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查里曼的个人小传

查里曼的个人小传

2007-05-02 22:11阅读:31
由于其兄弟卡洛曼在771年12月4日暴死,天意的选择看来是落在了查理的头上。让我们先抛开诡秘的宫廷斗争,来看看后人给查理皇帝所作的传记吧!
法兰克人的加洛林王朝第二代国王查理[Charles],又被称为查理(Charlesmagne,magne为拉丁语伟大之意)或查理大帝[CharlestheGreat]。800年在罗马加冕后称为“由上帝加冕的伟大、贤明的奥古斯都、罗马帝国执政官、依靠上帝恩典的法兰克和伦巴德国王”,或者象加冕时罗马人所欢呼的“查理·奥古斯都,上帝所加冕的伟大而赐予和平的皇帝”。只有在中国,才有人称他为“查理曼大帝”。当然,他是男性,生于公元742年,著名的图尔战役以后10年,如果我们的计算没有错误,他那伟大的祖父查理·马特没能活着看到他的出生。
现存的各种查理大帝的传记中没有一本谈到过这位伟人的婴幼儿和青少年时代,即使是同时代的,自790年开始进入加洛林宫廷,担任查理父子私人秘书多年的“加洛林文艺复兴”的骄子——艾因哈特[Eginhard]在他广为流传的《查理大帝传》的开始部分,也是这样写的:“任何有关他的出生、幼年时代,甚至少年时代的事,由我来谈都会是可笑的,因为我找不到任何有关这方面的记载,而可以自称对这些事情有所了解的人,也没有一个仍然活着(指作者写作《查理大帝传》的830-840年间)……”。至少,目前我仍然没有找到有关这方面的文字。唯一能找到的查理在768年登极以前的活动痕迹是756他随其父矮子丕平再征意大利,挫败伦巴底人,并在罗马接受教皇斯提芬二世授予父子三人的“PatriciusRomanorum”。另外,在教皇杜撰的“圣彼得天堂来信”中是这样称呼他们的“……特向你们三位国王:杰出的丕平[指矮子丕平]、查理[指查理曼大帝]和卡洛曼…宣谕…”。
所以,看来我们是没有机会详细报道查理大帝的出生日期,命宫,血型,喜欢的颜色,年轻时候崇拜的名人,或是曾向何人请教过弓箭与骑射这样一些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了。
艾因哈特的《查理大帝传》深受苏维托尼乌斯的《罗马十二帝王传》的影响,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细节和生活写真,下面的查理大帝个人小传主要根据的就是他的作品[有时还会加入一些从其他资料来源获得的细节],如果各位在下面的小文里找到一个或几个克劳迪乌斯或是盖乌斯的模糊身影,不必吃惊。至于这位君主的主要功业:战争、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内政、外交、文化、甚至包括他的神圣加冕,我想我会在剩下的篇章里一一介绍的。
形体外貌
