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典故”与“用典”(诗词杂谈)

        关于“典故”与“用典”

                          ——在省老年大学诗词班上的报告稿

   其一、典故的概念

  据《汉语大词典》解释,典故概念的内涵有两点:1、典制和成例。2、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典制,指典章制度,就是法律、礼乐等各方面的条文规定;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典籍上已有的故事及词语;成例,就是指前人处理各种事情的已有做法及其文字记录。

根据第2点的规定,典故的外延就非常宽泛。凡是古代故事和有出处的词语都属于典故的范围之内。古代故事容易理解;“有出处”的词语是指:公开出版物上有的,已经很大程度上流传的,并且得到许多人承认的词语。如全唐诗、宋词或经典书籍上已有的词语,都算。

   典故,大体上可分为成语典故、历史典故、文学典故、文化典故等几大类。其中,成语典故占了很大的比重。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情,经过后人的描述、提炼加工,往往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成语。如:黄粱美梦、高山流水等。所以,历史典故和成语典故往往是密不可分的。至于文学典故,一般指文学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词语和词组,以及文学名人身上发生的风流轶事。前者如惊涛拍岸、晓风残月,大江东去等,后者如崔灏题诗、红叶题诗等等。另外,诸如牛郎织女、灶君上天等则属于文化典故。

   下面,有必要说一说典故与掌故的联系与区别。

  掌故,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指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后来一般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方面的故事或传说。

   因为掌故和典故的定义非常接近,很容易混为一谈。所以,我强调一下两者的区别。

  根据《辞海》的解释,典故包括典制和掌故。我觉得,这句话不够严密。广义上的典故,可以把掌故包括在内;但是,狭义上的典故,是不应该把掌故包括在内的。这是因为:其一,典故是有据可查、有典籍可查的;而掌故只是民间传说,是无据可查的。其二,诗词创作中,使用典故可以注明出处;而使用掌故,只能注明来自民间传说。典故要讲究典籍的出处,所以更书面化、更正规化,它是正统文学的一个分支。而掌故,则一般指古代老人口头讲述的故事,所以更民间化、俚俗化、口语化。打个比方,如果把掌故比作野史,典故则像是正史。不过,掌故一经名人、大人物用在文章、书籍当中,变成了有据可查的词语,就转化为典故了。

  要补充说明的是,诗词创作时,“掌故”和“典故”一样,都是可以引用的。要注意的是,引用“掌故”要注明是民间传说,引用“典故”则要注明出处。

  其二、关于使用典故的三种态度

   第一种态度,坚决反对在诗词创作中使用典故。

  有一部分人认为,格律诗词已经被社会边缘化了,本来读看欣赏的人就很少;如果再使用艰涩难懂的典故,逼得人们带词典来读诗词,那么,人们阅读的兴趣肯定越来越淡,读的人势必越来越少。(我的一个同事告诉我,读格律诗词,已经需要极大的耐心;如果诗中再出现偏僻的典故,人家肯定扔掉不看了。)因此,这一部分人坚决反对“用典”,诗词创作主张用明白易懂、深入浅出的口头语言,追求通俗浅显、琅琅上口,让读者易读易懂易记易于传播。这是坚定的“禁典派”。

   第二种态度是:不用典故不写诗。

   一部分人认为,诗词讲究短小精悍,是一种浓缩的艺术语言文学形式。典故字数少而涵盖的内容多,蕴含的道理深刻。使用典故,可以达到言简意赅的艺术效果,完全符合诗词短小精悍、追求精炼的特性。因此,不用典故不写诗,句句用典,处处用典;无典不成句,无句不用典。这是坚定的“用典派”。有人把这一类诗称为“学人之诗”。其特点就是:句句用典,处处用典。

    而本人主张第三种态度,就是:诗词创作,典故是可以使用的;但一定要用对、活用、化用、巧用。(这句话,后面再详细解释。)

