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没有一种科学的方法可以清除大脑中的杂念?

给你一种古老的科学的方法。口诀很简单:戒、定、慧。从佛教来的。相似的,孔子也讲述过一种其实是相同的方法。这里一并讲述。

因为问主未必是佛教徒,所以对此的解释按照广义的方式来。

戒,就是建立基本的规则。这意味着列一个简单的清单,自己给自己一些规定,禁止自己去做那些清单上的事。清单不要太长,否则容易记不住也守不住。清单上的事应当是容易让你起杂念,诱惑力大并且于自己实际无益的那些事。在守好自己给自己规定的戒的过程中,人会逐步建立起自控力的。控制力强的人,会比较易于对付杂念。

定,就是训练自己连续做一件事情的高度注意力。通过训练自己有始有终做完一件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的事,会培养出自己忍耐、持之以恒、攻坚的能力。这种能力意味着强大的定力。定力一强大,相对来说,外界的干扰度就自然变小,杂念也就会自然减少。

慧,就是观察与判断力。一个人有基本的戒、定能力之后,应当进一步培养观察力与判断力。在处理杂念的过程中,有基本定力后,可以直接客观地、以类似旁观者的方式来观察自己的杂念的生成来源,判断其根本成因,从而进一步发现其对应的心理上的总根源,就有办法逐步消除“病因”,最终使得杂念将自然难以生起。

上述是佛法提供的一种通行的办法,无独有偶,孔子也讲述类似的原理,记录在《大学》第一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个方法的要害在于“立志”,让自己确立对德性与善的追求,以此心就会自然趋向并最终稳住于善念之上。若心已“止于至善”,杂念就自然不会生起了。

这些方法都是逻辑清楚,符合我们所有人的心理经验的,所以虽然古老,但实际上是最为科学、简单、实效的自我训练的方法。理论很简单不复杂,至于管不管用,实际操作一下就知道了。上述方法事实上是普适的,所有愿意认真尝试的人都会很快发现效果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炼与定力
5个方法改善不自律不专注,保持长时间(40分钟以上)高效聚焦
忽而断想(三)
【法净微语】心不散乱即定力
人为什么会焦虑?妄念太多,杂念太多
给您一个去除杂念的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