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后的北洋军阀:从草莽到枭雄,他用了二十年的时间

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入关后他们将广袤的东北地区视为满清的圣地,实行将军镇守制,严禁流民在这里开垦生活,在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位将军的严加看管下,东北地区甚少有流民踏足。

1909年,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张作霖

工业时代来临后,依旧处于农业社会的大清帝国在列强的炮火中被迫打开了国门,而被视为龙兴之地的东北因为无数的财富遭到沙俄和日本人的觊觎,也让很多活不下去的流民纷纷逃亡这里寻找生存的机会,而随着一批批人冒着危险闯关东,也让东北人口从原先的百万规模一跃成为千万人口,初代的拓荒者让这里变得富饶,也在这里诞生了民国时期最后一位北洋军阀——张作霖。

最后的北洋军阀张作霖

张作霖与他的奉系军阀

张作霖是奉天海城县人,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原来姓李,因为过继给母亲那一边而改姓张,因为贫穷,早年的张作霖卖过烧饼、成为货郎、也当过兽医,为了混口饭,19岁的他投军成为清军驻营口的毅军的一员。

1895年甲午战败后,他回到家乡加入绿林董大虎匪部,期间倒也保境安民,后被盛京将军增祺收编,成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辛亥革命前后,张作霖趁着乱世不断往上爬,先在奉天君主立宪派领袖袁金铠保举下担任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镇压革命党。

1910年的张作霖,前排正中

后袁世凯上台,他立马倒向袁世凯,担任陆军二十七师的师长,在袁世凯称帝时期更是积极支持,目的就是为了可以给自己谋个富贵,但袁世凯显然没看上他,制封了一个二等子爵,这让张作霖脸上无光,一气之下,在护国运动时期逼走袁世凯亲信段芝贵。

袁世凯称帝时期,身穿朝服

眼看张作霖提出了“奉人治奉”的口号,袁世凯垂危之际任命他为奉天将军,主管奉天军务,不久袁世凯病死,张作霖就地担任奉天督军兼省长,彻底掌握了奉天的军政大权,当然小小的奉天满足不了张作霖的胃口,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拉拢黑龙江的实权派,驱逐吉林督军孟恩远,彻底掌握东三省的大权,而他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张作霖与日本人大仓喜八郎

至于日本人为什么支持张作霖?其根本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日俄战争后,日本获得了俄国修建的中东铁路的管理权,当然还有铁路附近的区域,为了管理这条铁路,日本成立了关东军,当然这不是日本的关东,而是中国的山海关以东的意思。

东三省巡阅使时的张作霖

辛亥革命后,日本参谋本部主张支持满清的残余势力组成的总社党,企图在东北扶持一个日本控制的代理人,但遭到奉军和东北民众的反抗,随后日本退而求其次,选择了逐渐掌握实权的张作霖,以扩大日本在东北的利益,并且帮助张作霖训练军队,扩充军力。

日本成立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总部

此时的日本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的资本已经渗透到东北各处,不仅在贸易方面连年增长,民间更是无数的日本企业,这一时期也是张作霖和关东军的蜜月时期。

第一次直奉战争:张作霖想要入关的一次尝试

随着势力越来越大,张作霖不满其他北洋军阀的主政,一直谋求机会入关,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给了张作霖一次机会,他以助直倒皖的名义于当年8月4日入京,与直系大佬曹锟组阁,并且借此机会扩充势力。

奉军

此时的张作霖不仅控制了东北,其势力扩张到了热河、察哈尔、绥远,而且想要往长江流域发展,此时民国可不是北洋的民国,而是列强的民国,长江流域一直是英美背后支持的直系军阀的地盘,虽然张作霖有日本的支持,但美英可不想日本将手伸到长江流域。

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英美和日本虽然表面一团和气,但暗中却悄悄的较量,而他们的代表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奉系军阀张作霖则在明面上剑拔弩张,经过一番准备后,吴佩孚和张作霖互相发电报打嘴炮,随后积极备战,第一次直奉战争就此爆发。

吴佩孚

1922年4月28日,张作霖自任“镇威军”总司令,次日发动攻击命令进攻直系,但精心准备的张作霖虽然人数和装备占优,但战斗力却不如直系,一场大战下来,伤亡三万余人,投降的有四万余人。

