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可以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意思是说,连鸟都要寻找朋友和知音,何况人呢?而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人际交往。人,既是自然实体,.又是社会实体,但更重要的是社会实体。所以,人的存在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更是作为社会成员之一而存在。这样一来,人际间就构成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和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体等错综复杂的交往关系,.犹如千姿百态的万花筒一样。同时,人际交往既可以给人带来无穷的幸福号陕乐,也可能给人造成无尽的悲伤与烦恼。因此,探索人际交往的奥秘显得越来越迫切,心理学的发展也为这种探索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于是,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就蓬勃地开展起来,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是从单学科研究发展为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很多新学科多处于各门学科之间的边缘地带,往往需要两门或多门学科的知识来回答和解决有关问题。近年来,在自然科学之间、社会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甚至还出观了一些多学科的交叉科学,如创造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
人际交往心理学也是这样一门多重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的学科主要有: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行为科学等。人际交往心理学就是运用以上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研究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的学科。它属于将心理学应用于社会实践的分支学科。所以,人际交往心理学涉及很多具体的内容,比如,人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的个性心理差异和A际交往、人际交往的动机、人际知觉、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与调适、人际交往技巧、人际交往的心理卫生等。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人际交往的个性心理
“个性”一词,英文为Personality,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原意是舞台上演员戴的面具,后来演变为一个人与他人不同的特征,它是通过个人的生活道路而形成的,是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
个性的心理结构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成分: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和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某些稳固而经常出觋的心理特性,它是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人际交往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气质和人际交往性格。
人际交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等。有的人善于侃侃而谈,有的人与他人交谈时就结巴;有的人能察言观色,有的人却不能——这就是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别。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的人比较温柔,有的人比较粗暴;有的人稳重,有的人急躁——这是人际交往气质的差别。
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狂妄自大;有的人畏畏缩缩,有的人积极进取;有的人懦弱,有的人坚毅——这是人际交往性格的差异。
人际交往的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际交往的动力系统,是人际交往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人际交往需要、动机、价值观等。人际交往动机的基础是人际需要,人际交往价值观的基础也是人际需要。如果说人际需要是人际交往的个性倾向性的基础,那么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制约和调节着人际需要、交往动机等人际交往的个性倾向性成分。
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自觉因素,它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从心理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具有认识的(自我观念、自我概念、自我认定、自我评价等)、情绪的(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卑、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意志的(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信、自律等)三种形式。
(二)人际知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并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知觉进行分类:
根据知觉对象,可以把知觉区分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
根据事物具有的空间、时问和运动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区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中占主导地位感受器的活动,可以把知觉区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视昕知觉、触摸知觉等。
人际知觉就是对人与人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人际关系的知觉,它包括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是否融洽、自己在某个群体中是否受欢迎等。比如,由张三的外貌、举止而认知“他是个热情好客的人”;由某人怒发冲冠、摔东西、大喊大叫等而做出“他生气了”的判断;从李四和王五两人整天都形影不离,谈到对方都.是眉飞色舞的样子而认知“他们俩是一对好朋友”;等等。这些都属于人际知觉,是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三)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与调适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对爱、关心、尊重等交往性活动的需要,在重要性上并不亚于食物、性等生理性需要。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会像因吃不饱饭而营养失调一样,导致心理上的失调,即产生心理障碍。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的人自高自大,不可一世;有的人却+自卑、羞怯,缺乏自信;有的人疑神疑鬼,猜疑心重;有的人忌妒他人……诸如此类,都属于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引起人际排斥的各种心理因素。它是可以调适的,比如,及时地加强人际沟通,求同存异,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和体谅,这样就可以使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消除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是增强人际魅力、改善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也是人际交往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四)人际交往技巧
前面我们谈到,人际交往很重要。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学生,还是老师;无论你是商人,还是学者;无论你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老百姓……只要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换言之,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如同我们不能没有空气和水一样。人际交往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人际交往有很多技巧。比如,微笑是一种很文明的经营哲学,也是一种很高明的人际交往艺术。正如李白在一首诗里所言:“眉语两目笑,忽然随风飘”,可见,微笑对于人际交往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又如,闻名于世的希尔顿饭店从20世纪20年代创业到70年代扩展到七八十家,现在已遍布于世界各国。集团的总裁经常不断地到各地视察,他向高级人员询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正是:“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吗?”
(五)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即人际魅力,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亲近的心理关系,是心理距离缩短的表现。它是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形成人际吸引主要有外在条件和内在因素,例如空问距离、外貌吸引、相似吸引、互补吸引等。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特点
1.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不因人而变或随意而变的科学特征,它既不能凭研究者个人主观意见而改变既定准则,也不能按研究者个人好恶而随意曲解事实。人际交往心理学客观地研究人际交往_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任何一种心理、行为的产生都是由客观刺激所引起的。
