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蝙蝠被很多人厌恶,但是人类的生活却离不开蝙蝠,原因是什么?

在2019年年底,地球爆发了一场巨大的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这场病毒让我们国家的很多城市都按下了“停止键”。

为了防止病毒大面积的传染,我们不得不在家待着,等待疫情的缓解,然而即使是这样,直至今日我们也依然在被这场疫情所影响,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口罩,无法脱下。

在这场疫情刚出来的时候,很多的人都在说,这些都是因为吃“野味”吃出来的,不过事实上虽然中国吃野味的现象屡禁不绝,但是这场灾难暂时还真不能完全的怪罪到蝙蝠的身上。

不过这件事情还是加深了人们对蝙蝠的痛恨,甚至发出了疑问:

为什么我们不将浑身携带病毒的蝙蝠灭绝呢?这样不就从源头杜绝了病毒的传染吗?

这件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虽然他们的身上携带大量的病毒,但是它们的存在对我们人类的正常生活,却提供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了解一下—

蝙蝠。

蝙蝠身上含有的病毒

蝙蝠是唯一真正能够飞翔的哺乳动物,它是脊索动物门,已知最早的蝙蝠是有着5000万年历史的食指伊神蝠,它们距今已经发展了1000多种不同种类的蝙蝠,因此蝙蝠也算是活化石生物之一了。

不过它却并不被人类喜爱,因为据了解一些蝙蝠的身上会携带100多种病毒。

这都要跟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关,蝙蝠所喜欢吃的食物,大部分都是生活在潮湿黑暗环境中的动物,比如蚊子、青蛙等等,这些生物的身上含有许多病毒,它们会跟着这些生物一起进入到蝙蝠的体内。而这些病毒,很多都可以传染到人类的身上,所以它们被人类称之为

“病毒蓄水池”。

在这些病毒里有着令人闻风丧胆的“SARS病毒”、“狂犬病毒”、“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它们的致死率非常高,并且不好治愈。

再加上蝙蝠的特性

:群居,寿命较长(有些种类的蝙蝠甚至可以超过40年),会飞。

这就导致它们可以携带着这些病原体迁徙到其他的地方,让这些病毒得到广泛的传播,这也是蝙蝠让人们痛恨的原因之一。

蝙蝠为什么可以与病毒抗衡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人类和蝙蝠同样是哺乳动物,无法伤害蝙蝠的病毒,却能让人类头疼不已?

这就要讲到蝙蝠身上的其他特性了,首先蝙蝠的“新陈代谢”非常的快,再加上它们飞行的能力,就造就了它们的“百毒不侵”的身体。

飞行时的蝙蝠会“发烧”,此时它们体内的温度可以达到40℃,这个温度会杀死和抑制那些病毒,而人类的正常体温一般是在35.8℃到37.3℃之间,如果长期处于40℃,不需要病毒,我们的身体就已经不行了。

并且在蝙蝠的基因里存在着许多独特的有关基因修复的基因,这些基因的数量远远的超过了其他哺乳动物的数量。

这些基因在修复DNA损伤上有着很显著的作用,这就导致病毒无法在蝙蝠的体内进行复制,因此蝙蝠不会受到这些病毒的影响,但是人类会。

蝙蝠对人类的影响

但是就是这样一种浑身是病毒的生物,却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

首先是我们都知道的“雷达”, 人类通过模仿蝙蝠的“回音定位”发明了雷达,让我们可以全天候、全天时的探测距离较远的目标。

还有人们从蝙蝠唾液中提取的“抗凝血蛋白质”溶解血栓的速度,也比其他的药物快了一倍,这些都是蝙蝠带给我们人类的直接影响。

接着是生态环境中的

“食物链”

,人为破坏其中的任何一环,都会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如果我们人为的将蝙蝠灭绝,那么最先面对的就是食物链遭到破坏,生态环境被影响。

蝙蝠的种类很多,有的喜欢吃花蜜、果实,有的喜欢吃鱼、青蛙、昆虫,如果蝙蝠被灭绝,那么鱼、青蛙、昆虫就会大量的增长,它们的增长会导致水资源被污染、植物的生长也会遭到抑制。

同样在森林中还存在着许多肉食性或是杂食性的鸟类,它们会以蝙蝠为食,蝙蝠的消失会导致它们无法得到充足的食物,数量减少,甚至是走向灭亡。

森林是“地球之肺”,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的转化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净化空气,让人们不断的得到新鲜的空气,而地球上几乎三分之一的森林都需要蝙蝠帮助它们进行“播种”,如果蝙蝠消失,那么很多的植物也会随之消失,森林的面积缩小,我们的空气会变得更加浑浊。

“病从口入”是谁的错?

我们对待蝙蝠仿佛有一种特殊的“厌恶感”,首先是它的样貌,类似于长了翅膀的老鼠,十分的丑陋,光是这一点就让人喜欢不起来。

再加上它会传播病毒,飞到我们的家中,影响到我们的生命,这就导致人们对蝙蝠的厌恶再次提高了一个等级。

但是我们是否想过:

它们本来喜欢在潮湿黑暗的环境中生活,为什么还会飞到人类居住的地方吗?

这其实都是因为我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大自然的入侵,导致它们所居住的地方被破坏,为了生存不得不走进我们的生活,将病原体带到我们的面前。

其实它们为了摆脱人类已经很努力了,它们让自己的长相变得足够的丑陋,让我们没有食欲去吃它们,可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人会去捕捉它们,将它们变成餐桌上的食物?

结语

任何一种动物都有着它存在的意义,蝙蝠的存在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了地球森林的面积。

而我们却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将这些野生动物捉来吃,并且还要怪罪于它们携带病毒,这难道不是“贼还捉贼”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蝙蝠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移动的“病毒库”?
我们生活在一个名副其实的“病毒星球”
为什么说蝙蝠是病毒的最好宿主
蝙蝠,人类的另一面
面对疫情,为什么我们最好不要吃野味?野味蝙蝠又为何如此危险?
为什么蝙蝠能在病毒中七进七出,自己却安然无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