战场的失败更是延续到政治上,获胜的吴佩孚自然不会放过张作霖,徐世昌在吴佩孚的暗示下免去了张作霖的一切职位,由吴俊陞、冯德麟、袁金铠等人接任,其目的就是分化和瓦解奉系内部。

至于吴俊陞、冯德麟、袁金铠三人,他们可不会简简单单的觉得一个任命就可以管理张作霖统治多年的东北,因此拒绝任职,而张作霖也直接通电宣布独立,脱离北洋政府的节制,关上山海关大门,准备好好整顿奉军,毕竟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实在太拉了。

整顿武备,打造人员和装备精良的奉军

通电宣布独立后,张作霖首先就对奉军进行改造,实行精兵主义,将奉军为陆军3个师、27个旅,骑兵5个旅,每个旅有3个团,扩编两个炮兵独立旅和重炮团,共计25万兵力。

为了培养军官,他设立了一系列包括东北陆军讲武堂在内的多个军官学校,自任堂长,张学良兼任总督,奉军各师旅参谋长由军官学校出身的人担任,并且对外征召留日的留学生和其他军官学校的毕业生,以厚薪和提拔留住他们。

1926年在直隶的奉军

除了培养军事人才以外,张作霖还大规模进行兵工厂的建设,将原先只能制造枪弹和手榴弹的奉天兵工厂进行扩建,邀请日本士官学校出身的韩麟春为厂长,在韩麟春的一番规划下,1924年的时候,奉天兵工厂每日可以造枪弹40万发、每月可以生产辽十三步枪1000支、每年可以生产75mm野炮200门,120mm、150mm重炮100门,可以说是当时全国生产能力的第一兵工厂。

除了枪炮以外,张作霖还重视空军和海军,斥巨资打造了东北航空处,设立东三省航空学校,聘请法国、俄国的优秀飞行员担任教官,派遣优秀人才奔赴法国航空学校接受训练,成立“飞虎”、“飞龙”、“飞鹰”、“飞豹”四个飞行大队,并且从国外购买近300架的飞机,由张学良担任东北航空司令。

至于海军方面,张作霖设航警处,以沈鸿烈为处长,在东北培养海军人才,最终建成了由21艘战舰计32200吨和3300余海军官兵的海军部队,是当时各个军阀中海军实力最强的。

奉军镇海号

当然陆军方面也是买买买,先后从法国购买了大量的雷诺坦克,组成了全新的战车队,这也是北洋军阀中首先尝试。

奉军战车队

可以说在张作霖的努力下,奉军一改原先的局面,不仅兵员素质高,而且装备强大, 海陆空三线发展,可以说走在了其他军阀的前列。

不仅武备强,经济也要跟上去

当然如果没有经济的支持,张作霖根本无法撑起奉军的一切装备,他聘请王永江担任奉天省省长进行经济改革,以整顿税务为中心进行经济改革,规定各税局的每年的税额,多的可以发奖金,同时清算未纳田赋的土地,大幅度提高了奉军的财产。

张作霖与第五个儿子张学森(左)、第六个儿子张学浚(右)合影

为了促进东北经济发展,以优惠政策吸引大量移民前来东北,支持开垦荒地,补贴新移民,也让东北人口从1900年的400万增加到1927年的2200万人,同时废除没有收益的官营企业,将利润较高的矿产开采完全收为官营。

虽然东北经济被日本渗透成了筛子,但不甘心日本控制的张作霖也借力打力,想要借助英美来压制日本,比如成立“东北交通委员会”,统一管理东北的铁路、交通和电信事业,目的就是阻止关东军靠满铁进行扩张,引起了日本人的反对。

当然不仅仅是铁路方面,张作霖又借英美的贷款筹建葫芦岛港,与日本控制的大连港进行分庭抗礼。

可以说东北在张作霖一干人等的建设下成为当时民国军阀混战不休硕果仅存的乐土,而且张作霖还极为重视教育,1922年成立的东北大学给出的预算比当时北京大学还要多出三倍。

