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钱梦龙:语文课要实实在在教会学生读书

钱梦龙:语文课要实实在在教会学生读书


    
 

    前言:当前语文课常见的两种倾向:家常课上的应试倾向;展示课上的凌空蹈虚倾向。

      家常课:为了应试,语文课上往往采取肢解课文、架空分析的手法,刻板操练、注入填鸭。展示课:语文课完全变成了多媒体操作课,令人眼花缭乱的图象展示,再配以五花八门的背景音乐,花花哨哨,热热闹闹,但一篇课文教下来,学生读课文仍然结结巴巴,丢三拉四,如同没有学过一样;问及课文语句,更是茫然不知所答。以为这是在贯彻新课标,其实是对新课标的严重曲解。

      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若干关键词解读

      1 语文素养

      首先要弄清楚的,究竟什么是语文素养。我发现,尽管语文素养是新课标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核心概念,但至今尚无一个权威性的确切界定。

      “‘语文素养'指学生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

      语文素养概念的泛化,必然使语文教学增加许多不应有的额外负担。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语文教学可以不管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但不等于要把这些非语文的要求统统纳入语文素养的范围。

      语文素养就是语文的素养,给它界定时不能无视语文的这个限制语的存在;否则,就会如有的老师所说的:语文素养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结果势必造成操作上的困难,甚至可能导致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人文教育课。从目前不少展示课的倾向看,这种忧虑不是多余的。

      从常识出发,我们给语文素养划定一个大致的边界:
      
必要的语文知识;
     
较强的语文能力(读、写、口语交际);
     
对民族语的深厚感情和正确态度;
     
健康的文学欣赏趣味;
     
较宽的文化视野。

       在上述构成语文素养的诸多要素中,我认为语文能力是核心。而在读、写、听、说诸项语文能力中,阅读能力又是基础。因为只有善于阅读的人,才能从各种读物中广泛汲取精神养料,拓宽文化视野,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弄清楚语文素养这个概念的涵义,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上,就是要瞄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核心目标,以阅读能力抓手,实实在在地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会阅读。

      2 、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至少有两点应该弄清楚: 1 两性统一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 2 两性统一对语文教学实践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

       我国语文教育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为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争论不休,争论的目的,说白了只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外,是不是还要进行人文、思想教育 ? 这个问题,实质上仍是过去的文道之争在新词语包装下的现代翻版。

       为什么过去的文道之争、如今的两性之争会成为我国语文教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呢 ? 其起源可能要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那个政治是灵魂政治统帅一切的年代,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在语文教学领域的伟大成果,就是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导致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普遍下降。于是从 1959 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语文课的性质、目的、任务等根本问题开展了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一个重要收获,就是工具论的提出,并以国家文件的形式反映在 1963 年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当时的观点是:语文是工具,但又不同于纯物质工具,而是具有思想情感内含的工具。工具论在当时的提出,改变了多年来语文作为政治附庸的地位。这就是工具论的由来和它的历史贡献。

      我之所以不大赞成这种旷日持久的两性之争,甚至不大赞成现在重提工具性,因为已经进入了理性的时代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科学地、理性地解决语文课程的取向问题,而不必再纠缠在这个被注入了太多的政治元素和情感元素的争论中。不过,既然现在新课标作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个权威性总结,还是应该欢迎的,因为两性统一描述基本上符合语文课程的实际。有趣的是,争来争去,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上:文道统一。当然,不同还是有的,那就是的内容现代化了。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语文课怎样上才算体现了两性统一” ? 我想,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体现于语文能力的培养,就是要重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思维、口语交际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主要体现于对学生的人格、个性、心灵、精神世界的关怀。但两性不是两种属性等量齐观的相加。

      语文课如果抽去了工具性,就不再是语文课而变成了人文教育课,可见工具性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人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而语文课如果抽去了人文性,虽然还是语文课,但却失去了精、气、神,变成了僵死的语文课,可见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必要属性。总之,一个是本质属性,一个是必要属性,哪个都不能少。

      但是,从现在不少谈论语文教学的文章和某些展示课的倾向看,恐怕已不是人文精神失落的问题,而是人文性张扬有余,工具性却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有些文章一提到人文性,大多理直气壮,热情洋溢;对工具性,则不是不屑一顾,便是三缄其口,生怕落一个保守派的名声。这种倾向表现在某些展示课上,执教者宁可脱离文本,架空语言,也不愿让人说一句人文精神失落。说是两性统一,其实由过去的工具性一性称霸变成了人文性一性称霸

      我想象中一堂比较完美地显示两性统一的语文课,应该是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不着痕迹的自然融合。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进入文本深处,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祖国语言的精妙,进而建构文本的意义,积累必要的知识,获得审美的愉悦……这样的课,是综合的、立体的、价值多元的;在这样的紊希痘邸ε嘉土丁楦刑找薄宋难尽鲂苑梗畚宦肴灰惶濉?

