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下五千年,阿波聊历史(六)卧薪尝胆,田氏代齐,春秋无义战

“卧薪尝胆”——吴越争霸

弭兵大会开过四十年以后,东南方比邻的吴国与越国又大动干戈,时在春秋末叶,已是争霸的尾声了。

吴处于长江下游,建都吴(今江苏苏州)。越在杭州湾畔,吴之南,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

吴是在晋的“助吴制楚”的战略影响下,得到晋的帮助强盛起来的,成为楚国侧面的强大威胁。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率大军攻打楚国,以楚亡臣伍子胥作谋主,以《孙子兵法》的作者大军事家孙武为将军,直入楚境,五战五捷,一直攻下楚国郢都(令湖北江陵西北)。楚昭王被迫逃难,藏在随国(今湖北随县),楚国濒临灭亡的危险。楚大夫申包胥跑到秦国求救,秦不肯出兵。申包胥哀伤祖国将亡,就靠在会馆的庭墙上失声恸哭,日夜不绝,饮食不进,七日七夜。申包胥的爱国热忱感动了秦哀公,遂借给申包胥兵车五百乘,大约合甲兵一万五千人。吴王得知申包胥借得秦兵来救,又得知吴国内部因争夺胜利果实发生内讧,只好赶快退兵。楚虽存在下来,但国势大减了。

晋助吴制楚,楚亦助越制吴。越王得楚帮助,举兵攻吴,吴王阖闾亦起兵伐越。两国交兵,吴被打败,吴王负伤而死。吴、越从此结下了怨仇。

阖阎的儿子吴王夫差(?一前473),立志要报父仇。让人每天提醒他:

“夫差,你忘记了杀父之仇么?”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率师伐越,打得越王勾践战败求和。谋臣伍子胥力主趁机灭越,以绝后患。夫差不听忠告,存越作吴的属国。伍子胥慨叹说: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他预见到越将灭吴,吴的宫殿城池那时就要被废弃而成为污水坑了。

越王勾践(?一前465)决心报仇雪耻,睡在稻草上,门上挂个苦胆,出也尝,进也尝,时时责问自己:

“勾践,你忘了战败的耻辱么?”

越国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又转弱为强。越王又选了美女西施送给吴王,吴王为西施建立馆娃宫。越王又来朝见吴王,贡纳甚厚,吴王放松了对越的警惕。公元前482年,正当吴王夫差率领军旅会诸侯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与晋定公争夺霸主的时候,不料,越王勾践率军截断吴王的归路,攻陷了吴国的都城。吴王急忙回师,向越王求和。十年后,越灭吴。吴王夫差自杀。这段故事叫“勾践沼吴”。

越王勾践灭吴后,循夫差之故辙,也北上会盟诸侯于徐州(令山东滕县),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

“田氏代齐”——历史的转折

当吴、越在东南大动干戈的时候,中原地带,诸侯间的战事大大减少,代之以诸侯国内卿大夫间的角逐与兼并。齐、晋、鲁等国的内争都是相当激烈的。  .

齐国,吕尙始封于齐,吕尙,姜姓故齐君以姜为姓。春秋初年,齐独霸列国,中叶渐衰,后期已面临崩溃的边缘。齐相晏婴讲到齐国的政治形势时也说是“快完了”。当时,公室仓库中的布、帛、黍、粟都放得腐朽生虫了,而人民却生活无着,饿殍载道,起而抗争的人被镇压,遭到砍脚之刑的真不知有多少。

齐大夫田氏,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施行新政。田氏借贷给贫民粮食时使用大斗,收取借贷、贡赋时,却用小斗,以此笼络了人心。数十年间,齐民“归之如流水”。田氏势力渐强,先后吞灭了国氏、高氏等显姓强宗,夺得了很大权力。公元前475年前后,大夫田成子又把齐国内残余的旧势力消灭几尽,同时,与各国通好,取得了支持。这样,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田氏就完全控制了齐国的政权。最后,终于把姜姓的齐君放逐海上,取而代之,是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

公元前475年,恰是周元王元年。在中国历史上,这一年不只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也是中国奴隶制时代结束,封建制时代开始的标志。

齐国发生的事情,晋国早就发生了。代表封建制新势力的韩、赵、魏三氏,经长期斗争,终于吞灭了代表奴隶制旧势力的大大小小贵族与强宗。并且,把晋公室的土地也瓜分了,分别建立了韩、赵、魏三个封建国家。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既成事实,视三家若诸侯。历史上叫“三家分晋”。因而,有些中国史书把这一年作为划分春秋与战国的标志。

齐、晋发生的事,鲁国也发生了。鲁国在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这意味着井田制即公田制正在解体,对土地的私有制予以正式承认,改贡纳和力役制为以地亩抽税赋的办法。这是封建制的萌芽。但封建制在鲁国取得胜利,大约又斗争了一百多年。封建制在奴隶制的母体中逐渐成熟了,代表新势力的季氏在鲁国也控制了政权。

齐、晋、鲁发生着的封建制如同解冻的春风,吹到了中原,吹到了南方的楚,北方的燕,西方的秦,吹得中国大地上的奴隶制冰块渐渐消融了,滋润出“百家争鸣”时代的灿烂文化。

春秋无义战——封建制度走上历史舞台

纵观春秋三百年历史,天子倒霉了,诸侯起来;诸侯倒霉了,卿大夫起来:卿大夫倒霉了,陪臣也竟然起来杀戮君主,操纵国政。国家的兴衰,政权的更迭,一个个霸主的登场与下台,如同走马灯一样,令人头晕目眩。

这是为什么?

究其根源是一个“铁”宇。春秋时期铁工具在先进地区恐怕已比较普遍地使用。1975年在湖南省长沙,不但发现春秋晚期的铁器,还有一把钢剑。这表明当时冶铁技术巳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力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从而出现了新、替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带来了频繁的兼并与战争。

据鲁史《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列国间的军事行动竟达四百八十三次。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是该诅咒的。所以,两千多年来,不少史家都说“春秋无义战”。可是,中国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的历史性大转变,中国从列国林立的局面走向国家统一,难道不正是这些战争与兼并在开关着道路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值一次公费旅行:灭一国 霸一国 存一国 易一国
智囊•语智部•辩才卷•0727子贡•“翻云覆雨”,子贡的另一面
艾陵之战:春秋时期最惨烈的一场战争,吴王夫差为称霸有多拼?
鼎盛时期的吴国是如何被春秋诸侯们玩坏的
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二十六)忍辱负重,卧薪尝胆
周末阅读︱春秋霸主“宋襄公之仁” 真的不可理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