中年以后查理大帝的躯体高大而强壮,身材颀长,但是并不粗笨,他的身长是脚长的七倍[据某些作品记载,是6英尺4英寸,合193厘米,头顶呈圆形,眼睛很大,目光敏锐。他的鼻子比一般的大些,头发美丽而呈白色,神态活泼愉快;因此无论或坐或立,面容总是庄严而感人。虽然他的颈部有些粗短,身材有些肥胖,但是由于身体的其余部分很匀称,这点并不显著。他的脚步稳重,全身的姿态很雄伟;他的声音清晰,但是简直并不象你所预料的那样洪大。他很健康,但是他在去世以前的四年间,经常发烧,最后一只脚也跛了。即使到了那个时候,他也往往自行其是而不肯听从医生的话,他几乎是憎恨医生,因为他们劝他放弃吃惯了的烤肉,而改吃煮肉。他经常操练骑术和打猎,这是一种民族习惯,因为在这点上,世界上简直没有任何种族可以同法兰克人相媲美。他很喜欢天然温泉的水汽,经常练习游泳,他游得很熟练,没有人可以很公平地被认为比他高明。一部分就是由于这个原因,他把他的宫殿修在亚琛,最后几年一直住在那里,直到逝世。他不但常常邀请他的儿子去温泉沐浴,而且常常邀请他的贵族和朋友,有时候甚至还邀请许多侍从和护卫人员前去。
精神品格
查理大帝所具有的天赋智慧,他那种不论在顺境和逆境时的坚定意志也颇为令人称道:他从不因为所需要付出的辛劳而拒绝承担或从事任何事业,也从不因为害伯危险而退缩。他了解他所承祖完成的每一件工作的真实性质,因此,他从来不因为失利而受到挫折,也从来不因侥幸走运而迷失方向。我们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纵观查理一生业绩可以说这并非溢美之辞。此外,终其一生,他获得了国内外一切人士这样多的敬爱和拥戴,因之从来不曾有人对他提出关于严刻不公的最轻微的责难。他非常喜好外国的来客并且花费很大的力量招待他们,外宾数目之多,可以公正地看作不仅是宫廷的负担,而且成为整个国家的负担了。但是,出于一贯的高尚精神,他不大注意这种费用。因为在他看来,与上述行为俱来的慷慨的令名盛誉,对于哪怕是严重的不利都足以补偿。
衣着服饰
他穿着本族的,也就是法兰克人的服装。他的衬衣、衬裤是用麻布制的,外面罩着一件镶丝边的外套,脚穿长袜,腿上横缠着袜带[伏尔泰认为是军用绑腿],两只脚套在鞋子里。冬天,他用水獭皮和貂皮做的短上衣来保护臂膀和胸部。他穿着蓝色的外衣,经常佩带着一支剑,剑柄和剑带是金的或银的。偶尔也使用一把镶宝石的剑,但这只是在重大节庆或接见外国使臣的时候。外国服装虽然美观,但是他不喜欢,除了有一次在罗马由于哈德良教皇的请求,另一次由于哈德良的继任者利奥教皇[指利奥三世,在位于795-816年]的请求,他穿上长外套、外衣、罗马式的鞋子以外,他从来不肯穿着它们。每逢节日,他穿起织金的袍服、缀有宝石的靴子,外衣系上金束带,还戴着分外耀目的黄金和宝石的王冠,在队伍里走着。但是在其他日子里,他的服装与普通人的没有什么区别。
他的行军打扮是这样的:他的长筒靴子外面是涂金的,饰有三腕尺长的花绦。缠在小腿上的皮带是红颜色的,他们腿上穿的缠在带子里面的亚麻布裤也是同一颜色的,镶边很艺术。花绦绷在麻布衣服的上面,也绷在十字交叉的系腿带子的上面,时而在带子之外,时而在带子之内,时而在小腿之前,时而在小腿之后。除此之外,则是一件华美的亚麻布衬衫,再就是一条带扣环的剑带。长剑装在剑辆里面,剑路外面有一层皮套,皮套外面还有一层用亮闪闪的蜡涂硬了的亚麻布套。
行军服装的最后部分是一件白色或蓝色的斗篷,形状象是连在一起的两个四方块;因此把它披在肩上的时候,前后两端可达脚面,而旁边却几乎不到膝盖。右手拿着一根苹果木的木杖,上面有整齐的棱节,坚实可畏。木杖上面安装着一个金制或者银制、饰有图像的把柄。
饮食起居