  我的这个观点,在我阅读的《随园诗话》时得到了印证。

  《随园诗话》是清朝大诗人、诗词大评论家袁枚的得意之作,也是近代诗词评论的一本巨著。他在书中专门有一段论述“用典”问题。原文不长,照抄如下:

余每作咏古、咏物诗,必将此题之书籍,无所不搜;及诗之成也,仍不用一典。尝言:人有典而不用,犹之有权势而不逞也。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意思就是:我每次作咏古、咏物诗,必定会将与此相关的书籍翻阅一遍,然后等成诗之后,仍不用任何典故。我常常说:眼前有典故不引用,就像有权有势之人而不炫耀一样。

  这话说得够清楚了。袁枚作诗,始终没有照搬照套任何典故。这并不是因为他不知典故,而是早已将典故烂熟于胸。因为作诗之前,他已经把相关的书籍重新翻阅了一遍。他之所以不想引用典故,是因为他不想炫耀自己书读得多,知识掌握得多。当然,还有深一层的意思:他不想拾取别人现成的劳动成果,充当自己的创作词汇,充塞在自己诗词的句里行间。

   其三、关于典故在诗词创作中的作用

   第一、巧妙而准确地使用典故,可以突出形象性,符合诗词以形象思维见长的特性。

   我们常说:诗言志(抒发感慨、表达感情)。然而,诗是如何言志的呢?诗是通过形象言志的。

    譬如: 书愤(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陆游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居家乡山阴时所写的愤慨之作。诗人时年六十有二。此诗中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长城”,二是“出师表”。

   现在,单说“长城”这个典故。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典故就出在这里。诗中的“长城”就是代指卫国英雄。陆诗这一句“塞上长城空自许”如果改成:卫国英雄空自许(我以为自己就是卫国英雄,其实这个大志是空的。),平仄也是对的,意思也是通顺的,但是形象性就差多了。卫国英雄是什么样的形象?人们说不清、想不来。然而,用了“塞上长城空自许”,读者就会想到北方的万里长城,那是一砖一石结结实实垒起来的,那是高大巍峨的护国屏障,那是国家安宁的象征。“塞上长城”具体可感,可想可看,可触可摸,比“卫国英雄”具体多了,因而,诗句也更有感染力了。

整联诗的意思是:我自己曾经自许为“塞上长城”,捍卫国家,扬威四方,舍我其谁?然而,大志落空,愿望落空;如今,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满头白发,如箭穿心,痛彻肺肝,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啊!就是这一联诗,就足以把诗人的愤慨、痛苦抒发得淋漓尽致!

   第二,使用典故,可以使诗词创作中遣词造句精炼、含蓄,符合诗词要求语言精炼、语意含蓄、言简意赅的特性,达到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格律诗讲究短小精悍,是一种浓缩的艺术语言文学形式。它字数很少。最长的七律56字,最短的五绝才20个字。然而,格律诗又要求涵盖丰富的内容,给人提供深远的意蕴。因此,它要求在短小的篇幅里,用词要精心选择,要精炼、含蓄,言简意赅,能够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得到一种思考的快乐。而使用典故,完全符合这种要求,达到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特别是怀古、咏古诗,更是如此。

     譬如: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最后两句都是典故。东风不与周郎便,讲的是三国纷争之时,曹操领兵八十万打算吞掉东吴。周瑜说服了东吴国君孙权,决心北拒曹操。他巧妙地使用了连环计,准备一把火烧毁北兵战船。然而,没有东风他是一筹莫展,而孔明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铜雀春深锁二乔,也是典故。讲的是,曹操建了个铜雀台,其子曹植随后写了铜雀台赋。其中有一句是: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旧代“乔”与“桥”通用,乔姓就写作“桥”。孔明巧妙借助乔、桥的谐音,告诉周瑜:曹操想夺取孙策与周瑜的妻子大乔小乔自娱,以激怒周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没有那一场东风,那么,大乔小乔就要被锁在铜雀台了。言下之意,三国鼎立的历史就要改写了。此诗极写赤壁大战对东吴生存的决定性的意义。

