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念那个“笨手拙脚”的钱锺书

今天是钱锺书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做一纪念。也让世人知晓,凡事不必求全。

譬如像钱锺书先生这样的大才,小说写出了经典的《围城》,学术方面有《管锥编》、《谈艺录》等巨著,可谓学贯中西、文史皆吃。然而,他在另外一些方面,却能笨拙得令人笑掉大牙。

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还是从新的角度看待自己和周围人的笨拙吧。

钱锺书(1919.11.21—1998.12.19)

钱锺书25时,以第一名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在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就读,两年后入法国巴黎大学进修。

    《围城》中曾塑造了出洋留学的方鸿渐买假学历的经历,这给很多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有一位专爱考据的先生,竟推断出钱锺书的学位也靠不住。

事实上,钱锺书27岁时以论文《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通过答辩,获得牛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B.Litt)。但到了巴黎大学后,钱锺书却再也不愿意为一个学位赔掉很多时间了,他认为白费功夫读些不必要的功课,很不值当,所以在巴黎的一年时间,钱锺书只是自己下功夫扎扎实实地读书。法文自十五世纪的士人维容读起,到十八、十九世纪,一家家地读。德文也是如此。他每日读中文、英文,隔日读法文、德文,后来又加上意大利文。这是爱书如命的钱锺书恣意读书的一年,他的超常的学习能力也因此得到酣畅淋漓的表现。初到法国时,钱锺书的法文生字比杨绛多,但一年之后,钱锺书的法文水平已远远超过了杨绛。

无论在牛津还是在巴黎,钱锺书都给人留下嗜书如命、博闻多识、才华卓绝的印象。不过,在妻子杨绛的笔下,钱锺书还以“痴气”、人情味以及“拙手笨脚”,让人时而感慨,时而哭笑不得。

杨绛在《我们仨》曾这样写道:

“一九三五年七月,锺书不足二十五岁,我二十四岁略欠几天,我们结了婚同到英国牛津求学。我们离家远出,不复在父母庇荫之下,都有点战战兢兢;但有两人作伴,可相依为命。”

“锺书常自叹'拙手笨脚’。我只知道他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右脚,拿筷子只会像小孩儿那样一把抓。我并不知道其他方面他是怎样的笨,怎样的拙。”

“他初到牛津,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个门牙。他是一人出门的,下公共汽车未及站稳,车就开了。他脸朝地摔了一大跤。那是我们在老金(Mr.King)家做房客。同寓除了我们夫妇,还有住单身房的两位房客,一姓林,一姓曾,都是到牛津访问的医学专家。锺书摔了跤,自己又走回来,用大手绢捂着嘴。手绢上全是鲜血,抖开手绢,落下半枚断牙,满口鲜血。我急得不知怎样能把断牙续上。幸同寓都是医生。他们教我陪锺书赶快找牙医,拔去断牙,然后再镶假牙。”

这便是大学者钱锺书的另一面。人世间向来是没有完人的,才华横溢的钱锺书也不能免。这样的情况下,夫妻俩的生活起居,基本上全靠杨绛张罗。不过,夫妻间的感情并不因此而出现波折或裂痕,反而越来越亲密了。无论在牛津还是在巴黎,都留下他们许多美好的回忆。

1936年冬,钱锺书、杨绛摄于牛津大学

在《我们仨》中,杨绛最津津乐道的事情之一,就是夫妻俩的所谓“探险”:

“我们每天都出门走走,我们爱说'探险’去。早饭后,我们得出门散散步,让老金妻女收拾房间。晚饭前,我们的散步是养心散步,走得慢,玩得多。两种散步都带'探险’性质,因为我们总挑不认识的地方走,随处有所发现。”

“牛津是个安静的小地方,我们在大街、小巷、一个个学院门前以及公园、郊区、教堂、闹市,一处处走,也光顾店铺。我们看到各区不同类型的房子,能猜想住着什么样的人家;看着闹市人流的各等人,能猜测各人的身份,并配合书上读到的人物。”

这样的“探险”,无疑使正在做学问的钱锺书,也有了能够成为作家的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绛与钱锺书的牛津留学时光
《我们仨》: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
杨绛与钱锺书最动人的情书,这是学霸才有的浪漫
【原创首发】山佳:钱锺书 杨绛——书香永存
钱钟书和杨绛的真情故事
10个我们永远也成不了杨绛的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