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兵团在长津湖战役中的首胜:德赖斯代尔特遣队的覆灭

美军被分割包围

1950 年 11 月 27 日夜,冒着 零下30 度的天气,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的 8 万多名士兵沿着朝鲜长津湖水库以西和以南的 35 英里长的公路向美国第 10 军发起了进攻。到 11 月 28 日上午,几乎整个第 1 海军陆战队师和美国陆军第 7 步兵师相当于1个团的兵力都在六个被分割地点被围困。

将近两个海军陆战队团和三个炮兵营居守柳谭里。在向南 14 英里处,陆战1师的前线指挥所下竭隅里有两个炮兵连,相当于一个步兵营的兵力和一些支援和保障部队。在第 10 军主要补给路线 (MSR) 以南 11 英里处的古土里,海军陆战队1师师部、步枪营和炮兵连也在坚守阵地。在水库东侧,第 7 步兵师的两个步兵营、两个炮兵连和一个团指挥部驻守着三个孤立的、岌岌可危的阵地。位于古土里以南 10 英里的真兴里的一个海军陆战队营遭到骚扰,但并未受到威胁。

第10 军和陆战1师的作战规划人员立即意识到,确保连接所有陷入困境的部队的单车道主要供应线是防止崩溃的关键。志愿军向柳谭里 和下竭隅里的海军陆战队部队以及水库以东的美军部队施加的压力一直在持续。 古土里所受到的压力较小,通往真兴里以南的主要供应线保持着开放。

德赖斯代尔特遣队

在战争迷雾开始消散后,真兴里以南所有可用的作战部队都被命令前出至古土里。到 11 月 28 日下午,古土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停车场,从后方驶来的车辆纷纷来到古土里。在相当混杂的部队中,前往下竭隅里归建的海军陆战队第 1 团 G连在古土里被叫停,运载陆战1师前方指挥所的最后一批卡车车队也停在古土里。然后,第7师第 31 步兵团B连从别处撤出,天黑后到达古土里。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41 独立突击队也于夜晚到达,这支 240 人的英国部队被配属给陆战一师以增加其侦察能力。

还有数十辆卡车装满了陆军司令部和支援部队的人员及其装备和行李。没有人真正知道古土里防御圈内有多少兵力。那天晚上,尽可能多的过路者被安置在帐篷里,大多数人不得不自食其力,许多人挨饿。刘易斯“切斯蒂”普勒上校命令他的第1陆战团司令部组织临时人员组成一支车队,以便在早上突破到下竭隅里。作为临时人员中的高级军官,第 41 突击队的指挥官道格拉斯 B. 德赖斯代尔中校被任命为混合部队的全面负责人,不过,他所有新下属不是都接到了这一命令。据31团B连连长查尔斯·佩卡姆上尉称,普勒亲自命令他冲破志愿军的路障,带领车队一路前往下碣里。陆战1师战史记载,德赖斯代尔特遣部队的估计兵力为922人,拥有坦克29辆,车辆141辆。

美军坦克部队

覆灭经过

11 月 29 日上午,在进行空袭和炮火打击后,德赖斯代尔特遣部队对主要供应线上的两个志愿军控制地区发动了攻击,为德赖斯代尔车队开辟了道路。布鲁斯·克拉克上尉的海陆1师第 1 坦克营D连稍后从南方抵达,发现车队在第三个点停滞不前。在坦克加油后,克拉克命令保罗桑德斯少尉的坦克排(拥有五辆坦克)支持第 41 突击队和陆1团3营G连对俯瞰主要供给线的山脊线的攻击。桑德斯与德赖斯代尔进行了简短的交谈,德赖斯代尔为他分配了一个通用无线电频率和一个小型步兵支援小组。当桑德斯的五辆坦克沿着公路向上移动时,他们能够沿着敌人控制的山脊的轴线开火。

