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邦达仓

邦达仓,藏文pandat sang,又称邦达昌,既是指20世纪初西藏地区的一个著名商号,也是指拥有这个商号的邦达家族。芒康县的邦达仓是邦达家族在芒康的故居,位于芒康县交呷古秀邦达村,邦达家族就起源于今芒康县,康巴人通常会在姓氏后加作为后缀,表示为该家族。

昌都芒康,邦达仓遗址。
邦达家族从昌都慢慢发展为拉萨的权贵,家族沿用了2个不同的名号:彭达仓(Pomdatsang)、邦达仓(Pandatsang)。
昌都芒康,邦达仓遗址。

公元19世纪中叶,居住在昌都萨迦地区的彭达仓家族,又称为扎巴彭达,是萨迦家族及萨迦派的贸易合伙人和赞助者。

当时,萨迦家族的一位女性嫁入了彭达仓家族,使彭达仓家族获得了萨迦家族在芒康(昌都南部重要的地区)的一个职位,因而迁入芒康地区。

列玛江参(邦达·尼江)是彭达与萨迦联姻的后代,他擅长经商与维持人际交往,他时刻与萨迦家族保持密切联系,也是邦达家族发迹的重要因素之一。

▲萨迦镇。
13世纪,萨迦家族成为权贵后,统治西藏近1个世纪,也是西藏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独特的是萨迦家族的地产、寺院、萨迦派,统称为萨迦,除了西藏境内的萨迦派寺院之外,萨迦还在西藏的其他地区享有政治自治,其中包括了藏东的芒康、八宿,直到1950年。

萨迦家族在芒康的职位是芒康18宗(领地)之一,称为甲科彭(亚科宗),彭达仓家族接受的就是这块领地。领地包括了金朵牧区、农牧业混合的果树区,还有甲科寺院及附近地区。通常这个职位是被授予萨迦寺的一位僧人,僧人在3--5年的时间内担任寺院及地区的领导人。

▲邦达·尼江的3个儿子。

彭达仓家族获得的这个世袭的职位后,从而使家族跃升为地区的世袭统治者,家族除了向萨迦交税外,还要向原西藏噶厦政府支差、征收地区税。
萨迦职位给彭达仓家族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同时获得保护神多吉达登索果的精神保护,家族开始侍奉芝玛神和萨迦派中巴姆(bamo)灵媒。
▲19世纪,萨迦派传承,世俗护法--bamo唐卡。

家族得到一种新的身份认同转变,家族迁入的芒康地区被称为邦达,家族由此被冠以邦达仓的称号。之后,彭达仓、邦达仓都可以是指这个家族,但家族更愿意自称为邦达仓。

芒康的新职位没有削减邦达家族的贸易,反而为他们的扩张提供了贸易的方式。

▲邦达·阳佩。

邦达·尼江迁居拉萨来协调家族的长途贸易,从此,邦达家族获得了西藏社会的承认,开始影响整个西藏人民的历史记忆。

▲乔治·帕特森与邦达仓运输队伍,乔治身着藏装,邦达·多吉(身背相机),周围是随行人员。

1910年,第13世拉萨活佛从拉萨逃往英属印度,邦达尼江为拉萨活佛提供了帮助。后来,拉萨活佛安全返抵拉萨后,接见了邦达尼江,封他为商上(商务官),并令原西藏噶厦政府为邦达尼江提供特许经营权。

