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19辑·英子:巧用通感,拓宽诗词的审美范畴



无 忧

        走过杏花丝雨,途经荷风凝香,又在这样秋光潋滟的季节里隔屏相遇!万语千言终在舌尖化成了一句:感谢生命中一直有你!晚上好亲爱的诗友们!万千人海,遇见已是很美!在诗意的云帆,在馨香的文字中,在心与心的交流里彼此靠近,这样的相遇更是生命中的别样精彩!曾几何时,我们做了世上那最柔情的人,为一朵花低眉,为一片云驻足,为一滴雨感动。喜欢这样的自己,带着洁净的心,翻读岁月,听一首诗的声音,在每一个有温度的故事里走进诗人的内心。云帆诗友谈创作,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走进写诗词的人。在文字里倾听彼此!有请今晚分享嘉宾,云帆当家女神英子老师!


南国英子


         各位师友:大家好!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到了周六的晚上。云帆的周末之夜是快乐的,因为我们又可以相约在一起,聚焦我们最喜爱的诗词。我们知道,世界是多元化的,客观事物都具有多面性,如何将客观世界的丰富性展现出来,需要我们全身心地去感受。今天,我要讲的话题是:巧用通感,拓宽诗词的审美范畴。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文笔优美,充满着诗意,其中有许多经典的句子,比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句之所以给人美好的感觉是因为作者写清香不落俗套,将“清香”与“歌声”巧妙联系在一起,清香乃是嗅觉,歌声则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将嗅觉的“清香”转化为听觉的“歌声”,创设了一种美好的意境。又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此句将视觉的月色转化为听觉的名曲,将光与影的变化描摹得有声有色,美妙绝伦。像这种感觉的转化与迁移的修辞手法,即为“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通感需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各种感觉不分界限,它是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比如,“你笑得很甜”,“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感觉互通,突出笑容给人的美好感受。又如“紫藤萝的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用形容视觉的颜色词来形容味觉的香气,将味觉冲击转化为视觉冲击,给人唯美享受。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通感在各种文学体裁里均可运用,亦是古诗词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如“风来花底鸟语香”,这是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这是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又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诗人在转结句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这种弦外之音的传达,与通感的使用是分不开的。再比如石柔的《绝句》:


绝 句

宋·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此诗的起承采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给人“轻飘飘”的感觉。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不能自主的无奈。此处的“黄”指代杨花,一个“轻”字便可体现出飘荡的感觉,从而更好地表达诗人漂泊无定的客愁。


        统观当代诗人的诸多作品,通感这一艺术手法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度,丰富了诗词的内涵,拓展了诗词的审美空间。那么,如何在诗词创作中运用通感呢?其表达效果又如何呢?下面介绍几种通感的形式,这也是我在阅读师友们的作品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与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一、以形类形


        这种方式往往是将无形的物象转化为有形的具象,或将有形之物化为无形之情感和抽象的事物,或是将有形的物象转化为另一种具体可感的物象,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相互沟通,使表达的对象更富有形象美和立体感。如高昌老师的《小重山·乡愁》:


小重山·乡愁

高昌

        心上乡愁涌碧澜,流千山万水,已成泉。梦中忽又返家园,双眸湿,醒后总难干。

        独自却凭栏。啼鹃鸣不已,月难圆。相思万缕对谁言。星细看,点点泪珠酸。

英子简评:

        这首词的主题是乡愁。作者在开拍与结句巧用通感,将乡愁这种无形的情感写得真挚动人。“心上乡愁涌碧澜,流千山万水,已成泉。”将乡愁这一思绪着上了色彩,溅起了波澜,让人感受到词人内心对家乡的炽热情怀,“涌”与“成”这两个动词的巧用,将乡愁化为具体可感的碧澜与泉水。乡愁涌出了碧澜,足见愁之切;乡愁已成泉,足见愁之多。此处的通感,化无形为有形,将心理感受的乡愁转化为视觉的碧澜与泉水,形象入味。结拍的“点点泪珠酸”则将视觉的泪珠转化为味觉的“酸”,让人感受到乡愁的滋味是多么酸涩,增强了对乡愁的体味。


