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个案管理:另一种答案 | 麒闻医事 · 协和八
麒闻医事
第六季 · 第二篇

在台湾参访期间,所到的每一站,都发现一个相同但让我们觉得惊异的现象:

相较于手术量来说,他们科室医生数量却是非常有限的。

怎么做到的?

也许在门诊开展的手术,精简的流程和文书量,可以部分地缩减工作量,但这并不是全部的答案。

一个小 C 臂在几间手术室间推来推去,最大程度地优化流程,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但这仍不是全部的答案。

而且,即便像人工血管内瘘这样的全麻手术(台湾比较习惯于全麻,而且全麻完了病人休息一会儿一样就出院回家了。作为医生来说,既然全麻如此方便,何必让病人承受其他麻醉方式因为效果不确切带来的疼痛呢?)也在门诊完成,患者出院之后知道该怎么照护处理么?他们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该找谁询问呢?他怎么知道手术的效果如何?怎么评估随访?

从医生的视角看,是工作效率的问题;从患者的角度看,是医疗安全的问题。

这个靠什么处理?

答案是:不靠医生处理。

在不同的医院,他们创设了不同的岗位来处理这一问题。但整体来说都可以归纳入个案管理师的范畴。

个案管理师(case manager)多数是护士(严格上说一般是 nurse practitioner,这个在大陆是没有的,但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nurse practitioner 具有处方权,可以独立处理一些医疗事务。如果大家还记得前一两年有说在美国开的一分钟诊所 minute clinic,这个 clinic 有的就是没有医生只有 nurse practitioner 的),但是也有部分是社工(social work,这是一种职业,不是 volunteer。大陆目前已经有不少高校开设了社工专业,但是社会对社工认知度仍然非常低)。他们负责了患者接诊、术前评估(很多中心是他们在做病人的超声检查)、手术预约、宣教以及随访等工作。

个案管理起源的背景是医疗控费,为了降低平均住院日,控制医疗成本,需要快速的周转,让患者早一点出院。但是很多时候,尤其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并不是单纯住几天院或者看看门诊就能解决的,于是个案管理应运而生,并且从最初的精神卫生领域快速地铺开到各种慢病管理之中。

(感谢安南医院个案管理师李慧珍提供图片)

 

随访是个案管理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我一直认为,有没有良好的随访,是一个医疗团队管理水平的体现。

大陆也有随访,不过这个病房护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满意率的数据,而不是真正要做管理。

而在透析患者管理当中,个案管理师以一个核心角色,串联起手术医师、透析中心的肾内科医师与穿刺护士、患者和家属。他/她可能比这个环节中任何人,都更了解关于患者的全貌:知道手术怎么做的,知道做完手术之后这个患者瘘在洗肾室的使用情况,知道他们家里的经济状况,家人的支持程度……

所以,个案管理师手里有一堆透析中心的联系方式,该来随访的患者按期没有回来,电话打不通,他/她可以直接跟患者的透析中心联系叫患者回来随访。

打通和串联各个相关环节,才能把管理推向一个更高的层级。

「患者都有你的电话,他们会经常半夜打电话么?」我跟安南医院的个案管理师聊的时候问她。

「很少。当你让病人明白,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用着急,我们第二天仍然可以很好地帮他解决,他就不会害怕紧张地半夜打电话。」

「那你一般会管多少个病人呢?」

「一般 800 人左右吧!」

我被 800 这个数字真是吓到了,但是更让我印象深刻地是她说这句话的神情。

不是无奈和疲惫,而是自豪和成就感。

职业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正是当前大陆护理人员工作中最稀缺的东西。

大量重复劳动,工作十年和工作一年,除了更熟练之外,真的收获了什么呢?

更细致的分工,更专业化的工作,获取能力提升和价值呈现,我在台湾的个案管理师们身上,看到了另一种答案。

你的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来自哪里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务社工“全病程”个案管理服务的操作指引 | 社工课
肿瘤个案管理师
医务 | 医务社工服务,怎样实践“全病程管理模式”?
磨砺健康管理,成就优秀之师
【海上名医】胡耀敏:甲状腺结节融合诊疗,不再纠结“看什么科”“切不切”
个案管理联合导航护士模式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