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魄初生秋露微——中国近现代书画臻选于9月16日开拍


桂魄初生秋露微

中国近现代书画臻选

拍卖时间

2023年9月16日


【作品索引】

作品1:黄   胄《书法》

作品2:黄   胄《赶鹅图》

作品3:吴冠中《风景》

作品4:沙孟海《书法》

作品5:李可染《千峰竞秀 万壑争流图》

作品6:林散之《书法》

作品7:溥   儒《仙山楼阁》

作品8:溥   儒《书法对联》

作品9:齐白石《葫芦》

作品10:郭沫若《书法》

作品11:诸乐三《墨梅图》

作品12:常   玉《青花盆中盛开的菊花》

作品13:关   良《打渔杀家图》

作品14:杨善深《山水》

作品15:胡若思 《山水》

作品16:黄君璧《山水》

作品17:钱瘦铁《山水

作品18:王   震《人物》

作品19:马   晋《游鱼图》

作品20:汪亚尘《花卉》

作品21:乔   木 《梅花》

作品22:山月《梅花》

作品23:关山月《书法》

作品24:朱屺瞻《亭亭山上松》

作品25:东旺《桃

作品26:忻东旺《瓜

作品27:程大利《花卉》

作品28:张   仃《祁连山

作品29:   仃《书法对联》

作品30:王生勇《熊猫四条屏》

作品31:周昌谷《牧羊图》

作品32:黄永玉《钟进士》

作品33:娄师白《花鸟》

作品34:郭公达《山水》

作品35:冯大中《凝眸》

作品36:孙其峰《松鼠嬉戏图》

作品37:毛栗子《文明卫生院》

竹本无心,皮外令生枝节。

藕虽有孔,内中不染污泥。


Lot 001

黄胄 | 书法

立轴 水墨纸本

132×53 cm

题识:黄胄于雨石居

钤印:黄胄私印

RMB 22,000

黄胄(1925年3月—1997年4月2日)中国画艺术大师,社会活动家,收藏家。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缔造者;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筹建者;黄胄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

毫端锦绣

众所周知,黄胄先生是一位极具首创精神的人物画大家,他的艺术道路是从写生开始的,是以自然生活为师。以“在生活中起稿,在生活中练功,全身心投入,满怀激情,个人风格技巧自然形成”为创作主张。

黄胄先生学习书法艺术,起初为的是写好画面上的落款,在早期的作品中,往往只题写作品的名称、作者的姓名、创作年代,字体较为工整。20世纪60年代,作品中的字体以隶书、行楷题写画作名称为主,并开始有意识的注意行笔的起始,笔划的粗细对比;70年代后,他开始用行书在画面中题写更多的内容,字与字之间不再是单独的个体。

黄胄先生书法相对成熟则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书写的速度更快,字与字之间气息贯通,一气呵成;笔线弯转流畅,用笔遒劲有力,字的间架结构也更灵活。他的书法,以行书最多,而且在用笔上是中侧互用,有一种疾涩遒劲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强烈,让人一见倾心,不但不违和,反而更加自然和从容淡定。无论是点画的打磨上,还是点画之间的关系处理上,都非常有特点,既有彼此揖让,又有相互顾盼,首尾联系,体现出一种和谐稳定的关系。

黄胄先生的书法成绩不但在于天赋,也是他勤奋好学的结果,正如他的绘画。而受绘画的影响,他的书法也将点画安排的十分精准,整体上给人以酣畅淋漓、沉着痛快的感受,笔墨很是饱满,其书法与绘画可以说是并驾齐驱的。

黄胄的书法,一上眼就给人一种洒脱自在的感觉,而且那种洒脱奔放的感觉,就犹如他的绘画一样,正是绘画的影响的,他的书法也是如此精到,整体上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痛快沉着的感觉,不仅如此,笔墨很是饱满,非常有姿态之美,相信,谁看到他的书法,都会被深深地震撼到,其书法水平和其绘画,可以说是并驾齐驱的,而书法却被埋藏了,他的书法水平,可以说不输当代任何一位大家,甚至比书法大家写得还要精致,还要有水准。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
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
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
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Lot 002

黄胄 | 赶鹅图

立轴  设色纸本

66×48 cm

题识:黄胄于雨石居

钤印:黄胄之印 雨石居

RMB 43,000

黄胄(1925年3月—1997年4月2日)中国画艺术大师,社会活动家,收藏家。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缔造者;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筹建者;黄胄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

笔墨神韵堪称一绝

黄胄是建国以后成长起来的中国画大师,是继徐悲鸿、蒋兆和、方增先之后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画家。黄胄人物画突破了中西方人物画的主题和样式,在画法上创造了激情奔涌、活泼潇丽的风格。在绘画题材上表现新疆、西藏少数民族风情的创作中,充满了一种真情的流露,是一种充满生气的,无拘无束的心灵描写。黄胄将西方素描观念与中国传统人物画相接合,是中国人物画一座永恒的丰碑。黄胄是我国20世纪中后期最有影响的画家之一,他笔下的人物画、动物画意态生动、简括传神,富有浪漫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在中国画的绘画语言探索方面获得了巨大突破,开中国画坛一代新风。

黄胄长期在大西北生活,创作了大量的西北各族人民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新疆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的少女、孩子、老人,都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所表现的歌舞、劳作、放牧、游戏,既是一幕幕精彩的瞬间,又是一首首美妙的乐章和动人的诗篇。人们都说黄胄把新疆画活了,也画绝了。黄胄塑造的新疆人物的形象,以其热情、奔放、潇洒和豪放的性格,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面貌,给人以极大的感染与振奋,人们往往在画前流连忘返、百看不厌。

黄胄人物画通过人民大众的生活,塑造了当代人物的经典形象,既有深度又有广度。黄胄所画的新疆少女、藏族猎手、草原牧民、南海渔民以及勘探队员、解放军战士,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形象典型而个性独具,有黄胄个人的艺术造型特色,让人过目不忘,历历在目。黄胄的人物画确实是画风清新,独具一格。

中国画技法中最主要的就是笔墨。历代成功的艺术大师,都在笔墨上有新的创造。黄胄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上,在表现人民生活和时代精神中,锤炼熔铸了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黄胄从小生活贫苦,虽然自小喜爱美术,但没有条件临摹很多古画,主要是通过自学在生活中闯出来的。

黄胄说:“我学画开始没有临摹的条件,这也有它的好处。我一开始就在生活里'闹’,主要是画速写,一边观察一边画,边画边写,以后才学传统的东西。由于没有什么束缚,就敢于放开手画。”黄胄由此创造了自己的笔墨语言,其最大特点是以速写起家而创笔墨之新。中国画的笔墨,首先是强调“骨法用笔”,强调毛笔线条的表现力。黄胄就是将速写与中国画笔墨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黄胄的中国画人物画从表面上看似乎很“乱”,但从总体去看乱而不乱,形象非常准确生动,充满激情,其线条刚劲、有力。为了强调动感和力量感有时强化成直线,连续的直线因为是带着感情和力量的,又充满节奏和韵律,所以也很美。这不同于古人的“十八描”中的任何一描,成了黄胄的独特线描。黄胄在写生中特别注重研究,抓住对象的特点和本质为创作做充分准备。

他一直坚持“艺术源于生活”这一准则,表现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歌颂少数民族独有的民族文化,抒写自己对新生活的赞美之情。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看到了人们欢歌笑语的喜庆场面,看到了人们脸上自然流露的微笑,他笔下的人物健康向上,充满积极坚强的蓬勃生命力,具有高度的真实感和自然感。





长夏伊犁百草鲜,白云万朵胜春烟。
且随红袖抬头望,金盏花开远接天。

Lot 003

吴冠中 | 风景

布面油画

30×20 cm

题识:荼九八

RMB 32,000

吴冠中(1919年—2010年),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等职。

生动细腻 自由洒脱

吴冠中先生是融贯中西的绘画大师。吴冠中先生之所以如此出名,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绘画作品确实很精彩,他讲西方表现主义精神同我们东方古典水墨思想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开创了中国艺术新局面。

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他的水墨下的江南风情,其实他在油画领域,也有着惊人的成就,特别是在画面形式上的开拓创新,让中国美术焕然一新。

