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中医点穴疗法的原理!

一、什么是点穴疗法

“点穴疗法”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既不用药物,又不用工具,仅凭双手在患者的体表穴位上,运用一定的手法,就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是指经穴说的,它与经络的关系极为密切。用手指在穴位上揉压点打,即有治疗疾病之效,所以叫点穴疗法。

点穴疗法在中医学的经络、阴阳、五行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它的疗效较高,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它将逐渐成为保护人民健康的医疗方法之一。

关于点穴这一治疗原理都是和经穴、经络和五脏密切相关的。经穴和经络组成了气血循环系统,输布全身。

五脏是人体藏精的器官,它的精气反应,在整个经络和经穴方面,但这反应还要依靠营、卫、气、血的循环。

五脏是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等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这种统一就是生藏精气的整个过程。人一旦有病,就是统一性失去平衡,就会影响人的健康。

人体的生命,是先天与后天的相结合。先天属于中医学所说的肾,后天属于脾。肾的作用相通于任脉和督脉经,由于肾的经脉循行上腹后,挟脉各0.5寸上行。膀胱经循行从头顶入脑,复出下行背部,挟督脉各1.5寸。五脏六腑俞穴都在背部的膀胱经。肾与膀胱相表里都与脊椎有联系,这些和解剖方面的脑脊神经与植物神经有很大的关系。先天是支配人体一切的,后天是受先天支配的,先天如没有后天的血供给,也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

脾为后天之本,脾与胃是互相表里的,胃纳食物,脾主运化,脾胃属于中焦,中焦把食物的精华蒸发为气血上行于肺,循环于全身。

点穴的治疗作用,即手法和经穴的相互结合,通过气血、营卫的循环,促进五脏精气的反应,使先天的支配能力和后天的供给气血过程,达到生理正常,消除症状,恢复健康为目的。

二、点穴和经络的关系

经穴包含在经络学说以内,因而要明确经穴,就必须熟知经络。点穴虽然重点在穴位上进行手法,但实际上是根据经络在人身分布和循行的关系来进行的。因为经络是营、卫、气、血在人身运行的通路,而经穴是营、卫、气、血运行通路中的显示交会点。所以,有些穴,如大椎穴,为手三阳、足三阳及督脉之会。关元穴,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等。这都说明了经穴与经络相互相成的关系。因此点穴能够调整经络之间的表里变化,及阴经和阳经的寒热差别。所以,要想懂得点穴疗法,就应该先懂得经络学说。了解了经络体系,就能够认识到疾病的所在,是辨证施治的依据。

三、点穴对脏腑的影响

人体为气、血、筋、脉、骨、髓、腑、脏等所组成。而每个组成部分,互相依赖着,具有不可分割的阴阳关系。气和血、筋和脉、骨和髓、腑和脏,都是互相为用。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筋为脉之使,筋动则脉急,筋静则脉缓。骨为髓之舍,骨坚则髓实,骨软则髓虚。腑与脏之表,腑壮则脏盛,腑弱则脏衰。他们互属表里阴阳,经脉连贯相互之间,气血运行相互之中,成为一个整体。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为五脏六腑。五脏和六腑配合着木、火、土、金、水,起着相互生克,相互制约,相互维持其平衡的作用,而且能够影响气、血、筋、脉、骨、髓等各方面的正常生理关系。

人的整体,不论要哪一部分发生病变,都与脏腑生克制约有关。按经络分布的关系,内通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百骸。以十二经脉统属脏腑,而脏腑与经穴也就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在人的体表进行点穴,就能够对脏腑起到一定的影响,就能够直接地调节五脏六腑之间有余或不足,使互相间生克、制化恢复到平衡状态,从而,使整体组织继续持它的正常现象。

脏腑的有余或不足,即生理上失去了正常状态,而出现了平衡的病理现象。点穴疗法则根据这种现实情况,运用具体手法,补其不足,泻其余,促进脏腑维持其生理的正常功能。

四、点穴对营、卫、气、血的作用

经穴是经络的组成部分,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等贯穿了人的整体,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营、卫、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活动的要素。点穴疗法所以能够治病,主要是能够调整营、卫、气、血的关系。《灵枢经》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这段经文在“中国医学大辞典”上是这样解释的:“清者为营,即人体发血管中之血,亦称动脉血。以其初经肺中之新空气滤过,经心房之排动而出,帮澄彻鲜红也。浊者为卫,即人体回血管中之血,亦称静脉血。其尚未回入于肺脏之前,浊质多存于血中,故其脉管亦青黯而不鲜明也。营在脉中,即发血管均在人体血脉之里层。卫在脉外,即回血管均在人体血脉之外层。”这说明了营、卫和循环系统的关系。决气篇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根据以上说法,血的来源是中焦吸收了饮食的精微,通过气化作用成为营气,营气所分泌之津液入脉中,内注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髓,全身无不受其菪养。卫也同样是人饮食物中吸收收其养分而成。《素问经》痹论篇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  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薰于盲膜,散于胸腹。”根据这段经文,卫气是分布在脉道之外,和静脉的路线很有关系。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这就是说,人身气的来源,一是天空之气,从呼吸而入肺;一是水谷之气,从饮食而入于嗌。由此证明,人身体的气,即水谷之气与天空之气合并而成。亦即古人指出营、卫气、血的具体来源和经络的关系。

经穴是营、卫、气、血,在人身循环必经之点。人体一旦发生病变,与病变有关经脉区内的经穴,就发生一定的反映变化,如麻木、疼痛、红肿等他觉和自觉的不同现象。这些现象直接的妨碍了营、卫、气、血正常的循行。点穴中的平揉、压放,就能消除经穴及其范围内的这些反映现象,也就对营、卫、气、血所起的调节作用。

五、经络与脏腑的关系

点穴疗法是从中医学经络、脏腑等基本理论上发展起来的,在临床实践中,就必须明确经络与脏腑的关系。

古人说,直行的叫做经,由本经支出使本经和他经相互联系起来的,叫做络。经络在人的整体是错综复杂地贯穿于全身,内通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百骸。

经络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及若干孙络等。

脏腑:肝、心(心包)、脾、肺、肾,合为五脏。胆、小肠、胃、膀胱、三焦,合为六腑。

十二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合称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

奇经八脉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十五络为:肺络列缺,大肠络偏历,胃络丰隆,脾络公孙,心络通里,小肠络支正,膀胱络飞扬,肾络大钟,心包络内关,三焦络外关,胆络光明,肝络蠡沟,任脉络会阴,督脉络长强,脾之大络大包。

经络和脏腑是互相联系的,由于脏腑相生、相克及相互制约的关系,就影响经络方面发生的反应变化,显示出阴阳、表里所属的一切情况,这不仅为人体生理自然现象,并且由此能了解病理变化,得出病势的趋向,使论断和治疗有了比较正确的论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
第四节 形体官窍
《黄帝内经》脏腑气机理论
【连载】中医角度剖析筋骨病对身体整体运行的影响之 脏腑经络病机
我对月经病的认识——陈老中医系列讲座之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