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9年傅抱石万般无奈,写信向周恩来“求援”:请总理特批一些好酒

无论古今中外,似乎艺术大家总是有些默认的习惯、或是癖好伴随它的创作:

有的踱步忘食,将自己和未完成的作品整日关在创作间,忘记时间的流逝;

有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言自语,宛若有无形之友在旁指点;

而其中最普遍的,便是染一二分醉,或酩酊一场再挥毫。

艺术与灵感与酒,似乎是可以联想到的关系,若是脑子无比清醒,转得僵硬,恐怕是做不出自己满意的东西的,绞尽脑汁,灵感反而枯竭——正如灵感不在艳阳高照时来,往往在凌晨造访。

因而艺术家们要人为塑造有梦的夜晚,让酒带他们渗透进灵感的房间,从中得到他们想要的。

清醒的眼睛看不到繁星扭转成《星空》,亦难以看到“仙之人兮列如麻”。因而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往往也都有饮酒的习惯。

中国近代便有一个与酒染上不解之缘的艺术家,他书画俱佳,篆刻也是一把好手,有一方出名的闲章上刻着“往往醉后”,只在他醉得意的作品上,才舍得掏出来重重印下。

文房四宝在他这里也变成了文房五宝——笔墨纸砚酒。

就连为国家进行绘画创作期间,都记挂着饮上一口,又迫于当时的物质条件,无奈之下向上面申请,写信给周总理。

如此风趣逸致之人是谁?那便是《江山如此多娇》的作者、伯乐寻出的一匹画坛千里马、国画大师傅抱石。

篆刻奇才,书画妙手

傅抱石崇拜明末清初的画家石涛,抱石之石便是出自于此,同样也有他醉心画印、抱定其为终身事业、不断精进的意思。事实证明,它也确实是这方面的奇才。

于画,他得到了徐悲鸿的赏识。

徐悲鸿只一眼就认定这个年轻人有在画坛崛起之才,在傅抱石想要出国留学精进画技受阻时,以自己的人情帮扶。

最终将傅抱石送去了日本留学,让他在那里吸收到了很多之前了解不到的技法,开拓了一番眼界。

于印,他的篆刻技术已达化境,年轻时,模仿雕刻能达到以假乱真已是难得。

之后的他更是掌握了盲雕的技术,不需要精密的放大镜等工具进行辅助,仅凭手感就能完成印章——这样的手艺,使得一些人拿他与古时的天才琢玉师陆子冈作比。

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举办了自己的个人展,还在日本篆刻大赛中一举夺魁。

同时他结识了与他亦师亦友的郭沫若,两人交情颇深。画马的大师徐悲鸿看中的这匹“千里马”,终于如愿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扬蹄狂奔。

1935年秋,经徐悲鸿鼎力推荐,傅抱石应聘执教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

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绘画与篆刻作品,并在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熏陶下,在篆刻和绘画的学术方面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

在美术学习上,一些美术学者往往青睐“悟性”,在虚无缥缈的“理解”上下功夫,傅抱石则着眼于实际的“观察,思考,记录”和日复一日扎实的基本功训练。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成为地基,思想和灵感的枝叶才能在上面繁茂。

消愁滥觞,酿作琼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战争面前无人能独善其身,傅抱石也不例外。

已经成家的傅抱石也不得不带着家人在战火中颠沛流离。

随着上海、南京等城市沦陷,傅抱石一家先是回到老家江西,有投奔武汉的郭沫若,最后落脚于重庆金刚坡。

在金刚坡的这段时日里,傅抱石走上了个人作品的巅峰,也无意中走上了酒量的巅峰——流离的日子不好过,借酒消愁,本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傅抱石的醉酒,向来不是痛苦涕泣、或是撒泼发疯,酒给他的力量,全部被他挥洒在自己的作品上。

据傅抱石的家人回忆,时常能看到他在长衫的袖子里揣一瓶高粱酒,儿女看到了,也默契地不声张,这瓶酒就会越过他妻子的视线,随他进入画室,然后变成留在纸上的笔墨。

在这“里应外合”之下,傅抱石的妻子虽然担心又不满,每每劝说未果,还是会为他添上一杯。

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他的一项无法割舍的爱好和创作习惯,但凡同他有些交情的人都知道,在整个文艺界也是出了名的。

每逢友人来家里做客,为客人斟上茶后,傅抱石面前的总是一杯酒——酒桌上不能饮的人往往有“以茶代酒”之说,到了他这里竟变成“以酒代茶”。

可究竟为何如此呢?

傅抱石的女儿回忆起父亲最得意的绝活“抱石皴”时,说:“这是父亲消耗生命的创作。”

她深知,父亲的身体是被酒所害了,但每每看到父亲高兴的样子,既不忍斥责他,亦不忍记恨父亲所爱的酒。

诚然,一切美丽之物都有代价,傅抱石富有生命力、蓬勃有力的笔触背后,就是他长年饮酒透支的身体机能,因此他的身体过早的出现了问题,他本人也自言深受其害:

“二十年来,此病渐深,非此不可……”

或许是艺术家都有些不顾一切的执着在吧,尽管自己深知后果,傅抱石还是贪恋那醉酒后的自由与轻盈。

生命的燃料,超常地燃烧过后,心便如生双翼般自由,飞跃压力、苦闷、焦躁,躲开现实的困苦之处,在他小小的阁楼画室,只有他、画还有酒。

或许也正是因此,他的家人一面担心着他,一面又不忍地将好酒送到他手中,乃至寒冬腊月穿越鹅毛大雪也要为他带回来。

见识过他轻盈肆意的样子,若看到他在其中忍耐、得不到释放和解脱,愈发能感受到他的痛苦吧。

抱石依旧,当饮杯酒

很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华夏大地结束了漫长的风雨飘摇,中国人民迎来了挺直腰杆、当家做主的日子。

