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由陶渊明《责子诗》中的叹气想开去

      教读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提到诗中“无人送酒来”是化用了陶渊明的典故。忽然就想到了陶潜的几首有趣诗。

      陶渊明于二十九岁时作了《命子》诗。该诗通过历述陶氏先祖功德、祖辈光荣来激励儿子将来要成为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人,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希冀之切。

      陶渊明又陆续有了几个孩子,他一共有五个儿子。大名分别叫俨、俟、份、佚、佟,小名分别叫舒、宣、雍、端、通。可这些孩子也个个不好学,于是陶渊明四十多岁时又写了一首《责子》。

《责子诗》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我读此诗,一直莞尔,但笑过之后也有一点感触。

        我们想象里的陶渊明,都把他看作真正的隐士,飘逸得很。其实《责子诗》是陶渊明当时真实生活的写照,是他真实的形象,是他心境如实的表白。

       这首诗近乎白话。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位身体羸弱、两鬓斑白的父亲在日益衰老,此时他最希望孩子们能有出息,可孩子们都懒惰贪玩不喜欢读书。最后陶渊明感叹:这是命啊,没办法,不想了,还是喝酒吧。

       关于它的用意,后代两个诗人有很不相同的理解。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黄庭坚。

《遣兴五首》(其三)

杜甫

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

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

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

      杜甫认为《责子》诗是在批评儿子不求上进,最后一句“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就是说孩子好坏是他们自己的事,你何必这么想不开呢?

      而宋代的黄庭坚却予以否认。

      黄庭坚《书陶渊明责子诗后》:

      “观渊明此诗,想见其人岂弟慈祥,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诗耳,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岂弟,同恺悌,和乐安闲的意思)

       诚然,诗的语句是诙谐的,作者也不是板着面孔在教训,而是出以戏谑之笔,又显出一种慈祥、爱怜的神情。可以说,儿子的缺点都是被夸大了的,漫画化了的,看得出作者下笔时的那种又好气、又好笑的心情。

       诗题为“责子”,诗中也确实有对各个儿子责备的意思,但结合作者的《命子》诗及《与子俨等疏》,对诸子为学、为人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陶渊明虽摒弃仕途,但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对子女成器与否的挂虑,这是人之常情。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也做不到真正的“超脱”,从他的《责子》诗中我们还看到他生活的另一面,他并没有走进“桃花源”里去,他仍在当时的社会现时中。“与君一醉”只是表达心中的无奈罢了。

       其实陶渊明自己也知道,自己说孩子们,孩子们也未必爱听。因为陶公确实是个性情中人,他也还记得小时候长辈向他说教时,他不喜欢听的情景。

《杂诗十二首》(其六)

陶渊明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己亲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去去转欲远,此生岂再值。

倾家时作乐,竟此岁月驰。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

       “有子不留金”,用了汉代疏广的典故。疏广有钱,不留给孩子们,来激励他们好好为自己的人生奋斗。但陶渊明没钱,孩子只有跟着他吃苦,所以他还是时常觉得愧对孩子们。

        陶渊明五十多岁时,感慨自己身体越来越差,于是由给孩子们写了一篇文章,告诫他们。这就是著名的《与子俨等疏》。

《与子俨等疏》

告俨、俟、份、佚、佟: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

       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

      《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此文前半简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与选择,其后叮嘱儿子们不要分家,几乎有遗书之意。尤其是后面引了很多情同手足、兄弟不分家的典故,真是反复叮咛。

      古人一向推崇教子有方。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

      《责子诗》写出了陶渊明对儿子的学习教育及前途命运的真心忧虑。这样看来,陶渊明的《责子诗》,不但在责子,实际有自责意味。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这也是他的悲哀之所在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古诗 |《责子》陶渊明
大诗人遇上小儿女,态度不同爱相同
陶渊明最幽默的诗,在诗里吐槽自己孩子,堪称古代《我家那小子》
四十岁以前不能读陶渊明吗?
陶渊明“责子”诗赏析
责子——晋·陶渊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