古土里的美海陆1师第1坦克营的坦克

皇家海军陆战队和G连在坦克和近距离空中支援的帮助下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坦克似乎攻占了志愿军的几个据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桑德斯与德赖斯代尔失去了无线电联系,不得不停止射击。 当桑德斯回头看看车队的进展情况时,他惊讶地发现它已经远远落后了。 在前方的桑德斯甚至无法在发现31团B连,B连已经推进至超出坦克射程的地方。 桑德斯询问了总部,并被命令与他的连队的其余人员一起缓慢地沿着主要供应线前进:一个附属的坦克排将在它之后跟进。 一旦清除了位于古土里以北可俯瞰主要供给线的山脊上的主要志愿军据点,海军陆战队下至路上并登上卡车,而 41 突击队则部署在道路和天际线之间,以掩护长长车队的打头部分。

那天是一个雾蒙蒙的日子,每次他们下车还击时,雪花都吹在他们的脸上。海军陆战队海盗战斗机就在头顶,但不断变化的薄雾和混乱的地形迫使许多战斗轰炸机在它们足够接近目标之前不得不拉起。道路上的进展极其缓慢。在前卫部队,佩卡姆非常小心地指挥着第31团B连,在他的身后,卡尔·西特上尉的G连与无数的志愿军步兵作战,他们被佩卡姆的连队赶了下来。根据许多幸存者的说法,随着31团B连的先头部队在纵队领先位置向前推进,德赖斯代尔与生俱来的好斗性战胜了他的判断力。佩卡姆可能已经在非常不利的条件下取得了模范性的进展,但他对德赖斯代尔来说太照章办事了。已经过了中午,当一辆坦克从他身边掠过时,佩卡姆正在指挥先头排的卡车装载。下一辆车是一辆载有德赖斯代尔的吉普车,他在喧闹声中喊道,“让我们向前走!”佩卡姆表示反对——他手上有伤员,在他们被安全转移之前不会前进。德赖斯代尔微笑着回应“Tally Ho!”然后高速驶离,将 41 突击队、所有坦克和斯特尔的G连留在他身后。没过多久,大规模的交通拥堵使庞大的纵队减速,许多“软目标”车辆很容易被高处的志愿军迫击炮击中。车队很快就被停滞不前的车辆以及燃烧的卡车和吉普车的冒烟残骸搞得支离破碎。许多人被打死或受伤。

有勇无谋的英军中校德赖斯代尔

德赖斯代尔的一头猛冲也使31团B连支离破碎。由于无法从纵队中后退,佩卡姆和他的先头排的残余部队被向前推进。最后,B连的先头排被一辆正在燃烧的弹药卡车拦住了。海军陆战队 第十军高级联络官约翰·麦克劳克林少校率领的美国和英国海军陆战队正在帮助清理道路上的伤员和停滞的车辆。由于无法继续前进,佩卡姆将他的部队部署在路边的沟渠中,以还击从高处射来的志愿军火力。

美军坦克

纵队中的每部电台最终都被毁坏了,这让部队失控,并使部队的纪律摇摇欲坠。由于无法前进,许多司机徒劳地掉头想回去。满员的救护车满员有时能通过,但由于道路和边缘被封锁,即使是救护车也无法活动。

德赖斯代尔的战斗分队——41 突击队、D坦克连和陆战1团G连的大部分——短暂停留在富成里,它位于江东里以北约 5 英里的狭窄地带。那个阻塞点最终被强行打开了,但纵队的前进几乎立即再次被一座被拆除的桥梁所阻止。桑德斯的坦克排是德赖斯代尔的先头部队,现在被命令移到一边,让后方的坦克排绕过炸毁的桥梁。这个机动动作非常困难,但完成了,这使人们相信,坦克可能会通过,但作为软目标的车辆将被阻止。 德赖斯代尔派他的副官上前查看,但那名军官受伤了。与此同时,高处的火力打伤了G连的机枪手和德赖斯代尔本人。先头部队的指挥权交给了G连的斯特尔上尉,他命令所有人部署和还击。

就在英美军队跳上马路加入战斗时,一声“手榴弹!”的尖叫声让许多人纷纷躲避。一等兵威廉鲍尔用他的身体盖住了手榴弹。他受了致命伤,但他救了身边的人,他因此被追授了荣誉勋章。