彼时的傅抱石早已脱离了国民党势力,面对变化的国内局势和政治动向,傅抱石也在思索自己的下一步出路。

从前的画,多是由高官贵胄们品鉴、由他们来指定价值的,如今是人民的时代,自然,要为人民而画。

这也是画家们几乎全都面临着风格和题材转变的原因,从旧时代的画家,到新中国的画家,他的探索不足一年。

1950年,傅抱石创作了《清平乐·六盘山 词意图》,这是新中国绘画史上首次以毛泽东诗词为题材进行意境创作的尝试,自此,傅抱石开辟了一个新的创作思路,也明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1959年7月,傅抱石突然接到一封电报,上面并未赘述,只是说:“抱石同志,中央来电,请火速进京。”

他自然不敢耽搁,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于是火速赶到北京,一直到人站在了北京东方饭店门口,才得知自己被叫来的原因。

原来,恰逢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人民大会堂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建造,并赶在国庆之前竣工,之后要考虑的就是装点——原本的计划是由全国各地的画家来根据建筑风格进行作画,傅抱石和金陵画派的关山月都要各自作画。

然而,迎宾厅的一面墙,原计划由浮雕装点,但浮雕耗时过长,倘若此时开始,工期必然不能按时结束,会耽误了正事。

然而迎宾厅位置重要——自正门拾阶而上,所经过之处必然有迎宾厅,且这面墙恰好是朝向门外、来者一眼就能看到的。

浮雕计划否决,这面墙便需要一幅大型国画作品进行装点,但其意义却不止限于装点。

经过中央的商议决定,由傅抱石和关山月两人协同完成这幅巨作。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题目为“江山如此多娇”,要求以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为背景。

傅抱石对于这项任务自然是看重的,在创作时花得心思更重,也便更焦虑一些,焦虑过后,就不由得想喝上一杯。

要知道在家时的傅抱石,若不能一手执杯一手执笔,便作不出满意的画,此时时间又紧迫,灵感又稀薄,实在无法可想。

无奈之下,知道当时的物质条件不算特别丰富,他只得小心翼翼地给周总理写去一封信:“请总理特批一些好酒。”

而周总理读罢,抚掌而笑,特批了几箱茅台酒过去。有了酒的傅抱石,灵感勃发,之后的创作格外有干劲、又顺利。

而和他共事的关山月也曾透露过,在绘画期间,傅抱石时不时就要出去一趟,回来便是一身酒气——想来是去文房五宝那里找灵感了。

只不过,好笑的是,这批酒原本是周总理为了两位大师一同准备的,各有一半,只是关山月素不太饮酒,他的份额便不知不觉被占去了。

关山月也时不时在傅抱石“寻求灵感”时调侃他,问他自己的那份酒去哪里了。

后者自然也只是笑,两人心照不宣罢了。就在这种“默契”下,最终在完稿时,服务员在他房里打扫出四十多个空酒瓶

两位国画大师虽然风格不同,却合作融洽,关山月以细腻见长的绘画风格与傅抱石大气奔放的风格完美融合,中央对于这件作品也十分满意。

经历了画幅和内容的一些修改,得到了周总理和一些同僚的点评建议,最终顺利完稿。

毛主席更是亲笔为其题写“江山如此多娇”六字,成为新中国史上唯一一例毛主席亲笔题字之作。这幅画悬挂于人民大会堂大厅北墙,其画幅之大,中国绘画史上亦是少有。

1964年,傅抱石的女儿投其所好,从苏北涟水县带回当地酒厂两瓶好酒,过年时交给了父亲。傅抱石很高兴,当时一家人沉浸在年节的喜悦中。

她一生都不会忘记当时的情形,但事后,总觉有些后悔:“倘若当时再多带回些给父亲就好了。”

那也是最后一次,傅抱石收到女儿的酒。

1965年9月,上海虹桥机场落成之际,傅抱石作画庆贺,机场方面派专机将他接到了上海参加典礼。

由于傅抱石嗜酒如命已人尽皆知,典礼主办方亦不在此处吝啬,足足备了好酒若干,傅抱石连日饮宴,纵然是他,也自觉身体疲累。

人的身体总是有极限的,过多的负担终会导致崩溃。傅抱石回到家中,才用过午饭,与家人说了一二句话,准备睡个午觉休息。

这一睡,便没能再醒来,家人发现时,已是面如金纸,还未等到医生来施救,便猝然离世。

直至生命的最后,傅抱石都守着自己此生最热爱的事业,践行了对自己的,“抱石”的承诺。

他身后,画作被人竞相购买、珍藏,甚至一度形成一股热潮,拍卖出上亿的高价。

傅抱石之人因爱酒为人所知,其作品因珍贵为人所藏,可他人生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作为一个艺术家,傅抱石对自己的事业投入十二分的专注,从青少到老迈,练习不辍;

在经历多次时代变局时,可以清醒地做到顺应时代浪潮,努力突破自己原本的风格和思维,不固步自封,而是不断进步;

他在每次得到较高赞誉和各种荣誉时,从不骄傲自满,慎终如始。

可以说,这份坚韧如磐石,不转不移的心性,才是傅抱石留下的最珍贵的财富。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道理易讲,实践则难,人生可选的多样,看上去更好的路也常有,在路旁更是有众多令人耽搁沉迷的事物,一条路走到黑,还能把这条路走得又平又直,方是难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傅抱石:传奇石生
傅抱石:从修伞铺里走出的美术巨匠
其命惟新 | 傅抱石: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从事艺术创造性劳动
国画大师-《傅抱石作品精选》
一代艺术大师傅抱石与南京结下的不解之缘
傅抱石|打破笔墨约束第一法门的“酒仙”艺术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