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必修3笔记:『能源资源的开发』知识点总结 习题精练~

地理姐说今天我们来学习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第一节的知识——『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期中考试已经在路上了,大家要努力哈~


一、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

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生物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

类型: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特点:数量有限,用一点少一点,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考点: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思路


1.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思路

(1)资源条件评价: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

(2)开采条件评价:是否能进行露天开采;若不能进行露天开采,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评价。

(3)市场条件评价: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4)交通运输条件评价:可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评价。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

山西省煤炭能源基地的形成与其优越的开发利用条件密切相关,优势条件的评价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3.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条件评价

(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省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

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

降水少: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

消耗多: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1.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2.能源的综合利用


考点:能源基地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山西省在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既有环境污染,也有生态破坏。山西省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煤炭能源基地建设中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调整产业结构

(3)“三废的治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象。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  )

A.风能、太阳能B.核能、太阳能

C.核能、地热能D.风能、地热能


2.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  )

A.纺织工业B.电子工业

C.食品加工工业D.石油化学工业


解析:第1题,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而具有太阳能、风能优势,故图中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第2题,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同时要注意结合本身资源条件;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则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答案:1.A 2.D


(2017·无锡一模)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下图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城市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的是(  )

A.大庆市B.黑河市

C.鹤岗市D.鸡西市


4.伊春市今后林业发展的方向是(  )

以育林为主,禁止采伐

延长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

建立木材储备基地

积极转型,建设煤化工基地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第3题,从图中读出,四个选项中只有鹤岗市属于衰退型城市,故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第4题,题目强调林业的发展,所以排除④;禁伐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①不对;延长生产链可以提高经济收入,实现社会效益,建立木材储备基地可以增加行业的稳定性。

答案:3.C 4.B


能源生态效率兼顾能源利用中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对能源—环境—经济3E系统效率的度量。读1997~2012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能源生态效率变化图,回答5~6题。

5.关于四个省级行政区能源生态效率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能源生态效率始终最高

B.上海能源生态效率降幅最大

C.内蒙古能源生态效率不稳定

D.青海能源生态效率持续降低


6.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关于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特征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广东高耗能产业发达

B.上海产业转型升级较快

C.内蒙古三大产业结构波动大

D.青海多资金密集型产业


解析:第5题,广东能源生态效率并非始终最高;上海能源生态效率呈上升趋势;青海能源生态效率比较稳定。第6题,广东能源不足,不宜发展高耗能产业;上海经济发达,综合实力强,产业转型升级较快;内蒙古以第二产业尤其是高耗能产业为主,三大产业结构波动不大;资金密集型产业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

答案:5.C 6.B


(2017·黄冈质检)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下图为我国南海可燃冰富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我国南海可燃冰的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开采技术和成本要求高

运输困难,远离消费市场

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

分布不集中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8.若我国对南海可燃冰富集区进行大规模开采,将会(  )

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 加大我国对传统能源的开采力度 优化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生产链 增加能源战略储备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第7题,我国南海可燃冰开采技术要求高,投入的成本也较高,且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但距我国能源需求量大的东部地区非常近。由图可知,南海可燃冰分布较为集中。第8题,可燃冰是清洁能源,对其进行大规模开采将会加大我国对新能源的开发力度,不会延长煤炭生产链。

答案:7.C 8.D


(2017·湖北七市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三面被黄河环绕,南邻古长城。区域内煤炭、天然气等矿产丰富,有库布齐沙漠。

(1)巴丹吉林沙漠多盐泽,简述其形成过程。(10分)

(2)有“扬眉吐气”(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之称的鄂尔多斯高原,目前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窘况。为加快经济发展,有人提议鄂尔多斯依托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能源重化工业,你认为是否可行?请阐述理由。(12分)


解析:(1)盐泽的形成,可从盐分来源、降水与蒸发关系角度分析。(2)能否发展重化工业,可从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

答案:(1)巴丹吉林沙漠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处于内流区,内流河带来水分和盐分;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多大风天气,加剧水分蒸发,易形成含盐量大的盐泽。

 (2)可行。理由: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煤炭等资源丰富,依托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邻近东北和华北地区,市场广阔;邻近京包、包兰铁路,交通便利;增加就业,加强民族团结。

或不可行。理由: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能源重化工业可能造成植被破坏,进而引起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污染严重;重化工业需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

声明:高中地理(gzdl100)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转载请注明!

高中地理隶属于三好网,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高中地理学科服务平台,每天提供最新干货知识、学科指导、备考策略及在线答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讲精练】区域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国地质人的光荣
南海一把大火,烧出五千亿吨“黄金”,全球26国专家密切关注
中国可燃冰储量世界第一,可用100年以上,它真能取代石油吗?
贺兰山自燃300年仍无法熄灭,一年烧掉10亿元!为什么这样?
它的出现可取代石油天然气 成为人类未来重要的新型清洁能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