那时天已经黑了,坦克D连 沿着四处火势的道路摸索着前往守卫被围困的下竭隅里的海军陆战队路障。其中一辆坦克被反坦克手榴弹炸毁,不得不被推入沟渠以清理道路。桑德斯通过了友军的路障。他的坦克引擎立刻熄火了——他的燃料用完了。晚上 8 点 15 分左右,G连终于通过了友方的路障——经过 10 1/2 小时的机动。它立即奉命帮助守卫下竭隅里的外围防线。

然而,坦克连和B连突然的最后一次冲刺使 41 突击队的大部分人远远落后。志愿军迅速包围了 200 多名皇家海军陆战队,并开始对他们进行歼灭。

从南部进入古土地的最后一个有凝聚力的部队是第 1 坦克营的B连,在多次轻微延误后于下午 3 点抵达。该连的大部分人员,包括软目标车辆,通过中等火力向主供给线推进 3 英里,以找到车队的尾部。当坦克B连在天黑后靠近主车队时,前方的道路完全被毁坏和燃烧的车辆挡住了。坦克无法绕过——此时,重型迫击炮火开始危险地落地坦克连的燃料和弹药卡车附近。

很明显,推进只会使B连覆灭。装甲部队不再行动,被迫整夜自卫,抵御中国步兵的大规模进攻。数名坦克手被打死或打伤,几辆软目标车辆丢失,但连队注定要生存下来。

在 11 月 29 日上午从古土里出发的大约 1,100 名美国陆军士兵、海军陆战队和皇家海军陆战队以及一些韩国人中,只有大约 250 人在午夜时分抵达了下竭隅里。其余的人分散在几英里的道路上,分成至少六个独立的小组,被志愿军的据点和各种失事和燃烧的车辆所分割。

地狱火山谷

最北端的据点由德赖斯代尔指挥下的大约 200 名皇家海军陆战队驻守。尽管他的伤让其很难,德赖斯代尔仍然监督部下严密防守,阻止志愿军分割他的部队,部队伤亡非常惨重,尤其是军官们,但皇家海军陆战队稳步向下碣隅里推进。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包括许多伤员,在午夜过后几个小时通过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外围路障。当他们清点人数时,皇家海军陆战队发现他们原来的 250 人中有一半人被打死,受伤或失踪。

通过地狱火山谷的美军车队

这使得大约 500 名美国人、英国人和韩国人被困在沿着几百码的道路上的五个主要被困地点,该道路穿过富成里以南的污秽地带,大约在古土里和下碣隅里的中间。 “地狱火谷”最北端的一群人由第 1 海军陆战队后勤官亚瑟·奇德斯特中校指挥,他在指挥交通但徒劳地试图折返时,他的双腿被子弹击中。指挥权转给了约翰·麦克劳克林少校身上,他发现他直接指挥了大约 135 名士兵,其中包括佩卡姆和31团B连一个排的残余部队。麦克劳克林手下还包括准尉劳埃德·迪斯特 手下的一个美国海军陆战队宪兵分队、数十名皇家海军陆战队、各种总部人员和越来越多的伤员。

在麦克劳克林阵地以南约 200 码处,31团B连的两个缺编的排和几名海军陆战队员被困在路边的沟渠里。在他们以南 30 码处,有大约 95 名海军陆战队参谋、文员和技术人员,在海军陆战队公共信息官迈克尔·卡普拉罗上尉的带领下。

在卡普拉罗部队以南不远的地方,有大约 45 名海军陆战队员,隶属于第 1 海军陆战队机动运输官亨利·“波普”·西利少校。海军陆战队人事官哈维·沃尔塞斯上校的第五个小队在天黑后掉头,慢慢地向古土里前进。当沃尔塞斯 的车辆被停在道路上的B连的坦克挡住时,他和他的部队下了车,步行到了古土里。

