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孩子爱上学习?许多家长一开始就做错了

      时值八月,再过二十天,开学的日子又到了,许多家长又将开始为孩子的成绩而担心,焦虑,寻找各种方法,心中亦有所期盼!

        期盼固然是美好的,任何一位父母都同样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然而想要实现这个盼望的方式和方法可谓千差万别,也有不少家长,一开妈就选错了方向,行错了事,令得孩子的成绩在小学时尚可,越大越没有后劲,往往在小学高部或初中时败下阵来,恰逢青春期,这时候家长往往束手无策;

错误方式一:事必躬亲,包办代替

        孩子从小学开始,往往是妈妈全全负责,从生活上的照顾,再到作业的对错,妈妈全程跟进,检查+督促,几乎可以保证孩子在一到三年级的成绩优秀,但从四、五年级开始,父母的力量在影响孩子成绩上明显下降,只有在生活上更多的照顾和学习上的督促,更有甚者是到了高中还有父母陪读的现象,这会导致孩子与家长双方疲惫不堪,孩子也无法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很少体验到独立完成的成就感,也很难有自己的计划和纠错的机会,这也让孩子在品格方面的塑造是滞后的,孩子只能体会到成绩带来的满足,以分数论英雄,却无法体验自己在智慧方面的发展,在为人处事方面的成就,自我认同只能通过成绩体现,这种评价体系明显过于单一。

        在未来更大的学习压力面前,当成绩出现起伏时,人际关系需要处理时,孩子往往无法独自面对,父母亦在这方面少有经验,无法有效帮助孩子。

错误方式二:为成绩增加额外的奖励

        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顺利完成作业,使用的一种方法叫奖励,这种做法在初期仍然是有效的,但是,很快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方法的“后患”也是非常大的,因为我们人为的打开了孩子那扇欲望的大门,一年级可能奖励1块钱,但到了三年级可能要奖励100块,五年级可能是1000块,而终有一天,我们是无法满足,当我们不能满足孩子要求之日,就是孩子放弃学习之时;

        这样的做法让孩子迷失了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把本该为自己学习的内驱动改为外驱动,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

错误方式三:不打不成才,家严出孝子

      昨天晚上,我在【直播】中提到,在生理层面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主要突出8个字叫“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如果说奖励是在为学习增加快乐,那么打骂就是在为不学习增加痛苦。这种做法同样是短期有效,长期无效。

        举例而言:当孩子在三年级左右,作业压力尚不是很大,而这时爸爸妈妈的打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痛苦,打个分的话应该有8分痛,而这时完成作业的痛也就是3分痛,所以孩子经过权衡,还是写作业对自己比较好。但人体在对待同样的疼痛是有免疫能力的,在心理学上称为感受递减法则。也就是说,同样的力度打在同一个地方,随着次数的增加疼痛感会降低,有朝一日会降到3分痛(打皮了),但学习的任务是越来越大的,有朝一日会增加到8分痛,这时孩子会重新衡量,并做一个新的决定,宁可被爸爸妈妈打,也不写作业,打终究是有限度的,学业无止境,最终孩子放赖,父母只能放弃。

        同时,打还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严重影响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低也是孩子放弃学习,甚至放弃人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错误方式四:培养孩子他人代劳

  请看一组数据调查:

        既然此种现象这么多的出现,肯定有其足够的社会原因,然而事情并不会因为常有发生就应该得到认同,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他人代劳”这种教育方式,所产生的缺憾有可能是一生无法弥补的。

        首先,隔代教育,孩子与父母几乎生活在两个世界,孩子无法在妈妈身上建立足够的安全感与依恋关系,转而跟隔辈在一起,孩子只能将安全感建立在外婆或祖母身上,这将导致后期孩子无法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而当父母决定将孩子带身边抚养时,才发现孩子的性情已是大变,往往会以父母的身份加以教导,但是因为孩子的安全感与依恋关系并不是建立在父母身上的,听从管教的系数是非常小的。学习更是无从谈起;

        同时孩子在内心会有一种隐形的“被抛弃”的感觉,也就会对父母有一种隐形的“憎恨”,这种感觉不是显性的,有时孩子自己也无法察觉,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的在生活中挑战自己的父母,偏差行为比较严重。

        其次,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寄宿在亲戚家,父母有种种可以成立的理由,这些理由当然是可以成立的。但我们仍然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衡量这个问题,如果孩子不愿意,我们还是要解释清楚,最好是可以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跟着自己的亲生父母,自然有万般困难,但也自有秋后的收获。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所付出的努力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报我们,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迟到的回报。

        同样的,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有得到的“方便”,同样也需要我们在未来甚至是孩子的人生来弥补,“响鼓需要重锤”“解铃还须系铃人”。

      赚钱有捷径,教育没有捷径,千万不要在应该陪伴的时候以各种理由说服自己,唯一的选择是即使面对困难也要选择在一起。

                          —The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资深老师:孩子成绩不好,作业拖拉跟智商无关,是一项能力缺失
“家庭教育”不等于“家庭学习”
作业不是母子之间的杀手,而是99%父母都做错了这一点
权威答疑:孩子大了,逼不得,我该怎么办?
【稻谷溪畔】爱的艺术|胡悦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