另外,吴冠中先生更是一个敢于背叛艺术,甘在时代逆行的人,但他却走在了所有人前面,走在了时代前面。他敢于说别人不能说,不敢说的话。

他的一生不改初心,凭借一颗赤子之心,坚持着自己的立场。他的一生都在扮演这先锋角色,并与这个浮躁而冲动的时代对抗着。他会毫不留情的揭露文化弊端,特别是美术界中的无能与堕落现象。

他是那个时代的独行者,孤寂却又固执,记得吴冠中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生只能有一次选择,我支持向自己认定的方向摸索,遇歧途也不大哭而归,错到底,作为前车之鉴。”这段话不仅是他一生的写照,也融入到吴冠中的作品中。

你一定要穿着大师的拖鞋走一走,然后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脱的过程中,你就会找到自己。

——吴冠中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Lot 004

沙孟海 | 书法

立轴 水墨纸本

68×38 cm

题识:庚午莫春沙孟海年九十一

钤印:孟海

RMB 67,000

沙孟海(1900年—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千峰竞秀入云天,雾海茫茫山水连。

身临曲径清幽处,溪流淙淙雀鸟喧。


Lot 005

李可染 | 千峰竞秀 万壑争流图

立轴 设色纸本

68×45 cm

题识:可染写之

钤印:可染

RMB 66,000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原名李永顺,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室名师牛堂,江苏徐州人。原名李永顺,曾用别号三企。擅中国画、美术教育,是中国山水画大家。自幼习画,深受潘天寿、林风眠影响,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学画,曾在多所艺术院校任教。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在山水画方面,李可染主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

人大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陈传席在上世纪90年代发表过观点:他认为,“李可染的画是当代一个高峰,但和前代比,他又是一个低峰。”李可染当年的名言是“用最大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陈教授认为,可染的传统功力有一定基础,但书法、线条的火候远未达到黄宾虹、齐白石的大师地步。尽管如此,李可染仍达到当代大师的地位。这在于他能避开自身的传统训练不足,发挥自己的西画所长,用中国笔墨表现西方的素描以及伦勃朗的“黑中透光”的风格。

李可染确实做到了技法、技巧上的科学化,他甚至把一幅画中最亮和最暗的光色度用1度到10度来精确区分,他自己常说的画山水可以画一周,也可以画十天半月,用毛笔在宣纸上反复皴染,如潘天寿所说的李可染的“搨搨画”,他在创作上强调“三日一山,五日一水”的“意匠经营”。

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他在40年代的山水作品是一种线性笔墨结构。50年代以后的作品,由线性笔墨结构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浑厚,深邃茂密。李可染的山水画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从总体看,李可染的山水画比明清山水画更靠近了对象的感性真实,从某种意义上看减弱了意与形式趣味的独立性。

李可染的山水作品经历了由单纯到丰富,再从丰富重返单纯的过程,他在“师古人”和“师造化”之间,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和打造着属于自己的笔墨结构和画面语言。他笔下的山水,浓淡之墨层层积染,使通幅画面幽深静谧而又声色并茂,再施以浓丽之绿色,仿佛一抹雨水洗涤过的清香扑鼻而来,夹杂着浓浓湿气,宛如一曲清唱响彻林间,赏之令人豁然畅怀。

李可染从小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后接受西方美术教育,根据自己的感受创立了现代山水画的新模式。他引进西方绘画中写实、光照等特点,以西润中,给中国画的发展指引了一条新的发展路线,把中国山水画推向了另一个艺术高峰。李可染的山水画中国最常用“积墨法”来表达山水画事物的复杂、丰富的层次、空间的深远。

李可染通过对自然进行长期的观察写生,逐渐创新了山水画的表现形式,他在画面中弱化了线条在传统山水画中的地位,把画面中的水墨渲染提升到重要的位置,把西画的明暗转换成了墨色层次,墨色明度差异凸显出景物的空间层次,由此塑造出具体山川形象的体感与量感,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李家山水”。

他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之间创造了李家山水的独特面貌,为中国山水画注入了一种新的审美形式。他临摹古人作品,学习传统的绘画技法,但不拘泥于传统,既吸收传统精华又以自然为本,把山水画从临摹古风转变到了积极入世的写生创作状态。李可染把握了结构之美、笔墨之美、厚重之美、空间之美,把中国山水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中国画的现代转化和未来走向做出了重大贡献。




十九年前旧画人, 依然形貌具风神。
而今老卧江潭上, 犹记当时性格真。

Lot 006

林散之 | 书法

立轴 水墨纸本

136×34 cm

题识:甲子年八月立秋林散之

钤印:散之信鈢 江上老人

RMB 23,000

林散之(1898年11月20日—1989年12月6日),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 。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与李志敏并称“南林北李”,被誉为“草圣”,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林体”。



晨风变初霁,邂逅山中客。

稷雨复蒙密,闲云日萧瑟。

檞叶有清音,繁枝暗无色,

片水带孤青,微云生远白,

积素满空山,何处袁安宅。

临营邱寒林。

Lot 007

溥儒 | 仙山楼阁

立轴 设色纸本

80×37 cm

题识:心畬画并题

钤印:心畬

RMB 52,000 

爱新觉罗·溥儒(1896年9月2日—1963年11月18日)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秋光山色 疏逸高旷

溥儒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擅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溥儒得传统正脉,受马远、夏圭的影响较深。他在传统山水画法度严谨的基础上灵活变通,创造出新,开创自家风范,画面笔意疏逸高旷,简远淡雅,气象万千。正是画如其人,可见笔笔皆是先生思想胸次之自然流露。在他的丹青里诗词中,我们读到的是高逸的笔墨,醉美的风光,更是他对生命的一份恬淡与豁然。

溥儒的山水画应始于他在北京西山隐居之时。他在《自述》中说:“余居马鞍山,始习画。余性喜文藻,于治经之外,虽学作古文,而多喜作骈偭之文。骈俪近画,故又喜画。当时家藏唐宋名画,尚有数卷,日夕临摹,兼习六法及论画之书。又喜游山水,观山川晦明变化之状,以书法用笔为之,逐渐学步。时山居与世若隔,故无师承,亦无画友,习之甚久,进境极迟,渐通其道,悟其理蕴,遂觉信笔所及,无往不可。初学四王,后知四王少含蓄,笔多偏锋,遂学董、巨、刘、马、夏,用篆籀之笔。始习南宗,后习北宗。”

故而溥儒的山水画深得南北宗之妙,既有北宗的峻厚气骨,苍劲传神;又有南宗的明秀风韵,为时人所重。溥儒所画山水,不仅以浅绛山水见长,“青绿山水”、“界面楼台”均神妙非凡。用笔细秀,墨色相融,墨中有色,色中有墨,山清水秀,雅逸绝伦。

笔迹劲峻活脱,少作墨染,山水中并综合有人物、建筑、树木、浩瀚的水面,构图奇就,设色淡秀,充分利用线来钩摹。所画动物、草虫、禽兽神采生动自然,有天趣,自成风范。也许是四王的笔墨图式太过程式化,溥儒后来由四王转向了南宋的马远夏圭。溥儒早期的山水画,也是以临摹宋人山水居多。宋人的山水画多表现北方的景色,山水偏重形理而注重笔线。当时北京的名士画家,每每提到溥儒,皆推许说:“惟有心畲出手惊人,俨然马夏!”可见溥儒的绘画功力非凡。

溥儒山水之面貌并没有如同清朝大多数宫廷画家一般,面貌单一,而是笔墨色较自由,颇为信手。其树木笔法分明,山石描绘轻快率意,多侧锋短弧,顿入提转,疏则朗秀,密处也不失潇洒。溥儒论画之笔墨时也曾自言:“顿笔妙者,起伏轻重,已分明晦,稍加渲染,足矣。”



Lot 008

溥儒 | 书法对联

立轴 水墨纸本

88×15*2 cm

题识:乙酉秋月 西山逸士溥儒

钤印:旧王孙 溥儒

RMB 20,000

爱新觉罗·溥儒(1896年9月2日—1963年11月18日)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远远西山夕照斜,名园春尽寂无华。

幽花卧地无人赏,何况葫芦旧样瓜。

Lot 009

齐白石 | 葫芦

立轴 设色纸本

132×33 cm

题识:白石老人八十八岁

钤印:白石

RMB 96,000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风翻墨叶乱犹齐 架上葫芦仰复垂

葫芦谐音“福禄”,在传统民俗中有避邪趋吉、多子多福、万事如意等寓意。齐白石画的葫芦作品很多,他曾说:“因喜葫芦能解笑”。在其“衰年变法”之后,犹以黄葫芦、藤蔓和墨叶的组合方式最多。