佩卡姆上尉指挥着最北端据点唯一可用的兵力,但他对部队的素质并不特别感兴趣,其中许多是惊慌失措的韩国新兵,他们毫无目标地射击,用光了大部分弹药。

商议投降事宜

宪兵分队队长迪斯特大步走来走去,手里拿着烟斗,发出简短的命令,身后留下稳定、有组织的士兵和海军陆战队队员。当他听到士兵发射了太多珍贵的弹药时,他温和地告诫相关人员,告诉他们只有战斗到天亮,才能获得海军战机和地面增援部队的强大支持。然而,最终,迪尔斯特头部中弹,不得不被放置在路边的沟渠中等待治疗。另一名表现稳定的指挥官是麦克劳克林,他明确自己是指挥官,并下达了明确的防御命令。随着弹药供应的减少,麦克劳克林亲自从死者和伤者身上收集弹药,并将它们分发给看起来最冷静的人。午夜过后的某个时候,被困在麦克劳克林据点以南的31团B连两个排的残余人员设法进入更大的防御圈,尽管部队处于恐慌状态并且他们带来的弹药供应有限,但这是一个受欢迎的增援部队。

当黑暗中的声音呼吁卡普拉罗手下投降以换取良好待遇时,卡普拉罗四面楚歌的部队短暂平静。在互相辱骂之后,志愿军称,志愿军在高地部署了三个团,继续抵抗是没有意义的。卡普拉罗简短地咆哮道:“绝不!”并准备迎接新的攻击。

麦克劳克林飞地的佩卡姆只能一次分发两颗和三颗步枪子弹,他手下的许多韩国步兵已经完全消失了。时间一长,他手下能作战的人员也就不到十几个人。

一位英语流利的志愿军政治工作军官问一些被关押在山脊线上的俘虏,是否有人愿意充当中间人以传达要求美军投降的信息。宪兵吉列尔莫·托瓦尔中士询问受伤的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助理补给官詹姆斯·伊根少校是否应该这样做。伊根表示同意,托瓦尔站起来被带到马路上。

当托瓦尔穿过美国防线并向麦克劳克林解释他的任务时,志愿军的火力几乎停止了。两人爬上铁路路堤,遇到了三个站在铁轨上准备做交易的志愿军。志愿军承诺,如果麦克劳克林投降,伤员将被送往到美军防线。麦克劳克林要求抽出时间与他的军官讨论这个提议,志愿军同意了。

当麦克劳克林在铁路路堤上时,一名解放军军官在一名早些时候被捕的美国士兵的陪同下走近佩卡姆。中国人告诉佩卡姆,如果他投降,他会得到很好的待遇。佩卡姆给了他一包烟,建议他拿给他的上司——如果志愿军指挥官放弃,佩卡姆大胆发誓,他会确保志愿军部队吃饱喝足。

麦克劳克林回到路边的沟渠寻找受伤的奇德斯特。他们讨论了志愿军提出的条件,然后奇德斯特不情愿地催促麦克劳克林接受。当奇德斯特和麦克劳克林达成他们的决定时,那个拿了佩卡姆香烟的解放军军官回来了,他的上级给他传达了一条信息:如果美国人不放下武器, 15分钟后,志愿军的一个整团就会发动攻击。佩卡姆要求获得时间向他的所有部队传达信息,然后让手下销毁他们的武器。

志愿军同意让托瓦尔向“波普”西利传达口头信息。麦克劳克林指示托瓦尔告诉西利尽可能地拖延;有可能在黎明时分拯救整个部队,当时距天亮不到一个小时。接下来,麦克劳克林告诉志愿军政治军官,'我们不是因为你们打败了我们而投降。我们投降是为了能让我们的伤员得到救护。如果我们不能疏散伤员,我们将继续战斗。

麦克劳克林回到路边的沟渠寻找受伤的奇德斯特。他们讨论了志愿军提出的条件,然后奇德斯特不情愿地催促麦克劳克林接受。当奇德斯特和麦克劳克林达成他们的决定时,那个拿了佩卡姆香烟的解放军军官回来了,他的上级给他传达了一条信息:如果美国人不放下武器, 15分钟后,志愿军的一个整团就会发动攻击。佩卡姆要求时间向他的所有部队传达信息,然后让手下销毁他们的武器。

