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年的李白只身登山,写下大唐最孤独的一首诗,孤独得让人心疼

写下“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李白,自己却完全不适用于此规则,在大唐2200多位诗人之中,他最没有资格抱怨孤独寂寞冷。作为一名“饮者”,李白已经在诗歌圣坛留了夙夜,在历史天空划过斑斓,纵然有时浮白载笔,偶尔也会呵壁问天,可那份行走的诗意却无法掩盖,走到哪儿都有诗迷相随,不论何时都有酒肉相伴——李白用脚步丈量出了友谊的温饱能力。

天下谁人不识李太白?李白很早就明白树大招风的道理,即使他自己打算低调度日,但仰慕其诗名的大唐子民不能答应,倒不如痛痛快快地喝上几盅!所以他的人生里最不缺酒,也不缺热闹。然而岁数大了,头发白了,已然看惯春花秋月的他,还能保持住一颗少年的心吗?

少年李白白天游历山河,夜晚觥筹交错,虽踌躇满志,但如果得不到仕途上的开怀,他的人生仍是失意,隐匿在狂欢内部的孤独促使李白写下一首首经典;到了晚年,李白追求精神胜利的渴望更加强烈,落寞失意的李白希望能以政治家的名义青史留名,只可惜命运只赠与了他诗名。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这句话应该很适用李白:后半句是他前半生的状态,“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前半句是他后半生的状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公元761年的某一天,距离谪仙回归到天上仅剩一年,李白只身登山欣赏风景,然而登着登着却登出了旷世的孤独感,他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这一首堪称大唐最孤独的诗,读来令人惘然若失。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非常出名,尤其后两句是千古名句,但不少人可能不太清楚其写作的背景。李白人送“谪仙”,他不仅是天上贬谪下来的,在人间也是饱受贬谪。长期的羁旅漂泊,入仕的辛酸滋味,世间的冷漠炎凉,所有的不幸叠加起来,足以消磨掉李白晚年的狂傲,这时候的李白是最坚强的,亦是最脆弱不堪的。

那么这首诗孤独在何处呢?

首先,前两句的景物描写看似简单,却蕴含高超的艺术手法:几只鸟越飞越高,直至消失在天际,一片孤云慢慢地飘向了远方(它都不愿意停留,与诗人为伴)。李白刚到敬亭山,山上能动的东西就都走了,似乎满世界都在嫌弃他。

这种手法有两大好处:第一,“动”的走了,只剩下了“静”的,凸显了诗人清疏悠然的心境,与李白的仙道思想相符合;第二,“尽”、“孤”“独”三个冷字的简单穿插,将悲伤的感觉写尽了,静即孤独。

后两句更加凄烈:和我(李白)能够互相都看不够对方的,也就只有敬亭山了。李白言下之意是说只有敬亭山在陪着他一起孤独,也只有敬亭山才能够理解他的寂寞。昔日的友朋如云皆已远去,曾经的北楼纵酒也只剩下遥远的回忆。而如今,却只有自己一人登山,欣赏着这只属于他一人的风景。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李白是带着泪痕写下的一字一句。这位名扬天下的大诗人,在晚年的落寞时刻,竟然觉得他的知己只有一座毫无感情的山,这是不是世界上最值得心疼的一件事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白最孤独的一首诗,看了让人心疼!
这首诗最能反映李白晚年生活,短短20字豪迈浪漫都不在,只有孤独
李白看似很孤独的一首诗,但很显然他并不孤独,完全是在享受孤独
李白最孤独的一首诗,苍凉凄冷,千年以来谁懂他的寂寞
李白最孤独的一首诗,寥寥数笔,写尽世间最深的孤独,惊艳千年
最安静的诗,短短四句,把内心孤独写得淋漓尽致,为五言绝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