此幅《葫芦》构图疏密相间,画面景物虽集中,但处处通透。画中藤蔓、叶片均匀分布,气势一贯面下,而葫芦坠于下方,使得观者有一种自下而上仰视的感觉。画中以湿墨写出葫芦叶,不着墨线勾筋写脉,点缀以赭石枯叶,叶片的向背、深浅一一展现;又以焦墨渴笔写藤,龙游宛转,时隐时现,挥洒自如。丛叶乱藤之中,三个葫芦若隐若现,浓烈的黄色和厚重的墨色形成强烈对比,使得整个画面热烈而充满生机。

齐白石的画都是“自家造稿”,葫芦画虽多,但这幅画特别耐人寻味。齐白石葫芦画的成功,自然招致求之者甚众。而画者求变,买家求同,就像齐白石曾题道:“一日,有客见余所画鸡,喜之。欲观余再画,请勿更样。即对客为之。故余之画有雷同者。”在齐白石看来,作画卖钱没必要扭捏作态或沽名钓誉,故写诗自遣,还“怪杀天工”,真是“又向荒唐演大荒”,不由使人莞尔。

画作雷同,也源于齐白石对于艺术探索的严谨态度,画面程序的形成如此,变化突破则更费思量。他曾在另一幅《葫芦》上题诗道:“几欲变更终缩手,舍直作怪此生难”。其实,他画葫芦并非千篇一律,在《葫芦蝗虫》画中题道:“余曾见天畸翁院落有藤一本,其瓜形不一,始知天工自有更变,使老萍不离依样为之也。”

在齐白石晚年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他大多胸前佩戴一个小葫芦,而且其临终前特遗嘱将这个葫芦也一同随葬。其实这里包含着齐白石对世界独特的感悟:齐白石饱受离乱之苦,动荡之伤。他有《画葫芦》诗云:“万事不如依样好,九州多难在新奇。”他认为社会上求新求变的思潮导致了诸多纷争,而葫芦大同小异,正符合他心中的不变的“君子”形象。他曾评价葫芦:“头大头小,模样逼真,愿人须识,不失为君子身。”可见齐白石画的葫芦还寄寓着他复杂而朴素的世间情感。




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须存其笔锋,得势而出。
今闻东楚人,结网为书圃。
池墨泼飞云,紫毫挥广宇。

Lot 010

郭沫若 | 书法

镜心 水墨纸本

63×35 cm

题识:郭沫若

钤印:郭沫若

RMB 26,000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Lot 011

诸乐三 | 墨梅图

立轴  水墨纸本

91×34 cm

题识:诸乐三写

钤印:乐三之印

RMB 33,000

诸乐三(1902年2月14日—1984年1月29日),原名文萱,字乐三,号希斋,别署南屿山人,浙江安吉鹤溪村人,著名国画家、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中国第四次文代会特邀代表。

人以为画 我以为家

在诗、书、画、印诸多领域,诸乐三都得到了吴昌硕的亲炙,尤其在篆刻方面,正如其所言:“我治印的方法与学习的过程,走的就是吴昌硕先生走过的路子,后来吴昌硕先生指引我直追秦汉古玺,使我懂得汉印转化引发出各种风格。

后来在实践中体会尤深,取法汉印,并从汉印中平实一路化出。” 诸先生结合自身长期的实践创作,对吴昌硕艺术理念进行认识与转化,进一步传授给学生,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切实的教育方法无疑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

他笔下除了继承传统绘画的技法以外,又大胆的采用写生的方式,将一些生活中所见所闻的花卉流露到自己的笔墨当中,形成了更多的个人风格,当然整个绘画当中依旧具有绘画从金石味中出的“吴门风格”,同时他在写生的时候就开拓了形气兼重的绘画风貌。

他擅于从平凡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诗情画意,作画强调立意、意境,作画前深思熟虑酝酿诗意,通过传统笔墨表现大自然景物的朴实、纯洁之美,故其画中有诗,回味无穷。

诸乐三擅长写意花鸟,兼工山水,题材既有常见的梅、兰、竹、菊等,诸乐三此类作品最多,其执篆籀之笔,表现如锥画沙、屋漏痕、折钗股的线条,又喜画紫藤,以草篆写藤,中锋挥洒,乱中有序,笔走蛟龙,浑厚灵动,自成一格。至于草虫花鸟,则多取八大、黄瘿瓢、任伯年、王一亭诸家,于画面增添不少生机,有别于吴昌硕基本不画鸟虫的画风。



点击播放视频
常玉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精準、純粹,充滿令人驚艷的技巧與才華!
Sanyu is a formidable force 
who works with precision and purity.
And what intelligence! What technique!

——馬克思.賈克伯 Max Jacob 1929

“我觉得常玉自己就是盆景,

巴黎花圃里的东方盆景。”

——吴冠中

Lot 012

常玉 | 青花盆中盛开的菊花

立轴 纸本油画

138×68 cm

题识:玉SANyu

RMB 36,000

常玉(1900年10月14日—1966年8月12日), 本名常有书,生于四川顺庆(南充市)的富商家庭,1910年即与赵熙习画,长于书法的他,1917年入上海美术学校就读,1919年常玉与徐悲鸿、林凤眠以留法勤工俭学的方式前往巴黎,并于1919年赴日时在东京展出其书法作品,而获当地杂志刊载推荐。1938年他曾短期回中国,接着转往纽约,在该地生活了两年。并于1948年在纽约现代美术馆展出作品。该馆同时印行“瓶花”的彩色明信片。1948年返回法国,直至1966年逝世于巴黎。

寂寞的枝头才能长出常玉要的花朵

“花卉”一直是常玉的重要绘画主题,这一题材贯穿了常玉的创作。常玉一生之中画了许许多多的花卉盆景。或是含苞待放的期待;或是绮丽繁花的盎然生机;亦或是苟延着凋零的残枝,却锋芒毕露。“我觉得常玉自己就是盆景,巴黎花圃里的东方盆景。吴冠中在散文《说常玉》中回忆巴黎旧事写道。这也恰好道出常玉花卉油画作品《青花盆中盛开的菊花》的自传性质。

常玉对花卉的热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对花卉的审美。以花喻人、以花喻己,在一向追求“物我合一”境界的中国文化中,托物言志早已内化成艺术创作的关键。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历来便是古代文人墨客所赞咏的对象。而常玉的花卉作品恰恰大多为中国古代文人所欣赏的淡雅“梅”与“菊”。

菊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秋风中,菊花独自盛开,独天下而春,更是成为高洁孤傲、坚忍不拔的象征。在古诗的五言绝句《寒菊》中“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以菊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自己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创作。

值得注意的是,花盆下方的木桌,以八吉纹、长寿纹和金钱纹陪衬,凑齐了“福禄寿”三种象征符号,是中国传统宫廷及民间通俗绘画中极常表现的吉祥意象。常玉借由“含苞待放的菊花”与“福禄寿”符号,来表达身处乱世,抑郁不得志之下的顽强意志和对于生活的殷切期盼。

这些“福禄寿”符号不断地出现在常玉各个时期的作品中,这不仅仅是一个被描绘的对象物,更带有一深层的指涉: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吉祥安宁的诉求借此进入了画面,在装饰之余,表达了常玉对故土的思念与文化的认同。

“常玉是一个'怀乡’的艺术家。我在他的盆花中看见他的梦。我觉得能够从那里一直追溯到他的童年与故乡。那里捕捉着了一种悠长的乡思。并不是'乡愁’,并不'愁’,并非心碎肠断的不堪,但是缠绵、沾滞、挥摆不去。”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熊秉明曾经说。

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熊秉明曾经说。美学家蒋勋认为:“由于常玉对生命本身的认真,使得他的绘画具有一种纯粹性,他的花卉尤其让人有古云'此生如花’的联想。”如同美学家所言,常玉的花卉最能展现生命中华丽与孤独的极致。从《青花盆中盛开的菊花》中,我们可以看到常玉独特的文化美学,以及于乱世中散发出希望光辉和顽强意志。