他在饮食方面节制有度,饮酒尤其如此,因为他对任何人的,特别是自己和朋友们的酩酊醉态抱有强烈的憎恶。他对禁食是不容易作到的,常常抱怨说斋戒有害于他的健康。除了在重要的节日以外,他难得举行盛大的宴会,但是每到那个时候他就邀请许多客人。他平日只吃四道菜,但是猎人们常常带来的放在烤叉上的烤肉则不包括在内,他吃起烤肉来比吃别的东西更为厣足.用餐之际,或有歌唱,或有朗读,供他听赏。朗诵者把历史和古代人物的伟大业绩该给他听。他对圣奥古斯丁的著作深为喜爱,特别是对题名为《上帝之城》的那部。他喝酒和任何饮料都这样有节制,以放在吃饭的时候,他难得喝到三次以上。
夏天午饭之后,他吃一些水果,喝一口饮料,然后,正象他晚上做惯的那样,脱下衣服、靴子,休息两三小时。晚间,他睡眠如此之不安稳,竟至一夜之间醒来或起床四、五次之多。
当他正在穿靴子和衣服的时候,他不仅会见朋友,而且,如果宫伯前来报告发生了什么非他作出决断就无法解决的争端时,他就会让人把当事人立刻带进来,对于案件进行审问和宣判,犹如他坐在法庭上一般。另外,与此同时,他往往也处理当日必办的任何事务,或者向臣仆们发布命令。
婚姻家人与子女
他的母亲贝尔特拉达一直与他同住到老年,非常荣耀,他对她尊敬备至,因而他们之间从未发生任何争执;只有一次例外,那是由于离弃伦巴底国王德西德里乌斯的女儿所引起的,德西德里乌斯的女儿是他奉母命娶来的。贝尔特拉达死在希尔迪加尔德之后,她在儿子的家里见到了三个孙子和三个孙女。查理把母亲安葬在他父亲埋骨的圣德尼大教堂里,备极哀荣。
他只有一个姊妹,名字是吉斯拉,从孩童时代起,她就专心过着宗教生活。他对她也象对母亲一样地敬爱。查理死前几年,她死于她在其中度过一生的修道院里。
他一生娶过4个妻子,并且有5个以上的侍妾,生下了不少的子女。他的父亲死后,查理大帝(当时还是国王)与兄弟卡洛曼的关系日渐疏远,他的母亲致力于在两兄弟之间斡旋,这期间,尽管教皇表示反对,查理还是奉母命同伦巴德人的国王德西德里乌斯的女儿结婚,过了一年,不知道为什么缘故,又离婚了,这也导致了773年的意大利战争和其后伦巴底王国的覆灭。不久,他同出身于士瓦本族[Suabia]的希尔迪加尔德[Hildigard]结婚,她是一个最高贵的女子,为他生了三个儿子——查理、丕平和路易[LouisthePious],还有三个女儿——赫罗特鲁德、伯莎、吉斯拉[除此以外,希尔迪加尔德还为查理失了3个子女,名字是:洛塔尔、阿德莱斯和希尔达加尔德]。他另外还有三个女儿——提奥德拉达、希尔特鲁德和赫鲁奥德海德。其中两个为他的妻子法斯特拉达[Fastrada]所生,法斯特拉达是东法兰克人,亦即日耳曼人;第三个是一个妾生的。法斯特拉达死后,他又娶阿勒曼尼族的柳特加尔德[Liutgard]为妻,她没有替他生下孩子。柳特加尔德死后,他有四个妾,名字是;马德尔加尔达,她生了一个女儿,名叫鲁奥提尔德;格尔苏因达,她出身于萨克森族,生了一个女儿,名叫阿多尔特鲁德;雷吉纳,她生了德罗戈和雨果;还有阿达林达,她是提英德里克的母亲。
在教育孩子方面,他决定让他的儿女们全都学习他本人非常重视的文艺诸科。此外,一到他那些儿子的年龄适合的时候,他就让他们学习象真正的法兰克人那样骑马,并且训练他们使用武器和打猎。他命女儿学习毛纺技术,用心操运梭子和线杆。以免闲散怠情,使她们养成高贵的品质。
他在逝世以前,已经丧失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810年去世的长子查理、[804年]曾被立为意大利国王的丕平在811年去世,和曾经同希腊人的皇帝君士坦丁6世订过婚的长女赫罗特鲁德[这项婚约订于781年,后以政治和宗教原因解除]。丕平留下一个儿子,名字是伯纳德,还有五个女儿。名字是阿达尔海德、阿图拉、贡德拉达、贝尔泰德和提奥德拉达。在对待他们的态度上,查理最有力地证明了他的家庭感情,因为他的儿子一死,他就指定孙子伯纳德继承其父在意大利的职位,并把孙女收来同自己的女儿一起抚养。