    再譬如: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第一、三、四句都是典故。

    首句“王濬楼船下益州”,就是指公元二八○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益州刺史王濬率领精锐水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直取金陵(吴国都城),以完成统一大业。诗人不去描述详细的战争过程,只是展出了水军浩浩荡荡地征讨东吴的威武场面,既节省笔墨,又直观形象,达到了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三四两句使用典故的用意也是如此。“千寻铁锁沉江底”,形象地写出了东吴的军事防线彻底崩溃;“一片降幡出石头”,则是形象地写出了东吴国狼狈投降的场面。诗人用墨不多,但言简意深,能够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再譬如:清朝福州诗人黄任写的福州西湖游杂感诗一首:

复道张灯夜未收,冬郎垂老到闽州。

玉消珠尽长春冷,谁伴荒游上彩舟?

   此诗中,冬郎、荒游上彩舟都是典故。冬郎,是唐诗人韩偓的小名,擅长写艳诗。这里讽刺王审知之子王延钧的宠妃陈金凤。陈金凤善诗并且喜欢淫乐,诗人这里把她比作“冬郎”。“荒游上彩舟”这典故讲的是,王延钧为满足其欲望,曾连续七年端午节在西湖搞龙舟竞渡。彩舟百艘,横陈湖中。宫女舞楫,奋勇争先;彩旗飘扬,水珠飞溅,极尽“荒游”之能事。此诗就是写王延钧主政时的荒淫无道,也是讽刺荒淫无道的统治者必然是短命的,是没有好下场的。

     杭州西湖怀古(拙作)

六桥问嫂索鱼羹,却恨东都不善烹。

万里中原皆水火,犹同厨妇话闲情。(东都,指北宋京都汴京。)

   此诗,化用了清著名诗人黄任一首杭州西湖杂诗的许多典故。说的是:汴京的宋嫂随皇族南迁杭州六桥重操旧业。赵高宗赵构经常夜晚泛舟西湖,前来品尝鱼羹。他对宋嫂说:从前命人宣索(宣旨索取)鱼汤还很厌食,而今大不相同。中原千万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高宗毫不心痛;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锦衣玉食。

 

  第三,使用典故,可以使诗词显得含蓄,避免过于直白、直露。

  如上面讲的“塞上长城空自许”,就比“卫国英雄空自许”来得含蓄。“千寻铁锁沉江底”就比“长江防线全崩溃”来得含蓄,来得有韵味。

  第四,使用典故,可以使诗词显得典雅一些,从而提升作品的文学品位。

  格律诗要求语言精炼,言简意赅,更适合使用文言文词汇。诗词恰当地使用典故,正是适应格律诗的这种特性,使作品更具有文采,更富有书卷气,因而显得更典雅;同时还可以显示作者见识广博,涉猎面广,学有所用,善于融会贯通。

   说到这里,我要补充说明一下,典故是历史的积淀而后形成的,有其历史必然性。在作者所生活的年代,或许典故不成为典故;然而,随着历史的推进,被诗人文人写进了诗词、文章,入了专集、选集和典籍,那就成了典故了。还有一种情况,诗词作者学贯中西,知识渊博,他随意选用的词语,觉得很平常,很一般,很常用,并不认为自己是在使用典故,所以并不加注;然而,后人读来觉得生疏,觉得冷僻,查了词典,才知道作者是用了典故的。

   例如,赵玉林老师每月都给《听风雅唱》诗刊赐稿,于是我得以经常拜读赵老师的诗词。说实话,我是必须带着厚厚的〈〈汉语大词典〉〉和《辞源》来阅读,才能够深刻领会他的诗作的。赵玉林老师今年93岁了,遍览群书,博闻强记,字里行间有很多我并不熟悉的字词和典故。加上我并非学中文专业出身,古汉语基础知识并不扎实,所以需要词典不离身。或许,赵玉林老师轻易写来,他自己并不认为是使用了典故,然而我觉得费解,我查了词典,才确认他是用了典故的。

