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追随夫子去修身(2一4一1,讲于2021年3月16日)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讲于2021年3月16日)

点击上方按钮  敬请收听收看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追随夫子去修身(一)


《论语》载,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讲的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修学;三十岁能遵循礼法而有所立;四十岁面对纷繁的事项,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受外境迷惑;五十岁认识到了天道运行的规律,从而心存虔诚与敬畏;六十岁能平等地对待大家的意见;七十岁时已可随遇而安、随心所欲,却不会超越法度。

人生应如何度过,是每个人尤其是有志之士应认真考虑的大问题。此问题的解决只靠自身智慧远远不够,那怎么办呢?第一,听听大智者是如何说的。第二,看看大智者是如何做的,谁是这样的大智者呢?孔夫子当之无愧。他老人家在本章中讲到自己一生立志求道所经历的六个阶段。

我们先看第一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说到此呢大家可能会提出疑问说现在的人三岁入幼儿园,六岁入小学,这也是在学习,学习也要立志,那孔圣人为什么说到十五岁时才励志学习呢?当知,这里说的“志于学”,不是学习一般的知识技能,因为这些知识在古之小学时就已经完成。此处所指的是大学,这个大学也与今之大学有很大不同。古之大学指的是大人之学、觉悟之学,是教人做大人、做君子,志于圣贤之道的学问。若连这个志向都没有立下,即使硕士、博士毕业也难称为志于道。孔子出生于由辉煌走入没落的贵族家庭,他年轻时不为当时的权贵所接纳,但孔子没有自暴自弃,从小就立定志向,要探究宇宙人生的真相。以此标准衡量,有多少人敢说自己已达孔子十五岁时的修行境界了呢?

三阳从地起,五福自天来




微信编辑:杨国清   王    跃

视频编辑:洪   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9年8月13日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胡发贵︱闻道重于延年——孔子的生命情怀
《论语·里仁篇第四》4.15: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4.15
日课 | 《论语•里仁》15
【经典收藏】《论语精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