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行方便道升进分第五
文明天地

修行方便道升进分第五

      比丘安般念,功德住升进。

      能令智慧增,我今次第说。

      功德住已进,进复功德住。

      是故说修行,功德住升进。

      修行于鼻端,系心令坚住。

      专念谛思惟,正观依风相。

      入息与出息,系心随忆念。

      忆念若不忘,是初功德住。

      彼功德住已,复起方便求。

      更求功德时,住则生升进。

      升进等起时,亦生功德住。

      是名住已进,进已功德住。

      善解安般相,功德及诸过。

      息轻重冷暖,软粗与涩滑。

      阿那摄般那,是摄持诸根。

      于彼所缘境,摄之令寂止。

      外散心数法,摄还义亦然。

      持风来入内,是故说阿那。

      心转于所缘,止令不复转。

      心于所缘起,亦复制令灭。

      修行观若增,制之令从止。

      修行若止增,起之令从观。

      见增则以触,触增则以见。

      得证与智证,二增俱相摄。

      修行缘不寂,意寂止摄来。

      身中清凉起,灭除诸热恼。

      掉踊不静心,摄之令寂止。

      勤方便回转,其身悉充满。

      长养四大种,当知从息起。

      是种复增益,行者报四大。

      阿那力能起,寂止善法分。

      我所大恶刺,亦能拔令出。

      息短而渐灭,修行心安静。

      是故佛世尊,说名为阿那。

      复次般那相,是今当略说。

      毛孔诸窍处,先净治息道。

      前出名般那,始由入风起。

      修行出息时,诸根随所缘。

      心心法俱顺,是亦说般那。

      出息归于灭,乃入根本地。

      正受及命终,斯由舍出息。

      修行出息灭,次第阿那生。

      灭尽三摩提,第四禅亦然。

      般那既已灭,次第阿那生。

      阿那时悕望,说阿世婆娑。

      我观彼死者,定无有是相。

      彼息更生者,观有如是相。

      毒淤泥火蛇,此相似境界。

      出息能摄意,不令随所缘。

      犹如制象钩,名波世婆娑(出息有摄心义)。

      舍除颠倒想,成就真实想。

      离自在及常,唯为空行聚。

      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

      去来不可得,亦不须臾住。

      慧智明见此,离诸知作者。

      出息无作者,见则堕颠倒。

      出息已过去,彼则不可见。

      命断诸息灭,过去亦复然。

      安般诸功德,出息与入息。

      众物及字义,我已略说竟。

      是种增故说,未曾相离用。

      若为觉想乱,当习安般念。

      已能应于数,则除内贪著。

      于数若随顺,是则离不顺。

      志在无乱境,能摄诸乱想。

      先数从一起,如是乃至十。

      修行顺此数,便得功德住。

      已得功德住,则能求升进。

      灭一切乱觉,佛说增上故(数门竟)。

      数能灭一切,觉佛但言灭。

      一切不死者,以增上故也。

      内外出入息,去则心影随。

      决定善观察,顺是趣涅槃。

      修行出入息,随到所起处(出入息所起处同在脐)。

      如是知升进,能离外贪著(随门竟)。

      安止极风处(极上下风际),三摩提等起。

      三昧既已起,便得功德住(止门竟)。

      修行正住已,种种观察风。

      先观于本处,谓风所从起。

      此处为云那,为一为二耶。

      冷暖悉观察,八种如前说。

      为总观诸大,唯在一种耶。

      观时悉俱有,以一增上说。

      修行观风大,造色从彼生。

      唯心与心法,依彼造色起。

      非彼造色已,而复有种大。

      诸有入出息,是风名依种。

      报风及长养,是为三种风。

      或说入在前,出者在于后。

      或说出在前,入者在于后。

      皆有因缘故,彼作如是说。

      如其真实义,慧者乃决定。

      于脐处所起,净治毛孔道(此报风开毛孔故名出非出外)。

      由此风义故,彼说出在前。

      毛孔已开净,入者则在前。

      如人初生时,阿那入故起。

      息风最先出,是故说波那(此是真实义)。

      息风诸种大,割截不生苦。

      当知彼非受,谓受则不然。

      以彼修行者,不患诸断逼。