举例来说,譬如赵老在《瑞元堂雅集,次陈子波韵,呈在座诸友》一诗中的结句写道:“改革功成三十载,何妨击壤赋新诗。”我知道,“壤”字有地、土壤之义,组词有天壤之别、红土壤等。然而,“击壤”是什么意思呢?后来,还是查了〈〈汉语大词典〉〉,而且要查“击”字才查到。原来,“击壤”是古代老者玩的一种游戏,堆几片木片于地上,然后再拿一个木片瞄准投掷,中者为胜。这种游戏,只有太平盛世方可出现。因此,“击壤赋诗”就是盛世而诗的意思。赵老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人,他顺手写下“击壤赋诗”,他认为这很平常、很浅显、很好懂;而我等认为很生僻,很艰涩,很难懂,绝对是典故。这是时间推移造成的认识、知识和文化的差异。

   其四、在诗词创作中,如何用好典故

   第一,“用典”首先要求“用对”典故。就是说,“用典”要用得其所,用得恰到好处。

   用对,就是指使用典故之前,一定要深刻理解此典故的正确含义,用在该用的地方。避免用偏,影响意思表达;避免用错,产生笑话。也就是说,要用得其所,使之发挥言简意深的作用。

有一句话,不知是谁说的:只有准确理解的东西,才能够熟练地使用它。这句话用来形容“用典”,再确切不了。

   比如“琴心”这个典故,有两个解释。一个指琴声表达的情意,源于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卓王孙有女名文君, 新寡,好音乐。于是,司马相如常常与她同时弹琴 ,(缪与令相重)以琴心挑之。” 唐 白居易《和殷协律琴思》:“烦君玉指分明语,知是琴心佯不闻。”

   “琴心”另一个意思,是指“春心”,即思慕男女之情的心情。明陆采 《明珠记?宫怨》:“春眉懒向东风展,幽意肯逐琴心斜。”清李渔 《风筝误?嘱鹞》:“新诗为我逗琴心,更仗新诗索好音。”
   可以看出,这个典故用在男女相爱方面比较贴切,用到其他方面如亲情、友情、人际交情方面就显得牵强附会,就不妥当。

     再比如,还有一个典故“望帝”,其实说的是一个历史故事。

     望帝,是战国时蜀国的一个国君,叫杜宇,号望帝。

有一年,蜀国爆发了一场大洪水。这场洪水之大,和当年尧时候的洪水几乎不相上下。老百姓深受其害,死的死,逃的逃,国家陷入一片混乱。蜀国人口锐减了十之六七。鳖灵受望帝的委任,担任治理洪水的任务。在治水上,鳖灵显示出过人的才干。他带领民众治理洪水,打通了巫山,使水流从蜀国流到长江。这样,使水患得到解除,蜀国人民又可以安居乐业了。鳖灵在治水上立下了汗马功劳,杜宇十分感谢,便自愿把王位禅让给鳖灵,自己隐居在西山。而鳖灵却趁机占有了望帝的妻子。望帝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十分痛苦。但鳖灵大权在手,望帝斗不过他,无可奈何,只有一天到头悲愤、哀泣而已。后来,杜宇临死时,嘱咐西山的杜鹃说:杜鹃鸟,你叫吧,把我的心情,叫给人民听吧。从此,杜鹃就飞在蜀国境内,日夜哀鸣,直到它的口中流血。(还有一种说法,说杜宇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一声一声地叫:“不如归不如归”。)因此,有首唐诗曾经概说了古蜀国的史实:“杜宇曾为蜀帝王,化禽飞去旧城荒,年年来叫桃花月,似向春风诉国亡。”

