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我所了解的冀东抗日时期故事(1)

笔者在搜集冀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资料时,会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比较短小单一,不能独立成章,于是就想着简单做一个汇总集锦,以此让大家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了解、审视那段历史岁月。当然有些故事,也是家中长辈口耳相告,有的也是道听途说,不能完全保证故事的真实性、可靠性。请大家予以谅解。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段故事,不是笔者编造的段子,是发生在笔者母亲老家的真实事件。因其具有黑色幽默又兼具喜剧色彩,而一直被人们流传至今。快过年了,不想所写的话题都很沉重,只图这段故事,能给大家带来欢乐。

抗日战争时期,笔者母亲的老家,离日军据点不远,这就时不时会有日伪人员进村扫荡。那一日,据点又出来人进村扫荡,好在这次扫荡的没有鬼子,只有伪军。那时冀东的伪军,大多是本乡本土的,要说铁杆跟着日本人的其实不多,大部分也就是混口饭吃。而这一日,进村伪军的目的就是搜刮些粮食,抢些鸡鸭,改善一下生活。


抗日时期伪军,打仗不行,欺负百姓第一名。

要说伪军对付八路不行,欺负老百姓那却是十分在行的。有这么个伪军,跟随队伍进村后。随便来到一家门口,一脚踹开人家的大门。进门后正好看见院子里的老母鸡因惊吓,而扑棱扑棱的飞。伪军喜出望外就开始追,可能是伪军鸡鸭抢的多了,十分有经验,三两下就把老母鸡逮到。然后这个伪军,就找个绳子把鸡拴在大枪上了。而这个伪军所做的一切,都被这个院子的女主人——一个年轻的母亲,还有他们几岁大的女儿看的真真切切。

伪军抢到老母鸡后并不满足,那时正是夏天,院子里有个菜园,里面种满了蔬菜,黄瓜已经长大了。看着那几根已经长成的绿油油的黄瓜,这个伪军,顺手就全给摘了下来。然后一边吃黄瓜,一边就准备向院外走。而就在快走出院门时,这家伙又看见菜园院落里还有棵茄秧,秧苗上已经长出了两个又大又圆的茄子,于是这伪军本着“贼不走空”的原则,伸手就要摘茄子。

这时在院子里,一直默默注视伪军一举一动的母女俩说话了。这位母亲一手搂着女儿,仗着胆子和伪军说“老总,家里没啥了,就把茄子给我们留下吧”。而这伪军听到后,不仅没停下来,而且还十分鄙夷的说“要什么茄子?!”,说完就把两个茄子摘了下来。然而更可恨的是,这家伙起身还把那茄秧苗用脚踢断了。干完这一系列“好事”后,这位伪军扛着拴上老母鸡的大枪,兜里揣着黄瓜,怀里抱着茄子,扬长而去..........而这一切,都被这母女俩深深的记在了心里。


网络上一张经典的鬼子抓鸡照片,抓鸡抢羊这事伪军也没少干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了,解放战争胜利结束了,新中国也成立了,人们又投入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这时这个被抢了鸡,被抢了黄瓜与茄子,还受到言语侮辱的母亲,已逐渐变老。当时她身边仅几岁的小女儿,已逐渐出落成为一位大姑娘。

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家的姑娘已然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因这姑娘长得好,人也善良,性格也好,再加上还有一个明事理的母亲,所以保媒的不要太多。而当时已经进入了新社会,这姑娘有些文化,也有些胆识,自己没有听从媒婆的花言巧嘴。而是通过机缘,与本县但不同乡镇的一位好青年,谈起了自由恋爱。当然那年代的自由恋爱跟现在是远不能比,那年代的所谓的自由恋爱,也仅是不用通过媒婆介绍认识而已。两人互相认识了解后,双方的家人们还是要先见见面的。用家乡的话说,“要看看对方家庭是不是过日子的人家”。

于是这对年轻的男女,各自告知了自己的家人,并约定某月某天到男方家里,双方家长见面。而用家乡的话说,这一仪式叫“会亲家”。双方家长听到这消息后,自然是高兴。特别是男方的父母,更是开始精心打扫卫生、收拾院子、准备相应礼品、吃食。

日子过的很快,“会亲家”那天终于来到。待男方父母将女方父母盛情请进家中后,这两家长辈就开始坐在桌边,面对面闲谈起来。而就在这交谈中,这女方的母亲看这桌子对面男方的父亲,怎么看怎么眼熟,好像似曾相识,可就是想不起来是谁。话说这女儿的母亲吧,也是个执着的人,越想不起来就越是想,一时想的心烦意乱。于是这母亲就借口上厕所,想到院子里透透气。