        无独有偶,高昌老师的另一首《江油留句》亦是这种写法:


江油留句——诵《静夜思》有感

高昌

九州山水到江油,千古乡愁滚滚流。

举首依然那轮月,伤心更是一低头。

英子简评:

        所不同的是,此绝的承句写的是“千古乡愁”,因而用“滚滚流”去表现,突出李白对家乡的思念乃为“千古乡愁”,而这种沿袭下来的乡愁是亘古不变的,就如江水一般绵延不绝。此句亦是将无形的乡愁转化为视觉的有形之物——江水。


        高昌老师以江流写思乡之情,而李树喜老师则以江流写诗心,一起来欣赏:


黄鹤楼

李树喜

信是神州第一楼,楚风汉韵画难收。

大江一去三千里,总在诗人心上流。

英子简评:

        古往今来,为黄鹤楼这座名楼题写的诗词不计其数,且佳作甚多。此绝的转结大气浑然,写江水于诗人心上流淌,语言灵动,将有形的江水转化为无形的诗心,从而说明了黄鹤楼给予诗人无穷的诗思源泉,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黄鹤楼的赞誉。


        宋彩霞老师的词作中也常运用通感手法,一起欣赏她的《浪淘沙·学童冻伤手》:


浪淘沙·学童冻伤手

宋彩霞

        惊见贫困地区学童照片,双手冻伤,禁不住泪流满面。

        稚子手成伤,暗了春光。朔风吹损土坯墙。遍地愁云浮惨淡,尽染昏黄。

        顾影更凄凉,浊泪双行。心酸能有几多长?好梦应归归不得,怎不思量。

英子简评:

        这是一首关注底层人民生活的作品,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上片写贫困地区学童照片上的情景,下片抒发感慨。一句“心酸能有几多长?”道出了无尽的心酸感慨,正如李清照的“载不动许多愁”一样,无形的“愁”因有重量而显得具体可感,形象而触动人心。此处的“心酸”则因有了量不出的长度而烘托出贫困地区学童的凄凉惨景。作者将看不见的“心酸”转化为有形可感的长度,这种通感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表达效果,从而表现了作者对贫困地区学童的同情。宋老师的另一首新作也采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


西江月·读巴金《家》

宋彩霞

        树挂一痕旧雪,叶藏几许新红。枯灯老酒对穷风,醉到她来入梦。

        孤独曾经聚月,别离共说飞鸿。自持风骨老梧桐,笔下难书心痛。

英子简评:

        《家》是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是一部读来让人心痛的现实故事。开拍的“树挂一痕旧雪,叶藏几许新红”对仗工稳,以景语折射出新旧思想的交替。“枯灯老酒对穷风”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灯”为视觉之物象,一般以“明亮”或“暗淡”写之,然作者转化为没有生命力的“枯”状之,含义颇深,我们仿佛看到摇摇欲坠的灯光在长夜里无力地亮着。“穷风”亦然,风这一无形的物象,一为自然风,二为风气,作者将其以“穷”写之,同样表现了当时社会的沉闷。作者调用丰富的感官,营造旧社会的背景,从而更好地控诉了旧制度旧思想对新青年的残害。


        高昌老师的《人月圆·牵牛花》因采用了通感手法而使得全词情趣盎然:


人月圆·牵牛花

高昌

        甜甜喇叭甜甜举,举上小篱笆。牵来碧绿,缠成美丽,点缀人家。

        清晨早起,平凡日子,朴实无华。开时简单,凋时快乐,几朵心花。

英子简评:

        这首咏物词朴实无华,就如牵牛花一般。上片全以通感手法去表现牵牛花的形与色。“甜甜喇叭甜甜举”以“喇叭”指代牵牛花,亦写出牵牛花的外形,将视觉的外形特征赋予味觉的“甜”,让人感觉牵牛花就如邻家小妹一样可爱。“牵来碧绿,缠成美丽,点缀人家”亦是将各种感觉互通,“碧绿”与“美丽”属于视觉层面,然作者将其转化为触觉层面,将静态的“碧绿”这一视觉颜色牵出,缠绕成美丽的景观,点缀人家,从而表现了牵牛花乐于奉献的精神。


        高昌老师的另一首七律运用通感手法亦是十分娴熟:


岁末回眸

高昌

检点今生账目清,且将胸口对天平。

无求使我常温暖,有爱教人更透明。

几点闲愁随雪化,一些新梦与芽萌。

耳边燕语催春步,凛冽心头蓦地轻。

英子简评:

        这首七律回顾了自己过去的一年,句句皆有味道,含义隽永。尤其是颈联采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形象贴切,耐人寻味。“几点闲愁随雪化”将无形的“闲愁”赋予有形的“雪”之形象,且随着融雪逐渐消逝,完成了心理感受向视觉的转化流程,让人看见了“闲愁”正在像雪一样渐渐消失,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此写法与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句“一些新梦与芽萌”则将新梦赋予视觉可感的萌芽,并随着新芽在不断萌生,从而形象地写出了心中的希望,语句优美新颖,给人美的享受。作者运用通感,形象地将无形的“闲愁”与“新梦”具体化、动态化,增强可视性与触摸感,从而呈现出立体的画面,创设了美的意境。同时,结句“凛冽心头蓦地轻”以“轻”状“心头”之态,亦是通感的巧妙运用。


        我在去年写的一首七绝《古井》亦采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

古井

张金英

垄上青黄又一年,几多故事已沉眠。

时光捧起清幽梦,漫过心头是月泉。

英子解析:

        这是我见到隐藏在垄上草丛里的一口年代已久的井而写的一首绝句。垄上青黄相接,又是一年过去了,几多故事都已沉眠在此。时光悄然捧起井水般的清幽之梦,漫过心头的是月泉般的清凉。为了表现古井的内涵与自我的感受,我没有直接状写古井的外形,主要以虚笔写之,多处使用了通感手法。“几多故事已沉眠”将古井定格为一位人生历史的见证者,如今,这种种故事已经沉寂,这就扣住了“古”字来写。此句正好与高昌老师的“一些新梦与芽萌”相反,故事是历史的客观存在,于历史而言是可视性的,于今天而言则是可读性的,我以“沉眠”写之,将其封存于古井之中。转句以“捧起”串起两个虚像:时光与清幽梦,从而自然道出“漫过心头是月泉”这个结句,此结亦是运用了通感手法,正如李树喜老师的《黄鹤楼》所写的“大江一去三千里,总在诗人心上流。”一样,如果说李老师所写的是江水流淌于诗人的心间,那么此句则是将心头的感受以有形的“月泉”道出,从而说明内心留下的是过往的美好。此句亦是巧用曲喻之手法,将心头的感觉比作月泉,进而唤出清凉之感。关于曲喻,后面我还要具体阐述。


        李树喜老师的《西江月·冬日》也运用了通感的手法:


西江月·冬日

李树喜

        白发三千醉月,秋风万里削山。几番寒暑又何年,探问冬之深浅。

         过客匆匆如蚁,诗书兀自清闲。四门烟树俱阑珊,懒把官权细看。

英子简评: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冬日里的感慨。“几番寒暑又何年,探问冬之深浅”采用了通感的手法,作者感慨时光的流逝,探问今冬的气象,冬天应以时节论之,然作者以可视的“深浅”表现其程度,更为直观形象。过片句“过客匆匆如蚁,诗书兀自清闲”亦是采用了通感手法,每个人皆如生命的过客,在尘世中来去匆匆,如同忙碌的蚁族,无暇捧起诗书,故“诗书兀自清闲”。作者将视觉性的“诗书”转化为一种“清闲”的感觉,诗书这种“清闲”的状态正是当今人们忙于生计、疏于读书、让诗书闲置的真实写照。当然,此句亦是拟人手法。因通感是充分运用联想,是各种感觉的交互沟通,所以会运用诸如比拟等修辞格。