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

Lot 013

关良 | 打渔杀家图

立轴 设色纸本

50×39 cm

题识:关良写于沪江山月轩

钤印:关良之印

RMB 32,000

关良(1900年12月30日—1986年11月28日),字良公,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中国画大师。历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等职。关良是中国近现代画坛风格独特的艺术大家与艺术教育家。他是最早将西方现代派的绘画理念引入传统水墨画的画家,其水墨戏剧人物画独树一帜,影响也最大。

大巧若拙 极简传神

有人说,近现代画有三座很难超越的大山,一是齐白石的花鸟,一是黄宾虹的山水,还有一个就是关良的人物。关良是20世纪中国画大师,也是中国戏剧绘画的鼻祖,他一生致力于艺术教育事业。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中最早将西方现代派绘画理念引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之中,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戏剧人物画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关良早年留学日本学习绘画,回国后在上海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他的绘画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油画、水彩、素描和水墨画。前者题材多样,后者则以戏曲人物为主。建国后他的彩墨戏剧人物画独树一帜,风格独特,影响最大。

关良欣赏京剧艺术,并拜师学戏,因而谙熟戏曲的剧情、人物造型、身段,故其笔下所出极其简练传神。其人物的造型吸收了民间造型艺术的某些特征,仅仅通过身段、手势、腰腿等简练的几笔阔大笔触,就把人物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戏剧人物的脸谱、装扮、服饰等也以最概括的手法表现,绝不拘泥于细节的描摹。

他喜用秃笔,笔法稚拙,笔墨敷彩简洁随意,质朴平易,极富笔趣,不拘泥对象的解剖、透视和比例,而是以夸张、变形的手法传神写照,人物情态天真而幽默,尤其是眼神刻画最见功力,眼睛瞳孔用浓墨点醒极传神。

关良的戏剧水墨人物画,在创作上吸收了中国古代石刻、砖画的艺术精粹。在用笔方面与黄宾虹的"不齐弧三角美"映衬,以简短而朴拙的线条刻画人物形象。他常说:“我的用'线’自有我的特点,绘事上的许多常见、娴熟的技法如圆润、流畅、刚劲、挺拔并不为我所取。古人有云:'笔意贵留’,留就是把线一点一点的送到,画出是迟涩的,笨拙的。在造型方面追求夸张、变形、浓缩、提炼来表现戏曲中人物的美。这也与齐白石的"似与不似"的手法一致。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Lot 014

杨善深 | 山水

镜心 设色纸本

68×46 cm

题识:丙寅九月善深

钤印:杨 善深

RMB 20,000

杨善深(1913年—2004年)生于广东赤溪。1945年与高剑父、陈树人、赵少昂、关山月、黎葛民等人创办“今社画会”,1947年与赵少昂举办合作画展,当代“岭南画派”主要代表画家。1999年,杨善深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视艺成就奖。

内秀用笔 用色老辣

杨善深是“岭南画派”的第二代传人,系“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的弟子。杨善深在继承“岭南画派”革新精神的同时,在笔墨及绘画语言方面标新立异。杨善深最为擅长的莫过于花鸟、走兽。

早年游学日本画中有着明显日本画痕迹,他所画的马猴、虎猫、豹牛 、兔 或 猪等其他常见的走兽类题材,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走兽,再辅之以朦朦胧胧的环境渲染。他擅长中国画兼长山水、花鸟、人物作品具有内敛之美,作品具有内秀用笔、用色老辣苍莽。大部分作品渗透着岭南淡雅的文人气息和诗一般的气韵。

相比较走兽类题材的绘画,杨善深笔下的花鸟表现出的中国画笔意就较为鲜明。他以浓淡干湿的水墨与浅黄或赭色绘树枝、竹竿,以朱砂写鸡冠、花朵或其他物象,在画中表现出显而易见的视觉反差。

杨善深的山水画有两类风格:一类以厚重的水墨或彩墨绘就,以大块的水墨或彩墨表现山林、房舍,再以破墨渲染山峦、村野;一类为浅淡的泼墨所绘,再加浅绛淡设色表现树木、山石。

前者为泼墨大写意,即便有少量的彩墨,也是融合在水墨之中,画面给人以恣肆淋漓之感。他秉承岭南画派的创新精神,融贯中外,其绘画构思新颖,笔墨苍老,巧拙互用,雄放而不失秀雅,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Lot 015

胡若思 | 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105×31 cm

题识:辛巳六月仿王廉州笔作于惜阴斋中 丹徒胡若思

钤印:胡若思印

RMB 20,000

胡若思(1916年3月—2004年),字遐思,号琴人。画室名勰一斋。曾为中国第一部彩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及《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绘制山水画景 。历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 ,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擅山水画,尤喜画黄山。 

遐思处夺天工

胡若思的山水画有“南胡风韵”之称,他能够将青绿设色、牛毛皴法、线条勾勒、泼墨泼彩等种种中国画创作手段发挥到极致。具有富丽堂皇、典雅高贵、明净清秀、恢宏浑厚的风格。

胡若思以黄山为表现题材的系列作品,普遍带有一种舒朗的快意。此图也是表现晴朗的黄山。群山在雾中隐现,而雾淡薄轻盈,倍显清丽。胡若思的山水画创作已不是纯粹的传统表现手法,显然接受了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山之境界更广,气势更大。从近百幅绘作来看,胡若思基本承袭了张大千的笔法与神韵,工笔、写意、青绿、泼墨无所不精,堪称罕见的多面手,而其中又以工笔和写意巧妙的融合之法,最为让人称奇。

他于山水、花鸟、人物、走兽、界画无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浅绛、泼墨、泼彩无一不精,是现代海上画坛罕见的多面手。中年以来,尤长于绘画黄山奇景,他以传统中国山水画笔墨为基础,在色彩、水墨、结构、章法乃至光影的处理上都有着独到见解,由此开创了当代“黄山画派”新格调。

若思先生在艺术上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为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所作出的可贵贡献,的确是值得人们永久纪念的。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中国画大师,都高度重视对传统技法的继承、掌握和锤炼。

胡若思先生精湛的传统功力,更是为识者所称道。他力主中国画须从唐宋入手,取法乎上,攻之弥深。他由宋元古法中汲取精华,奠定根基,继而渐趋佳境,直至自成一家的艺术发展轨迹。当我们观赏着胡若思先生的山水时,不由得为他独具表现力的笔墨技法和瑰丽典雅的笔墨情趣所陶醉、所折服。



松山瀑布挂银帘,做看水云观大千。
薄雾寒烟雷耳畔,行空雁阵欲南迁。

Lot 016

黄君璧 | 山水

镜心  水墨纸本

96×52 cm

题识:戊午秋日黄君璧

钤印:黄君璧印 君翁

RMB 30,000

黄君璧(1898年11月12日—1991年10月29日)台湾著名画家,广州南海人。原名允瑄,晚号君翁,本名韫之,以号行,中国现代著名国画艺术家、教育家。

自成一格 气势万千

黄君璧有“兼容中西”之名。他早年曾学过西画,他的某些作品(如画云水)在构图、用光方面也吸收了一定的西画因素,但他的主要功底还是传统绘画。  黄君璧为中国山水画大家,早年喜爱渐江,中年仰慕夏圭,对传统绘画下了很深的功夫。作品长于飞瀑流泉、风帆、霜林,笔墨氤氲,水意蒸融,苍劲有力,气势雄壮。

黄君璧的国画造诣极深,蜚声中外。作为传统派的艺术家,他“与古为徒”、宗于传统,同时又勇于借鉴西画,并善于将传统的山水、苍翠云岩情趣与西画风景写生的意趣相结合。他的画既是那么传统和古穆,又是那样富有现代的写实感。

黄君璧“以天为宗”,穷造化之幽微,并参以西画的透视方法。以明暗塑造形体,求真求实地表现山水的神韵,特别是云之气象,水之质感,云水之动感,更是其作品独具之特色。他献身教育七十载,桃李满天下,带动整个台湾地区艺术创作风气蓬勃发展。而于年近古稀之际,他开始赴世界各地畅游名山胜水,汲取自然精华,融入画中,所作之画,雄伟壮丽,气势万千,云山瀑布,自成一格,为世人所赞誉。

黄君璧游历广泛,于名山大川中看真山真水,晚年亦“喜听泉声和鸟语,寻幽竟日不知还”,自道“生平最爱写云山”。他将自己对山水的喜好和感触形诸于笔端,把淡泊的心境寄情于林泉,故而其山水透露着平和宁静,有冲融闲逸之美。与溥、张相比,黄君璧沉稳朴厚,始终以平实的态度、涵容古今的奋求、苍拙的笔墨风格自立于艺术之林;晚年大量云海飞瀑之作,在表达个人漫步寻幽、云影自在之意的同时,也切近了现代城市受众的审美诉求,形成其融雅与俗、文人情怀与大众趣味为一炉的黄氏格体。

