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尚朴教授对慢性前列腺炎病机的辨析

董尚朴教授是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对前列腺疾病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中医学没有“前列腺炎”这一病名,但依据临床症状应归属于中医“白淫”“精浊”“淋浊”“癃闭”等范畴。《素问·痿论》称“白淫”,《诸病源候论》称“尿精”,《证治要诀·淋》称“精浊”。《医宗必读》云:“心动于欲,肾伤于色,或强忍房事,或多服淫秽方,败精流溢,乃为白淫。”从解剖部位、生理功能以及病变特点来看,前列腺应该归属于中医学的“精窍”“精室”等范畴。清代医家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指出:“肾有两窍,一溺窍,一精窍……同门异路,分别宜详”,提出了“精窍”的概念。唐宗海在《血证论》中说:“男子之胞,一名精室,乃藏精之处。”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约50%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会受前列腺炎的困扰,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会阴等部位疼痛、排尿异常及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多数学者认为,湿热瘀结是本病主要病因,气滞血瘀贯穿本病始终,久治不愈则气虚血瘀。热毒、瘀血、肾虚是前列腺炎三大主因,热毒内蕴、瘀血内阻及肾虚往往互为因果,使前列腺炎病情缠绵难愈。其病机演变初期往往以湿热为主,日久缠绵不愈时多表现为气滞血瘀之象,病久则损耗肾气,可致“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之虚实夹杂证型,或肾阴暗耗,可出现阴虚火旺证候,亦或命门火衰,易见肾阳不足之象。

1 病机辨析

导师董尚朴教授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复杂多变,临床症状变化多端。本病病机特点是邪实者多而本虚者少。邪实多见:湿浊、热毒、湿热、气滞、血瘀、寒凝,本虚多为脾、肾不足。病机归结为湿浊下注、热毒侵袭、湿热蕴结、肝郁气滞、瘀血阻络、脾虚气陷、肾气不足、脾肾阳虚。

1.1 湿浊下注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内湿、外湿均易趋于下焦,男性生殖器官位居下焦,故多湿浊下注。外感湿邪,或脾虚日久生湿。湿易流注下焦,阻遏气机,甚或损伤阳气;湿为阴邪,性质重浊而黏腻,常妨碍脾的运化。临床表现为会阴、睾丸、小腹区坠胀不适,阴囊潮湿,小便频而混浊,或清长或不利,大便稀,甚则溏泄,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缓或濡。

1.2 热毒侵袭 《素问玄机原病式·淋》云:“淋,小便涩痛也。热客膀胱,郁结不能渗泄故也。”《金匮要略》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饮,大便必坚,小便即数。”《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提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为淋,其状小便出少起数,小腹弦疾,痛引于脐”。《丹溪心法》载有:“淋有五,皆属乎热……淋者,小便淋沥,欲去不去,不去又来,皆属于热也”。董师认为外侵者可因外感火热之邪,蕴结成毒,或下阴不洁,直接感染热毒。内生者可因嗜食辛辣、醇酒,或淫欲过度,伤阴生火成毒,熏灼精室。热毒侵袭的病机状态常常在慢性前列腺炎的过程中反复出现,或持续存在。临床出现会阴、睾丸、小腹区疼痛或热胀,小便黄赤,频数而短少,可见尿道灼热甚至涩疼,大便干结,口干,或见口舌生疮,舌红、苔黄燥。

1.3 湿热蕴结 《扫叶庄一瓢老人医案·遗精淋浊尿血》曰:“浊病乃湿热下注,久而失治,变为精浊,不易速愈。”湿邪郁久化热;或嗜食肥甘厚味酿生湿热;或经常饮酒过度;或外感湿热之邪;或下阴不洁,湿热之邪侵袭精道;或房事忍精不泄,败精酿化湿热,均可导致湿热蕴结,侵蚀精室,壅遏精窍。湿热之邪阻滞经脉,气机不利,血行不畅。经络不通,不通则痛。临床出现尿道灼热疼痛,尿频尿急,会阴、睾丸、小腹憋闷胀痛,排尿终末偶有白浊或黄浊,阴囊潮湿、潮热、瘙痒,常见腰背酸楚,口苦,或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1.4 肝郁气滞 前列腺为一分泌腺体,为“精室”“精窍”。其功能与六腑“以通为用”的特点相似,也有既藏又泻的奇恒之府的特点。其部位是肝经循行之处。《灵枢经·经脉》记载:“足厥阴之脉,……过阴器,抵少腹。”精神不畅,情志不舒,所愿不遂,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可致气机不通,精室郁滞。临床表现为会阴、睾丸、小腹坠胀不适,小便不畅,欲解无力,胁肋胀满,善太息,胸闷心烦或焦虑抑郁,可见阳痿,症状常随情绪变化波动,舌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1.5 瘀血阻络 明代戴元礼在《证治要诀·白浊》云:“如白浊甚……精浊窒塞窍道而结。”久坐劳顿,精室血络受压,日久生瘀;或外肾受伤,损伤精室脉络,导致气滞血瘀;或湿邪、热邪久滞不清;或气机郁滞,血行受阻;或失治、误治,病邪日久入络,致精道瘀滞,甚或瘀结成积。气血瘀滞,不通则痛。临床表现少腹、会阴、睾丸、腰骶部坠胀疼痛,甚或会阴部有异物感,房事或事后疼痛明显,可见阳痿或早泄,尿后滴沥,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沉涩。

