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说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主要军事机关

一、军事委员会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开始,波及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临时西迁至洛阳。3月1日至6日国民党在洛阳举行第四届第二次中央全会。全会讨论了淞沪战争,决定对日方针,并议决再度设立军事委员会。其目的在于捍御外侮、整理军事。3月5日,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暂行组织大纲》,规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隶国民政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关。其职掌为:关于国防绥靖之统率事宜;关于军事章制、军事教育方针之最高决定;关于军费支配、军实重要补充之最高审核;关于军事建设、军队编遣之最高决定;中将及独立任务少将以上之任免之审核。

军事委员会设委员长1人,以蒋介石任之;委员 7~9人由中央政治会议选定,国民政府特任。3月8日,国民政府特任蒋介石、冯玉祥、李宗仁、李烈钧、张学良、陈济棠、陈铭枢、阎锡山为军事委员会委员。此外,依组织大纲规定,行政院长(汪精卫)、参谋总长 (蒋介石兼)、军政部长(何应钦)、训练总监(李济深,1933年12月15日被撤职,由朱培德兼代,1934年12月7日后为唐生智)、海军部长(陈绍宽)、军事参议院院长唐生智 (1934 年12月7日后为陈调元)为当然委员。1933年6月30日特任马占山、苏炳文为委员。是年12月15日因陈铭枢参加组织福建人民政府,被夺委员职。组织大纲还规定,由委员中推3~5人为常务委员,辅助委员长筹划一切事宜:关于军令事项,由委员长召集常务委员或委员以会议讨论决定后,交由各主管部办理。1932年7月16日,行政院院长不再作为当然委员(但得出席军事委员会会议),改以军事委员会各厅主任(即厅长)为当然委员。

此外,军事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副委员长人选还有如下一些变动:1933年9月5日,增任白崇禧为委员。1935年12 月18日,任冯玉祥、阎锡山为副委员长。1936 年9月5日,以白崇禧继李宗仁为常务委员。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中央常务委员会与政治委员会临时会议议决: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改为 5~7人,加推何应钦、程潜、李烈钧、唐生智、朱培德、陈绍宽加入常务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会议由副委员长冯玉祥及常务委员负责;指挥与调动军队,由常务委员、军政部部长何应钦负责。

1932年3月6日,四届二中全会通过以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决议;3月7日,蒋介石即将原由国民政府直辖的参谋本部、训练总监部、军事参议院揽归军事委员会辖属。

军事委员会设办公厅及第一、第二、第三厅,各厅下设处分掌具体事务。

办公厅 掌军委会印信典守事项;会议通知事项;关于机要文电撰拟收发事项;关于电务及密本编订事项及其他不属于各厅之重要事项。1932年2月4日任命李济深为办公厅主任,同年3月28日调任第一厅厅长,朱培德继任主任,1937年2月17 日朱病逝,由徐永昌接任,林蔚、鲍文樾、吴思豫、刘光先后任副主任。

第一厅 掌关于军令事项;关于参谋本部业务之联络事项;关于国防作战绥靖计划事项;关于军事章制事项;关于国内各军事呈报搜集及通报事项;关于国内外军事调查统计事项。1932年3月28日任命李济深为厅长;12月28日李他调,唐生智继任厅长。4月13日葛敬恩为副厅长,周亚卫代理副厅长。下分4个处:参谋本部事务处,刘光、龚浩、黄菊裳先后任处长;第一处,处长王纶(后为刘光);第二处,处长张国元(黄菊裳、龚浩先后继任);第三处,处长张文(后为陈启之)。

第二厅 掌关于陆军、海军、空军事务之决定审核及联络事项;关于各项军费之核定事项;关于军事教育训练方针、校园计划之决定及联络事项;关于政治训练宣传事项;关于审核中将及独立任务少将以上之任免与管理陆海空军铨叙事项。1932年3月24日任命何应钦为厅长;4月13日陈仪兼代厅长,鲍文樾为副厅长。1933年夏,能斌接陈仪兼代厅长;1934年3月8日曹浩森接熊斌兼代厅长;4月28日贺国光继鲍文任副厅长。下分5个处:政训处,处长刘建群 (后贺衷寒继任);陆军事务处,处长曹浩森;海军事务处,处长王寿廷(王时泽、陈策先后继任);空军事务处,处长黄秉衡(徐培根、曹宝清先后继任);铨叙处,处长陈焯。1935年5月4日本厅撤销,所掌业务分归陆、海、空和铨叙厅等执掌。

