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0吨级铁路敞车资料
【原创】70吨级车辆资料库
一、敞车发展简述
        敞车是铁路运输中的主型车辆。在我国目前的货车总数中,敞车数量最多,约占60%以上。
        建国初期,我国铁路上使用的敞车多数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旧车,车型很复杂,约有30多种;它们的吨位都很小,多数为30t级的,有一部分为20t、40t级的,少数为50t级的。这些旧车的共同缺点是:运行性能差、载重量小、强度低、零配件复杂、检修不便等。后来,这些车中的一部分经检修后改了型,另一部分则被逐步淘汰,而国产的新型敞车则大量地投入了运用。
50、60年代,我国先后设计了载重30t的C1型敞车和载重为40t的C6型敞车,投入运用后均发现强度不足,该两种车型车生产数量也不多。
        为了提高敞车的载重吨位,1952设计了载重为50t的C50型敞车。C50型敞车生产的时间很长,自1953年试制并投产直到1976年,共计生产约35000辆,是当时敞车中的主型车。在长达24年的生产期间内, C50型敞车作过多次变设计,各工厂生产的车也因各自工艺的不同而有差别。所以,在线路上运用的C50型敞车,型号虽为一种,但结构不尽相同。C50型敞车在多年运用中暴露出不少质量问题,有些还是较难解决的惯性质量问题。
1958年,在铁道部组织的修改设计会议上,由十五个工厂的设计人员联合提出了底架为单中梁结构、桁架式侧壁承载的载重为60t的C60型敞车设计方案。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后投入了批量生产。该型车具有自重轻、载重大的优点,采用了独特的单中梁结构。但由于一些先天性缺陷,C60型敞车仅生产了一小批。  
1959年在总结C50型敞车运用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C13型敞车。它的主要特点是缩小了心盘距,加长了牵引梁,载重提高到60t。为了克服当时C50型敞车端部卸货困难,C13型敞车在端部增设了下侧门,同时取消了侧柱连铁,方便了大件货物在中、小站的装卸。但是C13型敞车投入运用后,发现其中梁横向弯曲变形大,牵引梁下垂甩头严重,造成修程大,原型修复出厂后仍不解决根本问题。因此,在生产一批后也就不再继续生产了。
1965年对站段、货场作了广泛调查,并作了结构模拟试验,在此基础上设计完成了全钢结构侧壁承载的新型敞车,该型车采用了09Mn2、09Mn2Cu低合金钢,投入批量生产后,定型为C65型敞车。它是我国在大量生产的货车上采用低合金钢的第一个车型,具有自重轻、载重大的特点。C65型敞车运用后也暴露出一些质量问题,如燃轴切轴事故多、端墙外胀、枕梁裂纹等。据此,1971年铁道部决定将C65型敞车的载重由65t减为60t,容积也相应减小。同年在C65型敞车的基础上缩短底架、减矮车体,定型为C62型敞车,1972年起投入大批生产。
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并取代较陈旧的C50型敞车,提高敞车装载性能,以适应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1972年在C62型敞车的基础上设计了车内高为2m,侧、端墙及车门为钢木结构的C62M型敞车,1974年至1975年间小批量试制运用考验。1976年C50型敞车停产,大批生产C62M型敞车。当时C65、C62、C62M型敞车曾成为我国的主型敞车。1980年还在C62M的基础上,设计了车体的端、侧墙及门由钢架木衬改为全钢结构C62A型敞车。改进后的C62A型敞车,结构坚固耐用,很受用户欢迎,至1994年共生产近90000辆。为提高敞车的使用年限,延长厂修周期,于1986年将该车的主要零部件改用耐候钢,相应车型也改为C62B型。
为了使通用敞车也能造应重载组合列车和翻车机卸货的要求,1988年在原C62N型敞车的基础上,对端侧墙、车门做了较大的改进和加强,制动装置采用引进消化国外及国内研制的新制动技术,转向架采用改进过的转8A型转向架,改进后定型为C64型敞车。此后,C64型敞车开始投入批量生产,并已成为我国铁路主型通用敞车。2001年,为适应我国铁路货车提速的发展要求,在C64型敞车的基础上研制了采用转8AG、转8G的C64T、采用转K2型转向架的C64K、采用转K4型转向架的C64H系列通用敞车。
为适应我国既有铁路线路、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加快铁路装备现代化进程,满足铁路货车由60t向70t的升级换代要求,齐车公司于2003年开始70t的新型通用敞车的研制,2005年初完成了载重70t的新型通用敞车工作图设计、小批量试制及各项性能试验工作,并于同年6月通过了样车的部级审查,定型为C70型通用敞车,该车载重70t,自重23.8t。2005年至2006年全路共生产C70型通用敞车22000辆。
二、车辆用途
        C70型通用敞车是供中国准轨铁路使用,主要用于装运煤炭、矿石、建材、机械设备、钢材及木材等货物的通用铁路车辆,除能满足人工装卸外,还能适应翻车机等机械化卸车作业,并能适应解冻库的要求。 
采用屈服极限为450MPa的高强度钢和新型中梁,载重大、自重轻;优化了底架结构,提高了纵向承载能力,适应万吨重载列车的运输要求。
        采用中立门结构,提高了车门的可靠性.