还有一种说法,望帝死后,灵魂化成杜鹃。他生前爱护人民,死了仍然惦念百姓的生活,每到清明、谷雨、立夏、小满,就飞到田间一声声地鸣叫。人们听见这种声音,都说:这是我们的望帝杜宇啊!于是相互提醒:是时候了,快播种吧。或者说:是时候了,快插秧吧。人们因此又把杜鹃叫做知更鸟、催工鸟。

这个典故,渲染的是一种悲哀的气氛,如果用于喜庆就不恰当了。

要“用对”典故,还要尽量全面掌握它的同义词(我自己把这一类同义词称之为变形词)。这样,在诗词创作时,就可以有很大的选择的余地,可以根据平仄需要,精心选择,信手拈来。

  上面说的“望帝”这个典故,就有很多变形词。例如:杜宇、杜鹃、子规、啼血子规、望帝啼鹃,还有知更鸟、催工鸟等等。掌握了这些变形词,就可以根据平仄需要,选一个恰当的词语了。

再如:“高山流水”的典故,讲的是伯牙钟子期的故事。(详细故事略)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有一首绝句专门咏叹伯牙钟子期的故事: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在古人诗词中,这个典故就有各种各样提法(变形词):“子期”、“知音”、“弦断”、“高山一弄”、“子期耳”、“钟期听”、“流水引”、“断弦人”、“伯牙高山”、“钟殁废琴”、“流水高山”、“琴曲流水”、“流水心”、“断弦人”、“弄琴牙”、伯牙琴等等。

     再比如:有一个典故叫“黄粱美梦”,出自唐朝沈既济的笔记小说《枕中记》。(详细故事略)

   这个典故,也有很多变形词,如:白日一梦,邯郸一梦,南柯一梦、黄梁梦、白日梦,邯郸梦,南柯梦、卢生梦、梦黄梁、一枕黄粱等等。

    宋朝苏东坡《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一诗就用了这典故:
人事千头及万头,得时何喜失时忧。

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觉黄粱一梦游。

   福州森林公园樱花园赏花(拙作)

森林深处众寻芳,未至樱园淡淡香。

银白繁星闪天际,丹红浓酒醉心房。

树旁恋蝶探春早,蕊上飞蜂酿蜜忙。

美景四时应记取,莫将闲日梦黄粱。

   注:拙作尾联就是用了“黄粱美梦”这个典故。意思是指,人到晚年,应该更加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之美;切不可将长长的闲日用来幻想别墅豪宅、宝马香车、金银珠宝、美女如云。

  第二,“用典”要活用。就是说,“用典”要用得好,对典故要学得深、用得活。

  这是指,在准确理解典故的含义的基础上,要尽量多地掌握它的同义词(变形词);然后根据自己创作诗词的需要,主要是根据句子平仄的需要,选择恰当的变形词放在准确的位置上,使之为我服务,为新创作的诗词服务。

   第三,“用典”,要善于“化用” 典故。

   这就是袁枚对于典故学习与使用的主张。就是说,在每次作咏古、咏物诗之前,他必定会将与此相关的书籍、相关的典故翻阅一遍,使之成竹在胸。然后,创作之时,不使用任何一个现成的典故。这不是说,他反对作用典故,而是主张要用自己的语言,将典故的意思表达出来。就好象细雨润土一样,绵绵细雨已经渗透在自己的园地之中,不留任何痕迹。这就称做“化用”典故。这比根据平仄需要选择变形词更加高明,这是使用典故的更高境界。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被人称这千古绝句,其实也是化用典故的。南唐诗人江为写过两句诗:“竹影横斜水清浅, 桂香浮动月黄昏。”江为诗的上句写竹,下句写桂,写得分散、不集中。经过林逋改造,全部用来描写梅花,显得十分贴切,十分集中,十分传神。这是化用典故成功的典型。  
    我在今年教师节前夕,写过一首七律,题目叫《工蜂赞》。这首诗不是直接歌颂教师工作多么辛苦,贡献多么巨大;而是通过工蜂的描写,歌颂了教师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全诗如下:
    工蜂赞
     ——献给可尊敬的人民教师们
何曾言苦累,振翼向前程。
身系三春绿,心连万户情。