▲选自美郎宗贞论文。

第13世拉萨活佛时期,羊毛的收购、出口全归属噶厦政府经营,禁止私商承办,接着邦达仓成为噶厦的代理人,使邦达仓获得巨大的利益。

邦达仓的经营范围广泛,并借助商业特权,使商号的业务发展至上海、北京、南京、成都、西宁、兰州、印度加尔各答、噶伦堡等地。

邦达家族成为西藏第1个通过经商,而获得贵族地位的大家族。

1933年,邦达仓结束了为噶厦政府经营羊毛的业务。

▲邦达·阳佩(前排中间)与仁岗(第2排左边)等人在拉萨德吉林卡合影。

1909年5月--1933年间,邦达家族成为西藏最富有的大家族之一,家族大力促进了西藏商业贸易发展。

邦达家族最早是经营藏印贸易的最大的商家,在家族的经营下,西藏羊毛出口印度的数量大幅增加,导致印藏贸易取代了汉藏贸易,也使原来从事汉藏贸易的西藏大贵族、商人、寺庙的商业收入大幅减少。
▲选自卡洛儿·梅可葛兰论文。
1921年,邦达·尼江在拉萨遇刺身亡,对于他遇刺的原因,拉萨城流传很多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商业竞争,有的认为是政治原因,还有的认为是旧仇,认为邦达·尼江(邦达家族)与擦绒·达桑占堆(擦绒家族)因为商业竞争,所以产生了仇恨,最后导致邦达·尼江遇刺身亡。
▲邦达·阳佩,时任亚东总管。

在1933年之前,邦达仓成了西藏上层的买办(亲英派)。

在1933年之后,邦达仓的政治立场逐渐倾向中国中央政府(亲中派)。

西藏和平解放时期,邦达仓的商业资本达到100万银元,在西藏民间流有“萨邦达,囊邦达,意为邦达拥有天,拥有地”的说法。

邦达仓位于今拉萨城关区八廓街东南拐角处,是一座古建筑大院,现在是1家现代酒店。
1998年,邦达仓被拉萨市文物管理局登记挂牌为拉萨古建筑保护院之一,门口还挂有写着邦达仓大院的拉萨古建筑保护院标志牌。在八廓街转过白拉姆,绕过甘丹塔青,就会看到位于绕赛巷路口西侧的高大建筑,这就是邦达仓。
▲八廓街南面,绕赛巷口。
邦达仓的名字来自之前大院的主人、西藏大商户--邦达仓,邦达仓大院原先是擦绒家族的宅第,标准的森厦式(高贵宅院)的建筑,之后,邦达仓获得了这座大院。
邦达仓在获得修复成为酒店前,邦达仓内的大院已经改建很多,南立面与其他建筑混杂。
主体建筑中缺少了电路及独立的卫生间,而且还被原住户分隔,原从庭院直通2楼的台阶已经消失,很多木柱、大弓、小弓(大弓、小弓是藏式建筑的柱头支撑结构)已经破损开裂,阿嘎土地面多处破损。

但是大院的格局基本完整,3个天井令大院进深很大,正中客厅宽阔的开间保存完好,建筑外立面基本完好,楼顶的椽子、夯土等完好。

21世纪初,邦达仓大院获得改建,并成为一家酒店。邦达仓酒店的前台设在1层,就是过去的地下室仓库,柜台对面开有2扇很小的透气窗,这里曾是邦达家族囤积物资的仓库,物资包括羊毛、建材、皮张、粮食等;支撑屋顶的中央四根立柱,圈起了酒店的柜台。向上可以经过原有的楼梯来到2层。

在拉萨城的老居民楼中,多数采用木质楼梯,因为木质楼梯又很容易损坏,所以很多大贵族都是用铁作为台阶的包边,在台阶面上钉着大颗的铁钉,还会用铁包裹楼梯的扶手,邦达仓用的是从印度运来的铜皮包裹楼梯。
▲2楼走廊。
▲2楼通道。
2层走廊、房间的地面,全部用阿嘎土铺设,地面非常的光滑,走廊宽敞明亮,建筑线条明快,邦达仓从印度驮运来的铁花栏杆,至今被完整保留。
▲北侧天井。

邦达仓大院的院墙很是高大,主体建筑内设有2个天井,很好地解决了采光问题。

邦达仓大院坐北朝南,主体建筑逐渐抬升,正里面采用了大量地玻璃窗,最北面的屋子可以借助八廓街的开阔地势接受夕阳的照射,还可以眺望大昭寺的金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掲开西藏红顶巨商邦达仓家族之神秘面纱之一 邦达
四大德本——西藏近代史上的四大家族
西藏政教合一制度
西藏——拉萨清驻藏衙门
西藏拉萨,120年前的老照片,再现1900年的高原旧影
英国在清朝两次入侵西藏的殖民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