东北大学

第二发直奉战争:张学良一雪前耻,带领奉系走到巅峰

张作霖一直将直系的吴佩孚视为敌人,因此在自己实力壮大后开始针对吴佩孚,但他这一次吸取了教训,并不是直接出兵进攻,而是拉拢皖系军阀段祺瑞和南方的广州国民政府,打造了一条粤皖奉反直三角同盟,目的就是孤立吴佩孚。

1924年9月3日,直系军阀的江苏督军齐燮元和皖系军阀的浙江督军卢永祥为了争夺淞沪地区大打出手,爆发了江浙战争,卢永祥战败逃亡同盟的奉系那里,苦于没有机会的张作霖再次迎来了进入关内的契机。

他以镇威军的名义自任奉军总司令,命令陆海空一齐出动,而此时的直系军阀却内部矛盾,并不是铁板一块,而第二次直奉战争也是北洋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双方动用了42万海陆空军队,规模空前。

第二发直奉战争

在几十天的战斗里,双方大战有来有回,最终在山海关面前对峙,山海关一战极其惨烈,奉军想要以优势的空军轰炸,却被直军的意大利高射炮射击,而直军准备用海军奇袭奉军后方,却遭到奉军飞机的轰炸,至于陆军则用杀伤力极大的马克沁机枪,一次冲锋双方就留下近万人的尸体,战场极其的惨烈。

奉军靠着精良的武器正在让胜利的天平倒向自己,就在这时候,直系内部出现了矛盾,直军第三总司令冯玉祥因为对吴佩孚、曹锟长期把持权柄、排斥异己的行为心怀不满,暗中和张作霖和段祺瑞商量起事,先囚禁曹锟,逼迫他下令停战并且罢免吴佩孚一切职权,冯玉祥的倒戈让直军大乱,奉军趁势入关,吴佩孚被迫南下。

奉军进入北平

挟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之威,张作霖占据了直隶、山东、安徽、江苏的大部地区,随后进入上海控制了长江下游地区,这一战也带领奉军走向巅峰,不仅控制的地盘空前,而且张作霖本人也成为北洋政府最大的实权派。

盛极必衰:郭松龄的背叛彻底削弱张作霖的实力

就在张作霖志得意满的时候,内部出现了巨大的危机,奉系军阀的发展靠的是剥削底层百姓的,因为开支越来越多,缴纳的赋税也越来越多,甚至结婚、毕业都要交税,同时还大幅度印刷钞票,物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

虽然第二次直奉战争的胜利让张作霖势力得到扩充,但却让张学良的老师郭松龄一无所获,这让他很不爽,郭松龄是奉军陆大派,与在奉军内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士官派不和,且士官派长期占据奉军上层,权势很大,就在这时士官派中接管了江苏、安徽的杨宇霆和姜登选被孙传芳的五省联军驱逐后居然还可以回到奉天恢复旧职,这让郭松龄对张作霖怨言颇多。

郭松龄

同时郭松龄也看不惯张作霖和日本长期暗通款曲,恰好当年倒戈的冯玉祥也备受张作霖的打压,两人不谋而合,约定一同反张,但两人的密会很快被张作霖知晓。

1925年11月22日,两人密会的当天张作霖突然电召郭松龄从天津返回奉天述职,郭松龄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已经被张作霖知晓,于是在滦州断然发出倒戈反奉的电报,要求张作霖下野,拥戴张学良主政,随后将手下最精锐的奉军八万人改编为东北国民军,自任总司令。

此时由于张作霖大举扩张,奉军被散布在关内,关外东北防御空虚,张学良见势不妙,出于师友情谊写信要求郭松龄停止进军,但郭松龄却坚持出兵,不久就接连击破奉军,与奉军隔巨流河对峙,张作霖见局势无法挽回,准备通电下野。

张作霖与郭松龄等人留影

但此时在东北占据巨大利益的日本可不愿意换来一个对自己仇视的郭松龄,及时的向张作霖伸出援手,当然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承认日本人在东北享有的土地上的商租权和杂居权,以及在重要城镇设立使馆的权利,张作霖欣然同意。

