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教授、姓氏文化学者冯志亮先生谈邹氏的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邹

  邹姓是中国第七十一位姓氏,在江西,湖南、四川分布最多。当今邹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总人口大约有394万。

  得姓始祖微子启,子姓,名启,世称微子、微子启,商王帝辛(纣)庶兄。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灭纣,封微子启于宋地立国,定都商丘,以供奉商汤宗祀。微子薨后,其弟衍继位,是为微仲。又传至其曾孙愍公,愍公有孙名考父,历仕宋国戴公、武公、宣公三朝,食采于邹邑。其五世孙叔梁纥时,以邑名邹为氏,是为邹姓。后世子孙尊微子启为邹姓得姓始祖。

  一、姓氏意义与原始图腾

  《说文解字》记载:邹,指春秋时鲁国驺县,即古时的邾娄国,颛顼帝的后裔受封在此。驺是主管宫室或为官府养马及驾车的人,刍,本义是割草,其甲骨文字形左边为一株断裂成两处的小草,右边是一只手,草是用来饲养牲畜的。是一种生活在北方的古兽这种兽到汉朝末已不见于文献记载,可能已经灭绝了。

  邹人应是善于猎驺和饲养马的氏族,以驺为氏族的原始图腾,并以之命名氏族和族徽,邹人所居邹字古文住的地称驺,建立了城堡的地方称为邹,最终建立邹国,出现邹姓。

  二、姓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邹姓主要有三个来源:姚姓、曹姓和子姓。

  第一支出自姚姓。姚姓出自有虞氏,始祖是舜,舜由于生于姚墟又姓姚。姚墟在今河南濮阳西的濮城镇,近山东郵城姚墟盛产桃,姚人以桃树为图腾,以兆为姓。兆即占卜时以火灸龟甲产生裂痕如象形兆字,舜擅长占卜,故以姚为姓,也称姚舜,因出自有虞氏族而称虞舜。姚舜之后有邹国,商朝侯国,故地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的古邾城。春秋初为曹姓邾人所夺,北迁于今山东邹平南,后为齐国所灭,子孙以国名为氏,姚姓邹氏的历史至少有2500年。

  第二支出自曹姓。高阳氏颛顼之后。颛顼后裔祝融氏吴回,吴回之子陆终第五子安,曹姓。西周初,周武王封曹姓朱人的后裔曹挟于邾,即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建立邾国,为鲁国附庸。公元前614年南迁到绎,即今山东邹城东南纪王城,也称邹战国中叶,楚宣王灭邾国,并迁人于楚的地,即今湖北黄冈西北,其后有邾、邹等氏。曹姓邹氏的历史有2300多年。

  第三支源自子姓,西周初周成王封纣王之兄微子于宋,是为公爵宋国,以奉商祀。微子启之弟微仲衍之曾孙为宋公,宋潘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宋父周生世父胜,世父胜生正考父、正考父食邑于邹,也称聊,在今山东曲阜东南,其后裔以邑名为氏子姓邹氏的历史有2700多年。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外族融入邹姓的事件主要发生在三国,北宋和清初。三国时东南方的越族,北宋的西夏党项人、清初的满洲人中均出现了邹姓,但数量不多。

  四、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先秦时期,邹姓主要活动在山东地区秦汉以后,邹姓很快迁到河南、湖北、三国两晋时,邹姓已挺进到陕西,南下渡长江人湖南、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唐朝时两次中原南下大移民,邹姓主体移人江南,福建、广东等地邹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清朝初期,邹姓进人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邹姓大约有1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排在第九十六位邹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邹姓总人口的61.5%。主要分布于江西、江苏,这两省邹姓大约占邹姓总人口的75%;其次分布于福建、湖南,这两省集中了邹姓总人口的14%、全国形成了赣闽湘和江苏两块邹姓聚集区。明朝时期,邹姓大约有3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1%,排在第六十一位。宋元明600余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邹姓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增长速度。

  明朝时期,江西仍为邹姓第一大省,约占邹姓总人目的38.6%。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这两省邹姓大约占邹姓总人口的48.6%;其次分布于广东、江苏、湖北、浙江、山东,这五省集中了邹姓总人口的36%。宋元明600余年,邹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除了人口急剧增加以外,其人口主要由北向南和东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以赣闽为中心的江南邹姓人口聚集区。

  五、当代分布与姓氏图谱

  当代邹姓人口约有394万,为全国第七十一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从明朝至今600余年中,邹姓人口由38万增到近394万,增长了10余倍,邹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

  宋朝至今1000余年,邹姓人口增加率呈∧形,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四川、广东、湖北五省,大约占邹姓总人口的50.8%;其次分布于江苏、山东、重庆、贵州、辽宁、安徽,六地集中了邹姓总人口的24.3%。江西为邹姓第一大省,大约占邹姓总人口的12.6%。全国形成了以赣湘鄂川为中心的邹姓聚集区。在600余年间,邹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由东南部向北回迁,同时由南部向西部的迁移也很明显。

