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8年孙继先中将被紧急调回国内予以重任,周总理:我给你两项特权

图丨孙继先

孙继先被紧急调回国

1957年9月,南京军事学院教授部副主任、开国中将孙继先调任志愿军第20兵团副司令员。

当时留在朝鲜的志愿军部队有第9、第20两个兵团,下辖第1、第16、第21、第23、第54共五个野战军。孙继先任副司令员的第20兵团,驻防在志愿军西海岸指挥部。

在朝鲜停战以后,志愿军总的任务,有两项:

第一,继续加强战备,搞好军政训练,维护朝鲜停战协议,随时准备粉碎敌人可能发动的突然事变;第二,积极帮助朝鲜人民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家园。

孙继先在抵达朝鲜后,便立即投入到工作中。转眼到了1958年元旦,这是孙继先将军第一次在朝鲜过新年。在元旦的前夕,孙继先带领机关的同志们下基层,和官兵们聊聊天,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取得更大进步。

孙继先作为副司令员,需要负责的东西很多,为此常常加班到深夜。在某次办公到深夜时,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图丨杨勇

“孙继先同志,请立刻来志愿军司令部,有重要的任务委托于你。”杨勇将军严肃地说道。

还不等孙继先询问什么,杨勇已经将电话挂掉了。

孙继先放下电话后,便立即让警卫员准备吉普车,连夜赶往志愿军司令部。在庐山,孙继先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到底是怎样的重要任务,让自己连夜赶到司令部!

在抵达志愿军司令部后,杨勇紧紧握着孙继先的手,对他说道:“中央来电,让你立即回国。你将手头的工作安排下,专列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听到杨勇将军的这番话后,孙继先有些搞不懂了:“我这才刚来朝鲜啊?怎么就让我回国了?”

图丨杨勇(右)

“我也不知道,但这是中央发来的命令,让你立即回国。你也别瞎想了,等你回国不就知道了吗?”杨勇说道。

孙继先作为一名老将,自然是无条件服从上级的命令。在向杨勇将军告别后,孙继先便踏上回国的专列。在经过数天的行驶后,专列终于抵达了从北京前门火车站。孙继先从火车上下来后,第一时间并没有回家,反而是按照指示来找肖华将军。

肖华在看到孙继先后,关心地询问道:“你这一路风尘仆仆,辛苦了。将你调回国是不是有意见啊?”

“我没有意见!我只是在想组织上将我调回国,到底是有什么紧急的任务啊?”

“中央准备让你去搞导弹。”

“导弹?”

“具体地说,就是派你去搞一个导弹试验靶场。”

图丨孙继先旧照

孙继先沉吟片刻,然后说道:“我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对搞这么高端的科技、这么重要的工作,我是一窍不通啊,你是知道的,如果让我战场杀敌,我当仁不让,但让我搞这些,我搞不来的。”

肖华听后表示:“中央觉得你能胜任,才调你从朝鲜回来的。别怕,聂帅还要跟你谈谈呢。”

聂帅是孙继先的老首长,为此孙继先也不胆怯,便主动拜访了自己的老首长。在得知孙继先的来意后,聂荣臻将中央的部署和决定作了转达,并向他叮嘱道:

这可不是当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不是强渡大渡河!这是尖端科学!要下一番功夫才能攀登上去的。我们现在就是要走科技事业的长征路,要爬尖端科学的雪山,渡新时期的大渡河!这是关系军队和国家未来发展前途的大事,在这个重要任务面前,对我们是一次新的考验,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好任务的!

图丨聂荣臻和孙继先(前排中)

孙继先是一员猛将,在战争年代不管上级交代的任务,他从来都没有退缩过。不过在听过今天和老首长聂帅的交谈后,孙继先知道了这项任务的重要性。在反复思考后,孙继先再次找到了肖华将军,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肖华听后则说:“没事,中央相信你。你放手干,边干边学,不要有压力……”

孙继先听后点了点头:“既然首长们都相信我,我再推辞就说不过去了。”

就这样,在毫无思想准备、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情况下,孙继先踏上了科技强军的新征程!

既然是大型综合导弹试验场,就应该有个正式的名字,根据苏联专家的说法,应该叫做:“导弹靶场”。国家又是如何命名的呢?

