管它是酒是水,只管喝!喂它个一佛出世, 二佛开天。“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一切都好说!”

  哪里还有什么“以文会友”?哪里还在什么“君子之交淡如 水”?

  假若曾子转世、庄子再生、是不是也要修改一下他们的说法

  ------------------

  子路第十三

  本篇以论政的内容居多。包括为政先正己,富民兴教,近 悦远来等政浩思想。同时也有关于“士“的论述。全篇原文共30 章,本书选20章。

  以身作则,吃苦耐劳

  【原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①劳之。”请益②。曰:“无倦。”

  【注释】

  ①先之:先,率先。先之即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意思。②益:增加。

  【译文】

  子路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以身作则,吃苦耐劳。”子 路请求再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倦怠。”

  【读解】   

  这是勤政爱民的思想。

  “先之”是爱民。如范仲淹的名句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凡事都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做到了这一点,就 能做到不令而行。使自己成为老百姓的表率。

  “劳之”是勤政。兢兢业业,吃苦耐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些都是“劳之”的形象。

  治理国家大事是这样,做一个单位乃至一个部门的领导也是 这样。做到了“先之劳之”,也就是一个好领导、好干部了。

  可子路却还觉得这两点不够,还想听老师再多教他一点。所 以孔子又说:“无倦。”不要倦怠。也就是《颜渊》篇里子张问政 时孔子所回答的“居之无倦”。做什么职务就要安安心心,兢兢业 业地做下去,不要半途而废。这一点,对豪侠而轻率的子路来说, 是很有针对性的。当然,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又何尝没有针对性 呢?这山望到那山高,见异思迁,动辄就想“跳槽”,结果在哪个 单位都干不长,干不好。对于这种人,是不是也用得着孔子送给 子路的这两个字来劝勉呢?--“无倦!”

  ------------------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①,问政。子曰:“先有司②,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注释】

  ①宰:总管。②有司:各部门。

  【译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向孔子请教政事。孔子说:“先派定各 部门的负责人,赦免部下的小过失,提拔德才兼备的人。”仲弓问: “怎知道谁是德才兼备的人,从而把他提拔起来呢?”孔子说:“提 拔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不会推荐吗?”

  【读解】   

  “先有司”使人人各司其职,各得其所;“赦小过”有利于调 动工作积极性;“举贤才”则是“先有司”所必需的。“新官上任三 把火”,孔子教仲弓的这“三把火”一烧,管理的局面也就打开了。

  具体说,“先有司”就是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而不必领 导人事必躬亲。一般人往往认为当领导的事必躬亲是美德,其实 不然。对于做人来说,事必躬亲也许是个优点,但对于做官来说, 事必躬亲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费力不讨好,而且危害无穷。《吕 氏春秋·审分览》曾经生动地举例说,人与马一起走,人不如马 快,可是,人坐在马车上驾马,情况就不一样了。不能任用部下, 事必躬亲,就好比舍弃车驾而与马同行,不仅不如马快,而且还 会压抑、挫伤“马”的积极性,使其失去作用。更为严重的后果 是导致各级职责混淆,领导不力,一片混乱。“此亡国之风也!”正 因为事必躬亲有如此大的危害,所以才有“丙吉问牛不问人”、 “陈平不知钱谷之数”等著名的执政典故。也正因为这样的道理, 所以孔子才非常重视“先有司”的作用,把它作为首要的一条教 给仲弓。

  如果说,“先有”在于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 其责,那么,“赦小过”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包括那些犯有错误但愿意改正的人。俗 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又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 无徒。”如果你事事苛察,求全责备,就像眼睛里容不下一粒砂子 一样抓住别人的缺点错误不放,谁还愿意跟从你,为你卖力气呢? 所以,做领导的一定要原谅属下的小过失。这就是孔子教仲弓 “赦小过”的道理。

  至于“举贤才”,道理就更加简单,这是孔子在许多地方多次 论述的问题,只不过对仲弓加以强调罢了。

  总起来说,孔子倡导的是民主、开放的用人之道。其中“先 有司”的思想尤其深刻,值得做领导的人士深思。

  ------------------

  名正言顺

  【原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 ①先?”子曰:“必也正名  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 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 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②,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 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注释】

  ①奚:何,疑问词。②中(zhong):得当。

  【译文】

  子路说:“如果卫君等待老师您会治理国政、您将先做什么 呢?”孔子说“那一定是先正名分心吧!”子路说“老师的迂腐竟 然到了这种程度!那名分有什么可正的?”孔子说“好粗野啊!子 由!君子对于他不了解的事情,就不应该发表意见。名分不正,说 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 度就不能够兴起;礼乐制度不能够兴起,刑罚就不能够得当;刑 罚不得当,老百姓就无所适从。所以。君子有一个名分就一定要 说出和它相应的话来。说出话来就一定要实行。君子对于自己说 出来的话是一点也不马虎的!

  【读解】   

  名与实的问题是一个深奥的逻辑问题,或者说是语言哲学方面 的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加以讨论。

  我们仅从实用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名分与实际内容的相互关 系。其实.这也是孔子原本的意思。

  这里牵涉到的实际上是三个层次的概念:一、名分;二、在 这个名分下所说的话;三、在这个名分下所做的事。按照孔子的 观点,如果你名分不正.说出来的话就没有人听;既然说出来的 话没有人听,事情当然也就办不成了。至于下面继续推论的“礼 后不兴”、刑罚不中”、“民无所措手足”等,实际上都是“事不 成”的范畴。相反,如果你名分正,说出来的话就会有人听了;既 然说出来的话有人听,事情也就可以办成,礼乐、刑罚等等一系 列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   所以,名分不仅仅是一个”名”的问题.而是有实在的内容。 名不正所导致的,往往是实不正。尤其是在政治舞台上,名分更 是举足轻重:官位不仅仅是一个名称.而是实权。不信、让你去 领导一个单位而不给作任何职务,你试试看!让你去率领一支军 队而不给作任何官街.你试试看!看你说话有没有人听、看你事 情办不办得成。

  这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道理。

  奔走列国,“累累如丧家之大”而不被任用的孔子对此由衷感 叹,而粗心鲁莽的子路哪里能够理解呢?所以、当听说孔子一旦 做官首先就要正名分时。子路竟然认为老师是太过迂腐了。

  其实,老师才是深知个中味。

  名正言顺,事情才办得成。

  如果你要从政做官、可千方不要忘了圣人的经验之谈。

  ------------------

  谁来种田地?

