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脏腑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问题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曾详细撰写过关于三焦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病因辨证、八纲辨证等各类辨证法指导针灸临床的意义与具体操作,但一直没有提到最重要的“脏腑辨证”针灸参考,而这个还恰恰是临床中最常用的,难以总结的原因主要在于医者在辨证过程中切入角度不同、标本缓急有差别、心得及施术方法各异,所以很难系统总结庞大的脏腑辨证针灸指导应用。但个人理解针灸所用的脏腑辨证法比起内科的辨证还是简单的多,故结合自身体会整理出以下内容分享给各位,也希望各位同仁指正包涵。

一、肺病证治

( 1 )肺气不足

治宜补益肺气,辅以健脾(培土生金)之法。取穴以肺俞、脾俞及手太阴经穴为主。针刺宜用补法,或加灸法。

( 2 )肺阴亏损

治宜润肺滋阴,或辅以健脾胃之法,取穴以手足太阴肺经穴和肺俞为主,或辅以脾俞、胃俞等健脾胃之穴。针刺宜用补法,不灸。

( 3 )寒邪束肺

治宜宜肺散寒,取穴以手太阴和阳明经穴为主,手法宜泻。

( 4 )邪热壅肺

治宜清肺泻热。取穴以手太阴和手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或用三棱针放血,禁灸。

( 5 )痰浊阻肺

治宜宣肺降逆,祛痰止嗽。取穴以手太阴经穴为主,结合以祛痰之穴,针刺用泻法。如正气不足,反复发作者,可辅以足太阴与足阳明经穴以培土生金,针灸并用。

二、大肠病证治

( 1 )大肠热证

治宜清肠泄热。取穴以大肠募穴(天枢)、下合穴(上巨虚)及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不灸。

( 2 )大肠寒证

治宜暖肠除寒。取穴以大肠募穴(天枢)及下合穴(上巨虚)为主。针刺宜平补平泻,或用泻法,或针灸井施。

( 3 )大肠湿热证

治宜清湿热,通肠胃。取穴以大肠之背俞穴(大肠俞)与募穴(天枢)及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不灸。

( 4 )大肠虚证

治宜补中气,益脾胃。取穴以足太阴、足阳明及任督两脉经穴为主。针刺用补祛,重灸。

三、脾病证治

( 1 )脾虚证

治宜补脾益气,取穴以本脏背俞穴(脾俞)、募穴(章门)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剌用补法,重灸。

( 2 )脾虛挟滞证

治宜泻脾除湿,取穴以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

( 3 )脾寒证

治宜湿脾散寒,取穴以本脏背俞穴(脾俞)及募穴(章门)与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补法,重灸。

( 4 )脾经湿热证

治宜清脾除湿,取穴以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不灸。

四、胃病证治

( 1 )胃虚证

治宜和胃补土,取穴以本腑背俞穴(胃俞)和募穴(中脘)与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补法,多灸。

( 2 )食滞胃脘证

治宜导滞和胃,取穴以足阳明经穴为主,但刺不灸。

( 3 )胃寒证

治宜温胃除寒。取穴以本腑背俞穴(胃俞)和募穴(中脘)与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补法,多灸。

( 4 )胃热证

治宜清胃泻火,取穴以本腑背俞穴(胃俞)和募穴(中脘)与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不灸。

五、心病证治

( 1 )心气(阳)不足

治宜补心气,益心阳。取穴以本脏背俞穴(心俞)和手少阴、任脉经穴为主。针灸并用,施以补法。

( 2 )心血(阴)不足

治宜益心血,补心阴。取穴以本脏背俞穴(心俞)与手少阴、厥阴经穴为主,或配以足少阴经穴。针刺用补法,不灸。

( 3 )心火上炎

治宜清心火,取穴以手少阴、厥阴及太阳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不灸。

( 4 )痰火蒙闭心窍

治宜清心,开窍,豁痰。取穴以手少阴、厥阴二经之穴为主。甚者加刺督脉之穴及十二井穴。针刺用泻法或三棱针放血。

六、小肠病证治

( 1 )小肠寒证

治宜温肠和中,取穴以本腑之背俞穴(小肠俞)、募穴(关元)、下合穴(下巨虚)为主,兼取足阳明经穴,针灸并用。

( 2 )小肠湿热证

治宜清热利湿,取穴宜手太阳经穴和手少阴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不灸。

七、肾病证治

( 1 )肾阴虚证

治宜滋阴益肾,取穴以本脏背俞穴(肾俞),足少阴经穴为主,兼取足厥阴、足阳明、手少阴经穴。针刺用补法,慎灸。

( 2 )肾阳虚证

治宜温肾壮阳,取穴以本脏背俞穴(肾俞)及任、督脉穴为主。针刺用补法,重灸。

八、膀胱病证治

( 1 )膀胱虚寒证

治宜固脬温肾,取穴以本经背俞穴(膀胱俞)、募穴(中极)、肾之背俞穴(肾俞)及任脉穴为主。针刺用补法,重灸。

( 2 )膀胱湿热证

治宜清利下焦湿热。取穴以本经背俞穴(膀胱俞)、募穴(中极)及任脉、足三阴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不灸。

九、心包病证治

心包为心之外膜,有保护心脏,代心行令的功能。因此心包络与心在生理、病理上是不可分割的,如临床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证与心脏是一致的,多表现神智方面的异常,故“心包病证治”参见“心病证治”。

十、三焦病证治

( 1 )三焦虚证

治宜扶益脏腑气机,以利三焦气化。取穴以本腑背俞穴(三焦俞)、募穴(石门)及下合穴(委阳)为主,并酌情配以任脉,足太阴经穴。可针灸并用。

( 2 )三焦实证

治宜和调脏腑气机,以利三焦气化。取穴以本腑背俞穴(三焦俞)、募穴(石门)及下合穴(委阳)为主。针刺用泻法,慎灸。

十一、肝病证治

( 1 )肝气郁结

治宜疏肝理气,或兼以扶助肝肾之法。取穴以厥阴经穴为主,兼取足少阳经、足太阳经、足阳明经腧穴。针刺用泻法,慎灸。

( 2 )肝火亢盛

治宜清肝泻火,取穴以本经腧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不灸。

( 3 )肝风内动

治宜镇肝熄风,取穴以足厥阴经、督脉及十二井穴为主。针刺用泻法,或用三棱针放血。

( 4 )肝阴(血)虚证

治宜滋补肝肾,或兼以平肝之法。取穴以足厥阴经为主,或配以足少阴经穴。可针慎灸。

十二、胆病证治

( 1 )胆实证

治宜清泄肝胆。取穴以足少阳经和足厥阴经为主,针刺用泻法。

( 2 )胆虚证

治宜益胆安神。取穴以本经背俞穴(胆俞)及手少阴经穴为主。可针灸并用。

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如果多种疾病同时存在,孰为主,孰为次,何病先治,何病后治,殊应审慎。如果主次不分,标本不明,必将贻误病机。所以针灸临床必须依据疾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治疗的先后次序。即所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当然也应该明白:标本缓急须根据邪正的消长及疾病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而定,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不可拘泥。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探求探讨中医药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针灸学概论
针家精要丨姜叔明:理法方术融汇贯通 针灸穴注各宜所用
2015针灸科学习课件:气血津液病证针方秘籍
【中医辨证】五脏六腑辨证、配穴、诊治指南,建议收藏!
针灸治疗总论
针灸名家医话(绝对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