黄君璧经历了现代中国画的继承、演变、革新的全过程。他从学中国画之日起,就兼学西画,是一个通西画的中国画家。尽管在当今的台北画坛上,他仍被现代画派视为保守的传统画派的代表人物,可是在西方艺术界,他却赢得了“中国新古典派”(意为革新的传统派)的称号。



松山翠绵邈,松水清逶迤。
流芳暨千载,永言著声诗。

Lot 017

钱瘦铁 | 山水

镜心  水墨纸本

80×36 cm

题识:瘦铁

钤印:钱崖瘦铁

RMB 27,000

钱瘦铁(1897年—1967年),名崖,一字叔崖,号瘦铁,以号行,别号数青峰馆主、天池龙泓斋主等,江苏省无锡市鸿声里人。斋名有瘦铁宦、梅花书屋、峰青馆、磅礴、契石堂、一席吾庐、煮墨盦、临江观日、天池泷泓砚斋等。中国画会创始人之一。擅长中国画及书法、篆刻 。山水画师法石涛,曾被誉为“江南三铁”(吴昌硕称“苔铁”、王冠山称“冰铁”)之一。

破古出新 归于自得

钱瘦铁的画风偏向于传统,属于以古为师的南宗山水。不过他在设色方面却能别出心裁,让人觉得有新鲜感。钱瘦铁把书法中的运笔技巧融入画中,所画山水或苍润,或伟岸,或雄健,都透着浓浓的笔力章法。他在创作中喜欢变化笔锋,表现游山玩水的畅快,强调人与山水的和谐相处。

有时,他也能兼顾写生,画眼前风景,纵然构图缺乏完成性,也能画出种种真挚情怀。他身边的好友黄宾虹、陆恢对他影响很大,他在早期作品中常常有致敬他们二人之处。钱瘦铁在创作中不排斥明艳的色彩,他有时候甚至会用饱和度极高的大红。关于这一点,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有人觉得这是求新变法,有人觉得这是迎合讨巧。不过人们如果看到了他的笔墨皴染,就会统一看法。认为他是一位技法扎实的画家。清初画家石涛对钱瘦铁影响很大,尤其是石涛对于笔墨的阐述,令他茅塞顿开。当他进入上海国画院成为专职画家后,逐渐形成了重视用笔,胜于用墨,用色大胆的个人风格。

受石涛影响,钱瘦铁也喜欢画黄山,他通过观察写生,打破传统山水的“三远法”构图模式,创作出既有气势,又有传统韵味的画作。不过,钱瘦铁的山水画有个小毛病,他对于细节的处理有些粗犷,造成了气势很足,严谨欠缺的面貌。从这个细节能够反映出他性格上的特征,他是须眉丈夫,豪情恣肆,故此放松了细微之处的处理手段。

其实,这个特点如果往好的方向探讨,那就是刚健有力,打破了人们对南宗山水的理解偏差。钱瘦铁晚年还画过新式山水,他对于新式的理解是:破古出新,归于自得。他不看好故弄玄虚式的新颖,他追求在继承中寻找创新的可能。



碧髯老祖谁更瞻,复履飘芦渡大川。
绛袖飞霞海日速,片石孤峰空界县。
九载面壁得真诠,波涛泌涌心湛然。
白昼天花堕眼前,欲问神心妙中玄。
水底无云月正圆,神通变化悲人天。

Lot 018

王震 | 人物

立轴 设色纸本

136×42 cm

题识:白龙山人敬写

钤印王震私印

RMB 34,000 

王震(1867年12月4日—1938年11月13日),男,字一亭,号白龙山人、梅花馆主、海云山主等,法名觉器,祖籍浙江吴兴,出生于上海青浦,清末民初著名画家、买办。

笔尖上的众生与佛祖

一边是成功商人,一边是专业画家,这在当代并不多见。王震先生有其成就,来自勤勉,他每日作画甚勤,清晨六时起床,挥毫至上午十时,始出门办公,寒暑无间,已成习惯。王震早年学画时,临摹任伯年居多,四十岁以后他受到吴昌硕的影响,五十岁以后渐有自己的绘画特色。张大千颂有:胸径阔达,志节高迈,落笔放达不羁,始能纵送由心,全其气势也。

王一亭与吴昌硕是莫逆之交,亦师亦友,诗酒书画,交从甚密,时有“海上双璧”之誉。60岁以后熔任伯年与吴昌硕为一炉,既有吴氏浑厚凝重又不失任氏的清新俊爽。王一亭虽学任、吴二巨擘,但个人风格仍然十分突出。他的绘画题材更广,风格更显放旷,使海派中国画的表现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吴昌硕赞曰:“王君之画因绵邈高浑,直逼元宋;而其诗又温婉排奡。悉称其画所谓体差裒等。诗与画互为裒益者欤。”

王震的花鸟画作站在其一生所作绘画的百分之八十左右。他主宗吴昌硕,以篆籀之法写之,极富金石之趣。与此同时,他极其重视写生,为此,特在其寓所“梓园”内饲养了各种鸟类及白鹤。正是长年累月的观察和写生,他笔下的花卉、鸟类显得极富生气。

有人评价任伯年的画像和风细雨,而吴昌硕的画则是电闪雷鸣,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绘画风格。王震的绘画受到了他们的影响,吸取了两家的长处,所以绘画的面貌是十分丰富的,笔墨爽利迅捷,冷峻清逸,别有一番情趣。

王震所作的人物画中,佛教人物题材多见,无量寿佛、达摩、观音、弥勒、和合二仙等均有涉足。得益于王震沪上大亨的身份,再加上画坛“海上双璧”之一的地位,王震的佛像作品广受追捧。



Lot 019

马晋 | 游鱼图

立轴  设色纸本

86×55 cm

题识:壬午春三月作于湛华馆伯逸马晋画

钤印:马晋之印

RMB 22,000

马晋(1900年—1970年),字伯逸,号湛如,又号云湖,别名伯远,早年曾用名马锡麟,室名湛花馆,北京大兴人。1922年从金北楼学画,擅长画马,宗法郎世宁。兼擅花鸟画,又工书法、刻印,并工做风筝。解放前一直以卖画为生。解放后任北京画院画师。

融合东西

马晋是北京画坛传统派里融和中西的画马名家。他取法郎世宁步入画坛之际,正是康有为主张“合中西而成大家者”、“当以郎世宁为太祖”之时。但马晋在金城、陈师曾引导下,不仅广泛学习古代院体画、文人画传统,而且博涉书法篆刻,更能以写生矫正临摹。在三、四十年代其工笔写实画风成熟之日,已开始在绘景中强化中国味。至五、六十年代,他更在马、牛、花鸟画中完善了自成一家的工笔写实风格,推出了工写结合的小写意面目。

马晋随着赵先生出入紫禁城,看到宫廷收藏的郎世宁等人画作,受到了很大启发。后又拜金城、陈师曾为师,广泛学习古代院体画、文人画传统,博涉书法篆刻。他的小写意作品,简赅生动,有笔有墨,写中带工,富於体感和质感,工而不拘,细而不碎,干净漂亮,雅俗共赏,与郎世宁的“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拉开了距离。他的小写意作品,简赅生动,有笔有墨,写中带工。

他在后期的创作中题材更加广泛多样,立意开始贴近时代。画法也更加富于雅俗共赏的中国作风。在构图方式和衬景画法上,更多吸收宋元以来的工笔技巧,也更加强了笔墨程式的效用,与郎世宁“甚懂甚细而外露巧密”的画法彻底拉开了距离。

马晋既是近代传统派中最早确立了融合中西面貌的画家,又是使郎世宁一派工笔写实画法更加中国化的能手。马晋精研郎派中西合璧的画法,马晋看到了许多私家收藏,结识了江南名家,甚至临摹了仇英的《江南春图》卷和华邑的《山水册》,推动了马晋对传统具体而广泛的了解。

