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的《老子》是怎样炼成的

——为什么说《老子》是对《大学》《中庸》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研究传统文化最忌讳的毛病是心浮气躁,不求甚解,人云亦云。多数研究《老子》的人,既不曾深入研究过道家的《老子》,也不曾深入研究儒家的《大学》《中庸》。他们因循前人的看法,认为老子和孔子的主张是完全对立的,认为老子是主张出世的,而孔子是主张入世的。

所以当我在一篇短文中说到“《老子》是对《大学》《中庸》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时,有些人大不以为然。实际上持反对观点的人,多数都在围绕着谬误百出的传世本《老子》打转转;少数研究帛书本《老子》的,也大多缺乏研究先秦文献必备的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基础知识;研究失真最少的楚简本《老子》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研究《老子》决不能脱离《大学》《中庸》。今天我们就简要说明一下《老子》与《大学》《中庸》间有哪些联系。

《大学》全文的逻辑思路

《大学》片段(图片取自四部备要印本)

《大学》第一段是全文的总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段话规定了全文的主体结构:首先要讲明明德,也就是树榜样;其次要讲为政的目的是亲民,目标是至善;其次讲格物的方法,其次讲格物要达到的效果。要格什么物?亲民的途径。格物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理清把亲民做到至善的先后顺序。

后面的内容依次是明德、亲民、至善、格物成果。这是笔者对《大学》整理后得出的结论。

朱熹不明白《大学》第一段中已有对格物致知的阐述,反而认为原文缺了这一段,于是进行了补写。王阳明也不明白《大学》中的格物在讲什么,于是才有了连格七天竹子的荒唐故事。可以说他们都没读懂《大学》。《大学》中的“物”指的是事而不是实物。

但是《大学》的格物是不彻底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学》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次之谓民之父母。”你不先去研究人民,如何知道民之好恶?不知民之好恶,谈何亲民、行民之所好?而要研究人性,你就要探索人生三问题: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要做什么?也就是说要探索宇宙观和人生观问题。

也就是说,虽然《大学》第一段末尾“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说得不错,但是该文的作者确实知终不知始,知末不知本。而真正发现《大学》缺陷的,并不是程朱二人,而是生活在春秋末期的老子。

《中庸》能弥补《大学》的缺陷吗?

《中庸》片段(图片取自四部备要影印本)

《中庸》似乎就是为弥补《大学》的缺陷而作的,甚至也可以猜测《中庸》成书于《大学》之前,但它绝不是朱熹说的什么儒家的独门心法。

《中庸》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把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天命称作(天)性,顺应(天)性称作(正)道,进修(正)道称作教化。(正)道是不能片刻脱离的,能够脱离的就不是(正)道了。”

这里的“天命”“(天)性”“(正)道”都是儒家的定义。

天命,顾名思义,是指上天的命令和安排。我们阅读《尚书》就会发现,处于兴盛时期的历代先贤强调的都是“天命无常”,以此警示臣工们要居安思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当历史进入东周时期,腐朽没落的周天子感觉到局面真的如临深渊的时候,就再不也没有信心说“天命无常”,而反过来宣扬“天命有常”了。

这个时期的儒家学说,就把世间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归根于上天的安排,并劝人们安于“天命”。《中庸》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对于何为(天)性,《中庸》也没有从根本上说清楚。《中庸》所谈的“道”也只局限在道路、方法层面。能把天性、天命从哲学的高度系统地阐述清楚的人,舍老子其谁耶?

《老子》对《大学》《中庸》的继承与创新

郭店楚简本《老子》

老子要对儒家学说来一次彻底的拨乱反正,揭穿他们的骗局,告诉人们“上天”究竟是如何安排世间万物的命运的,人与天地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天地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人们去效法,“取不足而奉有余”的“人之道”又是如何造成的。

其实春秋时期人们对“天命”还有另外一个说法,那就是“天道”。与老子和孔子同时期的郑国改革家子产就说过:“天道远,人道迩”。

老子在“天”的基础上再向前深入,提出了宇宙本体的概念,就称之为“道”,接着对“道”进行系统的格物,又从天之道引伸到人之道,提出了理想社会的治理模式和圣人持续修身渐成大德的正确道路。

老子》全文的逻辑走向是:首先是“道篇”,以对宇宙的格物开局,讨论宇宙万物的本源、道生万物的原理、天地万物运动规律,侯王法道的必要性。老子用格“道”这个“大物”告诉王阳明格物的方法,只是王阳明不曾理解,才导致其不得章法地乱格竹子。

然后是“德篇”,对应《大学》内容的大德修炼的讨论,也是明德为先。与《大学》中只借用《诗经·淇奥》中赞颂卫武公的一段诗来明德不同,老子先用一段简明扼要的话明德后,也仿照《诗经·淇奥》自作了一段寓意深刻、同时也是理解《老子》重要指南的“大德颂”,可惜在传世本中已经错乱不堪、面目全非了。

《老子》既继承了《大学》中对亲民的格物成果,又深化了《大学》中的格物方法,全书一直贯穿着哲学思想,逻辑思路更加清晰。大德顺应天道,所以《老子》对于每一个课题的讨论,总是先讲道是怎样做的,接着通过具体问题的讨论得出大德(圣人)该如何做。对每一大课题的讨论,又都是从理念开始,最后落实到应用实践。在修行顺序上,也是按照修身齐家、治乡、治国平天下的顺序展开讨论。

最后一篇“诚意在致知”,是老子对儒家思想进行的一番格物致知。老子从辩证法的高度,深刻揭露了被儒家夹杂了私货的德——“仁义礼”,实际上充斥着虚伪的、片面的、不得人心的内容,他们是人心不古、社会动荡的根源,必须对其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扬弃处理。

老子以“不法先王”的宣言和一番“正言若反”的描述对全文观点做了总结。

《中庸》对《易经》占筮推崇备至,《中庸》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老子则对此嗤之以鼻。《老子》:“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说:《易经》中那些爻辞,说得很华丽,实际上是愚蠢之至。哪有什么神奇的“前知”(预先知道),哪有什么“见乎蓍龟,动乎四体”!大丈夫做人要厚道,不要搞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骗人。

《老子》中的“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名,弗为而成”与《中庸》中的“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及“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相似。

《老子》中“视之不足见,声之不足闻,用之不可即”正是对《大学》中“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借用,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只是被后人理解偏了。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大学》和《中庸》《老子》的创作

我们不能确定《大学》和《中庸》是谁创作的,但老子和孔子都对这两篇文章很熟悉这件事是无须置疑的。《老子》的天道观,也对《尚书》中积极的天命观有所借鉴,这些都无须赘述。

从历史进程上看,《大学》和《中庸》的形成应在周平王东迁、日趋腐朽没落之后,不会晚于孔子和老子有交集之时,后人只是在其中增益了孔子和曾子的语录而已。而《老子》则是对《大学》和《中庸》的继承与再创新,后人也不断有所增益和篡改。大家熟悉的传世本《老子》文本,都是道教化后的产物;相应的《老子》解释,也无不是儒释道融合的产物,在传播过程中也几经改造和重构,与《老子》的本义对比早已南辕北辙了。

这就是我要追根溯源、重构《老子真经》的原因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欲明明德 必精研《道德经》
两千年的“中国”怎么变成了“庸国”
[转载]论“道”与“德”
34、天生我材必有用——再谭《中庸》
老子智慧:玄德与明德
​老子教人无为,孔子教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