在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中,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各种心理活动的经验,所以很容易把自己的主观体验和客观观察的事实混淆起来。
为了更好地体现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客观性特点,我们研究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时候应注意记录客观、分析客观和结论客观。即在收集资料时,必须如实地、详尽地记录作用于个体的外部刺激和他的行为反应,包括口语报告,切不可用研究者自己的主观体验、主观感受来代替客观观察到的事实,或附加在客观观察到的事实上面;在进行资料的处理、结果的分析整理时,应尽可能用某种客观的尺度来评定,切忌主观偏见的影响;在做结论时,要根据客观的事实下判断,不要做过分的推论。例如,所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就不能把结论推广到中学生或小学生身上;研究的是女学生的交往心理,就不能把结论推广到男学生身上。
2.综合性
人际交往心理学是研究人际交往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多重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综合运用了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但绝不是多种学科知识与方法的简单堆积,而是根据本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性质等,进行有机的结合,有选择地吸取有关对人际交往心理有指导作用的知识,从而去构建一个新的体系。这体现的正是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综合性特点。
3.系统性
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与机构的整体。人际交往心理学具有系统性,因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人的心理是具有各种机能的有机整体,而且是活动的,它总是处于一种相对的静态即绝对的动态中。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系统性要求我们要把人的交往j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来加以认识。
4.实用性
人际交往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人交往的心理。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它的许多原理、方法,都可以直接应用于我们的人际交往实践,使我们有一含更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生活的美满、事业的成功。
例如,运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个性心理的理论,我们可以优化自.己的性格,增强人际交往能力;运用人际知觉的知识可以灵活利用第一印象、晕轮效应等,游刃有余于人际交往中;运用人际交往技巧,.可以让我们在言谈、举止等方面吸引正在交往的对象,拉近相互的心理距离,使人际交往的环境更加宽松。
人际交往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人际交往心理学与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曾有人进行过这样的1比喻: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哲学是父亲,生理学是母亲,而生物学是媒人。以生物学为媒介;哲学与生理学结合,其生育的“新生儿”就是以后脱离传统哲学范畴而独立门户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一般公认始自德国人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的实验工作。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验室,正式从事系统的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作。因此j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规律和事实,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服务。它最起码的一项工作是在质上和量上确定心理生活的具体事实;它还揭示心理的规律、心理的机制、心理的本质。心理学既研究人的一般心理过程及规律,例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注意等认知过程,情绪、情感等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同时还研究个性心理规律,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格二气质、能力等个性特征。因此,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原则和方法对入际交往心理学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人情感的好恶.、性格是否相投等因素。
2.人际交往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形成于19世纪末,经历了哲学分析、经验描述、实验分析三大阶段。它是系统地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研究的是社会心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和规律。具体说来,它既研究大团体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如社会情绪、阶级和民族心理、宗教心理、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又研究小团体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如心理相容、心理排斥、团体气氛、领导与被领导等;还研究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态度以及时尚、风俗、舆论、流言等。,可见,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必须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但是它却比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更微观、更深刻。
3.人际交往心理学与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一词译自英语Public Relations,是公共关系、公众联系等意思。公共关系学于1903年在美国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蓬勃发展。它是研究如何使企业和社会之间建立并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状态,以促进事业成功的一门科学。它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工具。由于公共关系学一般要涉及与公众建立良好关系的问题;所以人际交往心理学要吸取其有关知识。
4.人际交往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的是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以及组织发展等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和人际交往心理学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人际交往一曲里学的许多理论和实践也来源于组织行为学。
5.人际交往心理学与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人和人之间如何交往,它总是离不开一定的交往原则、经验、技巧等,而这些东西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所以;人际交往心理学还要吸取教育学中有关的知识和理论。
人际心理学:做一个有“度”的人
人有时候痛苦不是因为外界和别人的侵扰,而是自己内心的不可认知和把持。一个不懂得尺度的人,不管在哪个领域都会有一种自寻烦恼的节奏,即便你觉得你在做对的事情,你在合理的表达,但后果却是一样让自己难受的。因为,有时候,有些事,有些人,你所表现出来的不能过度,所谓过犹而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芳芳是名职业女性,在公司里和同事的关系虽然不错,可烦恼的事却是天天有。因为芳芳的共情心理很严重,她总是把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认为自己对别人好是份内的事,而把别人对自己好看成是恩惠。和朋友在一起时,朋友不开心或碰到什么烦心事她会尽力帮忙,若帮不了,就会一个人闷闷不乐,心情差到极点。
芳芳也曾在心里一遍遍劝诫自己:别人有困难别人会解决的,自己没必要也跟着痛苦不堪。然而,一遇到别人有什么事,芳芳比人家本人还着急,弄不好还让对方反感,她自己也觉得挺累。
这种过度为他人操心和受他人影响的心理情绪,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卷入程度过高”。心理卷入程度过高是指个人在心理上与环境信息的关联程度过高。例如,在人际交往中,有人会过分地关心朋友的事情,朋友遇到困难了,他比朋友还忧心忡忡;朋友办事出现失误,他比朋友还内疚和自责。
心理卷入程度过高的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总是把自己和周围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导致情绪波动大,行为控制不当,进而出现心理问题或人际关系障碍。
造成心理卷入程度过高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当事人不自信。比如特别在乎别人的议论,担心遭到别人的否定和排斥。此外,由于个体心理独立性发展不完善,个人的状况和心理状态易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再者,是因为缺乏必需的社会知觉和人际交往技巧,不会恰当地判断事件与自己的关联程度以及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对方造成的影响。
解决心理卷入程度过高的问题,一是要信任别人,相信别人能为自己的事负责、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不要越俎代庖,负自己不该负的责任。二是加强自信和独立性,有自我价值观与生活支撑点,只有消除在心理上对他人的依赖,才能驾驭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记住,你可能取悦你身边所有人,但是你可以做一个让大部分人喜欢的人!在对待人际关系的时候,做一个有“度”的人。