从这一时期的存留作品看,马晋在南下归来的年中,其画可分两类,一类属郎世宁风格,画法已日趋精熟,造型准确,凹凸分明,刻画精工,动物的取材已由宝马良駒发展为更多的禽类,为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猫、狗、孔雀等不时出现于笔下,立意上增多了平民气息。在基本功训练上由临摹自觉转入写生。在此之前,马晋来源于郎世宁的工笔写实画法,主要来自临摹,此时则开始对物写生,以写生来纠正临。




长安甲第连云起,驰道迢迢直如矢。
香雾满城飞毂来,千门万户东风里。
路入甘泉御气通,楼开丹凤霞光紫。
玉阶朝觐响瑶珂,仙仗传呼凤辇过。
柳拂龙旂露犹湿,交衢双舞鸣鸾和。
上林春早啼莺乱,渭水秋深落叶多。
岂知一旦繁华歇,禾黍离离将奈何。
有客有客长安道,衣裘尘满愁难扫。
旅怀欲寄雁不来,富贵翻怜故乡好。
君不见长安道上多虎狼,常恐行人度关早。

Lot 020

汪亚尘 | 花卉

立轴  设色纸本

126×33 cm

题识:乙酉汪亚尘画并题

钤印:汪亚尘书画记

RMB 30,000

汪亚尘(1894年—1983年)浙江杭州人,原籍安徽太平(今黄山)。曾与陈抱一等人组建中国第一个画会组织“东方画会”。被聘为上海美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28年至1931年赴欧洲作艺术考察,归国后曾任新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新华艺术师范学校校长。

写意花鸟 好雅致

汪亚尘除了擅长金鱼题材外,对于其它如菊花、牡丹荷花等花卉题材也展现出惊人的才华。郑逸梅曾说:“大家都知道亚尘的国画以金鱼为最胜,实则他所给的花竹翎毛,都很潇洒有致,惟山水少见而已……”在“汪金鱼”背后,隐约存在另一个我们不深知的花鸟大家汪亚尘。

汪亚尘认为,要国画有进境,非研究西画不可。但他反对中西杂掺,因此又说:“我素来不赞同所谓'折衷派绘画’。拿摄影术的技巧用在材料简单的中国画上,根本是误解。国画的精髓,是在简单明了,借用物体来表出内心,同时便包含许多哲理,不是粗浅的技巧主义者所能了然的。”

作为一位极富盛名的画家,其鸟雀和猫等动物画作用笔方圆兼备,轻快而不浮华,有着西洋的风格。这是因为汪亚尘早年留学欧洲研习西画,回国后致力于国画,和其它有相同经历的画家类似,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或多或少会融入一些西画的技法因素。他的鸟类画,非常注重形体的刻画,在用色方面尤其是用粉,具有明显的自家特色。

汪亚尘的花卉作品,早年与晚年的都特别精彩。早年作品,笔墨精湛,格调雅致;晚年的作品,色彩缤纷,天真烂漫。倒是中间的探索过程,作品良莠杂陈。他的此类作品的造型设色,完全把内心对自然的强烈感受和自己生活道路的情感体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这样显著的艺术风格。

其花卉画作品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很注重色彩。色彩是汪亚尘改良中国画的突破口。他的色彩的变化,不是在着色技法上用复杂的多色混调,而是体现在同一色调之中的浓淡、深浅差异上。



Lot 021

乔木 | 梅花

镜心  设色纸本

47×45 cm

题识:庚辰八月乔木写

钤印:大年书画 乔木之印

RMB 20,000

乔木 (1920年8月—2002年5月),字大年,斋号南有斋,河北深州市乔屯村人。1941年从江寒汀习国画,为“获舫”入室弟子。擅长中国画。1961年任教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后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专擅花鸟,得师衣钵,并蓄陈白阳、新罗山人、任伯年诸家之长,用笔凝重,趣色嫣丽,尤以画百鸟见长,所写禽鸟,生动多姿,千变万化,惟妙惟肖,有“乔百鸟”之美誉。



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Lot 022

关山月 | 梅花

立轴 设色纸本

136×52 cm

题识:一九六四年春关山月画于广州

钤印:山月

RMB 30,000

关山月(1912年10月25日—2000年7月3日),原名关泽霈,1912年生于广东阳江。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曾拜师“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院长,广东艺术学校校长,广东画院院长等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不为画梅而画梅

关山月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写梅著称,世称“关梅”。他的梅花,枝干如铁,繁花似火,雄浑厚重,清丽秀逸。其大量梅花题材作品是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个人艺术技巧完美结合的典范,素有“当今画梅第一人”之誉。

关山月出生的村里种有红梅和白梅,附近又有一片老梅林,他常随父亲一起到梅园灌溉、写生,领略了“暗香浮动”和“疏影横斜”的意境,体会了傲寒的品格和沁人心脾的清香,梅花“凌厉冻霜节愈坚”的性格和“神清骨冷无尘俗”的气质。就这样,他从小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关山月一生爱梅,他画的梅花有思想,也有他的喜怒哀乐。他不执意于“为画梅而画梅”,正所谓“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梅花傲雪怒放的品性,使关山月先生产生了深深的爱梅情怀:一生甘当追梅、画梅、品梅的使者,用梅花之高洁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把自己所思所悟与梅花融为一体,为梅而歌,为梅而醉。正因为此,关先生的每一幅画作总给人一种正气凛然、浑厚凝重的感受。这种精神内涵时而显露于墨端,时而隐藏于帷纸背后,给人以遐想,予人以震撼。

其实,在细心的观察、反复的写生下,他早已将梅花的形态与特征印在脑海里,梅花的生命也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在他笔下,梅花万种风姿,或疏朗瘦健,或俊俏孤傲,或明艳繁茂,或坦荡大气,鲜红的花瓣与浓淡勾勒的枝干相互映衬,白雪压枝与生机盎然的冲天新枝更是形成了强烈反差,堪称一绝!

关山月为人也如他笔下的梅一样,正是“画如其人,人如其画”,他不论画巨幅还是画小品、不论为国家还是为朋友作画,都非常认真,二三十年来创作梅花无数,为人们认可和称道。他还最喜欢“梅花香自苦寒来”这种性格。他把梅花看做良师益友故称之为“梅师”、“梅友”,创作的大量梅花题材作品堪称是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个人艺术技巧完美结合的典范,为新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Lot 023

关山月 | 书法

托片  设色纸本

64×34 cm

题识:一九九六年三月廿一日漠阳关山月写于珠江南岸

钤印:关山月

RMB 13,000

关山月(1912年10月25日—2000年7月3日),原名关泽霈,1912年生于广东阳江。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曾拜师“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院长,广东艺术学校校长,广东画院院长等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Lot 024

朱屺瞻 | 亭亭山上松

立轴 设色纸本

99×49 cm

题识:庚戊午孟春画于上海之养昌蒲室屺瞻

钤印:屺瞻

RMB 30,000

朱屺瞻(1892年5月27日—1996年4月20日),1892年生,八岁起临摹古画,中年时期两次东渡日本学习油画,生前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等职。

艺术家必须能在平凡中感动,
在困顿中觉醒。
——忻东旺

Lot 025

忻东旺 | 桃

布面油画

50×30 cm

题识:东旺2010.10

RMB 15,000

忻东旺(1963年4月19日—2014年1月11日),出生于河北省康保县忻家坊村 ,中国当代油画家。

静物的灵性

忻东旺曾经阐释道:静物画是他生命中最朴素的选择,也是生活中平淡的境遇。选择它表明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和艺术的情怀。

事实上,似乎没有什么大画家,或者有志于大作为的画家,出道是以静物画成名的;但是成名之后的静物,却可以成为其艺术的华彩乐章。因为成功是不取决于题材的,而在于艺术语言和技巧的非凡所致。但是静物在非凡的画家眼里,却不知觉地超越了题材所限,让人们可以在最简单和朴素的范围里,领略艺术家的创造性的智慧和才情。

静物《桃》中,六个随意摆放的成熟的桃子,似乎是刚刚从树上摘下,连着的树叶依旧青翠,沾满绒毛的表皮透着粉色的光晕,很放松的几笔,桌面的质地就被描绘了出来。

这些细节不只是对绘画形式的填充,更是对绘画生命的充盈。这几颗桃子在画家的笔下“活”了。正如其所述,自己在画白菜、桃子、石榴这类小品时,已然超出了描摹自然的范畴,而是把对象当成一个像人一样不断变化的生命体,在画的过程中追求中国文人花鸟画的意境和趣味。