  【原文】

  樊迟请学稼①。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②。曰:“吾不 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 四方之民襁③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①稼:种五谷叫稼。②圃:种蔬菜的园地。为圃就是种菜。③ 襁(qiang):背小孩的宽带子。

  【译文】

  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求学种 蔬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出去以后,孔子说:“樊须真是个小人啊!统治者喜好礼, 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恭敬;统治者喜好义,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 服从;统治者喜好信,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真诚效力。如果能够 做到这样,四方的老百姓都会背负着儿女前来投奔,哪里还用得 着你自己亲自种庄稼呢?”

  【读解】   

  樊迟在圣人门下来学种庄稼,种蔬菜真可以说是找错了庙门, 烧错了香,被孔子骂了个狗血淋头。

  “小人哉,樊须也!”

  这里的“小人”其实只是相对于“上”,即在上位的统治者而 言,是指他不堪造就,不求上进,倒不是说他品德上有什么问题。 就像我们今天有些家长写自己的子女:“你这个没有出息的东西!” 恨铁不成钢而已,没有其他的意思。

  孔子这一骂不打紧,到 2 0世纪 70年代我们批判他时,就把 这一条作了他培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的铁证。缺 席审判,把他打下了十八层地狱。

  其实,孔子的思想原本倒没有那么反动得透顶。不外乎表达出如下两层意思罢了:

  第一是社会分工的观念。

  除了在这里所说的道理外,在《卫灵公》篇里,孔子还更为 明确地提出了“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 在其中矣。”意思是说,作为君子,比如说读书人,你亲自去种地 难保不饿肚子,努力学习却可以得到俸禄。所以说,每个人要发 挥自己的所长,既然做了读书人,就应该一心向学,走“学而优 则仕”的道路,而不该提出去学什么种田种地的事。

  第二是重脑力劳动而轻体力劳动。

  这是当时社会状况与孔子本身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所谓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膝文公上》)存在决定 意识,孔子本来就是脑力劳动者的一员,或者说是统治阶级中的 一员,说出站在脑力劳动者或统治者立场上的话来,没有丝毫可 怪的地方。相反,真要让他说出劳动人民的话来,那才是非常可 怪的哩。

  从  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思想对后世儒者重脑力劳动轻体力 劳动,走读书做官的道路的确也是很有影响的,要说有什么罪过也的确有那么一点。不过话说回来,脑力劳动贬值,出现人们所说的“体脑倒挂”现象,就一定很对,很先进吗?恐怕也不见得罢。

  ------------------

  学以致用

  【原文】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①,不达;使于四方,不能 专对②;虽多,亦奚以为?”

  【注释】

  ①授之以政: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事父、事君,所以与政 事有关。②专对:独立应对。春秋时代的外交谈判多背诵诗篇来代替语 言,所以《诗经》也是外交人才的必读书。

  【译文】

  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事,却不能处理得 好;叫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应对;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 处呢?”

  【读解】   

  春秋时代诗与政治、外交活动密切相关,无论是处理政事还 是在外事活动中,往往都会引证“诗曰”,随口吟出,而能够切合 适用。这是非常有意思的时代风气,有点像我们在“文化大革 命”运动中随口引用毛主席语录一样。它并不是要求政治家都成 为诗人,更不是要求诗人来做政治家,而是因为诗里面包含了许 多丰富的知识,且有表达情感,打动人。。和审美、教育等多方面 的功能,确实可以在政治、外交等场合起到超乎寻常的作用。尤 其是经孔子删订的《诗经》三百篇,更是如孔子所说:“可以激发 感情,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 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阳货》)所以,孔子号召“小子何莫夫学《诗》?”(同上)要求 学生都要学习《诗经》。

  不过,孔子从来是要求学习为应用而反对读死书的。正如他 在《学而》篇里强调的那样:“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的目 的是为了“行”。如果不能“行”,你书读得再多也是没有用的。相 反,只要你能够言谈举止得体,行为方式得当,那就如他的学生 子夏所说:“虽回来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

  说到底,还是求实务本,学以致用。

  ------------------

  表率的作用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 该怎么做;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

  【读解】   

  在《颜渊》篇里,孔子曾经回答过季康子:“政者,正也。子 帅以正,孰敢不正?”在本篇的另一个地方,孔子又说:“苟正其 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意思是说:如果 自身行为端正,从政治国有什么困难呢?如果自身行为不端正,又 怎么能够去端正别人呢?所有这些与这里的论述表达的都是同一 个道理,就是强调政治领导人的表率作用。

  今天我们抓廉政建设,要求领导干部遵守勤政廉洁的五条标 准,说起来,与孔子所反复强调的思想也是完全一致的。   正人先正己,表率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

  知足常乐

  【原文】

  子谓卫公子荆①,“善居室②。始有,曰:'苟合③矣。’少有,曰: '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注释】

  ①卫公子荆:卫国的公子,字南楚,是卫献公的儿子。吴国的公子季札 曾把他列为卫国的君子之一。②居室:有多种解释,以“居家过日子”较 为妥当。③苟合:苟,差不多。合,足。

  【译文】

  孔子评论卫国的公子荆说:“他善于居家过日子。刚刚有一点 财产,便说:'差不多够了。’稍稍增加一点,便说:'差不多完备 了。’富有以后,便说:'差不多美满了。”’

  【读解】   

  这显然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用我们今天一般的看法,会 认为他很平庸,没有什么高标准的追求。岂不闻:“万元户,贫困 户,十万元户才起步,一百万元不算富。”而公子荆刚有一点财产, 充其量算个“万元户”吧,就在那里说什么“差不多够了。”稍稍 增加一点,肯定是不到“十万元”嘛,就声称“差不多完备了。” 这不是很没追求吗?

  其实,话倒不能这么说。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

  知足常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知足常乐。一个人知道满足, 心里面就时常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 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用叔本华的观点来说, 就会使人生在欲望与失望之间痛苦不堪。面对现实,我们看到不 少铤而走险而落得声败名裂的人正是因为欲壑难填,贪得无厌而 走上犯罪道路的。看到这些人的犯罪事实,很多人都会由衷感叹 说:“要是他早一点收手,大概也不会走到这一步罢了!”不知大 家注意到没有,这些感叹所流露的,正是“知足”的思想啊!问 题是,一旦受贪欲支配,又哪里会知足,哪里会收得住手呢?