      举一个我教《谈骨气》的案例:网上有位先生发了个帖子,批评吴晗的《谈骨气》。吴晗的文章有历史局限性,完全可以批评,问题是这位先生批评的理由有些奇怪: 吴老先生像个天真的小学生似的写道: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请问:难道那么多中国人都是有骨气的吗 ! ……还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稍明智一些的人都会嗤之以鼻的。

      对于这位先生的观点,我在教学中没有请学生就事论事地进行评论,而是向学生介绍了鲁迅的两段话:
    一、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纪念刘和珍君》)。
    二、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脂粉所诓骗,却要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下面是我和学生的对话:
      
师:鲁迅的文章中用到了三个中国人,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三者所指的对象是一样的吗?然后再回到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上,看能不能取得一点共识。
      
生:鲁迅的文章中,中国人指的是杀害刘和珍和制造流言的那一类坏人,而中国人指的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指中国人中的脊梁。三个中国人都不是指中国人的全体。
      
师:这对我们解决刚才的问题有什么帮助吗?
     
1 :我们在用中国人这个概念的时候,如果前面不加任何表示限制的词语,既可以指全体中国人,也可以指某一部分中国人。主要看它出现在什么语言环境中。网上那篇文章对吴晗的批评是没有道理的。
      
2 :中国人中当然有优秀的人,也有坏人,吴晗会不懂这个道理吗?还用得着这位网上的作者来教训吗!再说,我们写文章总得给人一点启发或鼓舞,吴晗写这篇《谈骨气》就是要鼓舞人们以中国人的骨气去克服国家面临的困难。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样的句子铿锵有力,很有鼓舞人心的作用,如果改为有一些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还有这种表达效果吗?
     
3 :我同意他们的意见,再想作点补充。我们在谈到民族传统的时候,应该看主流的方面。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优秀分子,也有败类,但优秀分子总是处在主流的地位,否则,这个民族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他们也许人数不多,但却是一个民族的代表人物,也就是鲁迅说的民族的脊梁
      
师:这几位同学说得真好!我同意你们的分析。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句话中的中国人,指的正是堪称中国的脊梁的那一部分优秀的中国人,正是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着中国人的骨气。再从语文知识的角度说,这里其实有一种修辞现象:整体和部分可以互代。吴晗的文章中是用表示整体概念的中国人代替有骨气的中国人。这在修辞学中叫做借代

    3 对话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本是后现代阐释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新课标以官方文件的形式第一次把它移植到语文课程中来。不谈对话的理论,只想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谈谈教学过程中的两种对话:师生间的对话;师生与文本(课文)间的对话。这是两种非常现实的对话,每天都在课堂里发生着,很有探讨一下的必要。

    1)、师生对话。

      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师生互动形式是谈话谈话对话虽只一字之差,但两者背后潜在的教育理念是截然不同的。
      
谈话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又称问答法,其特征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如果问题设计得好,也有启发思维的作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无论怎样,谈话总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的,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教师的提问,表面看似乎思维很活跃,其实没有学习的自主权。如果问题的质量不高,又很琐碎,那就出现了一种的格局:学生的思维被一个个琐碎的问题牵来牵去,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傻老师教傻学生)。这种谈话法直到今天仍然统治着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对话则完全不同。对话的最大特点是对话双方的完全平等和教师没有预定的答案。

      但对话和谈话在操作上却很容易相混,为此,我建议教学中尽量把教师提出问题,改为提供话题话题不同于问题的主要特点是:
  1.
思维空间大,有时候整整一堂课只有一二个话题;
  2.
学生围绕话题发表意见,不是回答问题,故答案意识淡化;
  3.
教师和全班学生都以平等一员的身份参与对话,同时双方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对话中的差异,因此对话获得认识往往是多元的。

      总之,在话题的情境下,师生是平等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思维空间大大拓宽了,这就有利于学生发展主体意识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但有人以为,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到来意味着敲响教授时代'的丧钟,我就看到过不少主张消解教师主导作用的议论,这种比激进后现代主义更激进的主张,至少并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始终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指导谁的问题,教师并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教师是单脑,学生是群脑。教师不过是学生读的一本书,……而学生也是教师要读的一本书。

      事实上,后现代主义的对话理论虽然主张师生平等,但也并不完全消解教师的作用。后现代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之一威廉姆?多尔把教师的作用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是颇耐人寻味的。既然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那就意味着平等中有不相等。我相信,只要有教育存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这种平等而不相等的关系和地位就不会改变。那么,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其主要职责是什么 ? 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发挥教师的首席作用呢 ? 我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营造对话氛围——使对话在宽松、民主、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2
。组织对话过程——使对话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席
  3
。调控对话方向——使对话始终围绕当前的话题进行
  4
。保证对话的省时和有效——使对话过程成为有效率的师生互动过程

    2)、师生和文本对话。

      这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一方、以文本(包括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作者)为另一方的对话过程。
     
从两个例子说起:

    1.有位学生在阅读朱自清的《背影》后,主要的发现父亲违反交通规则。面对学生这样的独特体验,教师要不要指导 ? 有位大学教师认为应该尊重学生的发现。这是借着尊重学生的名义,却把作者完全逐出了对话过程,其结果是任由学生随心所欲地阐释文本。这位大学教师不知道,中学语文课上的阅读,不仅仅是学生阐释文本的过程,而且更是学生学会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学会与文本作者对话的过程。对《背影》这类一看就懂的文章,缺乏阅读经验的学生最容易一看而过,忽略了文本丰富的隐含信息。那位除了看到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之外一无所得的学生,就因为得太容易,不动脑筋地一眼扫过,才形成了这种肤浅的阐释

      老师如果对这种肤浅的阐释也一味鼓励的话,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尊重学生,还是误人子弟?

