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解读——分级护理制度

一、定义


分级护理的定义: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判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

二、分级


1.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2.护理级别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医嘱形式下达并在床头卡及住院病人一览卡上做出标记(特级护理红色并标记“特级”字样、一级护理粉红色、二级护理蓝色、三级护理不标记)。

3.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护理分级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护士长应根据患者的护理分级安排具备相应能力的护士。

三、分级依据及护理要点:


(一)特级护理

分级依据: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 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 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4.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5.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6.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要点:

1. 制定护理计划,24 小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 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并记录出入量。

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 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

分级依据: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 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4. 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要点:

1. 制定护理计划,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

分级依据: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 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 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要点:

1. 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

分级原则: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护理要点:

1. 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编辑 | 宣传科    王   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级护理制度
3.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工作制度
爱爱医资源-医疗核心制度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方案
十六项护理核心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