  所以,“知足”不是没有追求;“知足常乐”更不是平庸的表现。相反,倒是很难得修炼成的德性,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物欲诱 惑滚滚而来,挡也挡不住的时代。  

  ------------------

  实行富民政策

  【原文】

  子适①卫,冉有仆②。

  子曰:“庶③矣哉!”冉有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释】

  ①适:到,往。②仆:驾车。③庶:众多,这里指人口多。

  【译文】

  孔子到卫国,冉有给他驾车。

  孔子说:“好多的人啊!”冉有问:“人多该怎么办呢了?”孔子 说:“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孔 子说:“教育他们。”

  【读解】   

  《管子·治国》说: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畏罪,所以比较好治理。民 贫则危乡轻家,犯上作乱,所以难于治理。

  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总是首先想方设法地让人民富裕起来。

  这就是富民政策。

  《管子》表达的思想正是孔子在这里所表达的思想。

  其实,奔小康也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好,也都是这种思想。

  这种思想并不是不要精神文明建设,不讲政治,而是首先抓 经济基础建设,在此基础上“教之”,建设精神文明的大厦。所以, 这又叫做“先富后教”。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这样截然分明的先后顺序,而 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句话,就是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 不过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罢了。    

  ------------------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原文】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 是其几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 不几②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 '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 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 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注释】

  ①几:期,期望。②几:近。

  【译文】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旺,有这样的话吗?”孔 子回答说:“话不可以这样说啊。不过,人们说:'做国君很艰难, 做臣下也不易。’如果真能知道做国君的艰难,不就近于一句话可 以使国家兴旺了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灭亡,有 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话不可以这样说啊。不过,人们说 '我做国君没有别的快乐,只是我说什么话都没有人敢违抗我。’如 果说的话正确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很好吗?如果说的话不正确而 没有人违抗,不就近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了吗?

  【读解】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乍一听很有些危言耸听,哪有这样厉害的一句话呢?

  仔细想一想,尤其是联系到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发展来进行 思考,“一方兴邦,一言丧邦”的说法其实也并非危言耸听,反倒 还很有些深刻性在其中哩。

  以孔子在这里举出的两句话来看,“为君难,为臣不易”,用 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领导人难,做中层干部也不易。没有一定的 行政工作经验,是难以体会得到这句话的深度和分量的。相反,一 旦能深刻体会到“为君难”,也就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尽心于 国事,做到了这一点,国家也就会兴旺起来。总而言之,这句话 类似于唐太宗时的名言:“创业难,守成也不易。”很有些沉重而 深刻的分量。

  另一句话是说到权力的绝对性问题。如果当一个国家领导人 只是想到自己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且以此为乐,以权力为享受。 就像安徒生著名童话《皇帝的新衣》里所讽刺的皇帝那样,放个 屁都是香的,那也就离亡国不远了。

  可见,虽然语言不是原子弹,不可能一下子炸毁一个国家;反 过来也一样,没有哪一句话可以像“芝麻开门”那样神奇,一下 子就兴旺一个国家。但是,语言支配思想,思想决定大政方针和 政策,所以,有时候,关键的一句话就是可以起到兴国亡国的作 用。以我们所经历的时代来看,“抓党内军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 权派”是不是搞乱了党,搞乱了军队,搞乱了国家呢?而“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白猫黑猫,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发展才是硬道理”等待,每一句话是不是 都起到了兴邦的重大作用呢?  

  回过头来看,一方兴邦,一方丧邦,的确还是危言耸听啊!

  ------------------

  近者悦,远者来

  【原文】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译文】

  叶公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让国内的喜悦,让国外的人 来投奔。”

  【读解】   

  近者悦,远者来。

  内政外交,一语囊括。

  近者悦是因为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远 者来是因为声名远扬,外交辉煌。

  朱熹说得好:“被其泽则悦,闻其风则来。然必近者悦,而后 远者来也。”(《论语集注)卷七)

  所以,首先是要为人民谋幸福,增强国力,使“近者悦”。不 然的话,“远者来”是要来,但不是来投奔,而是如“八国联军” 一般来侵略了。

  国耻未忘。

  能不使“近者悦”而后“远者来”吗?

  ------------------

  欲速则不达

  【原文】

  子夏为莒父①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 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①莒父:鲁国邑名。《山东通志》认为在今山东高密县东南。 阳文】 子夏做了莒父邑的长官,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不要图 快,不要贪小便宜。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便宜就办不成大 事。”

  【译文】

  子夏做了莒父邑的长官,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不要图 快,不要贪小便宜。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便宜就办不成大事。

  【读解】   

  孔子反对急功近利。

  公元前658年,晋国人以宝马美玉献给虞公,要求借道讨伐 虢国。宫之奇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谏虞公不要答应晋国的借道要 求,但虞公贪图宝马美玉而不听劝谏。结果,晋国人灭虢国后在 返回的途中又顺手灭了虞国。这是贪小便宜而坏大事的典型。

  公元1958年,中国人以火箭般的“大跃进”速度赶超英美, 结果是经济大倒退。这是“欲速则不达”的典型。

  国家大事如此,个人事务也是一样。所谓“风物长宜放眼 量”也就是这样的意思。但面对现实,谁又没有“近视”而急功 近利的时候呢?既然如此,就请把圣人的话铭诸座右,时常提醒 自己吧。

  ------------------

  “直”也有讲究

  【原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①,其父攘羊②,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 中矣。”

  【注释】 

  ①直躬者:直率坦白的人。②攘羊:攘,偷。③证之:告发他。 证,告发。

  【译文】

  叶公对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一个直率坦白的人,他父亲偷了 羊,他便告发父亲。”孔子说:“我的家乡直率坦白的人与你所说 的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直率坦白就在 这里面了。”

  【读解】   

  按照孔子的看法,一个人不能一味地直率坦白。换句话说,直 率坦白也有一定的讲究。比如说在父子关系上,有一个孝与慈的 问题。所以,父亲有什么问题,从孝的角度出发,做儿子的就应 该替他隐瞒,而不应当告发他。反过来也是一样,儿子犯下了什 么过错,从慈的角度出发,做父亲的也应该替他隐瞒,而不应当 告发他。

  这样说来,也就不应当大义灭亲了。甚至,在法律面前,父 子之间也就可以作伪证而相互包庇了。圣人的思想显然不合于法 治的精神,而是从伦理道德的礼法角度思考问题的。这也就是他 在《泰伯》篇里所说的“直而无礼则绞”。直率而不符合礼就会尖 刻伤人。所以,一切都要以礼作为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儿子告发父亲虽然直率坦白, 但因为不符合孝的礼制,因此仍然是错误的。反过来说,父亲为 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虽然都不直率坦白,但却符合慈与 孝的礼制。

  ------------------

  士的标准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 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 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

  【注释】 

  ①硁硁(keng):浅薄固执的样子。②斗筲(shao)之人:”指器量狭 小的人。斗,古代量名;筲,竹筐,容量不大;斗、筲喻度量的狭小。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士?”孔子说:“做事有羞耻 之心,出使外国能很好地完成国君的使命。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 是士了。”

  子贡说:“敢问次一等的。”孔子说:“宗族称赞他孝顺父母, 乡亲们称赞他尊敬兄长。”

  子贡说:“敢问再次一等的。”孔子说:“说话一定守信,做事 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 的士吧。”

  子贡又说:“现在执政的那些人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 器量狭小的人怎么能算得上呢?”

