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菲特:孩子,我想教你玩一个叫滚雪球的游戏

前几天,在豆瓣口碑榜上看到了一部评分8.6的电影,名叫《成为沃伦·巴菲特》。最近彼得爸爸正巧在读巴菲特合伙人查理·芒格的传记,顿时感觉“哎哟,心有灵犀嘛!”就在B站上看了。

电影讲述了巴菲特是如何成天坐在他那张美式写字桌里吃汉堡看年报,喝口可乐睡一觉…然后就赚了600亿美元的故事。(好气哦~)

“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够湿的雪,和一道够长的山坡。”

巴菲特所取得的成就正像是山脚下那一颗大到望不到边界的巨型雪球。

时间倒带,巨型雪球开始往山上移动,慢慢滚回山顶,就像魔术。雪球越变越小,股神与凡人间的差距也在缩小,直到山顶上站着两个手握湿雪的小屁孩,那就是你和巴菲特。

时光倒退到儿时,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异,并不像成人的成就千差万别。

所以我会想,如果父母更多地将注意力灌注在儿童早期的教育,将这种智慧与平庸间的差距缩减到最小,加上时间这条雪道的承载,也许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哦,说了那么多,不如跟着《成为沃伦·巴菲特》来看看,巴菲特的童年都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吧!

欢迎关注儿童教育公众号<彼得一家>

一切,从5美分开始

巴菲特并不是什么“富二代”。

所以他和绝大数的普通人一样,含着铁疙瘩就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5美分,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预计是2块钱的样子。这怎么可能满足一个孩子旺盛的“购物欲”?这种穷困潦倒的感觉,迫使巴菲特去琢磨怎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

巴菲特干了所有他能想到的买卖。当别人家的孩子还沉浸在圣诞礼物和家庭旅行的满足中,巴菲特却在盘算着这星期该把零花钱拿来购买什么商品,然后销售掉,变成更多的现金。他迷上了这种“自己做老板”的滋味。

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独立思考能力,因为对金钱的渴望而开始萌芽,并野蛮生长起来。

只要孩子认识钱了,越早给TA零花钱越好,从电影中的一些细节推测,巴菲特五六岁,甚至更早就开始拥有零花钱了。当然咯,零花钱的金额一定要让孩子觉得“不够用”才行,多了不就变成包养了嘛!

钱不够花,孩子自然会去想法子,并且是用TA感兴趣的方式。这个过程中孩子所做的最为重要的其实是“生存与兴趣的组合”——也就是人生目标的建立

我给大家举两个栗子就明白了,我们在职场上常会遇到以下两种“绝境”:一种是选择了自己的兴趣,但不能带来良好的物质回报;另一种是行当非常赚钱,却让你干得痛不欲生。这就是典型的生存与兴趣没有匹配好的两种极端。

在不适合自己的人生跑道上就算跑断腿,都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啊,胖友~

为了赚更多而读书

你没眼花,确实是7岁。为了让储蓄罐里的美金越变越多,他开始读些奇怪的玩意儿,并把它们实践到自己的“生意”里。但他老爸并没有阻止儿子这种“异常”的行径,甚至还觉得有点儿小激动(我也想有个做股票推销员的父亲…)

因此巴菲特比同年龄的孩子读了更多书。从事投资业后的巴菲特每天会花5-6个小时来读书

刻苦学习在巴菲特身上竟然变成了一件完全“自觉”的事儿,这个现象值得所有爸妈再次好好审视“零花钱计划”的必要性。与其让孩子身陷“懒惰”的泥沼,不如用“贪婪”来激发TA的学习积极性!

欢迎关注儿童教育公众号<彼得一家>

搭建能力圈,而不是堆砌知识

巴菲特在阅读这件事上是非常“功利主义”的,他只学习那些能让他成为“更好投资人”的知识,并将其称作“能力圈”。巴菲特的能力圈包含但不仅限于:数学,经济学,会计,法律,心理学……但他绝对不会去碰艺术或者烹饪!(除非他开始进军艺术品收藏或是决定收购餐饮企业)

这对于爸妈如何引导孩子建立知识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稀缺的,我们不可能学习整个世界的智慧,所以必须优先挑选那些对实现人生目标有帮助的来学,不然再多的阅读和兴趣班都不过是好看但无用的装饰,而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能力圈”,则是能让你一骑当千的意大利炮哇!

专注,然后在漫长的人生中赢得复利

一次聚会中,比尔·盖茨的父亲让盖茨和巴菲特在纸上写下对他们帮助最大的一个词,两个人不约而同的写下了“专注”

巴菲特甚至开玩笑说,他记得年报上所有的数字,但却不知道自己卧室墙纸的颜色。

投资世界里有一条著名的“七二”法则:用72除以收益率,就能得出本金翻倍所需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有一种投资,年回报率为10%,以10万元作为初始本金,7.2年之后它会成为20万元,72年之后当初的10万元会成为1个亿。巴菲特从5美分开始,在他50岁之时积累到了3亿的本金,又在他80岁之时造就了600亿的投资奇迹。

这就是“复利”的力量,重要的不是本金的多少,而是你是否投入得足够早以及能否坚定地将其持有。

不单单是投资领域,我认为“复利思维”更值得运用在孩子的教育和人生的规划中,谁不想在人生的“滚雪球”中,乘着复利的东风,滚出自己的人生“大雪球”呢?

巴菲特的妻子苏西说:

找到人生的目标,爱上阅读,用心经营自己的能力圈并且专注。把这一套思维模型交给你的孩子,这将会是TA人生里,最为重要的“第一份本金”。

这份“本金”,将会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向前翻滚、翻滚,然后在山脚下积聚成一颗令人惊叹的“雪球”。

世界是一场华丽的电影,不要终其一生梦游其中。——沃伦·巴菲特

欢迎关注儿童教育公众号<彼得一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复利思维,你有没有?
知道了复利为什么还是滚不大雪球?
撬动地球的杠杆——复利之力!(十分重要)
滚雪球的启示随记
6万变成100万,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老子对话巴菲特之07:不失其所者久(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