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解ERP【43】物料管理篇:4P-批量、批次、批号、批量规则

批量

批量(或批量增量)。批量物品按批订货时的数量,系统在做计划生成时,可根据批量规则和批量自动计算订货的数量。批量的增量是此倍数。

说到批量,首先要从库存控制说起,尤其是独立需求物料库存控制。

独立需求的库存控制分为定量库存控制和定期库存控制,说白了就是按库存量和库存周期两种来补库。

在前面已经写过这两种库存控制的公式,即使是现在,控制独立需求的库存很多仍沿用订货点的方式。(要求消耗量呈线性或者接近线性,不然就需要无数次的修改订货点,订货点补库也是定量库存控制的一种,还有一种是两箱法,什么意思呢?首先要设定一个最大库存量,这是上限,其次是设置一个安全库存量,这是下限,库存控制的空间呢,就在这两者之间,前面MPS或者MPR计划时也写过,安全库存是可以使用的,但要及时补充,如果没有必要,尽量不去动它,除非一定要使用),订货点的前提呈线性,这里是有一个假设的,假设物料的消耗速度和补充库存的速度正好相等。那么从到货日期往前反推,减去采购的提前期就是订货点。这里的批量,就是每批的订货量。假设物料的消耗速度是线性的,那么毫无疑问可以使用固定批量法。

订货点 = 某个订单的周期消耗量 + 安全库存

订货点 = 订单提前期采购批量+ 安全库存

假如最大库存是100,日消耗20,那么什么时候开始订货?很难说,因为你不知道一次要订多少货?能订多少货?

所以首先,要把订货批量给计算出来。

怎么计算订货批量?

根据经济批量法,订货时批量越大,次数越少,订货成本越小,但是库存成本越大。库存成本和库存量呈线性正比,采购费用呈曲线反相,二者交集的那个点,就是经济批量的最优解。

批量求出来之后,就知道每次订货的数量。根据消耗与补充速度相等,回到上面的例子,最大库存100,日消耗20,安全库存是10,采购提前期是3天,批量假设求出来是60,那么现在只有一个问题,就是设置订货点了。很明显补充速度就20/天,消耗速度是20/每天。正常消耗4.5天就到达安全库存。订货点就在第2天。三天后,补充了60,消耗了60,正好持平。然后每隔三天订货一次。(理想状态,正好100%利用率,没有半毛多余库存,这个经济批量60是我为了方便计算直接写的,现实情况没有这么简便)

(这里补充库存的速度用的是固定批量法(静态),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动态批量(那么订货点就很难控制了)。经济批量也不是你想经济就能经济的,比如实际需求很急或者供应商一次只能给你这么多,那么你就需要从多个供应商那里去拼一下采购单,这种情况在批发商那里经常看到,所以说理论好弄,最优解也好求,但实际情况往往不是简单的公式计算,而更多是人的因素,如果不考虑成本的话,那随便搞个批量好了,实际上是库存三个方面的综合考量:物料价值,采购成本,库存保管成本,顺便说一句,假如仓库是空的,有没有成本?也是有的啊,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仓库租金,货架修缮整理打扫清洁等等,还有一些容器内的),只是此时就无法分摊到具体的物料上了,只能算管理费用,这部分不会计算在产品成本里,但是计入企业成本,是两个概念,毕竟哪个物料也没收益,也没背锅(这里指的是物料短缺或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怎么分摊)

所以定量控制最大的难度在于供应商的稳定性,老生常谈的卖卖双方和合作伙伴关系。最优解难求啊。

总体而言,算得经济批量后还得和供应商平衡一下。当然也可以采取多个供应商同时供货,当然供应商越多问题就越多。不是这个延期就是那个缺货,这个很常见。所以要想客户服务水准提高,首先要争物料期量需求,要保证物料期量需求,就必须要保证供应商的稳定性(供应商的资质认证里也包含供货水平和服务态度这两项,不光是看质量和价格),说道经济批量,你的经济批量未必就是别人的经济批量。所以大型企业不光收集竞争对手的资料,合作伙伴的资料也要收集的,不然你怎么在满足自身的利益前提下去考虑合作伙伴的利益呢?你连他利益点在哪都不知道。

另一种库存控制方式定期库存控制,就是每隔一段时期(固定的订货周期)进行一次库存补充,不管当前消耗多少,有一个规定库存量,那么每次需要补充的库存量都不一样。

(像这种情况你就不要自己搞,就让供应商搞个临时仓库,到期给你补足到规定库存就可以,随便你怎么用,但是可能吗?供应商是疯了吗?是迷恋这种不确定性来的刺激和挑战吗?除非是分销体系的补库,供应商或总部是备货生产,但实际上也没有这么补库的,都是计划补库,什么叫计划?就是多不退少不补,订多了你自己消化,订少了你再下个订单再来一次)

所以这里面的库存多出来的成本总是需要有人来承担的,不是你就是供应商,实在不行抬高价格甩给用户。(此时就需要包装一种说法用额外价值把这部分成本填了,你不能跟用户说:是因为批量没有平衡好,多出来的库存成本,所以价格高了些,你肯定说质量更好,更耐用,售后更有保证等等等等)

此时求出来的经济批量肯定要比定量法要高一些?为毛?