  【读解】   

  “士”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殊阶层,与近代文化中的知 识分子相近。在商周时代,士属于贵族中的下层,到春秋时代,则 成了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一个特殊阶层。孔子生活在这个时代, 他本人也是这个阶层中的一页。所以,他和他的学生们对士有过 各种论述。比较著名的如《里仁》篇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 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又如《泰伯》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 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 乎?”这些论述,都近似于我们今天说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一样, 对“士”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赋予了社会历史的重任。在本篇中, 孔子又与子贡讨论了不同层次的士的标准。

  子贡与孔子讨论的第一个层次的士是参与国家大事的“入 仕”的士,或者说是“用之则行”,“达则兼善天下”的士。子贡 与孔子讨论的第二个层次的士是在乡赋闲,没有在朝廷做官的士, 或者说是“舍之则藏”,“穷则独善其身”的士。子贡与孔子讨论 的第三个层次的士是拘泥固执,不知通权达变的“任任然小人 哉”的士,这种士是勉强可以称得上的,实际上不太够格的士。这 里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品质。不少格言、 座右铭一类的书籍都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孔子的格言而加 以传播推广,可孔子却明明说这种“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 “硁硁然小人哉!”孟子说得更为清楚:“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 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孔孟的论述一反一正而现 点却一脉相承,都是反对一味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惟义 所在”,一切用“义”来衡量。只要合乎“义”,也就'唁不必信, 行不必果”了。这种通权达变的思想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一方 面,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孟子也说 这:“君子不亮(通“谅”,即信)。恶乎执?”(《孟子·告子下》) 君子不讲信用,怎么能有操守?孔子、孟子对“信”的论述都是 很多的。但另一方面,又的确不能拘泥固执于“信”上而不知变 通。这正如孔子与叶公谈论关于“直”的问题一样。叶公认为父 亲偷羊儿子告发是“直”,孔子却认为应该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这才是“直”。这是用孝、慈的礼数来变通。同样的,在“信”的 问题上也一样,应不应该“言必信,行必果”,要用“义”来变通。 比如说你对你的敌人也讲信用,那岂不是太书呆子气了吗?

  所以,我们既要讲信用,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用“义”的原 则来进行变通。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超脱出来,不做“硁硁然 小人哉”的读书人,而做一个通权达变的人。所谓“世事洞明皆 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实际上也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在内。

  ------------------

  狂者与狷者

  【原文】

  子曰:“不得中行①而与②之,必也狂捐乎!狂者进取,狷者有 所不为也。”

  【注释】 

  ①中行:依中庸而行的人。②与:交往。

  【译文】

  孔子说:“得不到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相交,那就必然是和 狂与狷这两种人相交吧!狂的人具有进取精神,狷的人有所不为。”

  【读解】   

  狂者、狷者是相对于“中行”的人而言的。“中行”的人是合 于中庸之道的人,是圣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人,也是很难遇见的人, 所以圣人说很难得到这样的人相交。于是便退而求其次,与狂者 和狷者相交。狂者是进取的人,狷者是有所不为的人。孟子对孔 子在这里所说的狂者和狷者都曾作过解释,在孟子看来,狂者是 志向远大,言语夸张而不切实际的人;狷者是洁身自好的人。 (《孟子·尽心下》)这两种人都有各自的缺点和毛病,但我们常 常所遇见的,或者说见得最多的,却又正是这两种人。所以,也 就只有和他们相交了。

  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这两种人各自的缺点和毛病,从而用 “中行”的标准来加以调节,使之不走极端而接近“中行”。说到 底,还是一个“过与不及”的问题,狂者太过,狷者不及。

  你周围的人是狂者多还是狷者多呢?或者,你本人是狂者还 是狷者呢?无论是你还是你周围的人,是不是都应该用“中行”的 标准来加以调节呢?

  ------------------

  恒心的重要性

  【原文】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①。’善夫!”

  “不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注释】 

  ①巫医:古代用禳祷之术替人治病的人。不像后来分为卜筮的巫和治病 的医。②“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见《周易·恒卦·九三爻辞》。或,常; 承,受。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没有恒心,不可以做巫 医。’这话太好啦!”

  《周易·恒卦》说:“没有恒心坚持德行,就会受到羞辱。”孔子说:“这是告诉不守德行的人连卜也不必占了而已。”

  【读解】   

  在《雍也》篇里,孔子说:“颜回嘛,他的心长期不违背仁道。 其余的学生就只有在短时间里做到了。”这是赞扬颜回有恒心坚持 德行,而这种能够坚持德行的人又太少了一点。所以,孔子在这 里继续强调恒心的重要性。

  人没有恒心,连做个巫医都不行,那还能做什么呢?又如 《易经》所说,没有恒心坚守德行,就一定会有羞辱降临。所以, 没有恒心的人连占卜都难以进行。一方归结起来,没有恒心将一 事无成。相反,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这是人所共知的简单 道理。联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实际,谁都会有这方面的体会可 以验证。因此,认识是不会难的,难还是难在行动上的实践。所 谓“贵在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无一还是强调恒心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道理都是一样的。   

  ------------------

  “和”与“同”的根本区别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

  孔子说:“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 相处。”

  【读解】   

  和是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是完全一样没有自我。用现代哲学的话来说,和是矛盾的统一,同是绝对的同一。   

  好比五味调和,油盐酱醋等互相补充搭配但不失去自我才能 调出有盐有味的食物,否则就是一味的酸,一味的咸,令人不能 下咽。

  好比八音和谐,高低长短徐疾强弱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 我才能奏出悦耳动听的音乐,否则就是一高到底,一低到底,令 人神经衰弱,心脏病发。

  好比夫妻和美,卿卿我我,你依我依但依然是“我泥中有你, 你泥中有我”,否则就是大男子主义或全频道肥耳朵气(妻)管炎 (严),无爱情和美可言。

  齐景公问晏子:“梁丘据这个人与我算得上是和吗?晏子回答 说:“只能算是同,算不上和。为什么呢?君说可以的事情,如果 其中有不可以的地方,臣就应该提出不可以的意见加以完善;君 说不可以的事情,如果有可以的理由,臣就应该提出可以的意见 加以修正。梁丘据则还是可以的。君说可以的,他也说可以;君 说不可以的,他也说不可以。就好像水与水做成的汤,有什么味 道呢?又好像五音只有一种,有什么听头呢?”(《左传-昭公二 十年》)

  梁丘据阿谀附和,盲目苟同,唯齐景公之意见是从,因此只能算是“小人同而不和”,而不能算是“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小人,和同区别。?