他对于两个儿子和长女的死亡,感到不那么经受得住,这出乎了人们根据他平素的坚硬心肠而作出的意料,因为他的家庭感情与他的勇敢同样都是突出的特点,这种家庭感情迫使他流出眼泪。
此外,当罗马教皇哈德良——他把他当作最知己的朋友——的噩耗传来的时候,他为他哭得就象是丧失了一个兄弟或是一个爱子似的[795年]。由于他在友情方面具有一种高尚的品格,他很容易接受友谊,并且忠实地保持它,他对一切列在朋友范围以内的人,都尊重到极点。
他对抚养子女这样在意,以致他在家的时侯,从来不曾不同他们一起吃饭,他出游的时候,从来不曾不带他们同去。他的儿子同他一起骑马,女儿跟在后面。有些专门挑选出来的侍卫在他女儿所在的行列殿后从事防护。她们都很美丽、很受父亲钟爱,可是,他不肯把她们嫁出去,既不许配给本族人,也不许配给外国人,因之,人们不免感到诧异。但是直到他死,他一直把她们都留在家里,他说他不能够离开她们。因此,在其他一切方面伴随着他的鸿运,在这方面却被丑闻秽事和品德有亏的瑕疵给破坏了。然而,他对一切事情都视若无睹,自行其是,好象他不曾碰到过任何有关他的错事的猜疑一般,或者也象这种流言蜚语一向无人相信似的。
中年的两次宫廷阴谋
他有一个庶子,名字叫丕平——我故意没有把他与其他儿子相提并论,——这人确实漂亮,但是残废了。对匈奴人的战争开始后,当查以正在巴伐利亚过冬的时候,这个丕平仅装生病,他和一些法兰克人的首领策划了一个反对父亲的阴谋[785至786年]。这些法兰克首领曾经对他加以利诱,空口把王国应许给他。当计划被查获,阴谋者被惩办以后,丕平被剪去了头发,送进普鲁米亚的修道院[在摩泽尔河流域],去过宗教生活。最后他也发自内心地甘于这种生活了。
早些时候,在日耳曼另有一起反对他的危险的阴谋。有些阴谋者被刺瞎了眼睛,有些被砍断了肢体,最后,全部都被流放出去。只有三个阴谋者丧了命,他们拔剑拒捕,并且在自卫时杀死了几个对手。因此,既然没有任何其他办法可以使他们就缚,只好把他们杀死了。
人们相信,王后法斯特拉达的残暴是这些阴谋案件的原因和根源。据信,两次阴谋案件之所以发生,都是由于他在残暴的妻子的教唆下,已经与其天生的善良和一贯的仁慈背道而驰了。
关心学业
他说话流利而敏捷,能够最清晰地表达他的意旨。他并不仅仅满足于本族语言,而且还不辞辛苦地去学习外族语言。他的拉丁语学得这样好,说起来就象是说本族话一样;但是他对希腊文的口语表达却不如理解能力为高。他的谈吐这样流利,甚至有时候都显得有些饶舌。
他对于文艺诸科极其注重,对教授各科的人极为尊敬,给予他们很高的荣誉。他从比萨的副主祭彼得[彼得当时以学识驰名于意大利。774年,查理远征意大利,将彼得及其他有学识的意大利教士携回,替他管理教会学校](他是一位老人)那里学习文法科目;其余的科目队由阿尔比努斯,即阿尔昆[阿尔昆是不列颠的著名学者,于782年应聘来到查理宫廷,对于帝国的教育事业多所企画。艾因哈德同他相友善]讲授,阿尔昆也是一位副主祭,他来自不列颠,属撒克逊族,是当时最有学问的人。查理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阿尔昆那里学习修辞学、辩论术,特别是天文学。他也学习计算术,并且极其勤勉地细心观察星辰的运转。他还努力学习书写,为了这个目的,他常常把用来写字的薄板和纸张带在身边,放在卧榻的枕头下面,以便在空闲的时刻使自己习惯于写字。但是他对这项陌生的工作开始得太晚了,因之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原文意思含混,究竟查理能否书写,后来成为悬案。
