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庸》讲记(77)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那么,要达到内在精神的精诚,也是有前提和方法,就是必须要“明乎善”,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善。
  
  也许你会说,谁还不知道个好坏啊?善恶是非,有什么明不明的,谁不知道这个啊?但话说回来,如果知善而不能行,这就不叫真知,要“知行合一”才叫真知。我们都知道捐款给希望小学是善事,修桥补路是善事,关心孤寡老人是善事,持戒放生是善事,等等。你虽然知道这些是善事,也知道做了善事会有善报,大家也经常说“要舍才能得”,但是,你真的能义无反顾地去做吗?许多人在拿出人民币捐出去的时候,心里还是会打鼓,这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自己辛辛苦苦一手挣来的啊!还是捐一半留一半吧。你做善事的时候还有这样的感觉,你就还不是真正的“知善”,只是相似的善行而已。
  
  真正“知善”是什么感觉?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必须从中得到极大的快乐,这才是真知善的感觉。在你说善言、做善行、兴善举的时候,感到内心无比快乐;你诚心对待自己,诚心对待别人,把这个当成人生最大的快乐,这才是真正“知善”的样子。什么快乐都不如行善,什么快乐都不如捐款,什么快乐都不如侍候孤寡老人,等等。这就不是普通人认为的,好像能做点好人好事,就以为自己是大善人了。
  
  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我们就说布施,如果布施了以后又后悔想拿回来,或者布施了还想着这样做有功德、有福报,这就称不上“波罗蜜”。你要想真正尝到这个“波罗蜜”,就得做到“三轮体空”,什么叫三轮体空?就是在你布施的时候,要外不见被布施的对象,内不见布施者本人,中间不见有布施的行为。布施给谁都一样,没有远近亲疏,也不记得自己曾做了什么好事,做完了就完,也不记这个功德。这个就叫“布施波罗蜜”,其它的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亦复如是。所以,在这里要尝到“蜜”的感觉,要有快乐、有甜美。这种快乐甜美,不是把它变成心事放在那里,千万别想着自己是个功德主,捐了钱非得在碑上刻上名字。能够真正用“三轮体空”的方式布施,乃至这样去做一切善事,那么任何一件小事情都能成为让你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因缘。
  
  《大学》三纲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什么是至善?至善就是大善,大善就是无善,无善而无不善!我们要去找一找这种“空性”的感觉。在谈到善的时候,如果真正明白了这个至善,它是超出于善恶两端,超出于是非得失的。
  
  这个至善之道,和我们下面要谈到的“诚”是紧密相关的。可以这样说,“诚”就是我们的心性本体,就是我们精神的本来面目;而至善,则是“诚”这个心体本性的全体大用。我们来看看下面是怎么说的。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里就非常正式、非常隆重的把“诚”提出来了。这是儒家本体论中的核心概念。
  
  我们以前学过周敦颐的《通书》。作为宋代理学的奠基之作,《通书》的前三章:“诚上”、“诚下”、“诚几道”,都在讲一个“诚”字。周子把这个“诚”字,提升到了儒家本体论的高度上。
  
  《中庸》这部经典为什么能成为孔门心法?就是因为它阐明了儒家最核心的几个观念,包括性、命、道、教、中、和,等等。“喜怒哀乐之未发而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国家现在提出的和谐社会,其根源就是来自于《中庸》里的这个“和”字。因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我们如果都在“中”、“和”上下足功夫,达到“致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都能各安其位,万物都能自由地生长繁育,所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到也。”天底下最根本的东西就是这个“中”,天底下最通达无碍的道路就是这个“和”。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因缘和合,就能成就万事。《中庸》里的这一套理念,包括我们今天要讲的“诚”,就把儒家形而上的道理——即天之道,与具体形而下的社会人伦——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通过“致中和”,通过“择善而固执之者也”,通过“反身而诚”的修证,就把宇宙天道、社会人伦和个体的精神修证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所以,《中庸》作为孔门心法不是随意贴的一个标签,而是确实体现了孔子等古代圣贤的心理结构、心性状态、精神境界。
  
  所以,我们如果真正学通了《中庸》,就能够上达天道,中通人伦,下应万物。具体而言,要做到这个“诚”字,因为“诚者,天之道也”,唯有诚者才能够从容中道,才能够成圣成贤。
  
  “诚者,天之道”,这个话说得太精湛了!我们经常也会对别人说“天知道”、“天晓得”之类的话。比如谁做了好事,没有人知道,但是老天爷知道,冥冥之中老天就会给你记上一笔;还有说这个人命好,为什么命好?因为“祖上积了阴德”,绵延于后世,子孙就会蒙受庇护。中国人很懂这个道理,天知道,老天爷什么都知道,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老天爷是最诚实、最无欺的。有些人做了坏事没人知道,但瞒得了别人瞒不了自己,对不对?有些人本事更大一些,不仅能瞒别人,还能够瞒自己,自己都能把自己哄得信以为真了。但是,能瞒得了自己也瞒不了老天爷!天道好还,老天总有一天会把你做的事情还到你自己脑袋上来。所以,我们平时做事情的时候,用不着天天算这个账、那个帐,老天会记得的,总有一天会给你盘个点、算一笔总账。
  
  诚而不欺、一味平等,这是老天爷的本事。老天爷如果不诚实的话,他就不可能平等地对待天地万物,自然也不会孕育万物、生长万物。正因为老天爷对一切万物没有私情,没有后门可开,所以,才是“诚者,天之道也”。
  
  有两句诗叫做“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老天爷如果还有七情六欲的话,那老天爷也会老的,也会死的。所以,老天都给万物的生存理由和条件,都是平等的。什么是诚?诚就是没有分别心、没有取舍心,不会欺骗人,不会有偏心眼。
  
  在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里,天就是最高、最大的。当然不是我们现在头顶上这个自然之天,而是中国人精神上的最高体现,是精神的主宰。中国人心目中“天”的概念,和西方人“上帝”的概念,勉强可以划个等号。西方人说“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那么我们中国人就说“老天爷面前人人平等”,因为天道运行的根本法则,就是一个“诚”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球柏:论易道与中庸之道
转载| 钱穆:《中庸》新义
人类发展惟一正确之路——中道(亦称常道)!
老子的《老子》是怎样炼成的
明心宝鉴启示录001:是谁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漫谈中庸----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