  ------------------

  好恶不等于是非

  【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 严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 恶之。”

  【译文】

  子贡问道:“一乡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说:“还难说。” 子贡又问:“一乡的人都厌恶他,怎么样?”孔子说:“还难说。不 如一乡的人中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

  【读解】   

  一乡的人都喜欢他,他可能是一个好好先生,用孔子、孟子 的话来说,可能是一个乡原先生,因此,不一定是好人。   一乡的人都厌恶他,他可能是一个特行独立,鹤立鸡群的人, 因此,不一定是坏人。

  只有当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时,我们才可以肯定他是一 个好人。

  所以,好恶不等于是非,群众意见也不是绝对正确。正因为 如此,孔子才在另一个地方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 焉。”(《卫灵公》)要求对舆论必须分析考察,坚持是非标准,而 不可简单盲目地从众。

  我们今天考察干部,任用人才,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时候, 是不是也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呢?

  ------------------

  君子易事而难悦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①而难说②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 人也,器之③。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 人也,求备④焉。”

  【注释】

  ①事:侍奉。②说:同“悦”。③器之:量才而用。④求备: 求全责备。

  【译文】

  孔子说:“在君子手下做事很容易,但却难以讨他欢喜:不用 正当的方式去讨他欢喜,他是不会欢喜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 却总是量才而用。在小人手下做事很难,但却容易讨他欢喜:用 不正当的方式去讨他的欢喜,他也会欢喜;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 却总是求全责备。”

  【读解】   

  君子平易近人,善解人意,所以比较容易相处,共事也比较融洽。但如果您一心要想取悦于他,那就难了;尤其是想通过不 正当的手段去取悦于他,那就更难了。不过,虽然你不能取悦于他,但他用人时还是会量才录用,不会给你小鞋穿的。

  小人心胸狭窄,为人忌刻,难以伺候,所以不易共事。但如 果您一心要想取悦于他,那也很容易,给他一点好处,甚至只需 要顺着他来,稍稍迎合他一下,都会使他高兴。不过,高兴归高 兴,轮到他用人的时候,照样会百般挑剔,求全责备。做这样的 人的手下,那可就惨了。

  孔子分析人情世故,入木三分,非常深刻。我们今天衡量领导,选择做事的公司或单位,不也应该注意你的上司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吗?

  ------------------

  泰而不骄

  【原文】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读解】   

  在《颜渊》篇里,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 不惧。”不忧不惧就能做到泰然自若,心平气和。相反,心胸狭窄, 矜己傲物,装模做样,色厉内荏,貌似骄傲内心却比惧交加,患 得患失,永远不得安详宁静。

  平生未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凡事保持泰然处之的心境是最重要的。  

  ------------------

  刚毅木讷,近于仁德

  【原文】

  子曰:“刚、毅、木、纳,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敢、质朴、沉默寡言,这几种品质近于仁 德。”

  【读解】   

  这实际上是一个男子汉的形象,海明威笔下的硬汉或日本影 星高仓健所塑造的形象。

  有意思的是,这些现代的硬汉,少男少女们心中的偶像,居 然也是圣人在两千年前就赞扬的形象。

  这是不是古今一理,圣人与平常人平常心相通的一个例证呢?

  ------------------

  宪问第十四

  本篇内容较多,也较杂,包括道德、政治、学问等各个方面。 还有不少对人物的评论,通过对人物的评论表现出孔子的政治、伦 理观点。全篇原文共 44章,本书选 19章。

  读书人不要怀恋温柔之乡

  【原文】

  子曰:“士而怀居①,不足以为士矣。”

  【注释】

  ①怀居:怀,怀恩,留恋;居,家居,安居。

  【译文】

  孔子说:“做了读书人却怀恋家居,那就不配做读书人了。”

  【读解】   

  在《学而》篇里,孔子已经说过:“君子食无求他,居无求安。” 在《里仁》篇里又说过:“士忠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 也。” 曾子也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 孟子说得更为严重:“上天要把重大使命放在某人身上,必定 先使他的意志受到折磨,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 挨饿,使他备受劳困之苦……”(《孟子·告子下》) 因此,儒学虽不是苦行禁欲主义,但却主张艰苦奋斗。所谓   “头悬梁,锥刺股”,正是这样的典型。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晋公子重耳流亡到齐国的时候, 住进了好房子,又有大小老婆陪侍左右,于是便不想再走了。他 老婆姜氏骂他说:“行也!怀与安,实败名。”这其实也正是孔子 的意思。 所以,如果你是读书人,就不要去贪恋家居的温柔之乡。

  ------------------

  治世和乱世的言行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①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②。”

  【注释】

  ①危:正。②孙:同“逊”。

  【译文】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正直地说话,正直地做事;国家政 治黑暗,正直地做事,说话却要谨慎。”

  【读解】   

  政治清明说话办事都无所顾忌,可以畅所欲言,放心做事。

  政治黑暗则需要有所顾忌,尤其是说话,往往祸从口出,招 致危害。

  这是孔子教我们处世的艺术。不是滑头,而是生活的经验,保全自己的基本原则。

  ------------------

  有言者不必有德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 不必有仁。”

  【译文】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仁猛的人一定有勇气,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读解】   

  这几句话说来都很好理解。一个人有德行,有修养,就一定 会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可是反过来,一个有好的言论、好 的著作传世的人却不一定就很有道德、修养。勇和仁的关系也一 样。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这种勇气是指大智大勇,而不 是打架斗狠的匹夫之勇。反过来说,一个有勇气的人却不一定有 仁德。

  这里面最值得注意的是“有言者不必有德”一句。它成了后 世说“文人无行”的理论依据。一个文人,一个著名作家,他当 然是非常“有言”的了,有的甚至是“著作等身”,但却并不一定 有好的道德修养。这就是所谓“文人无行”的现象。

  当然,说“文人无行’”并不是说所有的文人都没有德行。这 正如说“有言者不必有德”的“不必”是不一定一样。不一定有 德,也就不一定没有德,所以,也有“有言者”又有德的情况。