        曹初阳老师的《自驾游归途口占》也因通感手法的运用显得别具情趣:


自驾游归途口占

曹初阳

夹道冬青着雪肥,一窗旧景久相违。

远山扑面近山让,恰似家人接我归。

英子简评:

        此绝表现了作者归家的愉悦心情,起句即用了通感手法。诗人自驾回家,首先看到的是夹道两旁的冬青树,其实树还是原来的树,只因为树身覆盖着雪,更因为诗人的心情愉快,所以感觉树身变肥了。树身应以粗壮等词来形容,然作者将有形的冬青树用“肥”这一感觉写出,不仅增添了许多情趣,更是折射出诗人愉悦的情感,与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吻合的。


        今年八月,《诗刊》登载了我的七绝《冬日残荷》,这首诗也运用了通感的手法:


冬日残荷

张金英

寒水浮烟香色远,残英几片雨中摇。

也曾拥梦横塘里,坐看天边夕日烧。

英子解析:

        这首绝句是我于冬日傍晚时分在荷塘边散步所见的即兴之作。寒水浮着轻烟,香色渐渐随着时光的流逝远去了,几片残英在雨中飘摇。它们在荷塘里也曾经拥有过许多梦幻,经常看着天边的夕阳燃烧出红红的晚霞。此绝的起句即采用了通感的手法,“香”为嗅觉形印象,“色”为视觉形印象,我将嗅觉的香气与视觉的颜色转化为“远”之感觉,从而表现了荷花当年的风韵已然消失的无奈之感。


        再看看刘庆霖老师的《拟归耕诗》:


拟归耕诗

刘庆霖

坐读诗书草垛旁,家中闲马不由缰。

山田两亩耕霞锦,瓦舍三间住夕阳。

植树去时情亦绿,锄花归后手犹香。

偶然想起军中事,过雁成群训一行。

英子简评:

        此律着重写归耕的乐趣与内心的愉悦,表现诗人的淡泊情怀,尤以中二联最为出味。颈联采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植树去时情亦绿”将无形的“情”化为可视性的“绿”之颜色,对句以“香”这一味觉去表现锄花归后的手。如此这般,形象地将内心的喜悦与恬淡之情表现了出来。


        无独有偶,宋彩霞老师的这首《卜算子》运用的通感手法与刘庆霖老师的类似:


卜算子·看码头

宋彩霞

        我望水之滨,滚滚争潮汐。无限新生入我诗,颜老诗犹碧。

        大港为多情,运载春消息。塔吊垂天百丈腾,吊起天南北。

英子简评:

        这首词描绘了码头生机勃勃的场景,赞美了新时代的码头气象,充满着无限的喜悦与豪情。上片结“颜老诗犹碧”运用了通感手法,作者看着富有生机的码头,不禁心潮澎湃,要将这无限新生之景融入自己的诗篇里,待颜老之时,诗篇犹碧。作者巧将诗篇着上可视性的碧绿色彩,说明表现时代生活的诗篇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永不衰老。如此一来,不仅丰富了词的内涵,而且主题得以升华。


        星汉老师的这首五律也有类似的写法:


雨中游青瓷小镇

星汉

一自下车后,双眸不肯停。

瓷窑留朗润,石路步空灵。

山滚苍茫绿,雨含柔弱青。

诗囊多照片,夸耀到边庭。

英子简评:

        此律写作者雨中游青瓷小镇之所见,颈联采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绿”与“青”应该是描画上去的,然作者将所见之绿色用“滚”写之,将“青”以“含”引出,从而表现了山坡上一片绿意的勃勃生机,连雨都着上了色彩,形象地再现了此地的雨中景象。