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持久的行为相互依存
经常的相互作用
情感依恋
需要精神上的满足感
亲密关系在人类的生活经历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类与生俱来地具有一种归属感和去爱别人的需要,而当这些需要被满足时,亲密关系就形成了。亲密关系包括几类人群,例如:吸引我们的人,我们喜欢或爱的人,同我们存在浪漫友情或性关系的人,我们获得感情支持、与之相伴一生的人。
亲密关系在社会交往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感情联系,满足了人们希望被关怀的天性。
几十年来,亲密关系的系统性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上暂时还是一个相对新颖的领域。虽然在亲密关系上系统性地研究才刚刚起步,但是亲密关系的社会思想和分析可以追溯到早期希腊哲学家。早期的学术研究同样对亲密关系很感兴趣,不过这只限于在两个人或小团体范围内的研究,很少涉及到竞争与合作、协商与谈判、服从与反抗行为的研究。
亲密通常是指密切的私人联系和归属感。它是通过很深的互相了解和认知形成的一种互相熟悉和喜欢的关系。真正的人类亲密关系需要对话性、透明性、脆弱性和互惠性。
在人际交往中,亲密的级别和意义通常会随着关系的不同而改变。人类学研究表明,亲密是魅力的产物,它是他人对自身的成功吸引,一个融洽的建设进程。它可以使各方放心地披露以前隐藏起来的想法和感受。要发展一个亲密关系,通常要耗去可观的时间(可能是几个月、几年而不是几天、几小时)。
人类学家和动物学家都注意到,时间的改变会带来潜意识上的身体语言改变。亲密关系如果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需要长时间人与人之间的各个方面的了解。亲密需要一个既可以懂得独处又可以懂得相处的能力。这叫做自主分化。以自我认识和自我分化为中心的亲密行为通常存在于家庭、朋友和恋人之间。通过透露自己的信息、坦率地与别人相处,亲密得以实现演变。如果发展亲密关系的方式不当,可能导致亲密关系过于紧密和/或过快。有些人可能尽可能地寻求发展以维持和稳定这种关系,却不顾对方是否愿意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情况,抑或对方根本就拒绝友谊。
情感上的亲密关系,尤其是基于性关系的,通常在身体的结合后继续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坠入爱河”。 另外,区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及有目的性的交换关系是有价值的。交换关系比较脆弱,可能因为意见不一致及利益冲突而导致交换关系破裂。而人的亲密关系一般比较经受得住考验。
一对情侣身体及情感上的亲密
不论是身体及情感上的亲密关系,爱都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虽然这个词非常难以定义,不过爱和喜欢之间有本质上的差异,而不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且其中的差异不只是有或没有性吸引力而已。 在亲密关系中有二种不同的爱:激情的爱(passionate love)及友谊的爱(companionate love)。
若存在友谊的爱,那么存在这种爱的双方或多方对彼此强烈的感受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温暖和体贴的拥护。其表现主要在:
真诚和持久的关系、相互的深刻认识
互相关心
对同伴取得的成就表示自豪、为能够协作实现目标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
相反,激情的爱着重于一时的热恋和痴迷。其表现为:
对同伴的强烈关注
强烈的性渴望
乐于参与到狂喜的气氛中
和同伴团聚时十分兴奋
通常,夫妻之间存在亲密关系,特别是之中的一员或两者意识到两人的关系是持久的时候。这样的夫妻通常对完成任务(尤其是劳动、工作中)感到有安全感。
亲密关系研究历史
古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古代的哲学家深刻地思考过对于忠诚度、美丽、嫉妒以及婚姻的满意程度,尽管他们的观点通常是不准确或具有误导性[1]。
约2300年之前,亚里士多德就开始从事对人际关系的研究。他写道:“如果一个人能够对另一个人友好,并且对方也反过来对他友好,那么对对方而言,他就是自己的朋友”(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30年)。亚里士多德相信,人类是具有社会性的[1]。亚里士多德也同样暗示,人类之间存在3种不同的关系。
基于实用性的关系。人们被他人吸引,因为他人给自己提供了援助和归属感。
基于愉快的关系。人们被快乐的情绪所吸引,并且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感到愉快。
基于高尚品德上的关系。人们通常被其他人的高尚品德所吸引。
然而,基于实用性或愉快的关系通常被称为生命期极短的关系,假如只有一方能够一直从同伴那里获得好处而不懂得回报,这种关系就很容易破裂。
亚里士多德也暗示,建立在高尚品德上的关系将是存在最久的、唯一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使得自己被他人所欣赏。虽然亚里士多德像其他古代哲学家一样提出了很多关于人际关系方面的考虑,但没有使用系统的方法,因此不能得到结论以证明他的想法和观点是正确的[1]。古代哲学家受亚里士多德对亲密关系的分析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80年代[3]
十九世纪80年代到二十世纪初期
现在的心理学及社会学出现在十九世纪后期。当时的研究者常会将人际关系列入他们的研究领域中,而且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是后续亲密关系研究上的基础[3]。佛洛依德研究亲子之间的关系及对人格养成的影响[2],他认为童年时的经验会借由感受或期望,转移到成人时的人际关系[3],佛洛依德也发现人在选择婚姻伴侣时,男性会寻找和母亲较类似的类型,而女生则寻找和父亲较类似的类型[3]。
1891年时,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由他和别人的人际关系所定义[2]。1897年时,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有对于社会隔离(social isolation)及社会疏离(social alienation)之研究[2],这个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关于亲密关系的研究,涂尔干指出人被社会隔离是导致他自杀的关键原因[2],这个研究关注的是人际关系中的阴暗面及社会隔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涂尔干将此称为“失范”[3]。在1950年左右格奥尔格·齐美尔研究“二人群体”(Dyad,也就是二个人之间的关系),及其中的特点[1]。齐美尔认为二人群体关系维持需要双方的同意及参与,若只有其中一方参与,就可能会导致关系的结束[3]。虽然这些人的理论有相关的资料可作为支持,不过他们的主要贡献仍然是在概念上的,而不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系统。
经验主义的兴起
1898年时社会学的研究开始使用实证调查(empirical investigation)的方式进行,是这个领域的一大突破[3]。 Monroe 的论文[4]探讨儿童在选择朋友时,会注意的特点及习惯,其中一些特点包括仁慈、快乐及诚实[1]。Monroe针对2336个七到十六岁的儿童(或青少年)询问以下的问题“你最喜欢怎样的朋友?”,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较喜欢选择的朋友有以下的特点:和自己相同年龄、性别及体型,肤色及眼睛的颜色较淡,不会制造冲突,对动物和人都很仁慈,以及诚实。而儿童认为最不重要的特点包括有财富及宗教[4]。
Monroe的研究是标志着关于亲密关系方面的研究发生了重要的转折:从哲学上的分析转为经验效度的研究。他的研究最终成为了人际关系科学的先河。不过,在Monroe有影响性的研究之后的很多年以来,很少有人做类似Monroe的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只有有限的几个方面:关于儿童友谊,恋爱和婚姻以及家庭的研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战时,都很少有人做出人际关系方面的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之前,亲密关系没有成为一个广泛的研究。不过在此之后,针对亲密关系的探索便蓬勃展开。
二十世纪的50年代及60年代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发生了一个受研究亲密关系影响重要转变。直到19世纪50年代后期,大多数研究都是不是实验性的。60年代,大于一般的发表过的文章都涉及到一些实验运用。60年代也是心理学科本身研究方法的一个转变。参与者大多数是大学生,实验性方法和研究成为了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在亲密关系领域的实验性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科学。这种转变使人际关系科学吸引了其他领域学者的注意,使亲密关系的研究成为国际化的多科目的研究。
二十世纪80年代到二十一世纪
在80年代初期,开始了第一次国际人际关系网络(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PR)的研讨会,参加的研究者约有三百位,来自世界各地[3]。在1984年3月出版了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的期刊[3],90年代初期INPR分裂成二个组织,不过在2004年4月这二个组织又合并成国际关系研究研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hip Research, IARR)。
2010年
如今,亲密关系利用来自不同样本的参与者和探讨广泛、多样的主题(其中包括长时间的家庭、友情和浪漫友情)进行研究。目前亲密关系的研究包括两方面:双方关系的积极的方面和消极(令人不愉快)的方面。
当前由约翰·高特曼和他的同事通过邀请已婚夫妇参与到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并让他们重新考虑最后一次使他们吵架时的分歧。尽管参与者知道他们将会被录下来,但是他们仍很快地全神贯注于互动之中。随着秒级别对受访者的情绪反应的分析,高特曼已经可以准确地(准确率约为93%)预测受访夫妇的未来关系走向。 另一项关于亲密关系的研究由特里·奥尔布什和约瑟夫·维尔福进行。他们的方法是监测新婚夫妇的长期自我报告。参与者被要求提供有关他们和配偶关系的基本特征和当前状态。尽管其中很多的婚姻在研究初期就结束了,但是这种关系研究使研究者可以从开始到结束,环环相扣地亲身参与并发现哪些和婚姻联系起来并延续下去的因素和无影响因素。
虽然在人际关系科学的研究仍尚未成熟,但许多研究者都在继续扩大关于亲密关系研究的范围。
如何冲破被操纵的关系?
生活中有一些就是很容易被人操控,用你所想要获得的情感、集体、圈子、金钱和友谊,而一次欺骗和操控你。那么,为什么有人这么容易被操纵,操纵者会利用你的哪些弱点来控制你呢?
