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晓红大夫在圣克里斯托弗 第一天

编者按:位于伦敦郊区的圣·克里斯托弗护理院[i]是由西西里·桑德斯女士创立的全世界第一所缓和医疗机构。

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与其合作的对中国医护人员的连续五年培训计划[ii]己经开始。协和医院老年科的宁晓红教授是这个计划派住英国培训的第一人。

晓红行前允诺将这五天培训中的点点滴滴逐日用微信传回。现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图文就是她在极其繁重的学习工作中辑录的。我们与各位分享的同时,更祝她一切顺利。


今天是珍贵的圣克里斯托弗5天行的第一天!

早上845如约来到education center。先是收费和一些事务性的表格,之后我被带到了病房的CityWard。这里一共有四个病房,每个病房有12张床。病房的名称是根据最早捐款建立病房的捐赠者的名字命名的。他们分别是RugbyWard Alex Ward City Ward Nuffield Ward.


今天我被安排在City Ward,我的学习任务是跟随团队查房。这么简单,一会儿就查完了,Dion告诉我,如果查完房,可以到图书馆看书,我很期待图书馆时间哦。我被交付给wardmanager(病区主管)--资深护士。她精明能干,说话干落,她告诉我,我们的wardround可能要进行到下午3点。我心里想,怎么可能呢?毕竟我们只有7个患者。


我们的Ward Round从团队会议开始。今天参加团队会议的有护士、Victor(他是consultant,每周来这里查房一次)、病区主管、社工、接受专科培训的医生、实习护士以及我这个短期访问学者。首先,病区主管介绍了周末离开的5名患者,有四位离世,一位出院。并分别介绍了四位离世患者的具体情况,主要是介绍了离世时哪些家人在场,家人的情况如何,是否有需要特别追踪的情况等。

团队会议用了1个小时的时间,逐一回顾了目前住院的7位患者,由护士及医生共同介绍患者的病史(很简略),目前的主要问题以及当前用药的情况。其中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在讨论家庭的一些细节,例如孩子的情况,他们的关系,谁在照顾等等。


随后就进入了到病房看病人的环节,先要在门口简短沟通,之后consultant一定会找把椅子坐在患者的旁边,慢慢开聊,第一个患者就足足用了30多分钟,我腿都僵了,因为除了consultant,我们都得站着。之后,还请患者家属去办公室又谈了10多分钟,最后就是医生讨论修改医嘱。这下子我明白为什么需要到下午三点结束了!我的图书馆时间的想法泡汤了。在这40分钟时间里,我看到了对患者的症状评估,体会了查体的重要性,亲眼目睹了如何和患者本人就治疗意愿沟通及如何进行药物调整,终于明白如何凭借过硬的医疗技术功底和娴熟的沟通技能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照顾!佩服得五体投地!

7位患者下来,就真的到了3点钟!!缓和医疗的医生是如此的辛苦和细致。我的感觉是好充实!好累!累并快乐着!养足精神,明天要去CroydonUniversity Hospital跟随缓和医疗会诊团队,见识一下急性医疗中的缓和医疗实践。

明天见!



[i] 1967年,西塞莉.桑德斯女士在伦敦建立了圣.克里斯多弗护理院(St. Christopher's Hospice)。在这里,一切医疗行为不再以治愈疾病为目的,而是竭心尽力地为末期病人减轻身心痛苦,护佑他们的生命归途。这种体现人道精神,以人为目的的崭新临床实践,在桑德斯女士和由她带领的团队,日日夜夜对末期病人的尽心照顾中,渐次充实,日臻完善。


[ii]协会将与缓和医疗的发源地——英国圣·克里斯托弗护理院展开长期合作,分批(每年3-5人,连续5年)将国内现有相关科室医师、护士送往英国接受短期专业培训,系统掌握缓和医疗相关知识及参与实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新医护一体化模式提升优质服务内涵
我们采访了可能是全国唯一一家植物人托养机构……
他山石:美国医生们是怎样工作的?(一)
死亡病例中的国际化启示
白板在改善医患沟通及提高患者整体满意度中的作用
医疗团队=医生+护士? | 听涛十年 · 协和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