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寒热之性,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小编导读

自古以来,中药就有四气五味之说,且一直沿袭至今。每味药物都有一定的性和味,而药物的四气五味也是很多中医人的盲点,药物性味总是傻傻分不清。比如药性之寒热,到底该怎么理解呢?且看正文!


中药之温、凉、寒、热、平,谓之“气”;酸、苦、甘、辛、咸、淡,谓之“味”;发表、攻里、养阴、化痰、止咳、消积、软坚、散结、疏肝、理气、利小便等,讲的是药物的“用”。气候之寒热,讲的是客观的温度高低;症状的寒热,则既有病人客观体温之高低,又有病人主观感觉之冷热。那么药性之寒热是什么意思呢?


说到药性寒热,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营养学中经常提到的食物所含热量这个概念。那药性的寒热是否与药物中所含的热量有关呢?我们先看几个例子。

据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记载,鸭肉,其性“甘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辣椒,其性“辛苦热”。干姜,其性“辛热,散风寒,温中,祛痰湿”。换言之,中医学认为,以上三物,鸭肉性凉,干姜、辣椒性热。而现代营养学测定,每100克鸭肉,含热量约436千卡;每100克尖辣椒(青),含热量约23千卡;每100克干姜,含热量约273千卡。

如果按食物所含热量的多少来看,我们可以认为鸭肉最热,干姜次之,尖辣椒含热量最低。比较以上两个结果,显然,中医学所谓的药性寒热,并非药物所含热量的多少。

那么,药性之寒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中药药理学》认为:“中药的四性(四气)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功能,它反映药物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反应趋向……关于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主要从对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基础代谢功能等的影响进行研究。”古人当然不可能知道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基础代谢功能之类的概念,也无法测定药物所含的热量。他们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观察药物的外观、生长环境,以及服用药物后身体的反应来推测药性。观察药物的外观、生长环境等虽然有一定的作用,而最终确定药性,还得靠服用药物后观察身体的反应来得到。“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也恰恰反映了这一点。

换言之,中药的寒、热、温、凉,描述的是主观感受,而主观感受是受主体不同而影响的。正因为如此,不同的医家,可能会对同一种药物做出不同的判断。如细辛,有认为其性温者,亦有认为其性寒者。《本草纲目》载:“气味辛温无毒。普曰:神农、黄帝、雷公、桐君:辛,小温;岐伯:无毒;李氏:小寒。”又如冰片(龙脑香),有认为寒者,亦有认为辛温大热者。《本草纲目》载:“气味辛苦,微寒无毒。珣曰:辛苦温,无毒。元素曰:热,阳中之阳。”又曰:“震亨曰:龙脑属火,世知其寒而通利,然未达其热而轻浮飞跃。”寒之与热,相去千里,尚能混淆。至于温之于热,凉之于寒,就更易混淆,众说纷纭了。再考虑到久服热药,反而可能化寒;久服寒药,反而可能化热,那么药性的寒热问题就更加复杂了。


所以,有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药性悖论”,这实际上是传统中医药性研究方法本身的主观性所导致的。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常说的寒热指什么?
中药药性3
中药常识:中药之四气五味
中药基础知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
气味配伍是中药制方精髓,至真要辅行诀温病条辨都大力推崇,为什么现在都主功用配伍呢?
中药使用的阴阳辨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