被操控的人通常身上都存在这些性格弱点:
弱点之一:你想讨人欢心——拼命讨人欢心的习惯和心态
如果你不幸有“讨人欢心”的心态,那么,你和他人的关系就不会那么简简单单了。你不是偶尔答应别人的请求,也不是偶尔为别人做好事,而是将自己的情绪始终和他人对你的期望保持高度一致,这终究会让你感到身心疲惫。
弱点之二:没有别人的认可和赞许,你便活不下去
如果你过度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对此感到不可或缺,那么,这时的你就很容易被他人操纵了。当你想得到别人肯定的时候,你就会像吸毒者那样,行为受控于人。操纵者只需做两步就可以了:第一步,给你想要的东西:第二步,威胁你要将这东西收回。
弱点之三:害怕负面情绪
有些人会有“情绪恐怖症”,它是指对负面情绪过度的或非理智的害怕情绪。具体来说,这些害怕情绪包括愤怒、侵略性,或敌对、冲突和对峙。如果你有这样的弱点,那么,为了避免愤怒、冲突和对立,你可以做出最大限度的让步。
弱点之四:优柔寡断,缺乏说“不”的能力
你感到对人说“不”会让自己有负罪感,觉得自己很自私,因为你把说"不"等同于令人失望。多年来,你习惯了说“是”,别人也因此习惯了你的妥协。现在,你恐怕会觉得,说“是”已经成为你惟一的选择了。
弱点之五:消失的自我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不知道除了为别人服务之外自己究竟该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那么,你正是"自我消失"人群中的一员。生活以他人为中心,缺少个性,因而无法被人深刻记住。
弱点之六:不够自立
如果希望自己免受他人操纵,就必须明确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缺少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或习惯依赖于别人的判断和帮助,你就会逐渐加深对他人的依赖程度,逐渐陷入为别人而活的地步--做他们希望做的事,以他人的利益为中心。这一点几乎是肯定的。
弱点之七:外控型个性
外控型的人通常认为,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往往是在别人的控制下,和他们自己无关,自己是无力控制的。相反,内控型的人则相信,他们能够把握住自己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
反控制的七大步骤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学习反击宝典,准备投入到反控制的斗争中去了。
第一步:控制节奏
在操纵者对你施压后,给自己一分钟的考虑时间(可能更短),别小看这一分钟,你能在这一分钟内迅速冷静下来,做出正确的决定。这将大大提高你对局势的控制权。一旦操纵者开始适应你的节奏,主动权就会回到你的手里。
第二步:打破常规
在你开始试图避开操纵者时,他们会百般阻挠、打击你,逼你屈服。这时,你就必须有实在的回应。这种回应的技巧叫"打破常规",这一技巧有两个要点:
告诉对方你明白他(她)的处境和急切的心情。调整节奏,出奇制胜。
采用“打破常规”法的最佳方法就是快速浏览早已准备好的“台词”。事先预测操纵方可能出的招数(你已与他(她)打过多次交道,很容易猜到他(她)的套路。)
第三步:淡化焦虑感、恐惧感和罪恶感
要抵制敌人的操纵,就必须改变自己对消极情绪的反应。及时消除焦虑感、恐惧感和罪恶感不会令你产生自虐的倾向,但可能会令你坐立不安。然而,这种不安是可以忍受的。你要明白,一旦迫于内心的这些感觉而屈从于操纵者的摆布,你就上当中招了。
第四步:指出对方的操纵行为
该战术用直自的语言说明操纵者的意图,直面对方的伎俩,训练自己的耐力和抵抗力,并最终粉碎操纵者的阴谋。操纵者会万分惊讶于你的不屈不挠,他(她)苦心经营的紧张气氛如同被刺破的气球,顿时没了气。
第五步:粉碎阴谋
该步骤是你解脱、重获自由的关键。在该步骤中,你将以自己的韧性和毅力告诉对方,他(她)的计谋根本无法实现,终究会落空。下面具体举例说明如何施展该步骤:
“我知道你希望我为你做这件事,但这种施压的手段对我不起作用”;
“我知道你希望我明天能跟你一道去,但这种沉默和忽视我的方法对我而言没有效果”;
“我知道你希望我什么事都听你的,但你冲我发火、诅咒、威胁,这根本就是徒劳”。
第六步:独立宣言
该步骤包括以下五步:
1、告诉对方你将自己做主。
2、告诉对方你希望受到怎样的待遇。
3、明确双方的行为界线。告知对方其伎俩(如冷漠、罪恶感、威胁、愤怒或责备等)是行不通的。
4、让对方认识到你也有自己的需求、价值观、独立的见解和偏好。
5、表明你重新界定双方行为、建立个人空间的决心。
第七步:和解与协商
可采用以下七个基本步骤:
1、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描述对方的立场:“我知道你希望/喜欢/期望……”
2、确认你对其立场的理解是否正确,必要时请对方予以证实。
3、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立场:“我希望/喜欢”。
4、直接回答有关双方立场的问题,比如你希望时方采取何种行为、你对此的感受及这种行为的迫切性。
5、与操纵者协商:“除了你我各自的立场。有没有一条适合大家的中庸之道呢?大家都退一步想一想吧”。
6、向操纵者建议一种随机方案,如“既然双方都没法退让妥协,那就抓阄吧,谁赢就听谁的”。
7、亦可向操纵者提出一种交换协议:“如果你……,我就……”或者“这次听我的,下次听你的吧(反之亦可)”。
该步骤是彻底摆脱操纵,与之讨价还价的一步。最终的解决方案需兼顾双方的利益,这样才能杜绝操纵现象的死灰复燃。
定下冲破操纵关系的目标,找回你的勇气,运用所学的技巧,耐心地坚持到底。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只要你有决心,肯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最后,请花一些时间,想想这个问题:如果我不为自己而活,又该为谁而活?如果我只为自己而活,我又成了什么?如果不是现在,又该何时?
颠倒错乱的人生是不被爱而产生的
你是否想过,如果你身边的人都不爱你,欺骗你,侮辱你,诋毁你,嘲笑你,你该如何面对?如何去生活?是顶着压力如蜗牛一般前行?还是选择解释、乞求、甚至是黑暗的自杀?想这个问题,的确会让人头痛,但实际生活中真的存在这些人,他们要不选择崩溃,要不选择颠倒错乱的人生!起因皆是不被爱!