  勇与仁的关系也是这样,“勇者不必有仁”,也不排除勇者也 有仁的情况存在。

  从愿望来说,我们当然是希望有言者又有德,有勇者又有仁的了。

  ------------------

  不要溺爱,不要愚忠

  【原文】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

  孔子说:“爱他,能不使他知艰难困苦吗?忠于他,能够不教 诲他吗?”。

  【读解】   

  爱他也罢,忠于他也罢,都要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为他好. 所以,爱他,但不能溺爱;忠于他,但不能愚忠。

  尤其是我们今天教养独生子女,太宠爱孩子反而是害了孩子。 比如说什么都不让他(她)做,结果是使他(她)毫无生活能力, 长大一事无成。、当然,“劳之”并不仅仅局限于使他(她)劳动, 而是要让他(她)认识、体会生活中艰难困苦的一面,增强对生 活的理解和应变能力。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其实就是 这样的道理。

  对孩子是这样,对朋友也是这样。“忠之,能无诲乎?”既然 是真正的“忠”,那就要做分友,看见他不对或有不妥当的言行时, 就应当劝勉他、教诲他,使他改正,做一个更完美的人。这才是 真正忠于朋友,爱护朋友的做法。

  ------------------

  贫富都作等闲看

  【原文】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

  孔子说:“贫穷却没有怨言,很难;富贵却不骄傲,这倒比较 容易。”

  【读解】   

  在《学而》篇里,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孔子回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所以,孔子 在这里依然说:“富而无骄,易。”富有了,成了“大款”却不趾 高气扬,骄傲自满,这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难以做到的是“贫 而无怨。”贫穷却没有怨言,心平气和,也就近乎“贫而乐”,亦 即安贫乐道了。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孔子“饭疏食,饮水,曲 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能够做到这一点。颜回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雍 也》)也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是不是也能做到这一点呢?

  “当然,凡事先易后难。对于正在奔小康的当今国人来说,能够做到“富而无骄”,那也就很不错了。

  说到底,钱财只是身外事,贫富都作等闲看,那也就可以超脱一些了罢。

  ------------------

  什么是完人?

  【原文】

  子路问成人①。子曰:“若臧武仲②之知,公绰③之不欲,卞庄 子④之勇,冉求之艺,文⑤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 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6)不忘平生之言,亦 可以为成人矣。”

  【注释】

  ①成人:等于说完人,完善的人。②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著 名的聪明人。③公绰:鲁国大夫孟公绰,孔子认为他清心寡欲,《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说他是孔子所尊敬的人。④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以 勇敢著称。⑤文:文饰,修饰。(6)要:同“约”,穷困,困顿。

  【译文】

  子路问什么是完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的智慧,孟公绰 那样的不贪心,卞庄子那样的勇敢,冉求那样的多才多艺,再用 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称为完人了。”又说:“现今的所谓完人 又哪里一定能如此呢?看见利益能想到是否合乎义,见到危难敢 于献身,久处困顿之中能够不忘记平时的诺言,也就可以称为完 人了。”

  【读解】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圣人所论的完人也 有相对性。

  照通常的抽象的标准而言,完人是智、仁、勇、才艺兼备而 又具有礼乐修养的人。但面对现实,这样完美的人又哪里能够找 得到呢?所以,孔子又退而求其次,提出了现实中所谓完人的标 准。这个标准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具体而易于实践。直到今天,也 加可以用来检验我们周围的人。比如说见利思义的问题,在市 场经济体制下,利益成了最尖锐最突出的社会现象,是见利忘义、 唯利是图还是见利思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成了检验一个 人的试金石。又比如说见危授命的问题,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在 各种各样政策放宽的探索中,难免会遇到挫折,遇到阻碍,有时 地会触及到个人利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在危难的时候,我们 是挺身而出,见危授命还是东推西卸,不承担子,不负责任,这 些都是检验一个人的标准。至于说在困顿中不忘平时的诺言,坚 劳节操,坚持探索与追求,就更是我们在人生的程途上必不可免 的了。谁能够保证自己一生就一帆风顺,不遇到困顿与挫折呢?关 键是要有一颗不畏困顿,不怕挫折,勇于追求的心。   所有这些,并不是说要你全部做到,成为一个完人,而是说 我们可以用圣人关于完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在人生的程途上尽 力做得好一点,使自己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

  恰到好处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①于公明贾②曰:“信乎?夫子③不言,不笑,不 取乎?”公明贾对曰:“以④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 岂其然乎?”

  【注释】

  ①公叔文子:卫国大夫公孙拔,卫献公的孙子,谥贞惠文子。②公 明贾:卫国人,姓公明,名贾。③夫子:先生,这里指公叔子。 ④以:此。

  【译文】

  孔子向公明贾打听公叔文子,说:“当真吗?他老先生不讲话, 不笑,不获取吗?”公明贾说:“这是传话人说过了头。他老先生 在时机恰当的时候讲话,因此别人不厌烦他所讲的话;高兴了出 后才笑,因此别人不讨厌他笑;该获取的才获取,因此别人不厌 恶他获取。”孔子说:“原来是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读解】   

  圣人虽然对公叔文子是否真是这样做还有所怀疑,但对这样 做的正确性却是没有怀疑的了。

  公叔文子的做法概括起来说就是恰到好处。该说话的时候就 说话,快乐的时候就笑,该获取的时候就获取。反过来说,不该 说的时候就不说,比如说,在法西斯主义的淫威下,你说什么呢? 在封建专制的文字狱下,你写什么呢?不该笑的时候就不笑,比 如说,在人家被车撞了的时候,在人家不小心摔了一跤的时候,你 笑什么呢?在光着屁股却自认为穿着美丽的新衣的皇帝面前,你 笑什么呢?尤其是,不该获取的时候就不要获取。“手莫伸,伸手 必被捉。”(陈毅)贪污受贿,贪赃枉法,这些都是获取不得的,所 以不要获取。

  归结起来就是,凡事都有原则,言笑都有分寸,而其调节的 杠杆便是恰到好处。

  当然,最大的难度也正是在这“恰到好处”四个字上。不然 的话,圣人怎么会对公叔文子是否做到了还心存怀疑呢?

  ------------------

  看人看大节

  【原文】

  子贡曰:“管仲①非仁者与?桓公②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③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④ 管仲,吾其被⑤发左衽(6)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7)也,自经(8)于沟 渎(9)而莫之知也?”