礼敬宗教
从幼小时候起,他就在宗教生活里长大,他对基督教极为热诚和虔信。因此他在亚琛兴建了雄伟的、最美丽的教堂,饰以金银,配以烛台,正门旁门都用坚固的黄铜制就。由于他不能从别的地方找到供修建教堂之用的大理石柱,他让人从罗马和拉文纳运来。[这个长方形大教堂是按照耶路撒冷圣墓的形式建造的,由于它是许多世纪以来在那些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教堂,所以它在法兰克人和高卢人中间引起异乎寻常的兴趣。在许多特点上,它特别与拉文那美丽的圣维特勒教堂(据说也是受圣墓教堂的影响的)相似。后者在提奥多里克时代便开始兴建,直到查士丁尼统治时代才完成。大概查理的建筑师们把圣维特勒教堂作为一个样本:我们知道查理大帝曾下令把拉文那的挨着提奥多里克像的大理石柱运走,去装饰亚琛的教堂。在查理陵墓上面,在中央圆顶之下(在数世纪之后这里增添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哥特式歌唱室),原挂着一个巨大的枝形灯架,乃是红胡子腓特烈的赠礼。]只要他健康情况许可,在清晨、傍晚、夜间和献祭的时候,他到教堂去一直是很勤的。他怀着最大的关切使教会的一切仪式都以最庄严的方式来完成,他经常警告教堂的看守人,不得允许任何不适宜或不洁净的东西进人教堂或留在教堂之内。他准备了这样多的金银器皿和这样大量的教士法衣,以致在举行宗教仪式的时候,就连属于教阶最低层的司阁也不用穿着他们平日的服装来执行职务了。他细心地改正朗读和歌唱的方式;因为他对二者都受过严格的指导,虽然他自己从来不公开朗诵,而且除了与其余的会众低声合唱之外,也从来不唱歌。
他极热心于救苦济贫,发放希腊人称之为布施的救济金或救济物。因为他不仅在本乡本上加以关注,而且常常越海向叙利亚、埃及、阿非利加——耶路撒冷、亚历山大和迎太基——运送财物,怜恤任何贫困的基督徒,只要他们在当地的悲惨状况传到他的耳边。主要是由于这个缘故,他才与海外的国王建立友谊,希望借此为生活在他们统治下的基督徒赢得一些帮助和救济。
他爱罗马的圣使徒彼得的教堂超过一切神圣和可敬的地方,他向这所教堂的库茨输送了大量的金银、宝石等财物。他送给教皇无数礼物。他在整个统治期间,竭尽全力(的确再也没有一个目标比这件事使他更为在意)使罗马城恢复旧日的威信,他不仅保卫圣彼得教堂,而且还自己出资装饰它,使它比一切其他教堂更为堂皇富丽。虽然他这样重视罗马,但是在他统治的四十七年间,他只有四次到罗马去履行誓言和奉献祷词。
关于800年的加冕
但是他最后一次到罗马去的目的却不仅限于此;因为罗马人残酷地迫害了利奥教皇,[公元799年,罗马贵族起事,驱逐教皇利奥三世]把他的眼睛挖出,把他的舌头割掉,逼得他向国王寻求保护。因此国王去到罗马,以便使惨遭破坏的教会秩序得到恢复。他整个冬天都住在那里。就在那个时候,他接受了皇帝和奥古斯都的称号[公元800年12月25日,利奥三世在罗马圣彼得教堂为查理加冕]。他最初非常不喜欢这种称号,他肯定地说,假如他当初能够预见到教皇的意图,他那天是不会进教堂的,尽管那天是教堂的重要节日。但是在他接受了尊号以后,却能平心静气地容忍着由此引起的敌视和罗马皇帝的愤怒。他以他的豁达大度克服了他们的敌意,[指东罗马皇帝]论起胸襟开廓来,他无疑地是远远超过他们的,他常常派使臣到他们那里去,称他们为他的弟兄。