同时,描绘静物的过程,也是单纯体验油画语言的过程,油画颜料的粘稠笔意所表现出的静物可以感受到画家对于作画状态的享受。一幅画有没有细节关乎到画的生命,而如何处理与表现细节则决定着画的品味。忻东旺在借静物抒发他的生活态度和艺术情怀。



艺术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撑,

技艺也必然衰竭。

——忻东旺

Lot 026

忻东旺 | 瓜

布面油画

40×30 cm

题识:东旺2010

RMB 15,000 

忻东旺(1963年4月19日—2014年1月11日),出生于河北省康保县忻家坊村 ,中国当代油画家。

Lot 027

程大利 | 花卉

软片 设色纸本

66×32 cm

题识:丙子中秋程大利

钤印:程大利印

RMB 16,000 

程大利,江苏徐州人,1945年生。书画家、编辑出版家、美术理论家。曾任中国美术出版社总社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中国文联第七届、第八届委员,中国美协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画学学会副会长。

守正创新 韵味悠长

“学即不是,不学亦不可”此子瞻论书语,余可用以论画。不学何以入门?也有不学者,皆沦入江湖邪道。然则,学极易死,尝曰象宋人、象元人、象八大、象宾虹······象虽不易,然以象为终,艺术何为?夫画,若能集秦汉之沉雄,唐宋之中正,元明清之渊深,学尽百家,化而无痕,古今罕求也。故而,“学即不是,不学亦不可”乃至理矣。

——程大利

程大利的作品,既不拘泥于传统,也有别于前卫水墨,所追求的是一种诗性的思想。因此他在宏阔大气的构图中,讲究的是一种整体性的把握,具象的笔墨语言在他作品的意境中,还原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全面关照。

同时他又巧妙地把激情藏注画面的深处,偶尔的逸笔草草,与作品的全体所显现的精神相得益彰,反映了知识分子艺术家的世界观和洞悉今日的态度。

程大利的画的格调是以元人笔墨写宋人丘壑。他的笔墨非常儒雅,非常灵秀,有元人的味道,但是又是宋人的格局,他把这两个结合,形成自己的面目。

中国画讲究“人”“文”双修,在程大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精研画史论著,通读古典哲学,游弋于古今之外,将自己的见识、文心、修为倾注于笔墨之中。

程大利的笔墨出自传统,古今中外兼收并蓄。匠心之外,是画家对诗境、自然和自由意志的阐发。读程大利的画,画风婉约精美,笔墨洗练、细腻,形神兼备,韵味幽长。在不同时期,他的古典水墨人物画师古人,是追求诗情画意造化神韵的抒发,近年来他追求与表达山水画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是程大利对艺术深层次的思考与追求,深有奥义。

祁连不断雪峰绵, 西行一路少炊烟。
山低云素无靑色, 地阔石碣短水源。
胡雁南归秋鸣咽, 征马北去铁骑寒。
犹忆赤军血战日, 硝旗故垒角声残。

马上望祁连,奇峰高插天。
西走接嘉峪,凝素无青云。

Lot 028

张仃 | 祁连山

镜心 设色纸本

135×69 cm

题识:庚午立秋后遇酒泉雪山出于霄汉遍地梦收令人心醉冬寒闲户追写其意它山张仃于京华东郊

钤印:它山 张仃

RMB 23,000

张仃(1917年5月19日—2010年2月21日),号它山,辽宁黑山人;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漫画家、壁画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曾担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壁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黄宾虹研究会会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院长。

Lot 029

张仃 | 书法对联

立轴 水墨纸本

130×31*2 cm

题识:癸未首夏辽西八七叟它山张仃

钤印:张仃

RMB 12,000

张仃(1917年5月19日—2010年2月21日),号它山,辽宁黑山人;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漫画家、壁画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曾担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壁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黄宾虹研究会会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院长。


Lot 030

王生勇 | 熊猫四条屏

立轴 设色纸本

136×34*4 cm

题识:生勇画于成都

钤印:王生勇印

RMB 30,000 

王生勇,1971年生,中国美术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99年至2000年,创作作品获第四届浙 江省中国花鸟画展金奖。

生动可爱,栩栩如生

王生勇是中国传统走兽画派中的后起之秀,他以绘黑白二色熊猫为题材的作品首先进入人们的视界,随后在当代工笔花鸟领域又有所拓展,开辟了自己特别的天地。王申勇笔下的虎、马、牛和猴,在寻常意义上的视觉效果无疑是精致动人的,神形兼备,令人喜爱。

王生勇笔下的熊猫乖巧可人,一直备受国内藏家的关注。本张《熊猫图》十分精细,形象生动,惟妙惟肖,熊猫的皮毛在层层表现之中纤毫毕现,娇憨意境也把握的十分到位。

王生勇的作品以功笔动物画为主,有意境、有内涵、有韵味、有难度,而且价位合理,是众多藏家眼中的“潜力股”。

从艺术风格上来说,他思想鲜活,作品在构图、描形、色彩等不同的方面切入,在笔法和色彩上注入了很多个人风格,棱角明显,个性淋漓。

进一步说,一方面,王生勇努力使作品中的生灵承载人性,以其文化内涵代替无病呻吟、柔弱浮浅的描绘;另一方面,他的作品逐渐远离一些传统花鸟画的格局程式,用严谨静雅消解粗犷、豪放,因而呈现出强烈的个人情怀和特有的生命意识,同时保持着应有的绘画性。

——邵大箴



Lot 031

周昌谷 | 牧羊图

立轴 设色纸本

65×45 cm

题识:周昌谷写

钤印:仓谷无恙

RMB 23,000

周昌谷(1929年—1985年),号老谷。浙江乐清人。自幼喜爱诗文书画,1948年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固本博取 纯情至美

周昌谷的作品洋溢着时代气息,源于传统又常有创新,独具风格。中国美院的卢圻教授曾用12个字概括周昌谷先生作品的特色,就是“固本博取,纯情至美,妙悟独造'。

先生平时温文尔雅,厚道淳朴,但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是一个安稳守旧的人,思维非常活跃,处处表现出求新独创的精神。他将传统花鸟画用笔移植于人物画中,他画的大多数是现代农村和边疆生活的题材,人物形象生动,注重表现蕴藏在平常生活中的诗情画意,富有韵昧,意境高远。

周昌谷先生除了擅长花鸟与人物的有机结合外,他的绘画风格最大的特点,是对传统理念与笔墨审美的深刻理解,用笔活泼,造型生动。大胆的用色,鲜艳而不俗,还有色墨混用,新颖的构图使画面洋溢着鲜活之气。其次,善于运用冷暖色的对比。

他的笔墨语言非常丰富,但个性风格又非常统一,采用线面、虚实、疏密、静动等冷暖色的对比,有时在冷或暖的大色调中,在关键处嵌上一小块或冷或暖的对比色,这种对比色彩的变化,使画面产生新鲜感。

周昌谷先生是第一个把指画技法移植到现代人物画上的人,用指代笔虽然不是他独创,但用指画画现代人物就是他的独创。画中人物的衣纹和眉目用指甲勾勒,精微细腻,线条凝重古厚。


豹头环眼虬髯翁,色正芒寒气如虹。
杀鬼常留三分慈,英雄原本是书生。

Lot 032

黄永玉 | 钟进士

立轴 设色纸本

135×67 cm

题识:黄永玉 甲子秋日于北京

钤印:黄永玉

RMB 40,000

黄永玉(1924年7月9日—2023年6月13日),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土家族人。中国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版画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第九届顾问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风趣灵动 超拔自然

享誉艺术界的“鬼才”黄永玉是画坛的重要人物,他已经在艺术领域中探索了八十余年。他与众多现代诸多艺术和文学界名家保持着深厚的交往,这个交往也将他在时代变迁和生命感悟方面的经历融入到他的艺术生涯中去。

黄永玉笔下的钟馗,活脱脱一俏皮老顽童,然看似肆无忌惮,却奉“惩恶是最大的行善”为座右铭,玩命当差办事,整天不是忙着捉鬼,就是找鬼,可真够累的。他的钟馗造型刻画准确,神态俏皮。用笔灵动,色彩爽快靓丽。风格诙谐,寓意深刻。

管你是神是佛,是人是鬼,到了黄永玉笔下,神佛人鬼生存一样艰难,既无贵贱之分,也无阴阳之隔,土气中显大气,俏皮可爱,超拔自然。黄永玉是一个幽默的“老顽童”,也最洞悉人情世故。他的风趣与天真,正是其人生阅历与沧桑的积累,也是一种智慧与旷达的精神释放。

