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黎州安抚司

元末明初,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明玉珍在四川自立为帝,国号大夏。那时,黎州正是在明玉珍的管辖之下,马安被任命为黎州招讨使。

 

      为何马安会被任命为黎州招讨使?原来,马安的祖上曾在元朝为官,世代承袭邛部州六番招讨使的官职。 1366年,明玉珍病故,1371年,朱元璋遣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领兵征蜀,马安阵亡,“蛮族百姓溃散”。 马安的弟弟马芍德只好带着母亲回到邛部(今凉山州的越西、西昌等地)居住。

 

      此后,明朝将黎州纳入了王朝的版图。至此,四川布政司招抚他,马芍德便前来朝觐进献贡马,请求朝廷设置长官司。

 

      据史料记载,洪武八年(1375),在汉源县设置黎州长官司,皇帝下诏任命马芍德为黎州的长官,赏赐给他官印和衣服丝帛。

 

      明洪武十一年,黎州升格为安抚司,马芍德被任命为安抚使。黎州安抚司被人们称为黎州圭司。

 

      明洪武十四年,马芍德派使者进京贡献马匹。皇帝下诏赏赐给马芍德钱钞五十四锭、有花纹的丝绸七匹。从此,他便每隔三年进贡一次。

 

      到弘治十四年(1501)时,朝廷命令将黎州安抚司隶属于四川都司。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朝廷将黎州安抚司降为千户所,将千户所的所治建在原安抚司南面三十里远的大田山坝。此后,黎州土司又称大田土司。

 

      从明洪武八年到清道光十三年,黎州土司到大田土司经历了明清两朝450余年历史,其间易司9代,易千户15代,易百户3代。

 

      黎州土司,为明王朝统治者管理着大渡河畔的汉源,也维护着一方稳定。

 

 

“大田土司的建立,实际上是已经证明着黎州土司开始衰落!”郭朝林讲述起黎州土司到大田土司的变化。

 

     话说万历十九年(1591),安抚司马祥没有后嗣,其妻瞿氏掌管安抚司事务,招了一个瞿姓的孩子来抚养,将另有所谋。

 

     居住在松坪的马祥的侄子土舍便兴兵攻城,夺走了官印,番族人便乘机抢劫。

 

     黎州土司的动乱,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那时,参将吴文杰正好有征东的任务,便把军队带过来将作乱的番族人剿灭平定。

 

     明万历二十四年,朝廷将黎州安抚司降为千户所,将千户所的所治建在原安抚司南面三十里远的大田山坝。

 

     此后,黎州土司又称大田土司。

 

     “大田土司的封地,有上下七枝之说。”郭朝林说,朝廷将原安抚司的编户分成上下各七枝。

 

     上七枝的编户隶属于大渡河千户所,下七枝的编户仍由松坪的马氏约束。松坪在原安抚司的东南面,从炒米城出来径直与峨眉相连,高山峻岭有三百多里,都是受招抚的番族人在那儿居住。

 

     大田土司的马氏后人们,并没有维持住先辈的“家业”。

 

     他们的封号,从“安抚”降到“千户”,直至“百户”。

 

     到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黎州百户马奇英(又名马珍),因“涉反叛之嫌”的罪名,被清朝廷发配新疆充军,并灭土司封号,将原大田土司的权力尽数移交给了当时的清溪县。

 

     在历史上,大田土司总共存在了238年。

 

  黎州,是汉朝时的沈黎郡所在地。《史记》上说越的东北方有十多个君长,其中的笮都最大。自从唐蒙与夜郎沟通后,邛都、笮都的君长都请求成为中央王朝的大臣,因而在该地设置了笮都县,又称旄牛县。元鼎中年,成为沈黎郡。唐朝时,将雅州、州割出来设置了黎州。天宝初年又将黎州改为洪源郡,不久又改为汉源。宋朝时该地隶属于成都路,元朝时该地隶属于上番等处宣慰司。

 