第三厅 掌军委会内人事事项;关于文件收发事项;关于本会文告及函电撰拟事项;关于本会会议记录事项;关于侍从派遣及交际布置事项;关于本会警备及军队风纪事项;关于本会物品保管及房舍清洁事项;关于本会庶务会计经费事项和其他不属于各厅处之事项。1932 年3月28日任命朱培德兼任厅长,4月13日以贺国光为副厅长;1933 年11月2日朱调任他职,以杨端六为厅长;1934 年2月28日翁之麟接贺国光为副厅长。下分6个处:总务处,处长黄仁霖(陈希曾、张希赛、丛鸣涛先后继任);秘书处,处长陈希曾;监察处,处长翁之麟;副官处,处长姚琼;审计处,处长张峻;预算处,处长叶景莘(蒋友文继任)。1935年5月4日,本厅改为审计厅,厅内各处旧。

1934年4月,为统一掌管全军人事,增设叙厅。4月26日任命林蔚为厅长,殷祖绳为副厅长。下分3个处,处长分别以吴克润、黄思基、戴铭忠任之。

此外还设有高级参谋若干员,秦德纯、张允荣、钱卓伦、李兴中、刘兴、胡秉铎、吴一青、张厚琬、王烈、佘念慈任之。

二、国防委员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11月19日在国民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一部分代表认为,国防会议为国家对外作战唯一联合指导之最高机关,仿效多数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做法,根据当时日本侵略的危机局面,提议很有必要成立国防会议。大会提案委员会则认为,国家兵力不够,没有仿效各国设置之必要。对此,大会军事审查组原则通过。此项提议未能付诸实施。

次年1月淞沪战争爆发,中央政治会议即组织国防委员会为全国国防最高决定机关,以行政院院长兼委员长,委员多为军政要员,研究有关国防事项。1935年11月该会撤销。

三、参谋本部

1929年至1930年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指挥中央军参加新军阀混战,军政、军令一揽,职责不明。1931年秋至1932年初“九·一八”事变和淞沪战争相继发生,形势日蹙,国民党政府日益感到划清军政、军令职权,加强军令机关之必要。德国顾问佛采尔亦建议“是以目前亟应划清参谋本部、军政部、训练总监部、军事委员会四最高级机关之工作范围及应负责任,俾资遵守”。1932年5月,该部成立后进行第一次改组,改组的要点是,因第一厅成立以来无适当工作,第一、第三两厅业务关系接近,办事效率不高,将第三厅并入第一厅;厅以下改科为处,处以下设各级参谋。改组后,总务厅以下设3个处,管人事、文书、章制、经费事项,厅长王右瑜于1932年9月26日被免职,以熊斌继任;第一厅以下设5个处,掌陆海空军国防作战计划及后方勤务事宜,厅长刘光于1932年9月26日去职,黄慕松继任,1933年4月17日黄辞职,王纶继任;第二厅以下设6个处,分掌国内外情报、参谋教育及战史编纂事项,厅长林蔚于1932年9月26日被免职,贺耀组兼任,1933年4月17日贺辞职,由徐培根继任。

同时,参谋本部亦在组织上作了调整。1932年3月16日免朱培德总长职,蒋介石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任总长。次长李树椿于1930年12月7日被免职,以朱培德升任;1931年12月26日葛他调,以黄慕松继任,鲍文樾于1931年3月4日任次长;1932年4月5日免葛次长职,以贺耀组继任,因贺另兼有他职,自1933年7月12日至是年10月2日由葛敬恩代理。

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认为国防建设应重视边防及整理现有要塞,而求边防、要塞建设卓有成效应成立专门组织以责其成。经军事委员会批准,1932年11月成立边务组,以该部次长黄慕松兼任组长,边务组于11月24日办公。要塞行政先由军政部军务司主办。1932年12月该部为统筹国防工事,成立城塞组,专办国防及要塞工程设计实施事宜,军政部亦将要塞实施机构撤销。城塞组以该部参谋次长兼任主任,12月15日就职。组以下设3 个股、1个处,各掌具体事务。

为了从事国防上各项资源调查研究与规划,作为统制各种产业的基础,为战争的经济动员作准备,以便集中各专门人才,1932年1月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以参谋总长蒋介石兼任委员长,翁文灏为秘书长,钱昌照为副秘书长。