从黄永玉的作品可见其风趣与天真,文字与画作相得益彰,传达出深远的内涵与哲学思考。这是他百年人生的积淀,也是他智慧与博大的体现。因此,欣赏黄永玉的画作,也能领略到他的个人特质。



Lot 033

娄师白 | 花鸟

立轴 设色纸本

51×28 cm

题识:借山老人门下师白作

钤印:师白

RMB 20,000 

娄师白(1918年6月2日—2010年12月13日),原名娄绍怀,曾用名娄少怀,字亦鸣,斋号老安馆;湖南浏阳人,1918年生于北京;1942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美术系,专事绘画;生前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副会长,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燕京书画社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北京人民对外友协理事,北京市政协委员。


Lot 034

郭公达 | 山水

镜心 水墨纸本

137×68 cm

题识:庚午年公达于泛墨斋

钤印:郭公达

RMB 20,000 

郭公达,1931年生于安徽省萧县,196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月任教于安徽艺术学院(现为安徽大学艺术学院),1987年被评为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任安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政协书画社常务副社长、黄山画会副会长等职。


Lot 035

冯大中 | 凝眸

镜心 水墨纸本

86×61 cm

题识:丙子初冬遣兴伏虎草堂主人大中

钤印:大中印信

RMB 23,000 

冯大中,1949年生于辽宁省。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省美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画家,享受特殊津贴专家。

虎虎生气

冯大中的画风严肃典雅,画虎突破了程式化的俗套,赋予虎以人文之神韵,并创造了自己的艺术符号,堪称'前无古人,后启来者',被誉为'天下第一虎'。其以山水成名,山水画境亦雄浑野逸,苍润博大,现自家面目。

冯大中开创了工笔虎崭新的技法:尽精刻微的笔法如同丝绣发编,“丝毛”不落笔痕。工笔画画得精细易,画出学识难。不少美术工作者,对大中的工笔虎的“丝毛“不落笔痕,百看不解,甚至想掀起画轴,从背后瞧瞧那绒嘟嘟的虎毛是怎样从纸上长出来的。

他极尽绘画的精微,这恰如他把虎含蓄化那样,并不以剑拔弩张的线条和纵肆泼放的墨色取胜,而以尽精刻微的笔法与月色朦胧般的谐和性表现见长,以至于从不妄下每道笔痕,他把工笔画之工推向了极致,但感觉上却很超逸轻松,令人叹为观止。

在表现虎的时候,冯大中更希望能表现它们凶猛一面之外的东西,就像人一样,虎的感情也很丰富,它们也有自己的高兴、哀伤,或者思念之情,于是他就在作品中诠释出来,事实证明这种表现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也可能也是冯大中画的老虎被很多人接受的重要原因。


降落伞收枝上停,俯身贴耳细心听。
轻风拂水波光动,击掌连防敌出屏。

Lot 036

孙其峰 | 松鼠嬉戏图

镜心 设色纸本

59×34 cm

题识:其峰写于津沽

钤印:其峰

RMB 20,000 

孙其峰(1920年—2023年3月20日),山东招远人,国立北平艺专毕业。天津美术学院终身教授,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院部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西泠印社理事,享受特殊贡献津贴专家,天津当代美术教育(高等美术教育和社会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曾任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

朴中见雅 栩栩如生

孙其峰先生的画,理法严谨、形象真实、笔墨苍健、拙巧互用、墨胜新色、章法丰富、书意强烈,朴中见雅,耐人寻味。他以墨线造型,特别是画鸟,线条表现力极强。数笔之后,形体、结构、质感、动势表现十分准确,笔墨与表现对象完全融为一体,不露笔墨痕迹,能把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这种造诣和功力是他花鸟画艺术水平的基础。

孙其峰先生的花鸟画,透着一种真实自然的气息,其题材多与生活情景相关,长于捕捉大自然中鲜活生动的瞬间。他承继了中国绘画重“文”的传统,但避开了程式化的笔墨游戏和类型化的闲情逸致。

在他的作品中,不乏传统文人画最常见的鹰、竹、梅等题材,但无论笔墨或情调都已迥然有别。诚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郎绍君先生所分析,“他继承了文人画重'文’的优良传统,在绘画、书法、篆刻和画论诸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孙老的花鸟画生机盎然、乐观进取,而不是冷逸荒寒、多愁善感,以乐观进取作为人的生命需要和精神特征。”

孙老先生的花鸟画既承传了文人画传统,也表达出当代花鸟新精神的新质。惟其这样的花鸟画,才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才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从他多年来的作品看,精致里透出恢宏,活泼中有着含蓄,千变万化之下联结着丰厚的内涵,这是他在笔墨表达上坚执不舍的重要目标。

如何才能让小写意的花鸟画成为耐看的艺术精品呢?其峰先生把自己的多年追求概括为十六字:“不求形似、不离形似,貌离神合、似非而是。” 显然,这样的不即不离,不似之似,以形取神,乃是在艺术创造的层面把握了更高的真实。其峰先生的十六字诀,是对自己创作经验的概括,也是对小写意这一命题的最好诠释。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好的手艺人,
我不是一个思想家。
所以不太适合做观念艺术,
比较适合靠画面来说话。
但是我也不排斥观念艺术,
不像一些做架上绘画的人就完全排斥观念艺术
尤其是做观念艺术的人就完全排斥架上绘画。

——毛栗子

Lot 037

毛栗子 | 文明卫生院

油画

60×50 cm

题识:MLZ

RMB 12,000 

毛栗子,1950年生于北京,艺术家。1979年参加“星星画会”及历届“星星画展”、“形而至上”年代抽象展(第三回 )、“抽象的维度”抽象艺术邀请展暨海怡艺术空间开馆展、“Beyond Color”毛栗子法国个展。


文蔚微拍专场规则

(滑动查阅)

为确保各位竞拍者权益,凡进群者均同意并接受此《规则》

 1.入群规则:

本群实行实名制入群竞拍原则,入群前需要将真实姓名,电话,收货地址报备到管理员处,请各位竞拍者自觉遵守;

2.  出价规则:

请竞买人慎重出价,出价后立即生效。请在拍卖前请仔细查看拍品和阅读相关文字;或联系管理员详细了解拍品有关资料,查看拍品实物。

①出价规则:拍卖期间竞拍者每次出价需高于拍卖品的当前最高竞拍价(或起拍价)方为有效出价,以结束时间内最高竞拍价为成交价;出同一价格时,先出价者有效。

②每幅作品的加价幅度为200元或大于200元且为100的整数倍数;

3. 交接原则:

① 竞拍佣金:竞拍佣金费用为:5%(成交价);

② 拍卖完成后会由管理员或者管理员指定的工作人员在当天联系竞拍者并确认收货相关信息;付款后24小时内发货。

③ 发货前本公司会将作品留存一个完整无残缺、无污损的拍照档案并发送给收货人,确保竞拍者能拿到完整无缺的作品;

④ 竞拍者拍下拍品后若未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交接,拍卖师有权将拍品与其他竞拍者进行交接工作;拍卖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拍品重新上拍;

4.退货原则:

①本公司承诺,签收后3日内无条件(佣金不予退还)退货。

②延迟无条件退款期限规则:超出无条件退货期限1日收取拍卖品价值10%的延期费用,以此类推。超出无条件退款期限10日本公司将不予退货。)

③对于存在争议、瑕疵、污秽的拍品,在成交生效一定期限内公司将无偿退货;

对于拍品由竞拍者自身造成的二次伤害(如破损、装裱、污损等),公司不予退货。

5. 拍卖群规:

①禁止添加群成员为好友,在群内发送广告、图文等其他与拍卖无关的信息!

②禁止讨论时事政治敏感事件、传播不当言论,传播低俗信息;如若发现,立即移出群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井梧摇落故园秋——中国近现代书画臻选于10月7日开拍
【嘉德秋拍】秋风有佳意 | 2017秋拍当代书画专场综述
三百年来或在斯|中国画家笔下的国与家于7月24日举锤开拍
挥毫妙入斫轮手——王镛先生访谈(含王镛先生书画印近作)
『大木擎天』心印曹耘田抗击疫情书画展专辑-第四辑
朱培尔:功课不好才学美术,他们书法修养有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