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效教学,源于“适度精彩”——对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教学若干过度现象的反思
[转载]有效教学,源于“适度精彩”——对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教学若干过度现象的反思
[ 2006-5-16 15:10:08 | By: cyhnb ]
 

新课程实施已经好几年了,师生的教和学的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反以往的乏味局面,变得活跃起来、精彩起来。然而,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也逐渐清醒地看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课堂过于“精彩”了,简直如一场戏,热闹非凡,而实际教学效果却不敢令人恭维:学生在课堂上过度活跃(非思维层面的),课堂活而无序,难以把握,学生在这种氛围当中很难养成良好的听、说、思的习惯,教学的三维目标得不到有效落实。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追求有效、高效的教与学,它更关注教学效益。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一个“度”,让课堂教学“适度精彩”,防止课改方向“过左”或“过右”。下面将平时观察到的若干过度现象加以分析研究,以寻求“适度”。

一、情景创设——为情所困为境累

 

 

案例1:是包装,还是需要?

一位教师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创设了参观某科技馆的“生命科学区”的情境,在课件中插入了许多关于人体成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分比例变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并录制了学生参观时的对话,借此来作课堂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课堂上学习了1/21/41/8三个简单分数,每学习一个分数都围绕着人体的头部占身高的比例展开。

整个教学过程是围绕着教师创设的主体情境展开的,老师在这个情境的创设上可谓是“煞费苦心”。其中播放课件、展示情境费时相当多,学生在观看图片、视频时很好奇,在回答问题是却有些茫然,因为情境中所呈现的比例与要学习的分数不太接近。听课时,让人觉得有一种教师带着学生兜圈子的感觉。执教老师所创设的参观生命科学区的情境虽有创意,但给人感觉是一种刻意的包装。

案例2:是目的,还是手段?

曾听到这样一个“8的分合”的教学片段:在学习了8的分合之后,为了帮助学生记忆8的分合,教师设计了“找朋友”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将17七张数字卡片发给学生,学生一次拿着卡片跑到前面,喊道:“我是×,我的朋友在哪里?”下面的某个同学接着就跑到前面,说:“你的朋友在这里,×和×组成8。”然后两个好朋友手拉手跳一圈。就这样,完成7句分合式,共花了6分钟时间。

学生说一个8的分合式,只需片刻工夫,而要完成整个活动程序,连喊带跑、连说带跳,却要花更多的时间和记忆活动程序的精力。执教老师把这个练习的形式过分强调和美化了,虽然能调动学生的练习热情,但毕竟是有点本末倒置了。这个练习只不过是对巩固、识记8的分合式的一种手段而已,并不能够将练习的形式作为一个目的来加以追求。

反思与策略:真情实境扣心弦

有些教师过分追求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冥思苦想”,甚至不惜“造假矫情”,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实际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了。事实表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甚至适得其反,特别是一些低年级小朋友,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不能从中跳出来投入到真正的学习状态中去。

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必须是真情实境,能紧扣学生心弦。这里所说的“扣心弦”,不仅是指能引起学生的主意,更是指能让学生在情境中遭遇问题,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内在学习动力。教师创设情境要体现教材的基本思路,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要把握教学情境创设的本质意义,使情境能真正的服务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同时也不要盲目地一味追求教学的情境化。

二、多元综合——乱花渐欲迷人眼

案例1:活动味>数学味

 

 

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教材下册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一课时,将整个教学过程以一个交朋友的主体活动展开,这个主体活动中包括若干个分活动,有搭积木游戏、为新朋友拍照、给新朋友找家、制造新朋友、用新朋友做明信片等。整堂课上,这些一年级的小朋友忙得不可开交,又是摆、又是画、又是贴,课堂的氛围是可想而知的。

课堂开放了,学生活跃了,形式丰富了,但是透过这热闹、繁华的表面现象,我们观察到学生更多的是在课堂上仅仅玩了一回,而没有真正地用心体会长、正方形、圆形的本质特征。

案例2:综合课?数学课?