参谋本部所属测量总局,局长黄慕松1933年2月17日辞职,吴德芳继任局长。

四、军政部

自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到1934年10月,军政部内部组织不断调整,其组织机构较1930年前单一,从原先统管陆海空军军政,到统管陆军、空军行政。其职掌,参照德国顾问的意见,将原应属于参谋本部主管工作归参谋机关办理。部长仍为何应钦,政务次长为陈仪。1934年1月24日陈调长福建省,顾祝同继任,然此时顾祝同主驻赣绥靖公署,故又以常务次长曹浩森兼代(陈仪于1931年1月15日升任政务次长,曹浩森继任常务次长。1931 年1月31 日称常任次长为常务次长)。在此期间主任参事为雷飚,总务厅厅长为潘竞。

军政部在此期间所属为4个署,各署情况概述如下:

陆军署 署长曹浩森,副署长项雄霄;原辖总务处及军衡军务、军械、交通、军医、军法6个司。1934年7月为使兵器行政与兵工建设合一掌管,将军械司(司长陈隐冀)并入兵工署;军医司司长为蒋可宗,1932 年6月蒋辞职,以陈辉继任1934年2月陈辉他调,以梅贻琳继任;军务司司长为程泽润,1933年3月程他调,12月27日王文宣任司长;交通司司长为邱炜,1932年5月26日邱他调,王景录接任司长;军衡司司长为童翼,1933年7月12日童他调,以陈智为司长;军法司司长仍为王震南。

兵工署 该署原分总务、设计、检验、监查4个科及兵工研究委员会和兵工材料购办委员会。署长为陈仪,副署长为宋式弘。1932年4月陈仪他调,以洪中为副长。1933年1月26日洪他调,以俞大维任署长。副署长宋式骉于1933年10月他调,洪中接任。1934年4月郭永恩接洪中任副署长。

1933年10月国民政府为加强兵工,将该署各科扩为司,其组织为署长之下设署本部及资源、行政、技术3个司。1934年7月陆军署军械司并入该署。

军需署 署长俞飞鹏。1931年1月26日俞他调,朱孔阳升任。1934年3月20日周骏彦接朱任署长。副署长原为朱孔阳,1931年1月26日朱调升,杜忱继任副署长。1934年3月20日陈良接杜为副署长。

该署原辖总务处及会计、审核、储备、营造4个司。1934年3月为施行特别会计制度,奉令设立军政部会计长办公处,乃将会计司改组为会计处,原会计司司长杜之英去职,以陈良为会计长。同时,将审核司改组为财务司,主管现金、出纳及给予事项,司长仍为李炎光。营造司司长仍为端木杰。储备司司长白云深于1934年5月16日他调,王钟接任司长。

航空署 署长张惠长。1931年4月张惠长离职,副署长黄秉衡出国,以毛邦初代理署长。5月黄秉衡回国,晋任署长,曹宝清继任副署长。1932年7月黄出国考察,副署长曹宝清代理署长。10月黄秉衡辞职,以葛敬恩继任,曹宝清仍为副署长。

该署内设总务处,辖人事、管理、文书、军医、军法5个科,曹宝清兼任处长;军务处,辖作战、航务2个科,沈德为处长;技术处,辖机械、器材2个科,钱昌祚为处长;经理处,辖会计、补给2个科,王家骧为处长。另设情报、建筑、教育3个科,直属于署。

五、训练总监部

1933年2月德国军事顾问佛采尔建议蒋介石,该部职员应选配国内外学习新式用兵之官长,则业务必有起色。该部除充实工作人员,别无大的变化。

总监一职,1931年12月30日改以李济深充任;1933 年12月15日因李参加福建人民政府反蒋而被免职,以朱培德兼代。副监职,1931年12月5日以贺国光充任;1932年4月5日贺被免职,改以徐景唐继任。1933年7月12日张华辅继徐任副监。

总务厅厅长,自1930年12月20日起,以陈启之充任。

参事先后由刘秉粹、陈智侯、李实茂、张寿桐、文素松、周维纲、项致庄、石锋等充任。

步兵监贺国光1931年12月19日被免职,由张华辅继任;1933年7月12日徐国镇继张华辅任步兵监。

骑兵监、炮兵监、工兵监、翰重兵监仍为汪镐基、张修敬、吴和宣、李国良。

另设有军学编译处。

国民军事教育处处长,1931年12月8日前为王绳祖,尔后为贺衷寒。1933 =年8月11日免贺职,由潘佑强充任。不久改由杜心如充任,抗战后该处裁撤。

政治训练处处长,1932年1月13日前为周佛海代理,此后由张静愚充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民国官职
中华民国官制
浙江省财政厅
国民党军的领导机构—军事委员会
北京记忆丨旧卫生部组织的变迁
齐知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