  【注释】

  ,①管仲:齐桓公的宰相,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原本是公子纠的家臣, 公子纠与齐桓公争位被杀后,他归服了桓公,辅佐桓公成就了霸业。② 桓公:即齐桓公,齐国的国君。他与公子纠是兄弟,因为争夺君位而杀死了 公子纠。③匡:正。④微:假若没有的意思,用于和既成事实相反 的假设句之首。⑤被:同“披”。(6)左衽:衣襟向左边开。披 散头发,衣襟向左边开是当时落后部族的打扮。(7)谅:信,这里指小节 方面的诚信。(8)自经:自缢。(9)沟读:小沟渠。

  【译文】

  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能为 主子而死,反而做了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做桓公的宰相, 辅佐他称霸诸侯,匡正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的恩赐。如 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也都像落后民族那样被散着头发,衣襟向 左边开了吧。难道真要像普通男女那样拘于小节小信,自缢于沟 渠之中而没有人知道才好吗?”

  【读解】   

  关于这个问题,子路也提出来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 纠,与管仲一起做公子纠家臣的召忽为公子纠而死,管仲却不死。 这是不是不仁呢?”孔子说:“齐桓公九次会盟诸候,不动用兵车 武力,都是管仲的功劳。这就是他的仁,这就是他的仁啊!” (《宪问》)

  孔子回答子贡与子路显然都是同样的看法。这就是从大处着 眼评价人。

  管仲虽然没有为公子纠尽忠,以身相殉,但他辅佐齐桓公立 了大功,名流青史,也就不能用对一般普通人的小节小信来要求 他了。说到底还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问题。我们不能对任何人都求全责备,而应该看他的主流,看他的大节。   事实上,齐桓公也正是因为不究细节,不计私仇,原谅了差 点要了他的命的管仲而加以重用,才取得了“霸诸侯,一匡天 下”的丰功伟绩。

  所以,齐桓公的认识也是合于圣人的思想的。我们今天正当 用人之际,是不是也应该用这种看大节、看主流的思想来衡量人 才呢?

  ------------------

  用人之妙

  【原文】

  子言卫灵公①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③不丧?”孔 子曰:“仲叔圉④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6)治军旅。夫如是, 奚其丧?”

  【注释】

  ①卫灵公:卫国国君,卫献公的孙子,名元,在位42年。②康子: 即季康子,鲁国的权势人物。③奚而:为何,为什么。④仲叔圉 (yu):即孔文子,卫国大夫,名圉。⑤祝鮀(tuo):卫国大夫,字子鱼。 祝本为宗庙官名,他是以官名为姓氏。③王孙贾:也是卫灵公的大臣。

  【译文】

  孔子谈论卫灵公的昏乱无道。季康子说:“既然如此,怎么没 有败亡呢?”孔子说:“他用仲叔国主管外交,祝鮀主管祭龙王孙 天主管军队。既然如此,怎么会败亡呢?”

  【读解】   

  卫灵公虽然昏乱无道,不是个好国君,但他的干部选拔得很 好,用了一批得力的大臣,内政、外交、军事都有人抓起来,所 以不仅没有败亡,反而当了 42年的国君,比许多勤政廉洁的国君 都当得长。

  这就是用人的艺术了。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据说当韩信很得意地去问汉高祖能 的少兵时,汉高祖回答说:“我不会带兵,但我善于带将。”汉 高祖的回答是非常深刻的。事实上,会当领导的人只需要抓住几 个得力的助手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国君如此,做一个单 位的领导,一家公司的老板也都是如此。范围有所不同,道理却 是一样的。

  这也是与事必躬亲相对的领导艺术。

  正因为勿需事必躬亲,所以灵公才能昏乱而不亡国。这就 是用人之妙的功效啊!

  ------------------

  大言不惭,为之也难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①,则为之也难。”

  【注释】

  ①怍(zuo):惭愧。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大言不惭,那他实践起来一定很困难。”

  【读解】   

  说者容易做者难。

  所以,一个人说话一定要注意,大言不惭,夸夸其谈,把牛 皮吹出去了却收不到口口,不能兑现,往往被人看白了。   孔子关于言与行关系的论述在《论语》中收得很多,其基本 思想还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多做少说,先做后说。说到做到, 不放空炮。

  ------------------

  为谁而学?

  【原文】

  子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学者学习为了充实自己,今天的学者学习为 了沽名钓誉。”

  【读解】   

  古今学者,学风有别。 为人为己,一字之差,经渭分明:为己者,但求自我充实,尽 得风流,“人不知而不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为人者,装 腔作势,借以吓人,故作深刻博学,巧言令色以悦人。 圣人概括古今学风,是就一般情形而论。事实上,古代树 林尽是为己,现代学者也不全是为人。无论哪个时代,总是为 人为己的学者都有,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更应该注意的是你自己,学习到底是为人还是为己呢? 用我们做学生时的通俗的问法:到底是我要学还是要我学呢? 我要学是为己,要我学是为人。 说到底还是一个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问题。

  ------------------

  思不出其位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政事。”

  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不越出自己的职位。”

  【读解】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话,在《泰伯》篇里孔子已经说过。 之所以在这里重复出现,是因为它与“君子思不出其位”有着密 切的关系。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那么,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了。

  不过,谋其政也应“思不出其位”,不越出自己的职位范围考 虑问题。

  说穿了,还是做冬瓜就考虑冬瓜的问题,做西瓜就考虑西瓜 的问题。

  或者如鲁迅先生的冷嘲热讽:

  “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言议;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 这就是'思不出其位。’……一乱说,便是'越俎代谋’,当然 '罪有应得’。倘自以为是'忠而获咎’,那不过是自己的糊涂。” (《且介亭杂文·隔膜》)

  若要找这样“糊涂”的人,那可真是比比皆是,很多人为此 丢官葬送前程自己还不知道是为什么哩。

  ------------------

  胸襟宽广而明察

  【原文】

  子曰:“不逆①诈,不亿②不信,抑③亦先觉者,是贤乎!”

  【注释】

  ①逆:预先揣度。②亿:同“臆”,猜测。③抑:可是。

  【译文】

  孔子说:“不预先揣度别人的欺诈,不凭空猜测别人的不诚实, 却又能及早发觉欺诈与不诚实。这样的人是贤者了吧!”