当然日军也两手准备,虽然宣称用条约限制郭松龄的进军路线,但却暗中表面可以“开口子”,但郭松龄不敢去冒险,反而带领大军穿着单衣在东北的严寒中缓慢行军,而奉军增援部队也已经赶来,疲惫不堪的郭松龄军被打的七零八落,而郭松龄也被张作霖下令就地枪决并暴尸三日,对于其他军官则表示不予追究。

郭松龄夫妇

郭松龄反奉虽然战败,但严重削弱了奉系军阀的实力,要知道期间的损失远远超过两次直奉大战,郭松龄的残部被魏益三带走投奔直军,王永江也因为对张作霖的失望要求辞职,也让东北的经济进一步恶化。

1926年形式

回光返照:就任大元帅一职

击败郭松龄军后,张作霖没有休整,而是将目光对准了冯玉祥,并且拉来曾经的敌人吴佩孚,双方联合共同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冯玉祥不敌前往苏联,残部撤往陕甘地区,而这个时候,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北洋军阀互相争斗的时候,南方的国民政府已经开始大举北伐,目的就是消灭这些北洋军阀。

张作霖黄和吴佩孚

北伐军短短十个月相继击溃吴佩孚和孙传芳,下一个目标就是东北的张作霖,在共同的敌人面前,曾经互相争斗不休的吴佩孚、孙传芳、阎锡山等人一起前往东北准备抵抗北伐军,而在他们的拥护下,张作霖担任“安国军总司令”,带领各军抵御北伐军。

1927年,张作霖就任北洋陆海军大元帅

就在北伐势如破竹的时候,北伐军内部的阴谋家老蒋却想掌握大权,在英国驻华公使的撮合下,居然和张作霖议和,并且发动四一二,令北伐革命事业破产,在此期间,张作霖组成安国军政府,坐上了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的宝座,组成了全是奉系成员的内阁,名义上掌握全国大权,这也是张作霖最后的高光时刻。

安国军时期

最后的北洋军阀

虽然南北议和,但老蒋于1928年4月再次带领革命军北伐,一路击溃张宗昌、孙传芳的部队,而奉军也和北伐军不断激战,但势力已经退到京津一带,此时盘踞在东北的日本也意识到奉军大势已去,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但他们依旧想要借此机会攫取更大的利益。

京津一带巡逻的奉军

这个利益就是“满蒙新五路协约”,但处于对日本的不合作,张作霖并没有签字和写日期,想要拖延,但日本并没有打算结束,自己填上名字和日期的同时还要求张作霖尽快撤出北平,毕竟继续抵抗下去战火会波及到东北,损坏的只是日本的利益,并且从老蒋那里得到了“国军不进攻长城以北地区”的承诺。

在多方压力下,张作霖只好乘火车前往东北,他想要回到东北,继续发展自己的势力,等待下一次入关的机会,但这个机会张作霖不会有了,因为日本人想要他死,他一死,东北立刻陷入混乱,那么日本就可以从中获利,毕竟日本人也看出张作霖已经不会东山再起了。

皇姑屯事件

但没想到张作霖没被当场炸死,反而被紧急送回帅府,不过由于伤势过重,还是不治而亡,但奉军却秘不发丧,继续按照张作霖之前一样发电文处理公务,平时吃的饭菜和大烟一样也日常准备,让日本人也不知道张作霖到底有没有死,而在此期间,张学良迅速化妆返回,以最快的速度掌控了东北的局势。

张作霖和子女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东北举行“易帜”宣誓典礼,随后担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此举代表南京国民政府已经从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也预示着活跃近32年的北洋军阀彻底走向灭亡,而张作霖也成为北洋军阀中的最后一位,至于奉军?再也没有了,张作霖崛起的奉天也被张学良更名为辽宁,至此奉天也成为了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北王张作霖:从绿林草莽到北洋政府首脑,毁誉参半的乱世枭雄
第一次直奉大战奉军惨败,为何直军只是点到为止,没有斩草除根
奉系老二吴俊升:手握军权的黑龙江土皇帝,真的不想取代张作霖?
吴佩孚为什么痛恨日本?第一次直奉战争,日本阻止直军追奉军
第三次直奉战争,张作霖势力达到顶峰,为何却一败涂地?
没有北伐战争,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