求出自己的经济批量比较容易,但要别人认同你的经济批量就需要很多努力的,因为你经济了,别人就不经济了,这是铁则。如果恰好双方都经济,价格也合适,那么不合作也不行了。

关键还是在于既要满足采购需要,还要成本最小化。(那么ERP可以做什么?

三件事:

1.根据现有的业务模型,求库存和成本的最优解。

2.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分析,批量,批量规则与库存控制的影响和关系。

3.根据历史数据状态下计算结果对比当下的业务数据参数,来调整和优化现有库存策略。

(历史数据得出的是洞察力和见解,用于指导当下更合乎成本规律,用于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方向或者如何避免入坑,通俗的说就是避免过失再次发生和将经验纵深放大,比如某些失误造成过损失,当下就可以轻松避免:如果说计划和执行又走了老路,系统就报警了,其次成功的经验进行挖掘,在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很多连锁品牌店都是简单的复制理念和模式:因为有成功的例子在那里,这么搞就能盈利,这么搞能避免损失,简单而暴力,除了人不一样,其他几乎都一样,这就像早年JAVA鼓吹的跨平台:一次编译,到处运行!经营理念和模式就是JAVA的虚拟机,提供个运行环境么,没有这个虚拟机,你到处运行给我看看。。。)

批量规则

批量规则(lot-sizing rules)。批量规则表示做MPS或MRP计划时,计算物品的计划下达数量所使用的规则,不同的批量规则表示计划下达量的取值方法,系统可依据批量规则计算需求量。

分为两类:静态批量规则与动态批量规则。静态批量规则每一批的批量都不变,大小相同。动态批量规则则允许每批下达的批量都可以不同。

常见的批量规则: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批量?

最大批量:当计划下达数量大于此批量时,系统取此批量作为计划下达量。

最小批量:当计划下达数量小于此批量时,系统取此批量作为计划下达量。

固定批量:每次订货计划数量按一个固定值下达。一般用于订货费用较大的物品。

直接批量:完全根据计划(或实际)需求量决定的订货量。

固定周期批量:固定周期批量指每次订货(或加工)的间隔周期相同,但批量数不一定会相同,只是按定义的批量周期合并净需求,作为计划下达量(计划产出量或者计划采购量)。

周期批量(比较常见):由固定周期批量演变的一种订货方法,指根据EOQ(经济订货批量)计算间隔期(周期),决定每年订货次数。间隔期内的订货批量随需求量而变动,由于订货次数是根据EOQ(经济订货批量)推算的,因此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次数。在一个订货周期内,系统取各时间段中物品净需求不为零的记录,将其净需求进行汇总,产生的计划量下达在这一订货周期内的第一个时间段上。

由于订货次数是根据经济订货批量(EOQ)推算的,因而被认为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次数。计算过程如下:在一个订货周期内,系统取各时间段中物品净需求不为零的记录,再将物品的净需求进行汇总,汇总的需求量在这一订货周期内的第一个时间段下达。

倍数批量:指如果需求量小于批量,则按批量计算;如果需求量大于批量,则按批量的倍数计算。

批次与批号

批号和批次比较简单,一般用于物料追踪。

批次就是产品按照时间、区域、炉号等标准划分,也就是说不同时间生产的产品可以作为不同批次,同一时间生产但生产地点不同也可做为不同批次,批次的目的是用来追溯,当产品到达客户那边之后,如若出现质量等问题,则可追查出是什么时间生产,或者什么人生产,然后分析是人为还是其他什么因素造成。 

批号,故名思意就是为了识别批次而规定的一个或一组代号。生产批号就是在工业生产中,虽然原料和工艺相同,但是每一批投料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质量和性能上还是有差异的。为了事后追踪这批产品的责任,避免混杂不清,所以每一批产品都有相应的批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万元ERP挥洒出13亿元销售额
家乐福存货管理案例
安全库存全攻略 - 日志 - 吕游 - ERP100.com-国内最大的IT信息化建设社区...
【采购】如何下好一张采购订单?既不会缺货,也不会库存过多
VMI:如何计划,如何管理?
供应商门户 ‖ 用精细的采购,实现最小的库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