  六、郡望堂号与楹联家训

  1、郡望堂号

  邹姓的郡望主要有范阳、邑等堂号中最重要的有范阳、碣石、讽谏等。

  “讽谏堂"典出战国时齐国邹忌。邹忌总观察到齐威王不能听进不同意见的话,因而他用心地对齐威王说:我的相貌不如城北的徐公,但当我问我的妻妾和朋友时,都说我比徐公漂亮。为什么呢?因为妻看重夫妻私情,妾当然是怕我,而朋友是有求于我,所以都夸我、顺我,让我高兴。我猜想王的左右对你也重私人感情,臣子们没有不怕你的,而齐国人民没有不对你有所求的。这样,他们不可能对你讲真话,你实际上受到的蒙蔽太深了,哪能治理好齐国呢?齐威王听了这种委婉曲折的谏议,恍然大悟,改变态度,制定鼓励说真话的政策,国家逐渐强大起来。

  2、宗祠楹联

  讽言谏君;碣石崇贤。

  士称德逸;里号宾贤。

  梁园昭雪;黍谷回春。

  鲁郡为钟灵地;邹鲁乃迁善乡。

  一篇漫咏梁园雪;六律能回黍谷春。

  3、族规家训

  不忘本,勤思源,父母恩,重于山。

  细抚养,多奉献,历艰辛,到今天。

  养育恩,大无边,常尽孝,报恩愿。

  多关心,勤看管,常照顾,多陪伴。

  保身体,促康健,儿女孝,子孙贤。

  父母在,全家暖,亲情浓,福寿添。

  管理家,需规范,立家规,家训传。

  勤沟通,多商谈,互信任,不欺瞒。

  讲礼仪,挑重担,互尊重,共患难。

  勤持家,细打算,不挥霍,重节俭。

  家事和,万事圆,互敬爱,家运显。

  众心齐,干劲添,兴家风,共勤勉。

  全家人,心手牵,同命运,齐发展。

  爱儿女,莫娇惯,不迁就,不护短。

  自幼时,严教管,常纠错,不间断。

  除毛病,改缺点,矫陋习,展新颜。

  欲成才,勤浇灌,欲驰骋,需扬鞭。

  立规矩,定方圆,树榜样,做示范。

  勿放纵,正品端,常警醒,戒贪懒。

  勤学习,明志愿,知识广,人钦赞。

  知荣辱,明贵贱,学楷模,效古贤。

  少立志,惜时间,莫虚度,目标远。

  展雄姿,在青年,要成才,多磨炼。

  经风雨,见世面,勤思考,永向前。

  乐诵读,善钻研,刻苦学,莫畏难。

  有益书,要多看,黄赌毒,莫沾边。

  致富经,多寻探,昧心钱,不去赚。

  习礼仪,知荣贱,争先进,学模范。

  提素质,丰经验,强能力,增才干。

  练口才,善讲演,修德性,意志坚。

  小处始,大处显,谋大事,创非凡。

  人在世,光阴短,有作为,有尊严。

  干事业,虽艰难,信心足,定实现。

  谋当前,虑长远,胸襟阔,度量宽。

  遇疑难,不慌乱,要沉稳,莫极端。

  思密周,善决断,明是非,严防偏。

  临乱境,巧应变,争主动,应超前。

  慎其行,莫妄言,除歪风,扬风范。

  当好官,用好权,人为本,民为天。

  水载舟,亦翻船,得民心,天下安。

  行德政,立规范,多谋划,勤调研。

  图发展,重安全,业在后,安在前。

  人生观,世界观,在官场,难免变。

  干公差,吃国饭,公与私,明分辨。

  做人长,为官短,官一时,人百年。

  多干事,少贪婪,塑形象,守清廉。

  宽对人,律己严,遇风浪,掌稳船。

  官再大,位再显,平民心,不能变。

  交良友,结英贤,赢众望,最关键。

  凝核心,组织严,增团结,向前看。

  聚民心,结人缘,善协调,促发展。

  多积德,少集怨,谋众利,成众愿。

  为人善,不招怨,善引善,环境变。

  欲好报,多行善,屡作恶,终完蛋。

  诚待人,信结缘,重承诺,信誉添。

  爱国家,敬祖先,明家训,慎思远。

  有权力,多奉献,有责任,多实践。

  讲正气,多垂范,执法明,守法严。

  有规矩,成方圆,守法度,身自安。

  反应快,刚柔兼,行事稳,事果断。

  效率高,不敷衍,敢作为,勇承担。

  学识广,智勇全,好名声,代代传。

  目前国内外的图书馆和其他单位正式公布收藏了邹姓族谱188部。

  七、姓氏名人与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人邹姓历代名人104名,占总名人数的0.23%,并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九十位。邹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3%,并列排在第七十四位;邹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23%,并列排在第八十四位;邹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27%,并列排在第七十五位。

