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神奇的辨证:有关津液的病证你知道有哪些?

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有滋养脏腑、润滑关节、濡养肌肤等作用。其生成与输布主要与脾的运化、肺的通调、肾的气化功能有密切关系。

一、津液不足证

津液不足证又称津亏、津伤。指由于津液亏少,全身或某些脏腑组织器官失其濡润滋养而出现的证候,属内燥证。临床常以口燥咽干、唇焦或裂、眼球深陷、渴欲饮水、皮肤干燥甚或枯瘪、小便短少而黄、大便干结难解、舌红少津、脉细而数等为主要特点。

二、水液停聚证

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影响脏腑经脉输布和排泄水液功能,致水液停积于体内的病证,即为水液停聚证。本证的病变很多,水肿与痰饮证是临床最常见的两类证候。

1.水肿。体内水液停聚,泛滥肌肤引起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称为水肿。临床辨证,首先区分阳水与阴水,以明虚实。

阳水:水肿性质属热、属实者为阳水。多因外感风邪或水湿浸注,或湿热内蕴,或疮疖余毒未尽等因素引起。临床常见以下两个证型:①风水相搏证指风邪侵袭,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湿泛溢肌肤所表现的证候。本证多由外感风邪,肺卫受病,宣降失常,通调失职,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泛溢肌肤而成。临床常以眼睑头面先肿,继而遍及全身、小便短少、来势迅猛、皮肤薄而亮,并兼有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或兼见咽喉肿痛、舌红、脉象浮数等为特点;②湿邪困脾证指水湿浸淫,脾土受困、运化失职、水泛肌肤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以全身水肿、来势较缓、按之没指、肢体沉重困倦、小便短少、脘闷纳呆、泛恶欲吐、舌苔白腻、脉沉,若化热则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为特点。

阴水:水肿性质属虚、属寒者为阴水。多由病久正虚、劳倦内伤,或阳水失治、误治转化而致。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小便短少、脘闷腹胀、纳呆便溏、面色白、神倦肢困,舌淡、苔白滑、脉沉,或水肿日益加剧,小便不利,腰膝酸冷,四肢不温,畏寒神疲,面色白或灰滞,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2.痰饮。痰和饮均是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稠者为痰,稀者为饮。二者虽属同类,临床表现却各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血津液辩证(精)_
气血津液辨证津液病
手太阴肺经病证
徐灵胎:别把水饮当成脾胃不和,看中医高手过招,辨认水饮为患
名老中医经验集
中医病因学说:水湿痰饮〈3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