        采用E级钢17刑高强度车钩和大容量缓冲器,提高了车钩缓冲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车体内长13m,满足较长货物的运输要求;对底架结构进行了优化,车辆中部集载能力达到39t,较C64型敞车提高了70%,可运输的集载货物范围更广。
新型货车资料
一、
C16F型敞车
产品说明:

C16F型低边无门敞车由车体、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转向架组成。车体为全钢焊接结构,由底架、侧墙、端墙等部件组成。
性能参数: 自重        约20.5 t
载重        60 t
容积        28.9 m3
轴重        21t
车辆定距      8700mm
车辆长度      13442mm
固定轴距      1750mm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  145m
轨距        1435mm
符合GB146.1-83《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的要求
二、
C64K型敞车
产品说明:
中国北车集团太原机车车辆厂是铁道部C64K型敞车的专业定点生产基地。
C64K型敞车是根据运装货车[2001] 3号文件要求而研制的。该车图号为QCH194D-00-00-000。
1、用途
该车适用于在标准轨距线路上运行,装运煤炭、矿石、焦炭、建材、机械设备、木材及集装箱等散装或箱装货物。
该车除满足人工装卸外,还能适应翻车机等机械化卸车作业,并且能够适应解冻库的要求。
2 主要结构
2.1 车体
  该车车体为全钢焊接结构,由底架、侧墙、端墙、车门等部件组成。
2.1.1 底架
  由中、侧、枕、横、端、小横梁及钢地板组焊而成。中梁由两根310乙字型钢组焊而成,侧梁为240×80×9槽钢;枕梁、大横梁为钢板组焊结构,底架上铺7mm厚的耐候钢地板;采用符合铁道部批准要求的直径为338mm锻造上心盘,并装心盘磨耗盘; 按运装货车[2000]34号文件、运装货车电[2002]104号电报的规定在中梁上安装货车车号自动识别系统车辆标签。
2.1.2 侧墙
侧墙为板柱式结构,由上侧梁、侧柱、侧板、连铁、斜撑、侧柱补强板及侧柱内补强座等组焊而成。上侧梁采用140×116×6冷弯矩形钢管,侧柱采用热轧帽型钢或8mm厚冷弯帽型钢。侧柱与侧梁连接采用铆接。
2.1.3 端墙
  端墙由上端梁、角柱、横带及端板等组焊而成。上端梁采用140×116×6冷弯矩形钢管,角柱由140×58×6槽钢与钢板组焊而成。
2.2 空气制动装置
  采用制动主管压力满足500kPa和600kPa的制动装置,主要由按运装货车[1999]357号文件批准改进的120型控制阀、直径为254mm的整体旋压密封式制动缸、ST2-250型双向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符合运装货车[2002]102号文件要求的KZW-4GA或TWG-1A型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球芯折角塞门、组合式集尘器、铝合金接头连接器和接头编织制动软管总成、符合运装货车[2002]11号文件的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法兰接头、奥-贝球铁衬套及配套圆销等组成。采用符合运装货车[2002]248号文件要求的不锈钢配件与管系。
2.3 手制动装置
  采用符合运装货车[2001]2号文件要求的NSW型手制动机。
2.4 转向架
采用满足运装货车[2001]3号和运装货车[2002]28号文件要求的图号为QCZ85F、QCZ86F的转K2型转向架,其中摇枕、侧架的材质为符合运装货车[1999]39号文件规定的B级铸钢;采用LZ50钢车轴;车轮采用符合TB/T2817标准的HDSA型辗钢车轮或符合TB/T1013标准和运装货车[2001]85号文规定的HDZB型铸钢车轮,同一辆车应装有同一型号车轮;采用SKF197726型滚动轴承;下交叉支撑杆装置;常接触滚子旁承;贝氏体球墨铸铁斜楔;锻造支撑座;47Mn2Si2TiB 材质的滑槽、侧架立柱磨耗板;符合运装货车[2003]110号文件要求的组合式制动梁;符合运装货车[2002]28号文件要求的奥-贝球铁衬套及配套45号钢圆销。
2.5 车钩缓冲装置
采用C级钢材质的13号或13A型上作用式车钩,符合运装货车[2001]286号文件要求的C级钢材质的13A型钩尾框;MT-3型缓冲器;符合运装货车电[2002]104号电报要求的合金钢钩尾销。钩尾框托板、钩托梁螺母采用按TB/T3019-2001生产的BY-B型或辆货[1998]66文件批准生产的FS型防松螺母,螺母强度符合GB/T3098.2标准10级。配套用螺栓强度符合GB/T3098.1-2000标准10.9级、精度等级符合GB/T9145-1988标准6g、头部应有“10.9”标记。