  最负盛名的邹姓历史人物:战国齐相邹忌,哲学家邹衍;西汉文学家邹阳;北宋元丰进士、兵部侍郎邹浩;明朝学者邹守益,名儒邹亮,名臣邹元标,云南巡抚邹应龙;清朝科学家邹伯奇,画家邹一桂,民主革命家邹容;民国新闻记者兼出版家邹韬奋,中山大学校长邹鲁。

  八、寻根探源与宗族名胜

  游线一:山东省邹城市(发源地)正考父的食邑、曾经的邾娄国

  邹城市原名邹县,位于山东省南部,据史书记载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如今这里还存在和邹姓有关的遗址——邾国故城。这是战国时,鲁穆公改邾娄国为邹国的地方,也是邹姓的发源地。它位于邹城东南12.5公里,峄山镇纪王城村周围。邾国故城自春秋建立,至北齐迁徙共延续了1100余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都城。

  虽然现在邾国故城只是一片废墟,但它是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东周时期都城之一,所以有着重要的考古研究和历史价值。另外这里还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孟子的诞生地,留有许多和他们相关的景点,也是值得一看的。

  交通参考:在邹城坐长途汽车到峄山下车即到,车票3元。门票:30元。特产:邹城大枣是山东三大枣系之一。

  游线二:福建省武夷山市(下梅古村)——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四堡乡)

  (一)福建省武夷山市(下梅古村)

  下梅村位于距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8公里处,是个以邹姓居民为主的古村落。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曾在这里讲学。此后,村中名士迭山,斯文一脉,源远流长。明末清初,有邹氏兄弟经营茶叶发迹,聚居下梅,使下梅村成为武夷岩茶外销的集散地。据市志记载,这里最多时每日行舟达300余艘。邹地茶商在村中建豪宅70余幢,并斥巨资修了邹氏宗祠。从保留至今的古建筑的精美砖雕装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康乾盛世时下梅的繁荣景象。川流不息的溪水,布列溪畔的古街巷、古井、古码头、古集市、古朴民风,构成下梅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南方水乡风格。

  交通参考:市区到下梅12公里(中巴或公交车3元/人),度假区到下梅8公里(包面的30元,公交车5分钟一趟,车票2元)。住宿:可住在市区或度假区(市区至度假区交通非常便利,平均5分钟一趟公交车或小巴互发,车费2元),二星级住房120~150元,三里级住房150~200元。另外,在当地的古民居家庭旅馆里住一晚是非常便宜的,只要30~40元左右就可以,还可品尝村民们的当地特色小吃,别有一番风味。

  活动:可以在当地感受武夷风情的剪纸工艺,和北方剪纸有着微妙的不同。还有舞龙、锁呐表演等节庆好戏也是当地的一大特色。特产:红菇:180~200元/斤、笋干(玉兰片):30~40元/斤、武夷岩茶:80~100元/斤。顺道游:武夷山风景区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

  (二)四堡多——邹氏聚居地古籍的故园

  连城县四堡乡是明清四大雕版印刷基地(另三个为北京、湖北汉口、江西许湾)的惟一幸存者,一颗不可再生的“中华文化明珠”。它的创立者邹学圣是宋代状元邹应龙的第12代孙,而近代著名的出版家邹韬奋则是邹学圣的第16代孙,可以说这一支邹氏是世代书香。

  四堡曾经是书籍的海洋,翻腾着壮阔的华夏文明。当年这里书坊林立,印刷书目种类繁多,有“垄断江南,行销全国,远播海外”之美誉。

  这里保存着目前最完整的古线装书和雕版印刷工具。现存100多处保存完好的古书坊,均建于明清时期,为典型的家族式书坊建筑。在这里可以当一回“先民”,穿着明清服装,亲自实践雕版印书过程。

  交通参考:从龙岩汽车站乘到连城县的汽车,每20分钟一趟,票价25元,从连城县下车后转车到四堡乡,车票5元,车程半个小时,也可以从龙岩直接到四堡乡,票价31元。门票:20元。顺道游:在四堡乡南部160公里处的永定土楼是个旅游热点。连城旅游见杨姓。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河北秦皇岛人,佛教信徒。被誉为IT培训师、网络分析师、网络策划人、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宗教学系特聘教授。曾编写《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八十部,《姓氏填谱手册》两百余部,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邹氏家族字辈:前,正,学,文…后面是什么?
历史:百家姓最新排名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邹”姓
百家姓专家冯志亮教授解析“不一样的百家姓故事”谢姓的历史起源与原始图腾
浅释《百家姓》——邹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先生讲解中华姓氏之龚姓——始祖共工,“水神”之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