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优秀孩子的父母,只做了这三件事!

节目《教导有方》中,中国著名钢琴艺术家孔祥东。分享了诸多与孩子的交往之道。

在他的分享里,有三点值得细细品味。

01

平等是和孩子做朋友的开端

孔祥东说:

“父母应该是做孩子永远的朋友,我们的孩子不是小孩,而是我们终身最好的伴侣。那么,平等就是这样的友谊的开始,是和孩子做朋友的开端。”

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前提,就是要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和孩子做永远的朋友。

据他回忆,女儿常常称呼自己为“猡猪”。

面对这样的称谓,孔祥东不仅没有批评女儿,还表示非常喜欢,甚至热爱。

于是就这样顶着“猡猪”的名称和孩子交往了26年。

很多中国父母为了展现自己的权威,都会和孩子保持距离,从高处往低处看孩子。有的父母不参与孩子的活动,有的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孩子提出很多的要求。

殊不知,这样的相处模式,只会加深彼此的隔阂,是亲子沟通的最大元凶。

上周末,和表妹一起逛商场。表妹的女儿六岁半,刚从幼儿园毕业,我们路过一家布偶店,侄女看到后,硬拖着不走,求着她妈给她买。

表妹曾多次在我面前抱怨过这个问题:孩子要什么,她爸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给买了,这样宠下去怎么能行呢。

表妹的劝说并没有起到效果,而侄女的撒娇、哀求、泪水也一样没有动摇表妹的决定,两人僵持在那里,场面尴尬不已。

当看到表妹的坏情绪准备爆发之际,我迅速拉开了她,蹲在侄女面前,轻抚她的头,安慰道:

“小公主,乖嗷,你看你那么好看,一哭鼻子就没有那么美了。”

我边说,边擦拭着她的眼泪。

“其实在家里呢还有很多这样的布偶,妈妈不是舍不得给你买,只是觉得你都玩过了,再买就有些浪费。咱们小公主已经不是幼儿园的学生了,是不是要比以前更懂事呢?妈妈相信你做得到,舅舅也相信你。”

说完,侄女已经停止了哭泣,情绪也渐渐稳定下来。表妹瞪大眼睛,吃惊地说:

“没想到你这么厉害,是怎么做到的?”我告诉表妹,关键就在于我愿意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在孩子面前“蹲下来”对话的举动,不仅仅是一个肢体动作,这背后还意味着对孩子的尊重,像朋友一样平等地对待。

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可以拉近和孩子间的距离,理解也就更容易一点。

只有那些被父母平等对待过的孩子,才能从父母那里获取认同。也只有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和他们交流沟通的时候,我们才能减少与孩子的冲突,赢得他们的信任。

愿意“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父母,其实还没开口就已经赢了。

02

陪伴是和孩子做朋友的基础

孔祥东在节目中坦言:

“由于我在中国,孩子在美国,我们的交往并不是每天都在一起。但我几乎每天都会给我女儿发Email,让她有所感动,这种感动很有可能成为在未来某个时段她心灵当中那种震撼,让他知道这个爸爸对我还是不错的。”

孔祥东会不停地给身在美国的女儿写邮件,当自己看到美好的照片会发给她,看到好玩的APP会分享给她,他不怕丑陋,有时候甚至录一段自己可爱的视频。

纵然他在舞台上是一个光芒万丈的人,享受鲜花享受很多荣誉,但在女儿面前,他恢复了平凡。

他认为,陪伴是和孩子做朋友的基础。

在女儿面前,他能感受到作为父亲有非常丰富的幸福感。

同样的相处模式也存在在沙溢与安吉的关系里,这对明星父子就像是朋友,沙溢在努力地创造出一种平等的家庭模式。

沙溢说过:

“我觉得对孩子的教育就是,首先你不能完全把他当成一个孩子,你要把他当成一个平等对待的朋友。”

除却大是大非的问题,自己在儿子面前都会很随意,从不摆姿态,有时候还挺怂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把孩子当成朋友,和他交流、说真心话。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身上真的有问题和毛病,我们也要第一时间指出。

即便工作再忙,沙溢也会抽出时间去陪伴孩子,他陪伴安吉去老师家上课的一幕也曾被抬上了热搜。

沙溢坦言:

陪儿子去老师家上课,因为不想打扰孩子学习,就坐在了安全通道的楼梯间,饿了就吃自己带的面包。

很多网友对这样积极陪娃的爸爸大力点赞。

无论何时,都请永远记得你的孩子在等你,别让他们等的太久。

很多人都疏忽了,影响孩子幸福感和三观的,是父母高质量的陪伴。

03

共同进步是和孩子做朋友的延伸

孔祥东说:“上天给了我们孩子,就是给我们第二次再去学习的可能。”

孔祥东曾经有将近八九年的时间,受到情绪的不断干扰,他的体重曾经一下子胖到过两百十几斤。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女儿给了他很大的鼓励。

几乎每一次挂电话前,孔祥东的女儿总会说一句话:

“你要乖。”

在孩子的世界里,孔祥东就是她的孩子。

孔祥东直言:

“很多人觉得掌声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其实不然。女儿给我的夸奖才是最幸福的,才是让我喜悦度最高、延续度最长的一种赞扬。让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是生命中最好的护佑,最好的宝藏。”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在成长,同时父母也在成长。

在孔祥东那个年代,学钢琴的人是少之又少。家里拥有钢琴的人几乎没有,孔祥东的妈妈想让他学习钢琴的时候,只能在卡纸上画钢琴,画了琴键让他练,所以他从小学的钢琴是一个无声的钢琴。

弹一个音,孔祥东的妈妈就让他唱出来,如果有两个手一起练的时候,妈妈就会和他一起唱。

后来学习的程度加深,孔祥东的妈妈就会去借琴,还会把闹钟带好调好,绝不超时。

自身的天赋加上母亲的引导和培养,是孔祥东更容易取得成功的关键原因。

在自己女儿读大学的时候,孔祥东会在网上找关于女儿上课的内容,去自学。

因为他想在未来的时候,能够和女儿有更多的共同话语,他觉得应该和孩子一起成长。

由于爱的驱动力,使得孔祥东在七八年的时间里,浏览学习了几十万个APP,涉猎了很多从未想过涉猎的领域,升华了他对音乐的理解,让音乐化为爱,成为心灵的药,而不只是赏听的工具。

最好的父母,是永远不停下成长的脚步,能和孩子一起成长,成为让孩子骄傲的父母,是一件美好的事。

亲子关系需要亲子双方的共同努力。

正是这份爱,产生了新的奇迹,因为孩子,孔祥东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己,这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聪明的父母,一定要明白:

平等相处、有效陪伴、共同进步,是孩子走向优秀的必要条件。

来源:育儿团

编辑:林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可怕的教育,是把“砸钱”等同于“富养”!
孩子拥有这种能力,未来更优秀
巨婴的养成
“女儿,你不要嫁那么远”
孩子想不学就不学,那还要父母干什么?
“妈妈你为什么不许我哭”?孩子发脾气时,你的反应很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