这是一堂一年级上册的数学课“认识左右”。教师在设计学过程时,重点突出了课的综合性,着力沟通数学与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之间的联系,其间既有体育课的活动内容:整队、稍息、立正、向左向右转、向左向右看齐等;又有音乐课的活动内容:听音乐表演《健康歌》;还有美术课的活动内容:用各种素材贴画并展示。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全身心地得到了解放、无拘无束,活动得相当开心。

课上得异常开放、精彩,很有新意。但是透过热闹与精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学生在这样的一堂综合课上,展示的数学思考是不充分的。如“左右位置的确定需要会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这个疑难点,很多学生并没有深刻的体会,而是囫囵吞枣地过去了。

反思与对策: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课改的实践过程中,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使整个课堂呈现出一派万紫千红的春天的景象。但当我们冷静地以数学的眼光来审视这种繁华时,便会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它迷掉了学生的数学眼光,学生掉进了活动的快乐泥潭而不可自拔,老师也渐渐地迷掉了数学头脑,一味追求活动、综合,把手段与形式当作目的来追求,本末倒置。

笔者认为,数学课在繁华起来的同时,要做到“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个“春”指的是数学的本质,即数学思考、数学味。教师在设计各种活动形式式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与逻辑结构,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内容和学习上的疑难点。2、设计活动要简明,目的明确、可操作。3、活动要真正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运用数学知识概念,并能在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师要注意提醒、要求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体验,总结提炼活动中的数学思考过程与数学规律。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被乱花迷掉双眼,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数学的春天。

三、动态生成——天马行空漫无矢

案例1:动态生成就能够随心所欲吗?

这是一位教师在教学“角的认识”时的一个片断。

师:手电筒、太阳等射出的光线,我们都可以把它看成是射线。

1:老师,我认为知识是直线。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而知识也是无止境的。

2:不,知识是射线。我们学习知识总是有个起点,从这个起点无限延伸。

3:我认为知识是线段,一个人的学习总是有始有终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4:我觉得只是既不是线段也不是射线、直线,它应该是一种曲线,因为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5:不能这么说,那只是说明学习知识的过程是曲线,而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只会一点一点地增长,应该是直的。

6:我觉得人的头发也是一条射线,只不过他延长起来比较慢。

7:不对,头发长长会弯的!

…………

(课堂上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老师有着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足足讨论了有5分钟。)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们的“旁逸斜出”作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资源,任由学生自由辩驳。学生们天马行空般地进行思维,念头一个比一个奇怪,表现出很强的发散性思维。但是细一想,本堂课的重头戏是认识角的形成、角的特征,教师似乎并不在意,任由学生天马行空,让宝贵的教学时间就此一分一秒地流失。

案例2:动态生成就可以放弃预设吗?

一位教师教学“圆柱的认识”。上课伊始,教师征求学生的意见:今天继续研究立体图形,你们准备研究什么?这时,有的学生说准备研究圆柱,有的学生说准备研究圆锥,有的学生说干脆把圆柱和圆锥一起研究。面对意想不到的场面,这位老师当即放弃了课前预设,将教学内容改为“认识圆柱和圆锥”。结果是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多方面预设的不到位,教学过程是可想而知的。

这里,执教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也只是少数同学),轻易将课前的预设放弃了,随意地改变了教学内容。然而对于新的教学内容,教师课前又缺乏研究与预设,只是信马由缰。这看起来似乎有点“荒唐”。

