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里短说“味精”

家长里短说“味精”

 

味精又称味素,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谷氨酸钠是一种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是一种无嗅白色晶体,在232°C时解体熔化。谷氨酸钠的水溶性很好,在10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74谷氨酸钠。

 

纯的味精外观为一种白色晶体状粉末。当味精溶于水(或唾液)时,它会迅速电离为自由的钠离子和谷氨酸盐离子(谷氨酸盐离子是谷氨酸的阴离子,谷氨酸则是一种天然氨基酸)。要注意的是如果在100以上的高温中使用味精,经科学家证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对人体影响甚微。还有如果在碱性环境中,味精会起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叫谷氨酸二钠的物质。所以要适当地使用和存放。

尽管味精广泛存在于日常食品中,但谷氨酸以及其它胺基酸对于增强食物鲜味的作用,在20世纪早期,才被人们科学地认识到。 1907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员池田菊苗发现了一种,昆布(海带)汤蒸发后留下的棕色晶体,即谷氨酸。这些晶体,尝起来有一种难以描述但很不错的味道。这种味道,池田在许多食物中都能找到踪迹,尤其是在海带中。池田教授将这种味道称为鲜味。继而,他为大规模生产谷氨酸晶体的方法申请了专利。

池田教授发现味精还有一个小故事,一天晚上,他回到家里,妻子为他端上饭菜和汤,池田津津有味地吃着,忽然停止了进餐,静了一会儿,将目光停留在黄瓜汤上。“今天这碗汤怎么这么新鲜?汤里除了海带和黄瓜,没有别的东西了吗?”池田文妻子。“是呀!”妻子答道,“这海带是今天上午在日比谷公园买的,挺新鲜的。”“这海带里面一定有什么奥妙!”池田自言自语的说道。从这天起,池田教授在东京大学的化学实验室里,仔细研究起海带的化学成分来。半年以后,他从海带里提取出一种叫谷氨酸钠的物质。奥秘终于揭开,正是谷氨酸钠大大提高了菜肴的鲜味。于是池田教授把它定名为“味之素”,并获得了专利。

20世纪初,一位叫做吴蕴初的工程师对这回总能产生鲜味的粉末很感兴趣,便买了一瓶味精回去研究。经过一年的时间,提炼出10粉末似的结晶,一尝味道,与日本的“味之素”无异。吴蕴初想:“最香的香水叫香精,最甜的味道称糖精,那么最鲜的东西,不妨取名为‘味精’”。所以,我们现在没叫味之素而叫“味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也不用担心“害人精”
有没有什么天然的植物可以代替味精?
厨师的秘籍——味精怎么用?
池田菊苗发明味精
味精,鸡精,还是害人精?
关于味精,这些真相你应该早点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