  洪武八年(1375),在汉源县设置黎州长官司,任命芍德为长官。芍德是云南人,姓马。他的祖上曾在元朝为官,世代承袭邛部州六番招讨使的官职。明氏占据四川后,Www.slKj.ORg芍德的兄长马安又被任命为黎州招讨使。明氏亡故后,蛮族百姓溃散,芍德带着母亲回到邛部居住。至此,四川布政司招抚他,芍德便前来朝觐进献贡马,请求朝廷设置长官司。皇帝下诏任命芍德为黎州的长官,赏赐给他官印和衣服丝帛。十一年,黎州升格为安抚司,芍德被任命为安抚使。十四年,芍德派使者进京贡献马匹。皇帝下诏赏赐给芍德钱钞五十四锭、有花纹的丝绸七匹。从此,他便每隔三年进贡一次。弘治十四年(1501)朝廷命令将黎州安抚司隶属于四川都司。

 

  万历十九年(1591),安抚马祥没有后嗣,其妻瞿氏掌管安抚司事务,招了一个瞿姓的孩子来抚养,将另有所谋。居住在松坪的马祥的侄子土舍便兴兵攻城,夺走了官印,番族人便乘机抢劫。此时参将吴文杰正好有征东的任务,便把军队带过来将作乱的番族人剿灭平定。二十四年,朝廷将黎州安抚司降为千户所,将千户所的所治建在原安抚司南面三十里远的大田山坝,并将原安抚司的编户分成上下各七枝。上七枝的编户隶属于大渡河千户所,下七枝的编户仍由松坪的马氏约束。松坪在原安抚司的东南面,从炒米城出来径直与峨眉相连,高山峻岭有三百多里,都是受招抚的番族人在那儿居住。

 

  黎州、雅州的各蛮族,宋朝时屡屡成为边疆的祸患。明朝建立后,认为散居在这二个州境内的蛮族人,都是天全六番的各部落,于是便在黎州设置安抚,在天全六番设置招讨,对蛮族人实行羁縻政策。隶属于雅州的蛮族人与天全六番招讨司所管辖的蛮族人,因为彼此土地相连,时常发生争讼。边界之外的大木瓜、小木瓜地区的番族人可分为三支,其中的一支腻乃卜最为强大,世代居住在西河。早先他们归马湖的土官安氏管辖,自从马湖改由流官治理后,大小木瓜的番族人叛乱,并入邛部,归岭氏管辖。他们盘踞在从西河到凉山、雪山之间的地域内。嘉靖末年,大小木瓜地区的畜牧繁盛,时常窥伺边界地区,邛部的长官岭柏无法制止他们,嘉、峨、犍为等边关地区都受到他们的侵扰。镇巡官督促邛部的军队去捕捉他们,大小木瓜的番族军队侵扰更为厉害。朝廷便决定大规模前去征讨,于是大军分建昌、越、马湖三路出发。大小木瓜地区的番族人开始惶恐骇怕,请求投降,愿每年向朝廷贡献马匹和土产,这样事情才平定下来。大小木瓜地区有四千八百四十多亩土地,每年征收粮食四百四十多石,全输送到峨眉县。

 

  明朝初年与安抚司一起设置的还有大渡河守御千户所。唐朝时,大渡河水流平广,可通漕运,戍将一旦失守,则黎州、雅州、邛州、嘉州、成都都会动摇。宋朝建隆三年(962),王金斌平定四川,将图献给朝廷。有大臣提议乘着军威收复越,艺祖用玉斧画图说:“该地在境外,我们无法占有。”从此之后,大渡河中的水流忽然下落了五六十丈,水流到此处时汹涌澎湃尤如从天而降,船和筏都无法通行,故名叫噎口。这大概是上天自动设置天险以区分境内境外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血的雪族(连载61):追述凉山彝族头人斯兹伍各的一生
黎州土司 汉源大田土司的过往
黎州土司传
九溪卫指挥使谭必祥传
临潭县马奴寺僧纲部落
炉边漫话-长河说古之沈边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