  【读解】   

  不轻易去猜测揣度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是胸襟宽广的表现; 却又能及早发觉欺诈与不诚实是明察秋毫的睿智。

  能够做到这两方面,当然是贤者了,而且是大大的贤者哩。

  从实际情况来看,太明察的人往往疑心重多忌刻,凡事都对 人防一手,容易把人想象得很坏,所以显得心胸不够宽广。而一 般心胸宽广的人又往往把人想象得太好,对人缺乏心计和防范,所 以不够明察。

  这两方面的矛盾在圣人的论述中被统一起来了,这当然是高 标准严要求,我们一般人是望尘莫及,难以做得到的。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也就只有努力提高修养,争取做得好 一点罢了。

  尤其是做领导人的,更应该朝这方面的修养而多下功夫。

  ------------------

  人才的品质更重要

  【原文】

  子曰:“骥①不称其力,称其德②也。”

  【注释】

  ①骥:古代良马的称呼,即千里马。②德:指马训练有素,驾驭时 能顺人意。

  【译文】

  孔子说:“对于千里马,不称赞它的力气,要称赞它的品质。”

  【读解】   

  尚德不尚为,重视品质超过重视才能。

  这是儒家的人才思想,也是我们今天选拔干部和人才的一个 原则。

  我们的确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人如果品质不好,能力 差也用算了,危害还不会好大。恰恰是一个能力非常强,智商非 常高的人,如果品质败坏,野心很大,那他所造成的危害就会非 常大,有时候甚至会达到致命的程度,断送一个单位、一家公司, 甚而至于一个国家、一朝江山。

  反过来说,一个人品质很好,能力虽然差一点,但他只要虚 心好学,提高自己,也就会逐渐有所进步,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

  所以,人才的品质更比能力重要。这是我们在考察干部、选 拔人才时不能不遵循的原则。当然,也不能因此而走向另一个极 端,忽略人的能力,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

  比较全面地说,应该是德才兼备最好,二者不能得兼时,德 重于才。如果完全没有才,则已不在我们所讨论的范围内了。因 为我们的话题本来就是在千里马的问题上展开的。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原文】

  或曰:“以德报银,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

  【译文】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用什 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读解】   

  《老子》第六十三章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报怨以德就是以德报怨,周恩德回报怨恨。最典型最极端的 说法是基督教《圣经》上所说的,你在我左脸上打了一记耳光,我 不仅不还手,不躲避,反而再送上右脸让你打一记耳光。或者用 我们中国的说法,就是唾面自干。《新唐书·娄师德传》记载,当 娄师德的弟弟要到代州去做官时,他教导弟弟要学会忍耐。弟弟 说:“这没问题,比如说有人向我脸上吐口水,我把它擦掉就是。” 可娄师德却说:“擦掉也不对,因为这样还是会显露出你对他的做 法不满,所以,应该让它自己在脸上干掉。”这样的修养功夫就是 以德报怨,一般人真是很难做到。同时,我们也看到,孔圣人并 不赞成这样的做法。他虽然没有正面回答有人提出的这个问题,但 却很艺术地说,以德报怨,那又用什么去报德呢?所以他主张以 直报怨,以德报德。要用正直的行为去回报别人的怨恨,用恩德 去回报别人的恩德。所谓用正直的行为去回报别人的怨恨,那就 并不排除对那些恶意怨恨的反击,善恶是非还是应当恩怨分明。总 而言之是“投桃报李”或“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而不是一 味地送来顺受,不讲是非原则地以德报怨。

  当然,圣人也并不主张以怨报怨。你不仁,我不义;你打我 一举,我踢你一脚。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无休无止地斗下去, 那也就没有意思了。

  ------------------

  不怨天,不尤人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①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注释】

  ①尤:怨恨,责怪。

  【译文】

  孔子说:“没有人知道我啊!”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知道您 呢?”孔子说:“不怨恨上天,不责怪别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 知道我的,大概就只有天吧!”

  【读解】   

  所谓“天才知道!”圣人的感慨是很沉重的。

  我们在《里仁》篇里已经说过,不被人知道,不被人了解,这 是圣人终身未能解开的一个“情结”。虽然他曾多次说过“人不知 而不愠”(《学而》)之类的话,反复中说不被人知道没有什么关 系,在这里又再次明确说自己“不怨天,不尤人”,只管“下学而 上达”,但他毕竟还是在感叹“没有人知道我啊!”所以,说圣人 完全不在乎有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确是不合于实际的。

  事实上,古往今来,哪个读书人又完全摆脱得了“名”的羁 绊呢?

  君子不言利,两袖清风,一生廉洁的读书人倒是见得不少,可 完全不在乎名,不计较别人是否知道、了解自己的读书人却是难 以见到。

  追本溯源,就是圣人也未能心如止水,全然超脱啊!

  ------------------

  历史车轮不可阻挡

  【原文】

  公伯寮①愬②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③以告,曰:“夫子④固有 惑志⑤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6)。”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 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注释】

  ①公伯寮(伯。):姓公伯,名寮,孔子的学生。愬(su):同“诉”, 毁谤。③子服景伯:姓子服,名何,字伯,谥景,鲁国大夫。④夫 子:这里指季孙。⑤惑志:疑惑之心。(6)肆诸市朝:肆,陈列死尸, 诸,“之于”的合音;市朝,街市与朝廷,这里指街市。

  【译文】

  公伯寮在季孙面前毁谤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孔子, 说:“季孙虽然已被公伯寮迷惑了,但我的力量还可以把公伯寮杀 了陈尸街头示众。”孔子说:“大道如果将会实行,这是天命;大 道如果将被废止,这也是天命。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读解】   

  公伯寮背叛老师,毁谤同学,子服景伯打抱不平,要帮助老 师除掉这个害群之马。可孔子却不同意。孔子的意思是说,我们 所奉行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能不能行得通,自有天命主宰。这 里的天命实际上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历史的车轮,至于公伯寮 个人的捣乱,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所谓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螳 臂挡车,谈何容易。所以,孔子并不同意对公伯寮采取过激的行 动。

  反对暗杀,反对暴力,坚信道义的力量,坚信历史发展的客 观规律。这既反映出圣人思想、意志的坚定,又体现出他博大的 胸怀和高远的见识,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

  知其不可而为之

  【原文】

  子路宿于石门①。晨门②曰:“奚自?”子路日:“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

  石门:鲁国都城的外门。②晨门:早晨看守城门的人。

  【译文】

  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 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 吗?”

  【读解】   

  “明知不可而为之”,这对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深刻得 很。显然,这个守城门的人并不是一个等闲之辈,而是一个修养 很高却隐身于市朝的大隐士。

  回到“明知不可而为之”这句话本身来看,这是一个理想主 义者的形象勾画。一个人知道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是可望成功的,于 是坚持干下去,最后果然取得成功他固然是一个成功的人,但 说来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了不起。而一个人明智自己所从事的事情 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可能取得成功,但他不是一丝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路篇第十三
《中庸》导读(三)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①
《论语》阅读笔记《雍也篇》之21-30节
《论语》分类解读之为人篇
孔子经典名言名句妙语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