人总是需要别人认可和包容的,需要支持和尊重的,需要关爱和呵护的。但是如果这些不被给予,而又奈于生本能的渴望。人就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类似一种走投无路之下选择一种与众相反的方式或背离主导的态势去活下去。记得《圣经》里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先知的两个儿子,亚伯和该隐。该隐亲手杀了弟弟亚伯,因为亚伯被上帝所宠爱,而自己却得不到。因为嫉妒,他杀了弟弟,但他却明白,即使这么做也得不到上帝的爱,而且上帝会更加远离他,既然自己不被爱,那就保持着不被爱的一种状态。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一部经典的网络小说《诛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于是人选择一种顺从天地的方式活下去。但是主人翁张小凡却要逆天改命,从一个正派堕入魔道化身鬼厉,对抗众人,为什么?因为他与魔教妖女碧瑶的爱情不被世人认可,被众人诋毁,最重要的是心爱的人为爱而死。于是,他放弃了世俗,选择了自我,以一种不被认可的方式生存下去。
张小凡入魔之后,杀伐四方,甚是可怖。但是他的恶是他自己愿意的吗?不是的,颠倒错乱的人生并不是他所期望的,这也不是众人所期望的。恶的由来在于不被爱以及自己的爱被拒绝。所谓的恶,只能在不被爱的自己勉强维持自己不被爱的状态的情形下才能形成。与此同时,来自外界的伤痛也不可避免。不被爱的人想要一种不被爱的姿态继续生存下去,正是因为自己身上没有被爱的价值,所以才企图追求与爱相反的东西,通过努力做别人眼中厌恶的自己,谋求起死回生的逆转。陆雪琪深爱的张小凡,但张小凡却觉得自己不值得她这样爱,于是他总是躲着她。青云门上下对张小凡堕入魔道耿耿于怀,但大竹峰上的恩师田不易夫妇却力劝张小凡,袒护他。可是张小凡在内心已经觉得自己不该再得到别人的爱了,尤其是自己亲近之人的关爱,所以努力做别人眼中厌恶的样子,于是变得更加的肆意的邪恶。可悲,可叹,因不被爱而生“恶”!
所以,我想到了一句话,如果世界遗弃了你,要想继续活着,必然会选择一种极致的方法:同样遗弃世界,从内心对抗它以继续维持不被爱的状态而勇敢地活下去,直到有一天醒悟、领悟。就像张小凡一样,一个人,一个“掏火棍”,一只猴子,矗立在天地间,对抗天地。这种精神和勇气前所未有,但是最终人还是要顺应规则,还是要开悟。张小凡也是如此历经千辛万苦,饱受生死别离,遭遇轮回转世的恋情,终于放下了一切恩恩怨怨回到一个宁静的村庄隐居了。说明他已经接纳自我,正视了一切,从自我否定的价值观中走出来了,即使他还爱着碧瑶!
这是艺术,也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得不到父母或社会的认可时,如果你总是为此而叹息,你就会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的价值观中,并不断给自己的造成伤害。因此,在这个时候,比起终日叹息不被认可,不如下决心做好自己,坦然接受自己不被认可的事实。遵从自己喜欢的方式,也没有必要终日叹息,把自我否定转变为一种自我肯定。这是一种比较正面积极的做法,显然比张小凡那种先堕落而后醒悟来的好。
大家都知道变性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妖,或许大多数只看到人妖妖媚的外表,却很少关注人妖的内心。每个人妖华丽的脱变都曾经历了内心最深痛的挣扎。在没有变成“女人”之前,她们饱受了世俗的眼光和言论,不被接纳,不被爱。最后,她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变性让自己生活下去。中国有一个人妖明星叫刘诗涵,她在自己的微博上这样写道:“这件事(指自己是男人身)被匿名者曝光后,与其让别人一再中伤我,不如自己坦诚面对一切,很多年前我的确做过变性手术。如你们所愿,我干脆公开,赤裸裸呈现在大家面前了,我好累,六年的压力,一瞬间释放了。”刘诗涵起初是得不到社会甚至家人的认可,外面的人都抵触她,与其这样一直扛着,累着,倒不如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不被认可的事实,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不管是小说中的张小凡还是生活中刘诗涵,他们都在不被爱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我,选择以一种不被认可的方式生存下去,这样的的生存方式被称为“对抗同一性”。庆幸的是,他们最后都接受了自己,从对抗同一性到走向同一性。然而社会上总存在一些人,以反社会、反权威的生存方式生活着,这是内心具备否定价值观的人在实现自身价值逆转后的结果。
不过,我要善意地提醒广大的读者们朋友们,人生在世,我们不是一个孤立,总有一些人爱我们,关心我们。我们不可能取悦自己身边乃至生活中所有的人,人总要被质疑、被讨论、被遗弃。但至少我们可以让某些人成为愿意相信自己的人,爱自己的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让人人爱的人,那只可能是神。坦然地接受,勇敢去面对,即使是选择一种对抗同一性的方式,也不要放弃你的生活!
如何走出一条自己的成功之路
我不知道你的周围是否有那种怀才不遇的人。相信一定会有,对于他们自己没有取得他们想要的成功,或者他们认为自己应得到的成功,他们有很多借口。也许是,“没有好的机遇”,或者“时间不对”或者“我不够幸运”,或者“我没有遇见对的人”。
当然,以上这些有的不是借口,属于事实。但是许多人是以这样的借口来错失了一些难以置信的机会,而他们是完全可能利用这些机会的可能性。
当你发现一个好机会,而这个机会可能会把你带到成功的完全另一个高度,你一定会想抓住它。而你最不想的一件事就是走着走着,这个机会没了,或者更糟的是,你发现通往成功的路上有一个不能撼动的阻碍。
美国的畅销书作家和创业者Kevin Daum从自身的经历中分享了走出自己成功之路的5个技巧:
1.训练有素
如果你真的想赢得一场大赛,你不是懒惰。你是和那些有过训练,有学习和实践的人进行竞争。你需要控制你的自己的命运,这个意思就是控制你每天的活动。想出你优先考虑的事情,如果你不知道他们,你会容易分心。如果他们错了,你会脱轨。能集中正好的思考、精力和活动,在那些会让你接近你目标的行动上。当到了工作的时候,学习专注,并减少分心。
而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休息。一个人不可能不被耗尽而长期工作。如果你想表现有最佳表现,你需要时间充电。筋疲力尽是失败的一个糟糕借口。
2.自信
Kevin曾经和自己的不安全感做过斗争。当你正在开拓新领域,你很难有百分百自信,但是你可以控制。Kevin年轻的时候曾向一个朋友抱怨,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自信。那个朋友对Kevin说,“你为什么不自己下决心要有自信呢?”Kevin就这么做了,从此他的状态有了改观。自信来自准备,和一个决定性的心态。当Kevin演讲时,当他做了研究,并在人前至少练习了12次演讲时,他会感觉更有信心。知道你需要知道的东西,无论是练习,准备时间、吃饭、睡觉,还是现金拿走了有关材料的借口,你都能没有问题向前冲。
3.大胆