二、声形交互


        通感在使用过程中,不是单向地以一种感觉向另一种感觉转化,常常是多种感觉交互沟通,或以声类声,如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里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来比琵琶声,是以声类声。或以声类形,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中云:“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钱钟书先生就是根据《乐记》中的这一段话,提出了修辞学上的一种手法——“通感”。如前所述,所谓“通感”是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歌声本来诉诸于人的听觉,但高亢的歌声如用力举物,就跟人的肌肉运动(触觉)联系了起来;下滑的歌声,如物件下坠,就跟人的视觉联系了起来;刚直的歌声、委婉的歌声都能引起听众情绪的起伏变化,这就是说,音乐不光使人感到悦耳,还能沟通人的其他感觉;不光表现出声音之美,还能“声入心通”,表现出音乐感动人的力量来,“通感说”虽然是今人提出来的,但这段话说明古人早已注意到了“通感”现象。这段话不仅能很好地为通感下定义,其实亦是通感手法中的一种形式,即听声类形。或形声交互,兼而有之。如嵇康《琴赋》:“状若崇山,又像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峨峨。”琴声有时如高山峨峨,有时如水声汤汤。如山是听声类形,如水声是听声类声。再如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这里的“玉碎凤凰叫”,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王琦注:“玉碎状其声之清脆;凤叫,状其声之和缓。”又称:“蓉泣,状其声之惨淡。兰笑,状其声之冶丽。”就是以声类形了。又注“融冷光”:“言其声能变易气候”,注“动紫皇”:“言其声能感动天神。”是听觉通于触觉与感觉了。


        当代诗人作品中,这种声形交互使用的情形亦有之,如熊东遨老师的这首五律《鹤》:


熊东遨

闲踪何所寄?放眼水天宽。

雨读滩声疾,云排日色寒。

遥知梳白羽,未肯向长安。

翻笑江鸥辈,窥鱼计已残。

英子简评:

        这首咏物诗多以议论之笔写出了鹤的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性,并表现鹤超乎俗辈的情怀与才能,借物喻人,笔法老道。此律的颔联采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雨读滩声疾”听声类形,将听觉的“滩声”以感觉“疾”写之,对句则将视觉的“日色”以感觉“寒”去表现,从而写出了鹤虽然没有安逸的生活环境,但始终保持着“仙风道骨”,云中鹤的形象呼之欲出,日色亦为之而寒。此种笔法,含蓄蕴藉,引人联想。此联声形交互,有声有色,诗人调用了各种感官去感受鹤的形象,因而笔下的对象显得十分丰满。尾联的“窥鱼计已残”亦是采用了通感手法,作者化无形之“窥鱼计”为“残”的感觉,突出了江鸥辈挖空心思、黔驴技穷的狼狈之状,从而反衬出鹤的高洁坦荡。关于声形交互的通感手法,我简单介绍以下几种形式:


1、听声类形


夏日天门山纪游

熊东遨

云崖盘栈道,一线入穹苍。

石拙苔痕浅,林幽鸟语凉。

时光真手笔,天地大文章。

会得支撑意,摩峰认脊梁。

英子简评:

        此律的第四句“林幽鸟语凉”采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鸟语”为听觉,作者巧用“凉”的感觉写之,从而突出了树林的幽静。颈联则采用“以形类形”的通感手法,将无形的“时光”具化为有形的“真手笔”;将“天地”具化为“大文章”,从而巧妙地表达了赞叹之情。


顾坚纪念馆听曲

星汉

一曲春风出戏楼,昆腔此处是源头。

想来当日新声起,便借娄江入海流。

英子简评:

        此绝写的是作者听曲的感受,转结很好地运用了通感的手法:诗人将属于听觉的“新声”转化为流动的江水,以声类形,具体形象,从而突出了昆腔的源远流长之影响。



2、以声类声


酷暑夜读书

杨逸明

天张炽热网恢恢,我坐危楼卷帙开。

汗向五千年洒去,风从九万里吹来。

哲人思辩飞成瀑,骚客心声响作雷。

谁及书生一瓢饮,纳凉随处是瑶台。

英子简评:

        此律写了作者于酷暑夜读书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从诗书中纳凉的那种淡然心境。颈联采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哲人思辩飞成瀑”以曲喻去表现哲人思辩的畅达,思辩本不会飞,然作者将无形的哲人思辩比作视觉可感的“瀑布”,所以自然唤出“飞”字。对句是典型的“以声类声”的通感手法,作者将骚客心声比作雷,故以“响”写之,从而表现了骚客强烈的心声。


临江仙·写给一位北漂

刘庆霖

        醉在京城出租屋,喝干半碗乡愁。月光覆盖鬓边秋。老家来电话,只说是丰收。

        把萨克斯吹哭了,黄昏温婉清幽。明天依旧挤车流。看花人笑语,等我路回头。

英子简评:

        这首词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很能打动人心,尤其是通感手法的运用,增添了无穷的韵味。上片的“月光覆盖鬓边秋”将所见的鬓边毛发转化为“秋天”这一意象,增添了无限的伤感。尤其是过片句“ 把萨克斯吹哭了”是典型的“以声类声”之通感手法,作者将萨克斯的乐声和哭声沟通起来,有力地表现了北漂族想家的情怀,我们仿佛听到《回家》的萨克斯乐曲里那浓浓的情思伴着晶莹的泪花,实为扣人心弦。



3、以形类声


寒露台风(2016秋)

李树喜

        寒露时节,沪上台风骤雨,与诗友聚于浦东。逸明、马力、了凡在座。

台风寒露至,夜幕少人行。

绿叶摇黄叶,雨声杂酒声。

秋思无远近,敲句忘阴晴。

李杜千秋后,吾群补姓名。

英子简评:

        诗人雅聚,往往会写诗再现当时的雅聚情形,此诗亦然。所不同的是,此诗在写法上大胆创新,其惊人之语给人回味。首联写雅聚的时间和环境,为实写;颔联采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绿叶摇黄叶”着一“摇”字,写出了树叶在寒露时节的变化,更增动感,让人感觉到树叶颜色的变化流程;对句“雨声杂酒声”虽然犯了孤平,但形象地写出了雅聚时行酒的场面,既有外在的环境,又有内部的场面,两相结合,感悟独到。酒,既是视觉的物象,因其香气缭绕,所以又是嗅觉的物象,然作者听到的是“酒声”,这就将视觉转化为听觉,是“以形类声”的通感手法的妙用,从而很好地渲染了当时诗友们聚会的欢快场面。颈联亦是采用通感手法,秋思为无形的情愫,作者将其转化为可视的远近,似乎可以测量,“无远近”生动地表现了秋思没有距离,而在于真挚的情感;对句则写出诗友们醉心敲句而忘了身外的阴晴变化,所以自然流泻出“李杜千秋后,吾群补姓名”之语,相信诗词史上,将会给他们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曲喻沟通


        通感还有曲喻的作用。曲喻是由一个比喻转到另一种感觉。韩愈《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樱桃是红的,说它香,是视觉通于嗅觉。但樱桃并不香,这个香是从它象红花,由红花唤起的香。又如韩愈的《南山》诗:“或竦若惊雊(雉鸣)”,“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这就把眼中所看到的石头,由竦立象雉,由雉引出雉鸣来,即曲喻,也即视觉通于“惊雊”的听觉。有的石头相“背”或相“向”,由相背或相向引出“相恶”或“相佑”来,是曲喻,也即视觉通于“相恶”“相佑”的感觉。石头不会发声或相恶相佑,通过通感,打通了视觉与听觉感觉的界限。今人作品中,如杨逸明老师的这首七律:


听苏州孙家姐妹唱评弹,不觉已二十年矣,惘然有作

杨逸明

姑苏听曲月如钩,桃坞春深小巷幽。

弹唱动情教客醉,笑颦添色遣花羞。

梦中眷恋江南雨,别后蹉跎海上秋。

游子怕闻吴语好,乡音似酒滴心头。

英子简评:

        此律回忆了二十年前苏州孙家姐妹唱评弹的情形,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诗中几处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如“桃坞春深小巷幽”,将视觉性的“小巷”以“幽”这一感觉写出,交代了听曲的环境。“笑颦添色遣花羞”写出了孙家姐妹笑颜的美丽,笑颦本无色,然诗人以“添色”写之,更是增添了孙家姐妹的妩媚,因“添色”,故比花还美。此句虽没有采用移觉,但想象丰富,诗语极其灵动。“别后蹉跎海上秋”道出自身离开苏州老家,在上海生活的一番感慨。作者将“海上”这一具体的可视物象转化为“秋天”,从而增添了蹉跎之感。最令人拍手的当属结句的通感手法,作者巧以曲喻,含蓄而真切地表达了热烈的思乡情怀。作者将听到的乡音比作酒,从而唤出了“滴心头”,心头流淌的尽是如酒一般的浓浓乡情啊!其诗语带来的表达效果可谓叩人心怀。


        杨逸明老师的另一首律诗亦是采用了曲喻方式的通感手法,很见奇妙:


初春戏笔

杨逸明

春风带电到江南,击活溪流击醒山。

闪闪繁花初点亮,毛毛细雨半吹干。

诗心渐暖飞窗外,灵感微麻颤笔端。

梦片情丝皆导体,书生自笑绝缘难。

英子简评:

        这首诗写了初春时节,诗人灵感乍现的快慰。首联即以通感写之,因作者想象春风带电,因而“击活溪流击醒山”,诗人没有直接状写万物复苏的气象,而是说春风击活了溪流,击醒了山坡。春风给人的感觉应是轻柔的吹拂,然诗人则因其带电而感觉其在击活溪流击醒山,这种感觉的变化是因为诗人的丰富想象。颔联“诗心渐暖飞窗外,灵感微麻颤笔端。”亦是采用通感手法,在诗人眼里,无形的“诗心”有了温度,无形的灵感也有了触觉的感应,那就是“微麻”。如此一来,形象地表现了初春时节,诗人诗性大发的快慰。尾联则含蓄地采用曲喻的通感手法,作者将梦片情丝比作导体,从而唤出“书生自笑绝缘难”之句,“绝缘”语意双关,从而间接地表达了书生对诗词的热爱之情。


        刘庆霖老师的这首七律《代盲人作》多处使用通感,已经把通感手法发挥到了极致:


代盲人作

刘庆霖

不晓光明咋弄丢,春天到了眼成秋。

日如雾影茫一片,天比屋檐高半楼。

书里梯攀手指上,世间路在竹竿头。

偶思扑蝶草丛坐,摸到枯花唯泪流。

英子简评:

        此律巧以曲喻的方式再现通感手法的高妙,因失明了,故将春天当做了秋天,由失明引出了“眼成秋”,所以才会感觉“日如雾影茫一片,天比屋檐高半楼”,由盲人“看到的”太阳和天引出雾影与屋檐,即视觉通于感觉“茫一片”和“高半楼”,以通感写之,使人不由得对盲人生发同情之心。


生查子·中秋夜偕诸子渤海湾看月

熊东遨

        夜色薄如纱,夜气凉如雪。偶与白鸥盟,共醉清秋节。

        家在海之南,人在天之北。对此眼中圆,翻觉心头缺。

英子简评:

        中秋之夜看月,自然会引起思乡之情,这是永恒的主题,在写法上如何翻新?此律很好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给我们以启示。开拍“夜色薄如纱,夜气凉如雪”以曲喻沟通感觉,夜色应该是或浓或浅的,而诗人说成“ 夜色薄”,这个“薄”是因为夜色如纱,所以唤起了“薄”这样的感觉,仿佛夜色可以触摸一样,突出了夜色的美好。对句则是将夜气比作雪,所以才会有“凉”的感觉。在这美好的中秋之夜里,诗人“对此眼中圆,翻觉心头缺”,词结拍不仅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同时,“翻觉心头缺”亦运用了通感,将心头的情感转化为“缺”这一可视性的形状,形象贴切,从而巧妙地表达了思乡之情,最为高妙!