反思与对策:丹青妙手总点睛

在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确不乏许多动态生成的精彩之处,教师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有效地采用不同处理方法,使一些无法预料的事件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打破线性进程,呈现出勃勃的生机。然而究竟何谓“生成”,是不是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说出一种标新立异的思考或算法就算是“生成”呢?我觉得这只是对“生成”的一种片面理解。正因如此,许多老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刻意追求生成,甚至可以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或者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课堂上灵活、合理地运用“丹青妙手”呢?我认为这其中仍是要把握一个“度”,即运用丹青妙手、展现动态生成时必须“点睛”,这个“睛”就是教学目标。首先,动态生成必须与教学预设相辅相成,形成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我们切不可以认为要动态生成就可以淡化、抛弃预设,同时我们又要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运用教学机智,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其次,强调动态生成必须把握住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学是一种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活动。如果过分强调前者,教学就会成为强制灌输的活动;而过分强调后者,教学就会沦为一种信马由缰的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进程中“应该通过重复、确认、淡化等方法很好地去把握课程的前进方向,而不是放任自流”(郑毓信语)。只有把握好一个“度”,有效的课堂才会有一个基本的保障,我们也不会因为学生的意外“生成”而经常搞得迷失方向。

四、评价激励——暖风熏得学生醉

案例1:过“滥”的表扬

这是一堂二年级的数学课,学习内容是“两位数加碱两位数(口算)”。教学从春游的情境开始,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从图中获得的信息并帮着设计成乘船的方案。学生纷纷说着从图中看到的信息,老师一一加以赞赏,语言也挺丰富,对学生设计的种种方案也一一加以表扬,并不时要求全班学生对发言的学生竖起大拇指。短短几分钟时间内,竟然每个发言的学生都得到了老师及全班同学的赞赏。这些受表扬的学生都喜滋滋的,还不时地看另外一些没有发言的同学,好像在炫耀着他们的聪明。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评价表扬的频率明显过高,导致一些学生为了赢得老师的表扬而发言。再细看,学生赢得表扬时所回答的问题,有不少是很浅显的问题,学生理所应当答得上来,也不至于反映出学生的“真聪明”、“真棒”。

案例2:过“廉”的赞扬

这是一位教师教学“可能性”时的一个环节。活动内容是“装球游戏”,由于学生在“装球”之前没有认真听“装球”的要求,一阵“混乱”之后,球都装好了,其中有一些小组装错了。老师表扬了几组装对的学生,并给予了奖品——苹果标志,但是又觉得不能打消其他几组的积极性,于是就对其他几组同学说:“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绿球,只装绿球行不行?”学生答到:“不行。”老师又说:“现在你们都知道怎么装了吗?”学生答道:“知道了。”“既然你们现在都知道了,也都奖你们一个苹果标志吧!”于是学生们乐滋滋地上台领奖。

虽然没有装对的学生也乐滋滋地领到了奖品,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但他们应该是觉得惭愧的。因为这奖品来得太容易了,仅回答了“不行”、“知道了”这两句话便得到了奖品。这个表扬只能让学生在心情上得到满足,而不能引发他们对于错误及其原因的深刻反思,他们同样是被暖风醺得醉了。

反思与对策:栽花还需会栽刺

在实践中,教师们又一次走向了极端化。一味栽花,一味赞赏,很有可能会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足,盲目乐观。同时随着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和愿望的提高,他们也会对这样的表面化、形式化的激励产生反感,影响他们的学习。

“没有惩罚、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因此,教师在课堂评价上要学会既栽花、又栽刺。对于学生的问题或错误,教师仍应中肯地指出,以便学生尽快改正,否则将会“误人子弟”。不管是栽花表扬,还是批评挑刺,都要合理适度;对学生的表扬要与学生付出的努力相一致,否则难以提高自信,反而会增加自卑;对学生的批评,也要注意分寸,不能形成伤害,不可滥用,要讲究艺术。

新课程改革的确让数学课堂翻开了新的一页,可以说是众“新”捧月,但众多的新方法都要牢牢把握一个“度”,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恰当地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在各种矛盾关系中保持一种张力,找到适切度,使教学更加有效、高效。

 

无锡滨湖开发区中心小学    顾晓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题六:课堂观察和如何评价一堂课 第一讲(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的调研报告
对课改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理性思考
谈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主体参与有效性的探索
情智数学-我的追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