许多人只是在场边盯着,等着一个机会把他们带入成功。当你追逐你的梦想时,胆怯没有任何价值。你需要采取行动,两脚踏进去。大胆。但是,这不意味着你认真。你必须做的家庭作业和分析。当每个人太早冲向一个机会时,最成功的人会以等待来显示他们的勇气。研究、准备和评估,但是要知道什么时候停止分析、推理和练习。然后决定纵身一跃,或者发布企业,并只是做它,且做大。
4.有恩典
恩典不只是友善,也是谦卑,也是一起分享荣耀和成就的朋友和团队成员之间的真正成功和最佳服务。当你失败、落后,或者力不能胜时,承认,开始走出自己的路。承认最大的成就来自许多人组合的工作和想法。邀请聪明的,有活力的人加入你的旅程,并在这条路上分享财富和荣誉。在他们的成长的幸福和成功里陶醉,他们也会庆祝你的成长和成功。
5.感恩
每天,Kevin都感觉自己被祝福。Kevin认为在自己一生中,自己的挑战和困难会比一些人多,也会比一些人少。但是那些忐忑不安的时刻也伴随着成长和机会。而且Kevin总好像从这些时间发现自己沿着成功的路走的更远了。即便在完全的失败和再造之后,Kevin仍能找到不让自己在床上哀叹,并微笑的机会。
而这些失败也让Kevin对于自己生命中的祝福更敏感和感恩,就是那些爱自己的人,好的健康,积极的现金流或者只是每天大笑的机会。Kevin从不忘记和那些在这条路上支持他的人分享他的感谢。
成功并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模式,每个人因为不同而有自己独特的路径。但是有一些性情则是很多成功的人所共有的。
关心是一种互动
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家庭、每个人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总会需要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和帮助。热心帮助他人,尤其在他人最困难和最需要人帮助时,伸出热情的双手,会使人终生难忘。帮助别人,为别人做好事,使人由于你而愉快,因为你的存在而欣喜,因为你的出现而受到鼓舞:反过来,你也会得到别人的关心与帮助,因为,好心总会有好报,帮人就是帮己。
在人际交往中,关心他人是保持双方正常交往的基础。这里的关心,不只是指人们之间的互相帮助,它还指人们之间的互相了解,对朋友的生活和工作多一些了解,哪怕不用我们付诸实际的帮助行为。人际交往并不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空洞的精神交往,而是需要有双方之间的相互理解或者共同爱好来维系、来支撑。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共同爱好建立在相互关心的基础上。对我们的交往对象,我们多关心一下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爱好,就能找到双方之间的一些共同点,从而使双方之间的交往有实际内容。这样的交往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被人关心是人的情感需要。人生在世,经常会有一种孤独感。在人们走向社会时,有着种种与个人生活不同的环境和规则,人们产生了一种不适应的感觉。这种情境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孤独的感觉,产生一种想走上社会又害怕的感觉,这时,特别需要他人的关心与帮助。可以说,只要有社会存在,人们之间就需要沟通和帮助,就需要有人们之间的相互关心。关心他人是有效拉近交往双方距离的方法。人际交往需要有一定的实际内容来支撑。
助人者,人恒助之。将心比心是人们在生活中确立起的基本的为人处世的原则。推广到整个社会的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就有我们常说的“你对我不仁,我也对你不义”;也有我们常说的“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这种人际交往之中的将心比心意识可以说深入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传统之中。只有关心他人,才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从将心比心来谈关心他人,虽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色彩,但从心理学上来分析,未必没有道理。以德报德和以怨报怨是我们认可的基本准则,而以德报怨则是我们予以较高道德评价的行为,以怨报德则是我们予以谴责的行为。
亲近而不呢,关心而有度
关心他人要掌握一个度。这个度的把握与交往对象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是我们与交往对象的亲密程度,另一方面是交往对象的心理习惯和文化背景。
交往双方的亲密程度对交往的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有的情况下可以这么关心一个人,但以同样的方式去关心另一个人则不可。同是朋友,在我们的交往中还是有差等的。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科尔就曾把人际交往分为四个差等区:
一是亲密区。在这个区域里,人际交往可以十分亲密,包括身体部位的亲昵接触及动情的爱抚等,爱人、父母、子女等十分亲密的人之间才适合这类区域,对他们的关心可以十分深入。
二是个人区。指在宴会等场合,既要有亲切友好的气氛,又要有适度的礼节距离。对他人的关心可以选择一些安全话题。
三是社交区。指陌生人之间那种既不熟悉又无往来,只是来去匆匆,或顶多礼节性地问候一下。
四是公共区。指在演讲、开会等公共场合,这样的情况下双方尚无较深入的关系,交往只是为以后的进一步交往服务的。
有的人掌握不好这种交往中的差等关系,没把握好关心的“度”,结果令人难以接受。亲人间的关心可以十分深入,但这种关心很显然不能用于其他层次的交往对象之间。比如与亲人的谈心可以深入到一些属于个人隐私的问题,但绝不可贸然用于其他交往对象。现代社会人们特别重视隐私权,把它视作基本人权之一。隐私权有一定的相对性,即对一个自己认可的小范围的人来说不属于隐私,但不应为超过了这个范围的人知道。如人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就属于隐私问题,如果双方之间没有亲密到一定程度,就不要去关心或过问。哪怕自己已知道,也不能冒昧地去谈这样的问题及自己的想法,否则只能引起他人的反感。对他人的关心要以不干涉他人隐私为宜。
对他人的关心还要注意交往对象的心理习惯和文化背景。有的人个性较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不希望有人来过问,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应少关心为妙。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一直主张朋友之间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但是在国外,人们普遍主张个性至上,反对以任何形式干涉个性独立,侵犯个人尊严。对他人过分关心,或是干预过多,则会令对方反感。所以与外国友人打交道时,既要热情友好,又要以尊重对方的个人尊严与个性独立为限。外国人普遍认为,要尊重交往对象的个性独立,维护其个人尊严,就要尊重其个人隐私。即使是家人、亲戚、朋友之间,也必须相互尊重个人隐私。所以与外国友人相处时,应当自觉回避对对方个人隐私的任何形式的涉及。不要主动打听外国朋友的年龄、收入、婚恋、家庭、健康、经历、住址、籍贯以及宗教信仰、政治见解等等。