性能参数: 1、 主要性能参数
   载重            61t
   自重            ≤23t
   容积             73.3m3
   比容            1.2m3/t
   自重系数         ≤0.377
   轴重            21t
   每延米重         ≤6.25t/m
商业运营速度         120km/h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      145m
全车制动倍率        9.82
全车制动率(常用制动位) 空车 27.85%
              重车 17.95%
限界:符合GB146.1-1983《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的要求。
2、 基本尺寸
   车辆长度          13438mm
   车辆定距          8700mm
   车辆最大宽度        3242mm
   车辆最大高度        3149mm
   车体内长          12490mm
车体内宽  上侧板处     2890mm
连铁处(用120槽钢时)    2784mm
     (用专用型钢时)    2794mm
   车体内高          2051mm
   地板面高(空车)       1088mm
   车钩中心线高(空车)     880mm
   门孔尺寸(宽×高)
       中侧门孔     1620mm×1900mm
       下侧门孔     1250mm×954mm
   固定轴距          1750mm
   车轮直径          840mm

G17BK粘油罐车
产品说明:
本车供装运重柴油、润滑油、原油翟怀油类介质。结构特点为内加热装置、牵枕装置与罐体组焊成无中梁结构和增大罐体直径。是结构优化、自重轻、加热快、大容积的铁路主型粘油类罐车。
  本车主要由牵枕装置、罐体、内加热装置、排油装置、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转向架等部分组成。牵枕装置由牵引梁、枕梁、端梁及侧梁组焊而成。罐体内径3000mm,材质为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设有一个呼吸式安全阀。罐内下部设有供蒸汽加热用的蛇形盘管加热装置。罐体中央下部设有供卸油用的球阀及排油管道。装卸方式为上装下卸(人孔兼做装油口)。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转向架安装铁道部规定的13#上作用车钩,ST型缓冲器;120型空气控制阀,ST2—250型双向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KZW—4TWG—1A型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转K2型转向架。
  用户可选择安装水平链式手制动机或NSW型手制动机,碳钢制动配件管系(管系内磷化)或不锈钢制动配件管系。
性能参数: 载重(最大)   t    63
自重        t    20.98
总容积       m3    70
有效容积      m3    66.4
罐体工作压力    Mpa   0.15
车辆长度      mm    11988
商业运营速度    Km/h   120
G11型酸碱罐车
产品说明:
G11型酸碱罐车供装运98%以上的浓硫酸,47%以下的碱的酸碱类用上装上卸式四轴铁路运行罐车。 底架为有底架无侧梁(即两枕梁间无侧梁)式。主要零部件采用普通低合金钢结构焊接组成。
  罐体为具有凸面封头圆筒形的普通低合金钢焊接结构,顶部设有开闭的人孔一个,直通罐体底部3”抽酸碱管一根,2”进风管一个。 暖气装置:采用敞开式加热方式。在车体中央处设有横向的2”暖气主管,将管道静压力不超过500KPa的蒸汽通入罐体下半部的加温套内,使罐内酸碱受热溶化。
  更多铁路评论请登陆 中国铁道论坛(http://bbs.railcn.net/)
  更多铁路评论请登陆 中国铁道论坛(http://bbs.railcn.ne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检车员技师理论题库
70T级通用货车(C70)介绍
中国铁路车辆
中国铁路货车综述及分类介绍~敞车(四)
2004期货车工班长题库
地铁和铁路工作者岗位晋升必备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