参观陈瑸故居感赋

星汉

我踏前贤路,回头看政坛。

古今多墨吏,朝野重清官。

大海胸中碧,残阳掌上丹。

出门频北望,寄梦过邯郸。

英子简评:

        陈瑸故居坐落在雷州市南田村。陈瑸,广东海康(今属雷州市)人 。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累官福建巡抚、浙闽总督。清廉卓绝,康熙帝称为“苦行老僧”。从这首诗的“回头看政坛”,“古今多墨吏”,“寄梦过邯郸”诸句来看,诗人的“感赋”来自“发思古之幽情,往往是为了现在”(鲁迅语),这也是一般怀古诗的主要特征,“回头”的目的在于当下,针对陈瑸这位历史人物,借此抒发作者的思考、观点与态度,其愿望是“朝野重清官”。最出彩的当属颈联,含而不露,高度赞扬了陈瑸宽广之胸怀。“胸中碧”与“掌上丹”用语灵动,意蕴丰富:“碧”是大海的颜色,诗人巧以曲喻这种通感方式,将陈瑸的胸怀比作辽阔的大海,从而唤出了“碧”这一视觉的颜色;对句则是将掌上的权利比作残阳,从而唤出“丹”的色彩。这正是主人翁“碧血丹心”之写照,生动地刻画了陈瑸这位清官的形象。全诗议论精辟,感怀深沉,余味悠远。


        综上所述,一首作品中,作者往往是调用各种感官参与感受客观事物与世界,从而使笔下的事物不仅着上丰富的主观色彩,更是充满了想象的张力,拓宽了诗词的审美范畴。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可见,通感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如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一个词、一个句子,往往将各种感觉综合在一起,创设出奇妙的境界。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通感哲学基础就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则,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在诗词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诗词的语言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与柔韧性,其中的原因也在于通感手法的使用,从而使诗词更具形象美与空灵美。因而,在诗词创作中,合理运用通感手法尤为重要。


南国英子

        以上所说是英子在写作实践中与阅读师友们的作品中感悟出来的一点心得。这几天,我通过搜集、整理、品读大量的作品,进而观察、思考,总结出以上几点,不到之处请多多包涵,并希望提出宝贵意见,以期进步!感谢各位师友的聆听与陪伴!祝大家周末愉快!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无 忧

        大家之作遇到点睛妙评,英子老师博学睿智,高屋建瓴,一节精彩解读让我们更好的走进诗人的内心,生花妙笔,笔透乾坤,感谢英子老师带来如此精彩的一课。烟云日月,粉黛春秋。苍老的时光给了我们无尽的宝藏。今人妙笔,再续唐宋辉煌。且让我们放下浮躁和骄傲,墨海扬帆,来一场跨越五千年的诗意航程,采撷知识的珠蚌,缀满丰硕的人生!再次感谢英子老师带来这样丰盈厚重的一课。感谢大家一起度过这样美好的夜晚!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期云帆诗友谈创作,不见不散!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女,70后,粤人居琼,校报副主编。好写作,爱诗词,尤喜古诗词鉴赏,获国内诗词赛一二等奖若干,著有各种评论五百余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虚实相生”法在诗词中的妙用
赋 比 兴和通感
126.古典诗词中多感官手法的运用
【英子赏析】第一辑:高昌诗词欣赏|英子评诗微刊第四十五期
老树诗词漫话(之九)农村诗人“二张”
论诗的通感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