在现代社会中,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交往也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国际交往中的文化差异要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比如给人以适当的帮助,在中国是关心他人的表现,被关心者往往都十分感激。但在西方,在一些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比如,英国人习惯喝中午茶,为此在一个单位每天都有一个人为大家服务,把茶送到每个人的手中。在人比较多的大单位中,做一次这样的服务会特别累。在国内我们可以主动帮助别人,但在英国,在别人没有主动要求的情况下,千万别去“主动帮助”,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是去帮他就是觉得他连本职工作都干不好,帮助他反而会适得其反。在国际交往中,这种文化差异还有很多,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感受幸福是一种心理能力
人对痛苦的体验比较深刻,对幸福这样的心理体验就有些肤浅。也许有人说她曾经幸福过,不过在幸福的时刻并没有那么多的幸福感,只是在失去的时候才感觉那已经是相当的幸福了。当有人宣称她很幸福的时候,常常也是感觉幸福正在溜走,或正在担心下一时刻会发生什么不好事情的时候。
心理深层的幸福感常常体现在这样的时刻:一个欲望得到实现,如性欲、成就欲、金钱欲、权力欲,而新的欲望还没有生成。遗憾的是一个欲望的满足常常是另一个更大欲望产生的根源。或者,人从一种不良情绪中脱离,如从压力、焦虑、恐惧中舒缓,而新的紧张还没开始。同样遗憾的是情绪像一种流动的能量,当旧的紧张平复的时候,新的紧张已经开始。
如果用花儿来象征着幸福,你立即发现幸福的寓意是因人不同的,正如花有千样红,万种态,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期待,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花的另一个寓意是幸福只是生命中灿烂的一瞬,更多的人生是平淡。
当我们降低对生活、对工作、对他人的期待时,我们常常容易跟幸福邂逅。当我们假定自己是幸福的,并用幸福的眼光去看待一切的时候,哪怕坐在黄连树下,也会因为自己还在感觉,还有呼吸和心跳,还在观察这个值得珍惜的世界,所以心身依然处在幸福中。那么,如果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队,一个民族总是感觉不幸福,并不是什么事,什么工作,什么人,什么制度让她们不幸福,而是她们缺少感觉幸福的心理能力。
其实,对幸福的感觉是一种心理能力。真正的幸福感是谁也拿不走的,那是人对世界、对人类和对自己所持的一种态度。让自己的内心充满自信、满足、博爱,我们就创造了幸福。幸福只能从内心去寻找,当你找到幸福的时候,你的生活也会变得阳光灿烂。
如上所说,幸福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能力,真正的幸福感是谁也拿不走的,那是人对世界、对人类和对自己所持的一种态度。让自己的内心充满自信、满足、博爱,我们就创造了幸福。幸福只能从内心去寻找,在舒俊琳老师开发设计的幸福心理学应用工作坊《幸福捷径》中,第五个指示牌就是当下感知幸福的能力训练。很多参加过幸福捷径的学员发现他们感受幸福的能力提升了。在他们品尝到“幸福的荔枝”的同时,幸福需要感受的观点也进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如果你身在福中不直福,如果你无法享受生命的甜美,为什么不试试来上幸福捷径。也许,幸福就在那不经意的一个决定中。
你本来可以更出色和幸福
假若你是一个公众评价和自我评价都不错的人,那么你可能认为自己没有长大的必要了,自己的心理已经够健康了。其实,你的这种满足感只是一种错觉而已,我和其他一些学者的调查研究证明,人的心灵是一个永恒的成长的要素,它将伴随你的整个一生。因此,你完全可以使自己的生命比现在更为美好和出色。乔舒亚·列勃曼、霍华·克莱贝尔、詹姆斯·O·卢格等学者调查发现,假如一个人的心智发展到“全人”的水平,那么他会拥有这样的生命和活动:
*他的心灵会进入一种稳定的宁静状态,他不会产生自扰情绪,也不会受生活困扰的影响。
*他的生活具有恒久不变的目标和方向,这种目标和方向协调着他的一切活动,使他的生活井井有条,绝不陷入混乱当中。
*由于他的爱发展到极高的水平,所以他不仅能够处处爱这个世界,而且能够处处感受到这个世界对他的爱;他因此也脱离了偏见、仇恨和肤浅的情感。
*他获得了完整的意志能力,能够应付生活中一切挫折。
*他更容易在工作、事业和婚姻、家庭方面获得成功。
*他的情绪、情感和行为的表达方式始终是恰当的,他能够避免和防止行为不当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他摆脱了焦虑、死亡恐惧和生存危机感,而自觉的接受了永恒之臂(Everlasting Arms)的保佑。
我和所有的学者都承认,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够实现上述的人生发展水平。但我个人认为,很多人在实现上述目标时走错了路。假如你能够自觉地寻求心理帮助,那么你有可能成为获得巨大心灵红利的人。
为什么幸福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这是人生中一个重大的悖论: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幸福,但似乎能真正知道幸福感源头的人却寥寥无几。幸福感本身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定义:它可能包含各种各样的成分,也可能是一件生活的作品,抑或连作品也算不上;但绝大多数的人们却仍坚持不懈地追寻这个难以捉摸的目标。
心理学家们研究幸福感的成果让人喜忧参半。坏消息是,基本上50%的幸福感水平是我们不可控制的。像我们很多其他的特征一样,幸福感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尽管这些会和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但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上看,这50%是无法改变的。
那另外50%去哪儿呢?这(几乎)就是好消息的开始了。
关于幸福环境
首先,我们的“人口统计学”囊括了生活中的所有方面:我们的存款、受教育程度、年龄,生活在富裕还是贫穷的国家,是否结婚或是否有宗教信仰。
这些因素都与幸福感有一定关系。例如,受教育程度较高、年龄较大、甚至是已婚,都与更高的幸福感有关。
总的说来,这些因素是难以改变的。就算结婚要比变年轻容易一些,但这两个因素仍然是相对长期稳定的环境因素。
尽管环境因素起一定作用,但它们对幸福感的贡献却少得令人惊讶。Sheldon和Lyubomirsky(2007)估计其贡献率只有10%,这与基因作用相较之下更是相形见绌了。
那么,如果我们既不能改变基因,大概又不能改变生活环境,那么我们到底能改变什么呢?