恋花痴永世,酿蜜醉今生。

唯愿丹山路,桐枝雏凤鸣。

此诗的最后一联,也是化用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两句诗的。

   李商隐因为韩冬郎十岁时能在酒席上写诗赠别,感慨万千,就写了两首绝句回赠于他。题目是:《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因成两绝》,其中一首如下: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后两句解释一下:

后两句意思是说:万里丹山路上,桐花盛开,此时凤凰齐鸣;其中雏凤的鸣声清越,更胜于老凤的叫声。丹山,相传是产凤凰的地方,山上多梧桐树。桐花盛开之时,凤凰齐鸣。

我的诗就是化用李诗的后两句的。暗指人才辈出,朝气蓬勃。

用“丹山”这个典故,还可以引出许多“联想词”。譬如:丹山——梧桐树——凤凰——雏凤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有了这些“联想词”,创作时遣词造句的回旋的余地就大了。

    第四,“用典”要“巧用” 典故;

    这是指选择的视角要巧,选择的材料(典故)要巧,抒发的感慨不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是要表达出独特的感慨,发出不同凡响的见解,提出全新的思考结果。

   譬如: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同样是用赤壁大战的典故创作诗词,这一首诗是别具一格的。历史的主体当然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然而,杰出人物在其中是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周瑜的雄才大略,带领东吴十万军队,要战胜曹操八十万军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如果没有那一场东南风,周瑜也就束手无策。这里揭示了一个真理:历史的发展,不但需要杰出英雄人物的推波助澜,而且需要特殊的历史机遇。才能加机遇,才可以推动历史。如果如果没有那一场东南风,东吴就要一败涂地,二乔就要被锁进铜雀台了。当然,这首诗的背后,还称赞孔明的智慧比周瑜略胜一筹。因为孔明本身就是一座气象台,东南风要来,他早就心中有数了。

      再譬如:明妃曲(其一)  宋?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同样用昭君出塞的典故创作诗词,这一首就技高一筹,也可以说是绝唱。“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说得多深刻!皇帝连选老婆这样的要紧事,都可以被手下人、身边人欺骗、糊弄,那么,治军治国那样的大事恐怕也是被手下人、身边人牵着鼻子走,甚至被蒙在鼓里,还一无所知。这是多么大有讽刺,多么大的悲哀!

   附带讲一讲三个“不提倡”。

    其一,“不提倡”用典太多太滥。如果一首律诗,八句都用典,读者也会很讨厌。这叫“掉书袋”。因为读者看不出作者的见解、思考,看不出作者的感慨。

   其二,“不提倡”用“僻典”、“险典”,尽量不给读者带来遍翻辞书的麻烦。譬如,有一个网友写了一阕词,首句是:的皪一枝寒。的皪:两种意义,一是雪白;二是光亮、鲜明貌。宋 范成大 《雨后田舍书事》诗:

村村畦圃艺新区,处处田庐葺旧居。
熟透晚梅红的皪,展开新箨翠扶疏。
向来矜寡犹遗秉,此去污邪又满车。
谁解续经如鲁史,为将连岁有年书。 

    的皪这个词太偏僻了,必须查大型辞书才能查到。读者读起来太麻烦了。

    其三,“不提倡”把名人名诗的整联移入自己的诗中。举例说,如果把林则徐的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完封不动地移入自己的诗中,那叫“剽窃”,不叫“用典”了。

                                 听风斋主

                              (2010.11.11报告)

                                  2010.11.12发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中的典故
近体诗的章法(九)
诗词的用典和代语-诗词创作小讲(11)
郑铁峰谈诗词用典:诗词巧用典,读来意味深
一日一花一诗:杜鹃花和《锦瑟》
谁开启了古代朦胧诗的先河?这首诗词引无数青春男女折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