      是故出入息,于身复非受。

      识命若断时,息则不回转。

      是则众生数,必由命根起。

      息则是身行,世尊之所说。

      亦名根本依,众生所由转。

      是息既已灭,命则无所依。

      以能持命根,故说众生数。

      阿那般那念,缘风为境界。

      虽曰正思惟,而非真实行。

      一切所修观,彼悉缘风起。

      于观有差别,次第今当说。

      阿那般那念,分别有三种。

      所谓从闻起,思慧与修慧。

      于是安般念,比丘闻慧生。

      一切时悉受,名字为境界。

      境界出入息,正念思慧生。

      当知彼缘名,时或复缘义。

      阿那般那念,所起修禅慧。

      悉已舍名观,唯缘诸法义。

      当知近境界,无有种种异。

      亦非相续缘,说是等智行。

      谓是安般念,无痴智慧性。

      亦名为舍性,是则佛所说。

      当知是慧性,舍根共俱生。

      若使是舍性,则与余共起。

      欲色二有系,无色无身依。

      非彼最后禅,身密无息故。

      或谓根本地,亦复是眷属。

      说言唯眷属,非是根本地。

      欲使彼舍性,在于根本地。

      阿那般那念,应当在八地。

      所言唯眷属,如是说舍根。

      知彼安般念,唯在于五地。

      此定在五地,依是处回转。

      欲中间未至,及后二眷属。

      最上顶四禅,彼虽有舍根。

      无有于彼身,净治毛孔道。

      第四及眷属,彼中说二种。

      报生与长养,唯无有依风。

      出息与入息,是风名为依。

      以身极厚密,无依说二种。

      佛说出入息,四禅正受刺。

      亦言咽喉处,明知有所说。

      是彼方便故,亦以禅义摄。

      出息与入息,彼处定无有。

      修行观出息,上际第四禅。

      已极风境界,于彼正忆念。

      云何我是心,于缘究竟未。

      或复更于上,少进重观察。

      或即于彼住,不作余方便。

      修行如是观,则能除疑惑。

      修行极风际,是处善观察。

      当知如是心,则名除疑观(观门竟)。

      于上观察已,依风还止住。

      观察所应已,复起余所修。

      若彼观风心,于还善决定。

      是说修行者,回转巧方便。

      如人游聚落。所作讫已归。

      修行如是观,喜乐遂增长。

      已舍入息念,安处出息缘。

      亦舍出息念,安处入息缘。

      于数已究竟,息去亦随去。

      如是一切种,亦名为回转。

      观察所应相,相相而回转。

      种种众事观,次第转亦然。

      善于回转者,说此回转义。

      当知是回转,修行智慧处。

      从彼方便起,胜道现生前。

      闻慧念已度,次第思慧生。

      已舍欲界行,然后入修慧。

      是悉名回转,世尊之所说。

      从彼未至地,次第入初禅。

      乃至第三禅,其转亦如是。

      第四禅眷属,若彼有风者。

      是亦应回转,入于根本地。

      从彼起巧便,次第住起缘。

      入出与优波,此六悉回转。

      舍共方便地,共地现在前。

      舍共方便地,不共现在前。

      舍不共方便,不共现在前。

      缘相方便地,展转究竟地。

      是名上回转,明智所称说。

      (圣人凡夫共有法。名为共地。从缘至缘名为转诸相。诸方便诸地次第转亦如是也)

      如我智方便,已说回转义。

      无垢清净念,今当次第说。

      如令彼修行,须臾抑止盖。

      是则为清净,不净非所应。

      若已成就数,能舍内贪著。

      此义应当知,慧者观清净。

      随顺已成就,能舍外贪著。

      如是正思惟,智者念清净。

      比丘心已住,不为乱所乱。

      如是不动念,修行智清净。

      若已于风际,观察离疑惑。

      不复更求息,是则为清净。

      念地悉已竟,所依诸过恶。

      不为则清净,是说须臾顷。

      阿那般那念,方便道所摄。

      功德住升进,是义我已说。

      方便升进第五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公懷瑾老师讲解達摩多羅禪經(五)
增壹阿含经卷第七
修四念處得七覺分滿足
大庄严论经卷第八
第二節、修習功德
"四圣谛,八正道"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