1958年3月27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原靶场筹备处即“炮兵营房工程建筑部”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军外代号第0029部队。没过多久,国防部正式批准靶场机构对内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训练基地。

图丨孙继先(左一)

孙继先在上任后,首先需要面临的问题,便是将组织框架给搭建起来,需要什么人员先从志愿军第20兵团抽调。不过在抽调人员时,有一个尴尬的现象发生了:解放军第20兵团从事各种类型导弹的发射试验,属于尖端技术机密单位,对各类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政治条件要求非常严格,科学文化水平要求也比较高!

而解放军第20兵团的班底是以志愿军第20兵团机关为基础,在兵团机关几百人当中,几乎挑不出什么什么技术人才。最关键的是根据苏联专家提出的方案,仅相关专业的工程师就需要两千多名。面对这种难题,孙继先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要向肖华将军求助。

肖华在得知孙继先的来意后,便笑着说:“2000多人?我把全军的工程师给你,也凑不够啊。”为此,孙继先还多次向军委秘书长黄克诚请示报告,提出选拔和配备干部的建议。

不久后,总干部部主持召开第20兵团组建工作会议,确定第20兵团各试验部的干部分别由炮兵、空军、海军承担配备,各军种大力支持。各大军区、军兵种从大局出发,大力支持导弹试验部队的组建,将最优秀的干部调给第20兵团。

图丨孙继先将军晚年

多年之后,孙继先曾感慨道:第20兵团建设初期,最困难的是什么?是没有人才呀,没有文化人。那时候我是“光杆司令”,既没有政委,也没有副司令,真是两眼一抹黑。为了要人,我几乎踏破了总政治部的门槛,打报告要人,先要来了政委,后来又要来了副司令和各试验部的部长。

周总理给予的两项特权

孙继先自从1958年从朝鲜调回北京后,便一直在北京工作。因为他所从事的是国防尖端技术,工作性质特殊,为此孙继先常常受到党中央领导的召见。

孙继先和他所领导的第20训练基地,也备受毛主席、周总理和中央的领导同志的关注。周总理曾对孙继先说:“毛主席对你们的工作很关注,多次问到第20基地的事情,”

1959年初夏的一天晚上,孙继先受邀参加中南海舞会。舞曲奏响后,一位秘书走到孙继先身边,悄声说:“孙司令,主席想要见见你。”孙继先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一愣,随后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满怀喜悦地跟随秘书离开舞场,向毛主席的住处走去。

图丨毛主席和孙继先握手

在见到毛主席后,孙继先给毛主席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面对这位伟大的领袖,孙继先内心既兴奋又激动,举止难免有些拘谨。毛主席招呼孙继先在自己身边坐下,很自然地和他唠起了家常,亲切地询问他的工作、生活等。

在和毛主席的聊天过程中,孙继先被毛主席的幽默风趣所感染,心中的紧张感也随之消逝。毛主席笑着询问第20基地建设的进展,以及苏联专家进场后的情况。孙继先的汇报简单精练,毛主席一边吸烟,一边仔细地聆听着,一直没有作声。

在听完孙继先的汇报后,毛主席磕了下烟灰,笑着说:“我们的孙司令员,军衔是不是比苏联所有专家的军衔都高?”

孙继先听后点了点头:“是的,现在苏联专家中最高的军衔为上校。”

毛主席在了解到情况后,接着说道:“你在苏联专家那里学到什么东西没有?”

图丨孙继先和苏联将军合影

孙继先说:“学了点东西。”

听了孙继先的话后,毛主席又饶有兴趣地谈了不少向苏联专家学习的话题。孙继先认真聆听着毛主席的教诲:“我们要有自己的导弹、原子弹。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么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

对于具体技术问题,毛主席不作细问,却不断地向孙继先叮嘱道:“既然我们将苏联专家请过来,就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人家的科学技术比我们先进,我们要学会当学生,学会当苏联老大哥的学生。最关键的是学到的东西,要尽快消化吸收,能够举一反三……”

其实在毛主席看来,我们不能总靠拄拐棍走路,要将真正的本领学到手,一旦甩开拐棍,我们也能走路。

为了不影响毛主席的休息和工作,在短暂谈话后,孙继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丰泽园。在回家的路上,孙继先细细地品味毛主席这番意味深长的话语,并坚定下决心,要好好坚守岗位,不能辜负党中央对自己的信任。

