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朝(Khar dynasty)——太阳王朝

“华夏”一词的来源

提到“华夏”一词的来源,我们先来看看“花剌子模国”。

成吉思汗曾经征服过一个中亚国家,叫做花剌子模国(Khorazm)。“花剌子模”是Khor-azm(或Khwar-azm)的音译,khor是“太阳”的意思,azm是“地方”的意思,所以“花剌子模”就是“太阳之地”。

我们再来看“华夏”一词,“华夏”是斯基泰语(塞语)Khor-Khar的音译。Khor的意思是“太阳”,Khar的意思也是“太阳” ,所以这个词是两个同义词的复合形式。

Khor(或Khwar)译为“华”,Khar译为“夏”。

可见“华”和“夏”都是“太阳”的意思。

(很多人都认为“华夏族”是对古代汉族人的称呼,其实“华夏族”包含了中国境内的所有民族)。

中亚地区曾经有过的吐火罗斯坦,被译为“大夏国”。因为“吐火罗”这个词(Tokharoi或Tokhoroi)就是由to(大)和khar(太阳)构成。

在中亚地区曾经有过一个强大的西辽政权,也叫“喀喇契丹”。由于kara(喀喇)这个词在突厥语里是“黑色”的意思,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喀喇契丹”就是“黑契丹”。实际上,这个“喀喇”是斯基泰语的Khar,就是太阳,太阳就是夏,所以“喀喇契丹”应该是“夏契丹”。

夏朝——太阳王朝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夏”是斯基泰语khar的音译,khar(夏)是“太阳”的意思,所以“夏朝”的意思就是“太阳王朝”。

“夏”在汉语里有“炎热”的意思,比如“夏季”就是“炎热的季节”,正符合“太阳”的观念。

夏朝的标志,是一只代表太阳的鸟,也叫太阳神鸟,古人称之为“金乌”。

金文的“夏”字

金文的“夏”字,就是一只鸟的形象。

扶桑树

在《山海经》里记载了一种叫“扶桑”的神树。

扶桑,是Khor-chang(Khor-tshang)的音译,意为“太阳的所在地”。

khor——太阳,chang(tshang)——居住地(与汉语的“城”同源)。

所以“扶桑”的意思,就是“太阳居住的地方”。

扶桑树上有十只鸟,代表十个太阳。他们的名字分别是:

甲(grap)、乙(kit)、丙(bieng)、丁(deng)、戊(mu)、己(gi)、庚(grang)、辛(sin)、壬(nim)、癸(gyui)。

据《史记》记载,夏朝由十二个氏族部落组成,他们是: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实际上远不止这些)

“禹兴西羌”,大禹就是在西羌(四川云南一带)建立夏朝,所以夏朝的那些部落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西羌部落。比如“彤城氏(Ldong Tsang)”,很可能就是党项羌。

三星堆的青铜大立人是谁?

《说文解字》:尧,高也。

古籍说“尧身高十尺”,又说尧帝是“众圣之主,百王之长也”。

可见三星堆的青铜大立人就是尧帝。

青铜大立人(尧帝)的圈形手势代表权力,手里是空的,没有拿任何东西。

那些拿着蛇或拿着象牙的雕像和图案可能都是假文物,混淆视听,误导性极大

在古代“圈”和“权”同音,圈手就是权手,谁拥有圈手,谁就拥有政治权利。

禹耳三漏,首代钩钤

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一尊铜像(三星堆青铜人头像K2:83):

《论衡·骨相篇》里说“禹耳三漏”,就是说夏朝创始人大禹的耳朵上有三个洞。

《帝王世纪》说大禹“两耳叁镂,首戴钩钤”。

“叁镂”就是“三漏”,指大禹耳朵上的三个洞。那么,“首戴钩钤”是什么意思呢?

根据笔者的研究,这里的“钩钤”并不是人们认为的星宿,而是“纶巾”的误记。

应该是记载的人根据“纶巾”的发音写成了“勾今”,后来抄写的人又把“勾今”按照星宿的名称改成了“钩钤”

所以说,“首戴钩钤”实际上是“首戴纶巾”。

这里说的纶巾,就是以前四川人头上的那种头巾。

可见,“两耳三漏”和“首戴纶巾”是夏朝创始人大禹的标志。

夏朝皇帝姓什么?

夏朝的皇帝,姓“姒”。

这个“姒”很可能是藏语的རྗེ(Rje),而藏语的Rje来源于梵语的rājā(王)。

颛顼首戴干戈

古籍记载“颛顼首戴干戈”和“颛顼戴午”,比如《史记·五帝本纪》说:“瑶光如虹贯月,正白,感女枢于幽房之宫,生颛顼,首戴干戈,有德文也”。

三星堆纵目面具头上的装饰物就是干戈,就是午(杵)。

“颛顼”这个词是古突厥语Tonuz(北斗猪神)的音译,所以这个面具是半人半猪的形象。

颛顼帝观测天文,制定历法。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他的面具设计成北斗猪神的形象。眼睛设计成纵目是对他观测天文的赞美,根本不是所谓的“甲亢”。

颛顼帝是黄帝的孙子,也是大禹的爷爷。颛顼出生在四川,是夏朝最早的开创者,也就是四川地区民间传说中的古蜀王蚕丛。实际上四川地区根本不是古蜀国,而是夏朝的所在地,颛顼和大禹就是在四川(西羌)创立的夏朝。

夏族(夏后氏)为了纪念夏朝最早的开创者颛顼,就把颛顼(首戴干戈)的形象和夏后氏的形象(太阳神鸟)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人面鸟身的雕像。

三星堆的鸟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夏”字就是鸟的形象,鸟就是代表太阳,代表夏朝。

在三星堆里面,不同种类的鸟,很可能代表不同的姓氏。

比如三星堆里的鸡,鸡代表的就是轩辕黄帝的姓氏:姬(Rgya)。

站在神树顶端的人头鸟也是代表夏(太阳),首戴干戈的是颛顼,没有戴干戈的是黄帝。

破解三星堆黄金权杖图案

有辫子的是有虞氏的虞舜,没有辫子的是夏后氏的大禹:

用一支箭把鱼(有虞氏)和鸟(夏后氏)连在一起,代表虞夏联盟。

黄金权杖图案的意思就是“虞夏联盟之王”,根本不是所谓的“鱼凫王”。

后羿射日(后羿代夏)

东夷有穷氏的后羿篡夺了夏后氏的王位,砸毁了象征夏后氏政权的青铜神树和铜像扔进坑里,并填入大量象牙(一种迷信仪式),用来防止夏后氏政权的复苏。

夏后氏从三星堆遗址逃出,来到金沙遗址。并做出后羿的人偶,对后羿进行诅咒。

(辫子是东夷的标志,头上的英雄角是有穷氏的标志,圈形手势代表他已经掌握了政治权利)

后来,寒浞篡夺了后羿的王位。后羿的族人(有穷氏)陆续逃出三星堆,来到四川南部和云南一带,和当地人通婚,发展成了现在的彝族。

(若转载,请注明出处或作者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三星堆黄金权杖图案(三星堆国徽)的探索
三星堆青铜神树初探
三星堆的青铜人像为什么和平常人不一样?——兼论“道”字的初文
三星堆文明揭秘:中华文明的宝库,有穷国遗民带走的夏朝祭祀礼器
[蔡运章]三星堆文化的太阳神崇拜
古人的天空真有十日?一件文物的出土,再现了“后羿射日”的传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