修改法律典章
在接受皇帝称号以后,他注意到他的臣民的法律体系存在着很多缺点,因为法兰克人有两套法律体系,[萨利克法兰克人(即所谓海滨法兰克人)和里鲁阿尔法兰克人(河畔法兰克人)各有自己的习惯法,本文指此而言]在许多方面,二者差别甚多,因此他决定增补所缺少的部分,调和二者的歧异,并订正内容或文字方面的错误。他的全部计划远未完成,他只是增添了一些律令,并补足一些不完备之处。但是他发布命令:凡属他领域之内的一切部族的法律和规章之尚未成文者,应当收集起来,并且写成文字。
他还写下了那些歌颂国主们的事迹和他们的征战的古代粗鄙的歌谣,并把它们铭记于心。[古日耳曼歌谣,当时已汇集成编,后因虔诚者路易摒弃,遂散佚]他还着手编写本族语言的文法。
身后安排与哀荣
在他生命的末期,当他已经感到老病侵寻的时侯,他把自己的当阿奎丹国王的儿子路易,即希尔迪加尔德所生而仅存的儿子召来,然后庄严地召集全国的法兰克贵族,取得大家同意,让路易与他共同治理国家,并且继承皇帝称号[813年]。然后他把皇冠加在他的头上,并让大家称他为皇帝和奥古斯都,向他朝贺。他的这个决定为所有在场的人极其兴高采烈地所拥护,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关乎国家昌盛的一种神意的感召。由于这项措施,他在国内的尊严更形提高了,在国外的声名更令人畏惧了。
以后他把儿子遣回阿奎丹。他自己虽然已经年迈体弱,由于积习,却仍到距亚琛宫殿不远的地方打猎。他打猎直到秋尽,大约在11月初才回到亚琛。在亚琛过冬的时候,他为严重的热病所侵袭,卧倒病榻。后来,按照他的习惯,他决定实行禁食,希冀通过这种自我锻练,或者可以痊愈,或者可以减轻病势。但是由于肋部发生了希腊人称之为助膜炎的病症,使得病情复杂化了。由于他继续坚持禁食,只有很少几次喝点东西来维持他的体力,在卧病七天以后,他接受了圣餐,在2月朔日前五天天亮后的第三时死去。享年七十二岁,在位四十七年。
他的遗体被洗拭干净,并按照通常的礼节加以处理之后,在全体人民的万分悲憾之中,被送到教堂去安葬。起初大家有些犹豫,不知道他应当安葬在哪里,因为他在生前没有给予指示。但是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葬在什么地方也比不上把他葬在本城的大教堂里更为光荣了。这座教堂是他为了对我们的救世主耶稣基督表示敬爱,为了对主的圣洁的永世处女圣母表示尊崇,自己出资兴建起来的。就在去世的当天,他安葬在这里。坟上树立了一座镀金的拱门,上面有他的雕像和铭文。铭文如下:
'在这座坟墓之下,安息着伟大的信奉正统宗教的皇帝查理,他崇高地扩大了法兰克人的国家,隆盛地统治了四十七年。他逝世时年逾七十,时值主历第八百十四年,即小纪[小纪是中世纪常用的一种纪年单位(周期为十五年),更多地用于宗教事务方面。计算方法以公元312年9月为开始,每十五年作为一个小纪,除余之数即是现行小纪之某年。以故文中之814年即第三十四小纪之第七年]之第七年,2月朔日的前五天。'[公元814年1月28日]
驾崩朕兆