那时正好也是夏天,这家院子里也有个菜园,里面种满了蔬菜,黄瓜已经长大了。菜园的角落里也有茄秧,茄秧上长着又大又圆的茄子。看到这,这女孩母亲记忆的闸门终于被打开了。。。。。“抗日战争时期,曾有一个伪军来到我门前,不管他干了啥,总之让我很可怜。而这天杀的伪军,现在就在我眼前。我要怎么办?”女孩母亲心里想。(这段女孩母亲内心独白,是我自已演绎的。)

想到这,女孩的母亲终于知道,现在桌子对面,这个似曾相识的男方父亲是谁了,但她还得核实确认一下。要不说这女孩母亲是明事理的人呢。她不放过一个坏人,也绝不冤枉一个好人。

于是,女孩的母亲又回到屋里,重新坐在桌子边。而这时男方的父亲,显然还不知道对面这“亲家母”是谁,依然满脸笑容的斟茶倒水。双方的闲话就这样继续聊着,在女方母亲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女方母亲开始问这亲家公年轻时的一些经历,比如年轻时干什么为生啊?过去兵荒马乱的年月,在哪里高就啊?是不是吃官饭的啊?

说到这里,原本谈笑风生的男方父亲,脸上开始有点不自然了。但是这男方父亲也算有担当,直接表明了自己曾做过伪军的经历。其实这事即使他不说也瞒不过去。无论哪个年月,儿女结婚前双方家长的底细,互相之间都要了解的。这种事即使男方父亲不说,一打听就能打听出来,与其不说还不如痛痛快快的承认。

女方母亲在知道这一信息后,并没有给男方父亲喘息的机会,又接着问这男方父亲做伪军时曾经“工作的单位、活动的区域”,待男方父亲极不好意思的承认就在女方家乡附近时。于是这段故事中,精彩的部分终于到来了。

这时女方母亲已经百分百笃定,这就是当时抢自己家老母鸡,祸害自己家菜园的那个“天杀的”伪军。于是这母亲不急不躁,更没发火,只是凭借着那段曾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帮着”对面男方的父亲,一起共同分享了那天伪军大哥在自家院子里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并共同回忆起那菜园里的一草一木,以及每个瓜每个果。最后这女方母亲,还不无幽默的问了一句男方父亲“大哥,你最后摘走的我家那俩茄子,好吃吗?!”

至于这男方父亲,曾经的伪军大哥,当时怎么回答的我不知道,只知道人们流传下来故事版本是:听到女方母亲的问话,男方父亲没有回答,只是脸色越来越像个茄子。


脸色如何像茄子,无法用语言描述,看照片吧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传。男女双方家长历史性的见面,就这样被历史所铭记,又被历史所戏虐。写到这,估计肯定很多人会问,那姑娘和小伙子的婚事是不是因此而告吹了?其实现实是并没有,两人后来喜结良缘,而且夫妻感情很好。

究其原因,一是那天男方父亲,曾经的伪军大哥,当天除了没有下跪磕头外,说尽了好话,赔尽了礼,道尽了歉;而女方母亲出了这口气外,也原谅了他。

二是,男方父亲当伪军时,虽然偷鸡摸狗没少干,但手上没有血债。抗日末期还做了些地下工作。建国后,又一直夹起尾巴做人,口碑还行。

三是,在那个还是大男子主义盛行的年代,在那个还有受气小媳妇一说的年代。这姑娘嫁到男方家后,就深受公婆的疼爱。而且他们不仅自己疼爱,还严肃告诫自己的儿子,要倍加疼爱。而且不仅要求儿子疼爱媳妇,更要要求其孝敬岳父母,特别是岳母。而他们自己尤其是那男方父亲,据说对自己的亲家母,更是极客气、极尊敬的。

故事讲完了。这段故事是笔者母亲小时候听村里人讲到的,后来母亲又讲给我。现实就是有这么巧合的事,现实也许真的就是冥冥之中天注定。

总之一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抢来的茄子,终究不如自己种的好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盛泽婚嫁习俗----相亲
因内衣买小女方决定离婚:好的婚姻,一定充满爱和宽容
女孩在爱情里别犯傻,作男背后是伪军师
包森
古代谁休妻谁孝顺 徐孝克卖掉老婆孝敬老娘
菜园小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