志愿军同意让托瓦尔向“波普”西利传达口头信息。麦克劳克林指示托瓦尔告诉西利尽可能地拖延;有可能在黎明时分拯救整个部队,当时距天亮不到一个小时。

接下来,麦克劳克林告诉志愿军政治军官,'我们不是因为你们打败了我们而投降。我们投降是为了能让我们的伤员得到救护。如果我们不能疏散伤员,我们将继续战斗。

与此同时,西利从一开始就假设救援部队会在黎明时从古土里或下竭隅里出发。目前,他认为志愿军被阻止了;最大的威胁似乎来自潮湿、零度以下的寒冷。部队领导者不断地检查他们的下属和其他人是否有冻伤的迹象,并提醒所有的手保持四肢不断运动。弹药供应是另一个持续的担忧,因为西利的手下主要是司令部人员,他们通常只携带很少的子弹。

当西利在黑暗中听到托瓦尔大喊他的名字时,他命令他的部队停止射击。托瓦尔走近,让西莱陪他到路东边的一块田地。在那里,他告诉少校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麦克劳克林希望尽可能长时间地拖延的愿望。

再往前走,这两个美国人遇到了两个不会说英语的志愿军,但还是明确表示,西利要让他的部队放下武器,举起双手前进。谈话快结束时,被志愿军从高处抬下来的伊根少校从黑暗中走了出来,让西利过来谈谈。伊根双腿受了重伤,他向西利讲述了他对麦克劳克林的情况和解放军提出的条件。他看到中国人在路上设置了重型迫击炮,所以他敦促西利投降。

这是西利对解放军规模的第一印象,但他还是想等到天亮,这可能会带来一些缓解。当志愿军中断交流时,伊根正以许多人受伤为由进行争辩。从他们的手势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想要一个决定。西利让伊根阻止他们,然后走回河边的据点。他告诉托瓦尔中士让麦克劳克林拖延,让他和他的部队更安全地进行挖掘,他不会屈服。然而,到那时,中国人正在解除麦克劳克林手下的武装,其中只有 40 人能够进一步抵抗。

准尉迪·扬西随后过来找西利,他报告说他已经侦察了邻近的长津河,发现它已结了厚冰。远处的海岸上似乎没有志愿军火力,所以扬西建议小组突围。西利欣然应允。整个小组,包括伤员,开始向西穿过河流,前往可能提供良好掩护的山脊。卡普拉罗的部队在河西加入了西莱,他们的手下还遇到了三天前在巡逻中失踪的两名重伤的海军陆战队员。西利一行人奋力爬上山脊,越过山顶,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南转向古土里。

日出前,西利的团队已经脱离了主供给线上的志愿军的视线,但西利听到后方有声音和中国军号接近。当第一个中国人越过山脊时,扬西的双腿和背部都已受伤,他掉到了后面。作为一名前海军陆战队步枪队射手,扬西迅速击中了了两名志愿军士兵,其他人则从斜坡上爬下。中国巡逻队卧倒,扬西跟在他的同胞身后,他们都到达了江东里。

正如他们所承诺的那样,志愿军开始集结受伤的俘虏,他们在此之前解除了幸存者的武装并拿走了每一块食物之后。大多数伤员最终被送回古土里。有些人包括劳埃德·迪尔斯特都因伤而死。亚瑟·奇德斯特和詹姆斯·伊根没有随一些伤员被遣返,人们没有人再见过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包括吉列尔莫·托瓦尔在内的几名俘虏在帮助伤员准备返回古土里的过程中逃脱。

卷入在主供给线发生的这场悲剧的大约 1,200 名士兵,有 162 人被正式列为遇难或失踪。 另有 159 人受伤并被遣返。 超过 300 名美国和英国军人被送往战俘营。 其中,18 名海军陆战队员于次年春天逃脱。 大约二十多名英国人和几十名美国士兵和海军陆战队员前往山区地点,他们与友军基地隔绝,但决心等待救援。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最终都得救了。 在投入行动的 141 辆汽车中,75% 被摧毁。

志愿军战史称,美陆战1师德赖斯代尔特遣队除小部坦克突入下碣隅里之外,大部被歼。志愿军60师部队俘虏美英军237人,缴获与击毁坦克,装甲车,汽车74辆,各种火炮20余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战长津湖(五):美军突围成功,向兴南港撤退
志愿军一个团,消灭联军同等兵力精锐!宋时轮难以置信
电影《3891》——“德赖斯代尔特遣队”覆灭记 (下)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之七第二次战役:东线长津湖(5)
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长津湖【第5期】
橡树 |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两军争夺风暴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