关于意向活动
现在唯一剩下的因素就是我们每天实际上做的事情了,也就是Sheldon和Lyubomirsky所说的“有意的活动”。他们认为这种活动可以调节我们那被基因和生活环境决定了范围的幸福感的水平。
但是应该选择哪些活动,又如何实现这些活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知道人类对新异刺激的适应是多么地快。
当第一次尝试让我们产生愉悦体验的新奇事物时,无论是第一次跳伞,第一次与伴侣接吻或是读一本全新的引人入胜的书,我们的幸福水平都很可能有极大地提高。新鲜的体验能挑逗我们的“愉悦中心”,让我们感觉良好。
但很可惜,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呈现同样的刺激,我们会对它们习以为常。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享乐性适应”。我们从同一经历中所获得的愉快体验会随着重复的接触而逐渐枯竭。第一块巧克力尝起来总是比最后那块美味得多。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Lyubomirsky,Sheldon和Schkade(2005)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选择活动的建议,这些活动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 与我们的需要和个性相符。例如,如果你不渴望获得刺激,跳伞很可能并不符合你的需要。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跳伞对其他人也同样不适用。
2. 内容丰富多彩。你总是沿着同一环行道跑步吗?还是总在同一高地放风筝?抑或是总在同一条穿越森林的小径散步?使常规的活动多样化更有利于减弱享乐性适应的影响。
3. 时间安排多样化。这也有利于避免享乐性适应。
关于改变优先顺序
当考虑到基因、生活环境和意向活动对幸福感的作用大小时,我想到了在生活中我们的优先选择权。对于基因部分基本上可不予考虑,因为我们改变其的可能性极小,除非有基因治疗或其他等效措施能让我们调整已有的幸福感水平。
这意味着我们的幸福感可持续程度将依赖于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而至关重要的是,对幸福感来说,我们的日常活动比生活环境重要四倍。
说个老生常谈的例子:细想一下,努力获得工作上的提升从而改善生活环境,是不是比留在让你感到幸福的家里陪伴家人更称心如意呢?
尽管多数人不会承认,但与陪伴家人相比,从工作上获得的愉悦感当然极有可能更多。
关于此时此地
这项关于什么对幸福感有影响的研究结果还暗含着另一层有趣的意思。也许有人会说,经过对作用于幸福的10%生活环境和40%日常活动的轻重权衡,主张“此时此地”的生活态度而忽略长期的计划和目标便理所当然了。毕竟,既然较好的工作不能增加你的幸福感,又何必为之奋斗呢?当然是只做那些能让我马上感到快乐的事情更好啦!
其实,长期的计划还是有助于增加我们日常生活中幸福感的,只不过其作用是间接的。一份较好的工作、获得更多的薪水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生活环境与日常活动显然是相互影响的,在现实生活中把二者分开考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诚然,人们经常忽略日常生活中令人快乐的活动,而更多地把重心放在改善生活环境上。然而心理学家的研究提醒我们,正是那些微不足道、形式多样的愉悦点滴,拥有着让我们幸福及保持幸福的魔力。
获得幸福10要素
科学家能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快乐,经科学研究的证实有10种方法能获得幸福。
什么使人幸福快乐?这个问题以前都是由哲学家解答的问题,而近几年,心理学家与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很多使人幸福快乐的因素。许多研究人员,如埃德·迪纳与罗勃特·比斯沃斯-迪纳父子组成的课题组,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索尼亚·吕波密斯基 ,伦理学家斯蒂芬·波斯特等人在研究了全世界各国的人的基础上,发现诸如金钱、态度、文化、记忆、健康,利他主义以及日常生活习惯都是影响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积极心理学在许多新兴领域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表明,人的一言一行都能对他的幸福感和对生活的满意度产生重大影响。下述10项获得快乐的方法,已经得到科学研究的证实。
1.尽情享受每天美好的瞬间
时而停下来,闻闻玫瑰的花香、观赏孩子们戏耍。对受试者的观察研究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美好的事物时,通常是匆匆观赏一下了事,回顾亲身经历、令人快乐的时光时也是一闪而过。心理学家索尼亚·吕波密斯基说。“研究表明,尽情享受美好的事物,对增加幸福感与减少抑郁心理有重要的作用”
2.避免攀比
吕波密斯基认为,尽管向邻居看齐,不甘居人后是美国人的文化观,然而拿自己与他人比较的心理对于人的幸福感与自尊心是有害的。不与他人攀比,而是要关注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这会产生更大的满足感。
3. 不要太爱钱财
研究人员蒂姆 ·卡塞尔和理查德·瑞安认为,太看重钱的人更易出现抑郁,焦虑,自尊心低的症状。上述的调查结论适合于全球各国家各民族,各种文化与意识。“越追求财富,越感财富太少,”瑞安说,“物欲的满足感衰减得很快,转眼之间就会消失贻尽,”,而金钱至上的人的生命力与自我实现的测试成绩很低。
4.制定更有意义的目标
“追求做事有意义的人,不论是学习一门新技艺还是提高孩子的品行,他们得到的幸福感远远超过那些没有理想与抱负的人,”埃德·迪纳和罗勃特·比斯沃斯—迪纳说,“对人来说,实际上他要寻求的只是一种能人的感觉,”哈佛大学专门研究“幸福常驻”课题的教授塔尔·本—沙哈尔也赞同这一观点,“幸福感就在心情愉悦与有价值两者之间的交汇处”,不论在家庭”还是在工作场所,对每个人来说,他所追求的就是参与的活动既要有快感又要有价值。”
5.工作要更主动
由工作获得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你工作中付出多大的主动性,研究人员艾米·瑞斯纽斯基说,当人们在工作中表现出有创造力、常常帮助他人、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在上班时常主动承担做份外的工作,都会使他感到自己的付出更有价值,对他人更有影响力。
6.热爱家庭,善交朋友,
迪纳和比斯沃斯—迪纳指出,幸福的人大多有合睦的家庭与亲密的朋友,有雄厚的人脉关系。但是对人的一生来说,总是与一些浅薄庸俗之友为伴的话是不够的,人需要的不只是亲情与友情,真正需要是互相的理解与关怀。
7.面带微笑,即使你并没有这种情绪
这听起来很容易,真能做到就会富有成效,“幸福的人看到的是可能性、机会和成功。当他们展望未来时,是乐观主义者,回首往事的时候,总是回顾经历中最美好的时光,”迪纳和比斯沃斯—迪纳指出。即使你并不是生尔就会,要常面带微笑,积极人生观渐渐就会变成你的习惯。
8.说谢谢的时候要由衷而发
根据作者罗伯特·埃蒙斯观点,对人处事能保持感恩之心的人更健康的,更乐观,进步更快。根据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的研究显示,真心感谢帮助自己成功的人,这种人获得的幸福感更高,抑郁心理更少—这种幸福感能持续数周。
9.走出室外,投身体育锻炼
杜克大学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就象药物一样对治疗抑郁症很有效,没有副作用,不需花钱。另有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除了对健康有益以外,还能获得成就感,并能提供影响他人的机会,还能促使分沁更多令心情愉悦的荷尔蒙,提高自尊心。
10.多做利他之善行
作一个利他主义者,把自己部分所有馈赠他人是有益的。研究人员斯蒂芬·波斯特说,帮助邻居,参加自愿者服务或者捐赠钱物,都会使受助者改善现状,而你在健康方面获益,比参加体育锻炼或者戒烟更大。聆听朋友倾述,传授你的技艺,由衷地赞美他人的成功,宽容他人都能增加幸福感。斯蒂芬·波斯特说。研究人员伊莉莎白·邓恩发现,当人把钱财花在他人身上时获得幸福感远远高于为自己花钱时的幸福感。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