许多怪异的现象预示着他的末日临近,他和别人都了解这种警告的意义。他在世的最后三年经常发生月蚀和日蚀,连续七天之内,太阳上出现了黑斑。他在皇宫和教堂之间所修建的庞大而坚固的走廊在基督升天节那天突然倒塌,甚至一直塌到房基。另外在美因茨附近横跨莱茵河的那座木桥,是他化了十年力量,以奇巧的技术修建成的,看来好象它会永久存在下去,但是它出人意外地着起火来,三个小时之内,烧得除了泡在水里面的那部分以外,连一片木板也没有剩下。还有,当[810年]他最后一次在萨克森进行远征,迎击丹麦人的国王戈多夫里德[Godofrid]的时候,他正从帐篷里走出来,要在日出以前开始进军,他忽然见到一颗流星掠空而过,从右向左横扫晴空,光亮异常。大家正在诧异这个朕兆作何解释,他所乘的那匹马突然头朝下跌倒了,猛然把他摔在地上,连他的斗篷的系带都扯断了,他的剑带也从上面滑了下来。当他的侍卫们跑上来帮助他的时候,他们发现他已是盔零甲落、衣散襟开了。他临摔下来的时候手里还拿着的那支投枪,被扔出距他二十余步之远。此外,亚琛的宫殿常常震动,他所住的那些房子的带条纹的天花板上经常格格作响。他后来在其中安葬的教堂为闪电击中,装饰在屋顶上端的金苹果中了霹雳,落在与教堂毗邻的主教的房子上。在这所教堂的内部,上下两层拱门之间,有一圈环形空壁,边缘镌有铭文,说明这座神圣的建筑物为谁所造,最后一行写着'查理君王'字样。在查理逝世那一年,死前的几个月,有些人看到'君王'这个字的字母已经被毁坏得十分模糊了。但是他对这些朕兆既不注意,又很轻视,好象它们跟与他有关的任何事情都毫无关系似的。
附录:艾因哈特记录的查理大帝的财产遗嘱
查理大帝曾经决定立下遗嘱,以便让诸妾所生的儿女继承他的某些财产,但是他的计划着手过晚,未能实现。不过在他死前三年左右,他当着朋友们和大臣们的面,把财富、金钱、袍服和全部其他动产加以分配,他请求这些人在他死后出面承认和维持这种分法。他还在一个文件里说明他希望如何处理他所分配的财产。文件的原文和要点如下:
最光荣、最虔诚的君王查理大帝在我们的救世主耶稣基督降世以后的第八百十一年、他统治法兰克的第四十三年、他统治意大利的第三十六年、帝国成立后的第十一年、即小纪之第四年,以全能的上帝、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订立分赠文书如次:为了明智的和宗教的理由,他把当日御库中所存贮的金银珠宝加以分配。他这样做的伟大目的是:首先,保证由他用自己的财富来恰当而适宜地散发那种基督徒们虔诚地用自己的财产所发放的布施。同时,他的继承人可以清楚地、无任何怀疑之可能地了解什么东西应当属于他们,因此他们可以毫无争执、毫无分歧地按照适当的比例剖分他的财产。因此,基于这种意图和目的,他首先把他的全部财产和动产分为三部分,其中无论是金银、珠宝或御用衣物,都可以在上文所指明的那天在他的御库里见到。然后,他又作了一次划分,把三份中的两份又分为二十一份,而保留第三份不动。
该两份将以下列的方式分为二十一份。如所周知,他的领域之内有二十一个由大主教管辖的城市。为了发放布施,他的继承人和朋友要把二十一份财产分别交给每个大主教的城市,由在他死时正管理各该教区的大主教代表他的教会接受应得部分,并在他的副主教中间进行分配,三分之一归本教堂,三分之二分给众副主教。
每份财产都是从三份中的前两份分出来的,根据大主教教区的数目,共有二十一份,已如前述。这些财产是彼此分开的,每份都各自存放在、自己的储藏处,附有其所将归属的城市的名称。布施或赠礼所将归属的大主教教区的名字是:罗马、拉文纳、米兰、弗雷儒斯、格拉多、科隆。美因茨、于法富姆(又称萨尔茨堡)、特里夫斯、桑、贝桑松、里昂、鲁昂、兰斯、阿尔、维恩、达兰塔西亚、昂布伦、波尔多、都尔、布尔日。