图丨孙继先(左二)

在第20训练基地成立的最初几年,机构归属和各级主管领导人曾多次发生变化。具体地说,在新中国导弹事业发展最初,是在国防部的领导下,由国防部长彭德怀、军委秘书长黄克诚,通过国防部五部部长万毅,一层层贯彻下来的。

不过在1959年之后,主要就是由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元帅和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罗瑞卿来领导。然而,建设导弹训练基地、核试验基地是倾注国力的大事。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总指挥还是周总理,对于这一点,孙继先感触很深。

最初在万毅担任国防部五部部长时,孙继先曾向他提出组建第20训练基地的一系列报告,万毅听后一本正经地说:“老孙啊,你不是要人、要钱、要设备吗?那可别找我这个部长,我什么也管不了,我上哪里给你去弄呢?要人,你去找肖华,要钱嘛……”

万毅摇了摇头说:“恐怕找黄克诚秘书长都不行!”

再后来,孙继先经常直接向罗瑞卿汇报工作,对于第20基地的各项工作罗瑞卿都很支持。不过在谈到钱的问题后,罗瑞卿连忙摆手说道:“孙司令啊,我可一点办法都没有。要不,我陪你去找周总理?”

图丨孙继先(中)

孙继先曾感慨道:“在第20基地建设初期,周总理亲自批了5个亿,一次性就批了五个亿!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其实纵观第20训练基地的发展,周总理的关怀无处不在。

在工程开始后,周总理多次给孙继先打电话,有时候是在半夜,召集孙继先去中南海汇报工程进展情况。孙继先的工作作风一向严谨细致,其实,周总理对第20基地工程建设的进展了如指掌,他已经从陈士榘和施工部队那里了解到不少情况,但作为使用方第20基地的意见,他也必须认真听取。

为了更好地支持孙继先的工作,周总理便亲自批给了孙继先两项特权:第一,专门给他们配备了一架飞机;第二,周总理还请给孙继先配了一辆专车,可以直接进入中南海。

孙继先对于周总理对自己的支持,内心还是很感激的。

图丨周总理

周总理事无巨细,凡是他经手的问题,都一竿子插到底。孙继先也抓住参加舞会的机会,将基地建设中的一些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向周总理如实地汇报。周总理总是给予大力支持,或给予明确的答复。

1959年秋天,孙继先在北京参加军委扩大会议时,下榻在前门饭店。大型报告会就在马路西边的北京市工人俱乐部举行。孙继先很欣赏这座富有时代气息的建筑,其规模适中,集会、娱乐功能齐全。他暗自琢磨:我们基地要能建设这样一座俱乐部该多好!

在得知北京人民大会堂竣工后,还剩下不少材料,为此孙继先便找到周总理,然后说道:“总理,我们基地有百来十位苏联专家,他们长期生活在戈壁滩,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我想在基地盖个礼堂,给他们搞点娱乐活动,也能丰富广大官兵的业余生活……”

图丨孙继先将军

周总理听后便认可了他的想法,为此孙继先接着说道:“我听说人民大会堂建成后还有不少材料,能不能让我拉走啊?”

“这个情况我不太了解,等我了解后,再给予你答复吧。”

周总理在经过一番了解后,孙继先说的情况是真实的,周总理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就这样,孙继先便将这些材料拉回了戈壁滩。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座庄严宏伟的大礼堂,在额济纳旗戈壁滩拔地而起。人们自豪地称它是第20基地的“人民大会堂”,随着“东风基地”代号的叫响,“人民大会堂”也被“东风礼堂”这个响亮的名字取而代之。

日后,孙继先不止一次深情地谈道:“第20基地的建设,倾注了周总理大量的心血。如果没有周总理的直接关怀,我们的东风礼堂也是建不成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7年,孙继先奉调回国,一路上犯嘀咕:难道说是东南沿海吃紧了
1969年国庆节,周总理担心苏联偷袭,毛主席说:先下手为强
志愿军数万人突然“失踪”,连战士们自己都不知道身在何处
【百战周末】西北戈壁滩上的神秘部队
志愿军20兵团10万大军,1958年突然神秘消失在朝鲜,美国都没找到
中央点名起义将领董其武率部入朝,他婉拒,周总理:这样做不好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