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万别弄错:藏地佛像与汉地佛像的区别竟然这么大

近年来,佛教造像艺术品成大热趋势,古代金铜佛造像的收藏群体愈见庞大。国内外收藏家们所收藏的佛教造像艺术品,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是藏传佛教造像。

佛像藏品以西藏地区造像、尼泊尔地区造像,永宣时期宫廷造像,清三代宫廷造像等时代范围为主,同时包括了部分早期的藏传艺术造像,如东北印度,帕拉王朝造像,西北印度造像艺术等。

二是汉传佛教造像。

其中元、明、清时期的汉传金铜佛造像工艺精美,雕塑华丽,相对存世量也比较多,其价格逐年攀升,不失是一种保值、升值的收藏艺术品,所以这些时期的佛像艺术品,也常在各大拍卖会中拍出天价。

还有一些更为早期的汉传金铜佛造像作品。从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乃至隋唐时期的金铜佛造像,这类佛像艺术品可以说是高古与中古金铜佛造像。此类佛造像亦是工艺精湛,光彩照人,蕴含了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佛教审美文化的主流。

【明代铜鎏金文殊菩萨坐像】

【明代铜鎏金文殊菩萨坐像 背部】

【明代铜鎏金文殊菩萨坐像 底部】

此尊明代铜鎏金文殊菩萨坐像,为藏地佛像。其面容方圆宽额,双目闭合,神态慈穆祥和。头戴五叶宝冠,袒上身,细腰束裙,褶纹转折自如,起伏流畅,潇洒飘逸。端坐于仰覆莲座,莲瓣细长挺拔,丰满肥润。

细看手中法器,一手举剑,象征对那些犯恶业者用以行施佛法。一手持书,象征以传颂经书佛法来普渡受苦受难的众生。

再看尺寸,大于一般所见的佛像,并且身姿飘逸,极富有舞动感。面部五官慈祥和善,嘴角上扬似有微笑。

一般的汉地佛像面部无表情,眼眸微闭。藏地佛像则表情生动,有用表情感化众人的象征意味。

古时以鎏金镀铜像,大多信仰佛经禅理普照天下,象征佛法无边,与日同辉。此尊佛像表面鎏金依旧金光奕奕,少见磨损,可见保存良好。

佛像身披薄似蝉翼的袈裟,身体轮廓完全显现,像是毫无衣物。

这恰好表明此尊佛像应是从尼泊尔、不丹等地制作的,不是藏地做制作的。因为尼泊尔地区的温度与中原地区不同,穿着衣物薄且少,所造佛像是以当地衣着服饰为对象。但为了融合接近藏传文化,所以在佛像神像中又体现着藏传文化的特点。

此件造像秀美富丽,质感极强,所用铜质之精,鎏金工艺之美,望之俨然,神情表达之准确,实为明代佛教造像的罕见上乘之作。

藏传佛教的传世品大部分来源于宫廷内所造的佛教艺术精品,其中包括有不少来自印度、尼泊尔的域外佛教艺术精品。

明代宫廷造像题材十分丰富,据现存实物初步统计,大约有20余种之多。

而这些题材大多来源于藏传佛教,其中有藏传佛教不同教派的崇奉。但能够成为明代宫廷造像的表现对象,除了各自具有特别重要的宗教地位和影响外,还有一个共同的重要原因。

那就是它们都符合明代统治者为宗教笼络政策的需要,也符合西藏民众和各教派崇奉的需求,同时能表达出明朝帝王对藏民族深切的宗教关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永宣金铜佛除了价值昂贵,还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北京故宫馆藏藏传佛教精品3[47P]
为什么需要佛像造像艺术?一篇文章让你读懂
佛教艺术品的收藏与欣赏
国博佛造像展厅全新亮相 | 中国古代佛造像专题展览
欣赏:首都博物馆佛像精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