尚未被分赠的那一部分将按下列办法处理。前两部分既已按照上述方式加以分赠,并已封好另置,此不曾为原主以任何契约或许诺方式转让出去的第三部分则将留供日常之需。只要原主在世并认为这种用法必要时,这份财产就如此使用。但在原主死后,或是他自愿地摒弃世俗事务以后,该部分将分为四小份。一小份将并入上述的二十一份之内;第二小份将由他的子女以及孙子孙女享有,并在他们之间加以公平合理的剖分;第三小份将专用于济贫事业,就象基督徒们惯常所做的那样;第四小份也将同样地作为布施散发,用来维持在宫廷中服役的男女仆役们的生活。
总财产的第三部分同其他部分一样,包括金子和银子。他还打算在这部分里再增加进去铜制、铁制或其他金属制成的各种器皿和用具,还有武器、衣服和所有供各种用途的、值钱的或不值钱的一切可搬动的器物,例如窗帘、床罩、挂毯、毛呢、皮革、马具和当日在他的储藏室里或贮衣室里所能找到的任何其他东西;这样,该部分的各小份就可以更加丰富,在发放布施的时候也可以周济更多的人。
他希望礼拜堂--即指做礼拜时所用的物品,包括他本人赐与的和收集的,以及从他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在内--保持完整,不遭受任何瓜分。但是如果从中发现任何确非他所捐赠给该礼拜堂的器物、书籍或其他饰物,则任何有所需要的人都可以用合理估计的价格购买并享有它们。他同样地决定:他大量收藏在他的图书馆里的那些书籍,应当以合理的价格卖给需要的人,得钱送绘穷人。在他的财富中,有特别重大的银子三块、金子一块。关于这些金银,他作了下面的决定。其中。的一块是正方形的,上面有君土坦丁堡城的地图,这块要与那些另放在一处的、准备送给圣彼得大教堂的其他礼物一同送到罗马去。第二块是圆形的,上面镌有罗马城的图画,这块要送给拉文纳主教管区。第三块无论在制作的精美上,或者是在重量上,都远远地超过其他几块,它由三个圆的形体组成,上有一幅画得精巧细致的世界地图,这块要增添到第三部分财产之内,用来分给他的继承者和发放布施。
这种处理和安排是他当着当时在场的主教、修道院院长和伯爵们之面作出并确定的,他们的名字如下:
主 教
希尔达巴尔德 约翰
里科尔夫 提奥多尔夫
阿尔诺 耶斯
沃尔法尔 海托
贝尔诺因 瓦尔特高德
莱德拉德
修道院院长
弗里杜吉百乌斯 恩吉尔贝尔特
阿达隆 伊尔明
伯 爵
瓦拉托 里温
梅金黑尔 埃多
奥托尔夫 埃尔坎加尔
斯蒂芬 格罗尔德
翁鲁奥克 贝罗
巴尔卡尔德 希尔迪格尔恩
梅金哈尔德 罗科尔夫
哈托
他的儿子路易由于天意攸归而继位,披阅了上述文件,并且在查理死后立即以最大的热诚把这些安排付诸实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查理大帝(红桃K)的归宿-亚琛大教堂(内)
德国(二):日耳曼人与德意志前身
神圣罗马帝国的故事(1)查理曼大帝的伟业
从日耳曼到普鲁士——寻找“德意志”的存在感
德国文化的渊源在哪里?日耳曼、德意志兰、神圣罗马帝国?
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与罗马帝国有什么样的关系——德国简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