    2.还有一种是在现代理念的名义下,随心所欲地贬低、颠覆文本。例如有位教师对传统课文《荷花淀》提出了这样的质问:这是关于人、战争中人性勃发之颂歌吗 ? 更何况,小说中真的有个体独立的人吗 ? 没有,我想,至少没有男人。是的,荷花淀是一个没有男人的世界。水生是一个全然不懂夫妻之情不解人性欲求的人,实际上是一个已然被抽空了所有最基本人性的符号。小说中的女人则是被彻底男性化了,和她们的丈夫一样,面临着灵魂被抽空的可能性。

      这位作者对《荷花淀》的点体评价是:在没有活生生的人的荷花淀里,国家利益、民族气节不就是一个暴 君吗 ? 我分明听到在美丽的荷花淀上空,飘荡着一曲失落人性的悲歌。这首悲歌的主题是耻辱。

      这样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真不知要把学生引到哪里去 !

      总之,只要着眼于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读书实实在在让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一切从学生发展的利益着眼,教学中就不易受某些似是而非的理论的迷惑而失去判断力。

    4 、语文训练

      这几年,人们谈论语文教学,大多讳言训练,似乎谁今天再要主张训练,谁便是保守、落伍。一些高扬人文主义大旗的人,理所当然对训练不屑一顾。有的老师虽然没有打出什么主义,但也普遍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谈训练已经不合时宜。在《人民教育》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在肯定我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同时,也认为训练为主线的观点似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尽吻合,因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不是从训练'而得。有些朋友也建议我把训练为主线改为实践为主线。总之,大家普遍对训练存有戒心,讳莫如深。我知道,持这种观点者决非少数。

      一位在1997年猛烈批判语文教学、倡导新语文的观念的大学教师,在他近期写的一篇《反思新语文观念》的文章中说:新语文的观念希冀于人的个性的高度发展,也因此而反对规训,把规训视作是束缚人、压迫人,妨碍人的精神自由,甚至是反人性的东西。表现在语文教育的观念上,浪漫主义当然强调语文学习的自主和自由,强调作文应该真诚、应该说出心里话,等等,而不认为作文有规范,作文也是一种训练。这样一来,新语文的观念可以与体制外的自由空间相配合,但如果进入语文教学体制,就出现了非常大的毛病:几乎没有可操作性!

  这些大学教师们在思考中学语文教学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把训练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对立起来。

      什么是训练” ? 训练的语素构成看,,指教师的指导;,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教师的 和学生的在教学中结合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可见,构成训练有三个要件,缺一不可: 1 、教师的指导; 2 、学生的实践; 3 、师生的互动、合作。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不是填鸭”——老师滔滔讲授,便是牵羊”——琐碎频繁的师生问答,或课外用题海来弥补课内训练的不足。总之,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被长期压抑,老师越俎代庖,师生互动变成一种徒具形式的问问答答,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训练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正是学生总体语文素养不高的症结所在!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角度看,也只有在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科学的训练过程之中,才有可能实现两性的真正统一。因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不是外加的东西,而是不着痕迹地内含于学生的读、写、听、说语文实践之中。

      仍以阅读教学为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文本,经过一系列 的实践,不仅建构了知识意义,锻炼了阅读能力,获得了审美愉悦,而且必然同时受到范文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润物细无声,这一特点只有在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科学训练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游离于学生读、写、听、说实践的人文教育,不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正确的训练 不但与人文性并不对立,相反,恰恰是正确的训练,使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成为可能。

      看来,语文训练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合作的基本形式,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不仅仍有存在的必要,而且还要提高语文训练的质量和效率。我坚持认为:灵活、高效的的语文教学,只能是灵活、高效的语文训练的结果。如果语文教育再不认真地、实事求是地面对训练、研究训练,如果继续像现在这样鄙弃训练,真不知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会变成什么模样。

      结束语:

      语文课程改革,既要有新理念的向导,又要实事求是,面向实际;既不能因循守旧,又要避免矫枉过正;既要有所创新,又不能违背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改革过程中,掌握其的最高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使学生真正获益。而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会读书、爱读书、多读书,正是一件可以让学生一辈子受用不尽的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6年在兰州听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作报告
聆听老师钱梦龙的讲座
语文课应该教学生实实在在读书
语文要给孩子一座田园和一座花园 - 教学资源 - 6789论坛 论坛、免费广告、明星、娱乐...
于老谈简单语文
课堂教学如何上出“语文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