1.6 脾虚气陷 《素问·玉机真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李东垣的《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亦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血津液的生化皆有赖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脾气充足,肾中精气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脾气健旺,心血才能化生有源,充而盈之,使心有所主,从而维持精室的生理功能及活动的正常。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久病内伤,脾胃亏虚。脾气不足,脾阳不充,导致运化无权,气机不畅,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湿内蕴,久则成浊;又气为血帅,气虚则血行无力,脉络瘀阻。临床常表现为少腹、会阴、腰骶部或脘腹坠胀,面色萎黄,食少便溏,四肢乏力,尿意频频,饮多尿多,小便余沥不尽,舌淡或舌有裂纹、苔白,脉细弱。

1.7 肾气不足 肾藏精、主生殖。肾主水液,司小便的生成与排泄。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迁延不愈,或房劳过度等,均可导致肾虚。精气耗损,肾气亏虚,精室不能内藏,精离其位。《证治准绳·淋》曰:“淋病必由热甚生湿,湿生则水液浑……更有人服金石药者,入房太甚,败精流入胞中……则皆成淋。”《临证指南医案·淋浊》指出:“精浊者,盖因损伤肝肾而致。”临床表现为少腹、会阴、腰骶部坠胀隐痛,尿后滴沥不尽,小便次数多而清,腰膝酸软,神疲倦怠,不耐劳作,劳累后加重,舌淡苔白,脉沉尺弱。

1.8 脾肾阳虚 《素问·痿论篇》云:“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诸病源候论·虚劳小便白浊候》中提到:“劳伤于肾,肾气虚冷故也。肾主水,而开窍在阴,阴为溲便之道,胞冷肾损,故小便白而浊也”。房事不节,肾精亏虚,日久则命火衰微,出现肾阳虚损之象;或年老之人,气虚阳衰;或过服苦寒之品损伤阳气。阳虚则阳气蒸化无力,不能运气行血,久之气血不畅,聚而为痰,痰血凝聚于精窍。临床出现会阴部坠胀,小便频数,尿无力或余沥不尽,面色萎黄或苍白,手足不温,腰酸膝冷,身倦嗜卧,畏寒喜暖,可见阳痿、早泄,或有五更泻,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迟或沉无力。

上述病机可单独出现,亦常出现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机混合为患。因而临床上可出现较为单纯的基本证型,更常见错综复杂的复合证型,如湿热蕴结合并瘀血阻络证型,瘀血阻络合并肾气不足证型等。因为本病病因病机复杂,证型常兼夹出现,故治疗周期较长,病情易反复。另本病患者常存在心理问题,肝气不舒,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在辨证用药准确的基础上,对患者辅以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抑郁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和有效率。

2 病案举例

梁某,男,32岁,2014年10月9日初诊。患者因会阴部胀痛伴间断性尿道灼痛2年余就诊。2年来,患者少腹、会阴部坠胀疼痛,尿频、尿急、尿痛,阴囊潮湿,疲乏无力等症时轻时重,晨起口苦。曾在多家医院就诊,用过多种抗生素,经治后症状缓解,停药后又复加重。近2月来,劳累后诸症加重。刻诊,少腹、会阴部坠胀疼痛,牵引睾丸部不适,伴有尿频、尿痛、尿末滴白,口苦,胁肋不适,心情烦闷,时感乏力,舌质红,边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滑。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卵磷脂小体(+)。辨证属湿热蕴结、瘀血阻络、肝郁气滞合并证型,治以清利湿热,兼疏肝、祛瘀、止痛,方用四妙丸合少腹逐瘀汤加减,处方:黄柏20 g,生内金15 g,生薏苡仁30 g,川牛膝20 g,当归、川芎各15 g,赤芍20 g,蒲黄12 g,苦参、延胡索各10 g,浙贝母15 g,土茯苓30 g,扁蓄15 g,柴胡10 g,黄芩15 g,黄芪30 g。14剂,1剂/d,水煎服。10月23日复诊,少腹、会阴部坠胀疼痛,尿频、尿急、尿痛、乏力等症明显好转,舌苔略黄腻,脉弦,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卵磷脂小体(++)。上方减黄芩、苦参,加炒莱菔子12 g,21剂,1剂/d,水煎服。11月13日三诊,述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偶见),卵磷脂小体(+++)。嘱患者作息规律,不要重体力劳作,不要久坐、憋尿,适时排精。随访半年无复发。

董师认为本病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湿、热、郁、瘀,病机多为湿热下注、肝郁气滞、瘀血阻络,且常合并出现。脾肾阳虚病机少见,阴虚病机极少见,即使有阴虚症状,也往往短暂出现,不能诊断为阴虚内热。少腹、会阴部坠胀疼痛明显,舌边有瘀点为瘀血阻络之证;苔黄腻,脉有滑象为湿热内蕴表现;久病不愈,心情烦闷,口苦,胁肋不适,苔黄腻,脉弦滑为肝郁化热之象。方用四妙丸减苍术加苦参、扁蓄、土茯苓清利下焦湿热;少腹逐瘀汤加减活血祛瘀、止痛;柴胡、黄芩疏肝解郁,清泄肝经郁火;浙贝母既清热化痰,又助柴胡开郁散结;黄芪益气健脾化湿,鸡内金和胃化瘀,又防活血药伤气及苦寒药伤脾。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疏肝开郁、活血止痛之功。二诊时,因湿热渐清,故去黄芩、苦参,防苦寒伤胃,加炒莱菔子理气健脾、和胃祛湿,继用清热、利湿、疏肝、祛瘀之剂治之而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治疗前列腺炎
中医观病│慢性前列腺炎从“瘀”观
《名中医治疗前列腺炎经验汇萃》
慢性前列腺炎与勃起功能障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多为复合证型湿热瘀滞、肝肾阴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